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20章 薑坐困愁城
  然而,當大明試圖約束自己的兵馬停止進軍之時,滿清卻幾乎將所有的兵力放在了大同。只因為,他們都認識到,相比較看似重要的江南,京畿腹心之地才能真正威脅到自己在神州大地上的統治所在,連腹心之地都不穩,還如何能夠延伸自己的統治?

  即使是最強硬的多爾袞,以及一直在滿清君主面前鼓吹定鼎中原、最早一批主動投奔滿清的老牌漢奸、被譽為“文臣之首”、在多爾袞當政後一直因為忠心於舊主,以致被打壓的范文程等人,內心其實都已經明白,大清銳氣已喪,已經喪失了一統神州的機遇,蛇吞象已經不可能實現。最佳的選擇,也不過是仿效遼金,與南方的大明再分天下。至於再次一統,只能在看機遇。

  然而,即使多爾袞的雄才,范文程的的智慧,也知道,想要南北對峙的前提,是自己在軍事上一定要佔有先機,否則即使談判成功,也必然代表著要失去許多。

  所以,滿清再次發動了自從入關以來的第二次全族征兵:下至14兒童,上至60花甲,全部入役,務必在最短時間拿下大同這一關系滿清生死的戰局。

  在滿清,雖然有太多不服多爾袞的達官貴人,但還是不得不對多爾袞的舉措進行大力支持,只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漢人集中力量進行反攻,他們將死無葬身之地,因為漢人不會允許一支曾經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毫發無損的退回祖居地,繼續威脅漢人的統治。就比如,當初大明將蒙古趕回了漠北,就以為盡了全功,卻不成想實力猶存的蒙古對入主中原的雄心依舊不減,為此,永樂大帝不得不傾國之力再次北征,直打得蒙古人分裂、幾十年內都不能威脅到大明為止。

  此時的大明,無論三李還是鄭成功等人,都是一時人傑,豈會犯明初的錯誤?因此,滿清在瀕臨滅族的威脅下,爆發了最大的潛能,竟然從關外又調來了三萬年齡跨度極大的兵丁,要知道,在此時的關外,韃子的人口也不過七八萬人。

  關外的韃子都如此拚命了,關內的韃子就更別提了,幾乎所有的男人都被抽調一空,又是一支五萬人的滿族兵成型。

  不僅如此,多爾袞還嚴厲責成蒙古人也要出兵,他的威脅語也很簡單,“漢人都知道,你蒙古是我大清入主中原的最大助力,現在,我大清遭遇危機,若一旦失利,你們也別想討的了好。”

  被逼無奈的蒙古人,也不得不貢獻了一支七八萬的兵馬,全力南下。

  此時,薑瓖卻正在做著反清盟主的美夢呢。由於山西的形勢一日千裡,讓薑瓖有了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即使看似彪悍的滿清也對自己毫無辦法,而自己也即將以光複山西首功之臣的身份進入大明朝堂,一個真正的封疆大吏就此產生了。

  此時,宋獻策卻在他的耳邊喋喋不休的說著李岩的要求,“大同城看似堅固,似乎堅不可摧,但畢竟身處京畿腹地,韃子傾盡全力也要將大同拿下,為將軍計,還是盡快兵力西移,直抵陝甘,陝甘也有大量的反清義軍,一旦將軍抵達此處,則反清勢力實力大增,必可將陝甘建設成一個堅固的反清陣地。如此,大明將從南、西兩麵包圍滿清,在戰略上佔有主動的優勢,再次一統也就容易了許多。”

  薑瓖顯然對宋獻策的話不以為然,“我大同乃九邊之一,曾經屢次大敗韃子的入侵,從未被韃子攻陷過,更何況現在韃子勢弱?只要南方大明的友軍趁著滿清勢力空虛,直抵京師,如此,我大同危機自解,且韃子的京師也可輕松為我軍所佔,豈非一舉兩得?”

  宋獻策苦笑,“這薑瓖也太驕傲了,難道他就如此相信自己的實力?還有如此的相信明軍的實力?”

  其實並不是薑瓖太自信,而是舍不得自己的一切。須知道,薑瓖的身家性命,一切的一切,都在大同,離開了大同,薑瓖與他的士兵就成了無根之萍,哪還有獨霸一方的實力?

  又是一番苦勸無功後,宋獻策無奈南返。

  聽到宋獻策的匯報,李岩心中苦笑,“看來,歷史確實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

  邊上,宋獻策只是聽到零星半點,詢問道,“子固,你在說什麽呢?我宋獻策都聽不懂了。”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李岩苦笑道,“我是說,大同快要不保了。”

  宋獻策點頭, “正如子固所言,大同地處北方,遠離江南,很難得到我們的支援,又是毗鄰京畿,威脅之大,滿清豈能不知?我們南方的戰事越順利,卻越是加速大同的敗亡。”

  “是啊,滿清為了盡快穩定局勢,自然要以最短的時間攻陷大同。我們除非立即北上京師,否則,大同的陷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李岩癱坐在椅子上,有氣無力的說道。

  事實也是如此。

  不提李岩知道事不可為,並沒有什麽實際行動。即使是李過還是李定國都希望完成既定目標,比如佔領荊州或者是武昌,這不僅代表著功勞,還代表著實際利益。因為朝廷允諾,他們可以獲得新佔區十到十五年的稅收,這對於他們來說誘惑就太大了。

  然而,無論荊州還是武昌,都是一座軍事重鎮,城牆堅固且守備森嚴,清兵在放棄了其余據點後,集中兵力,這兩個地方兵力並不十分匱乏,又豈是那麽容易拿下的?

  就這樣,明軍各自私心,清軍卻是全力以赴。大同城的結局其實已經注定了。

  山西境內的義軍倒是比較踴躍,他們知道,一旦大同陷落,騰出手來的滿清必然不會放過自己,但無奈的是,這些義軍大多是普通百姓,未經訓練,又如何對抗滿清的虎狼之師呢?倒是讓滿清圍點打援,殲滅了大半的義軍。

  坐困愁城,薑瓖才明白李岩的苦心,然而,一切都遲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