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29章 和平發展的主旋律(1)
  在范文程的建議下,滿清提高了遼東漢人的政治地位。首先,肯定了漢八旗與滿八旗以及蒙八旗都是滿清最重要的軍事力量的組成部分,不再對各類八旗兵兵餉區別對待。所有八旗兵,餉銀一致,普通士兵都是二兩銀子的月俸。但實際上,滿洲八旗由於普遍軍官比例比較高,各類“某某勇士”的稱號更是遠超漢蒙八旗,賞賜也多,如此算來,平均比蒙漢八旗要高五成左右。

  不過,即使如此也足以讓滿清的舔狗們感恩戴德的了,如此舉動可是大大感動了這些奴才,隻讓他們恨不得馬上與大明開戰以顯示自己的決心。

  因此,在北方的滿清,人群其實大致分為三個階層,第一階層自然是滿族,第二就是蒙古與遼東漢人,第三就是飽受壓迫的普通漢人了。不過,由於統治基礎的擴大,滿清對江北的統治也在逐漸穩固。首發

  不僅如此,為了讓漢人士紳與知識分子階層對滿清產生認同,舉辦了滿清入關以來第一場科舉考試,以選拔人才,加強統治。

  而大明也在著手加強朝廷的權威。

  首先,第一步,是還都江寧,不,此時已經改名為南京。朱慈烺選定了一個黃道吉日,在明孝陵祭祖,算是得到了祖宗的認同,成了大明名正言順的天子。古人以孝治天下,此舉無疑加強了朝廷的權威,獲得了廣大百姓的支持。

  隨後,朝廷宣布再次劃定南直隸區域,成為朝廷的直轄之地。不過,由於喪失了江北之地,原本的南直隸大大縮水,為此,大明朝廷乾脆將浙江也劃入南直隸,如此一來,南直隸不僅幅員沒有縮小多少,經濟實力范圍還獲得了提升,最關鍵的是,有了浙江這個大後方,也讓處於前線的南直隸江南區有了安全保證。就比如朱慈烺,雖然將南京定為大明此時的首都,但實際上,卻將朝廷實際辦公地點遷到了杭州,一如當初的南宋。其作為甚至比不上他的父親崇禎。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除了南直隸地區,大明此時還掌握著川東南地區。這要感謝當初的孫可望,為了獨攬雲南大權,他不僅趕走了李定國,還趕走了劉文秀。劉文秀也是一名良將,只是性格有些急躁,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不過,在兵力不足的時候,卻小心謹慎,反而很容易立功。因此,在劉文秀一番努力下,終於在停戰協議簽訂之前,攻克了四川南部的重鎮重慶,為大明奪取了川東南地區。如此,大明的勢力也進入了長江上遊。因此,劉文秀也因功被封為川貴總督,雖然四川只是川東南地區,貴州也是偏僻而貧窮,但也畢竟是獨當一面的地方大員,地位不可謂不重。而且,朝廷將貴州交給劉文秀也有深意,首先四川幾經戰亂,人口銳減,可以從貴州安排移民,另外,貴州是雲南北上的通道,交給與孫可望不睦的劉文秀,就可遏製孫可望的野心,算得上是一舉兩得。

  另外,雲南總督孫可望,雖然依舊是事實上的雲南王,但由於接連出走了兩個兄弟,帶走了近一半的兵力,實力大損,其實已經處於蟄伏狀態。

  大明除了這兩位地方實權派,還有另外三名總督,江西總督李定國,湖北總督李過,福建總督鄭成功。

  這五名總督都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角色,直接掌控了地方的一切權利,當然,這只是過渡時期的定位,只是至於過渡時期的期限,沒有人能夠知道確切答案。

  李岩原本也是很有可能成為廣東總督的,為此,內心有些陰暗的朱慈烺甚至還打算將焦璉封為廣西總督,再加上北面的江西總督李定國,足以對廣東形成鉗製。但不成想,李岩卻拒絕了廣東總督的高位,讓朱慈烺有些措手不及。其實這也是李岩主動拒絕當廣東總督的緣故,與其徒增罵名,還得不到實惠,還不如暗地裡發展自己的實力。

  除此以外,兩廣、湖南、南直隸四個省份就成了朝廷的直屬省份,除了南直隸,都由朝廷任命了巡撫。有了這四個省份,朝廷的賦稅大增,無論是錢財還是糧食,在大明都佔有壓倒性優勢,即使是在除去50萬兩給滿清的補償款後。

  除此以外,大明朝廷也開始對事實上半獨立的軍閥施加影響,這一次是朱慈烺主導的朝廷主動拉起裁軍大旗。 雖然,這些軍閥的軍隊數量不是朝廷所能決定的,但朝廷的影響也不能忽略。就比如,朝廷打著給士兵增餉的名義,宣布提升士兵的餉銀。

  此時滿清的八旗兵餉銀都是2兩銀子了,我大明比我大清更加富有,咱們當兵的,總不能比大清更少吧?於是,朝廷給定的餉銀標準是普通士兵一個月2兩五錢的銀子的指導價。有鑒於各位總督大多處於抗清前線,需要較強的軍事實力加以對抗,朝廷決定對這些總督的軍隊進行補貼,每名士兵補貼5錢銀子。雖然這五錢銀子不多,但卻是一個撬杠,因為朝廷給士兵定的餉銀標準是2兩5錢啊,雖然是指導價,難道你就敢太少給?像當初一兩銀子的低價招募士兵,你能招到?要知道,在大明朝廷的控制區,可是二兩五錢實打實的銀子敞開了招募士兵,你難道還敢給士兵一兩銀子的超低價?

  可是,軍閥們控制的地區,除了鄭成功的福建,都是前線,根本沒條件讓百姓安居樂業,還如何能夠擴大自己的稅賦?即使是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這也是福建人成為下南洋主力的原因所在。單靠福建,鄭成功同樣難以養活自己的十幾萬大軍。

  即使是普通士兵一兩銀子的餉銀,一般的軍閥都要克扣一點,更何況要將餉銀提高一倍的標準。這些軍閥中,除了挖空心思拚命賺錢的李岩,別人恐怕都負擔不起。

  而這,就是朝廷施加影響的機會!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