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59章 殖民美洲進行時(2)
  只是,李年似乎連反悔的機會也沒有了,更因為李岩的話,堅定了李年的決心,“常青,我們李家的基業只能由我們李家人親自開創,別的人,尤其是施琅這樣的野心家,我是不放心的,因此,這次到美洲,我在瓊州脫不開身,只能由你親自帶隊。”李年雖然知道自己暈船,卻也只能苦著臉答應。可是長期的海上航行,還是讓李年痛不欲生。

  幸好,很快施琅又帶來了好消息,“將軍,前面就是朝鮮的釜山了,我們還可以在那裡休整一下。”

  這支船隊已經在台北休整過一次了,這是第二次休整,第三次休整則在日本的北海道。雖然說此時日本的北海道不比鳥不拉屎的地方好多少,但畢竟有一點人口,補給一點食物與清水還是可以的。

  聽到再次休整的消息,李年自然是如逢大赦。

  這一次李年的任務比較簡單,那就是在後世俄羅斯的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以及白令海峽的荷蘭港建立兩個基地,為以後的移民美洲做準備。

  這兩個地點都是李岩精挑細選的,不僅位置重要,更能夠自給自足,這是建立軍事基地的最根本條件。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城市建於山丘之上,四周被火山包圍,冬季氣溫比西伯利亞溫和:冬天平均低溫(一月)為?7.6°C,氣溫其實比起東北氣溫還要高一些。此地因日本海暖流影響,可全年通航,是捕魚船隊和冷藏基地。

  另一個據點荷蘭港與此地也差不多,同樣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雖然人不能靠魚肉吃飽,但通過捕魚,獲得一定的經濟來源,並促進商人前來,自然就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目的。事實上,這兩個地方也正是依靠捕撈業獲得了發展。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這兩地都是海港,雖然本地已經有一些當地土著,但本身就是地廣人稀的地區,土著又一般畏懼海洋,大多位於內陸,對於外人的到來,幾乎沒什麽反應。

  這兩個基地的建造也比較簡單。建築的主要材料就是樹木,雖然荷蘭港附近沒什麽樹木,但勘察加半島有啊,將樹木放在水裡,用船拖運,很是方便。即使是兩個基地,建造的木頭基地,加起來也不過用了三個多月。

  隨後,在各留下一隊駐軍後,李年留下了足夠的過冬物資,就不顧那些囚犯的哀求,揚長而去。所留下的,不過幾艘小船,用於平時捕魚。

  等到李年等人返回瓊州,已經是1656年秋,東北亞洋面已經結冰,自然不可能再一次進行遠行,只能留待來年。

  又是57年春末,李岩首先派人查看了一圈這兩個基地。這兩個基地的人由於缺乏了外部聯絡的通道,茫茫大海也絕了他們逃跑的心思,安心的打魚、勞作,整修房屋,生活竟然還不錯,至少不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生活差,也終於停止了鬧騰。再加上補給充足,幾乎沒有減員,除了少數幾個生重病的。

  吃了定心丸的李岩,終於可以派出一支更大規模的艦隊前往美洲了,這一次,捎帶上了千余人的囚犯,他們此行的目標,就是美洲的溫哥華島。

  說實話,船上的士兵們也就罷了,關鍵就是那些囚徒。

  方亮就是囚徒之一。方亮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好逸惡勞的他因為搶劫被人發現而誤傷了人,被抓了起來。在此期間就被李岩派人轉移到了船上,成了一名“光榮”的新世界移民。

  只是在見識了勘察加的明輝城與阿留申的明耀城的簡陋與嚴寒後,陳亮已經心如死灰,甚至不將自己當活人看了。在他看來,連離大明不遠的明耀二城簡直都不類人間了,更何況是更遠處?在漢人看來,越是遠離家鄉的地方,越是人間地獄,都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只是,溫哥華島卻顯然不是這樣的。

  溫哥華島(當然此時都沒有名字,被李岩命名為華明島)是北美大陸西海岸最大的島嶼,氣候十分宜人,尤其是島嶼最南部的維多利亞城(命名為華明城)的氣候宜人。當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都依舊嚴寒的時候,這裡卻是溫暖如春了。北太平洋暖流帶來的和風細雨滋養著鬱鬱蔥蔥的各類植物,只看此中美景,就讓人沉醉。

  欣賞美景,並不是遷客騷人的專利,這是任何人的本能。方亮就盯著眼前的美景,不想動彈。

  邊上的士兵笑道,“怎麽,想要留下來嗎?”首發

  陳亮咽了口唾沫,“想!”

  這時候領隊的李年說話,“以後,這裡就是你們這一批人的定居點了。”

  一句話終了, 歡聲雷動。

  李年內心卻是再起波瀾。說實話,作為大明土著,對外界的陌生讓李年十分不適,甚至驚懼。

  雖然李年一直相信李岩,甚至要超過相信自己,但對於李岩要在海外開拓一塊自己的王國卻十分懷疑,而見識了明輝、明耀兩成的苦寒與淒涼後,已經對尋找李岩所說的理想中的家園存在了深深的懷疑,因為他的理念,有人的地方,必然有主,這是人的本性,剩下的地方,既然是無主,想必也是無人的荒涼之地。

  只是,眼前的景象打破了自己的觀念。

  眼前一片鬱鬱蔥蔥,既然能長出如此多的花草樹木,長出莊稼自然是毫無問題的,雖然清理的難度較大,但有付出才有回報,這是亙古不變的定理。

  就是這個不小的島嶼,完全利用起來,養活十幾萬人,想必不存在問題。按照李岩所說的,建立一個王國,是綽綽有余的。

  只是,李年顯然低估了李岩的野心。他所要建立的,不是一個人的小王國,而是大華夏所有人的大帝國。

  華明島雖大,雖富饒,但畢竟只是一個島嶼,在李岩看來,卻不過只是一個前沿基地罷了,他的希望,在南方,在那遼闊肥沃卻依舊處於刀耕火種的北美大草原上,那才是自己建立家園的理想之地。

  對於李年的心聲,李岩肯定會批判這是典型的小富即安的小農思維。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