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58章 殖民美洲進行時(1)
  這幾年,沒什麽大的戰事發生,無論是南方的大明還是北方的滿清都在全力平息內部紛爭,發展民生,以維持自身的統治。

  李岩將打倒滿清的時間定在了1662年,因為在那一年順治死了,被韃子吹捧為千古一帝、歷史上僅有的、以聖作為廟號的清聖祖康熙即位了。李岩帶著歷史的惡趣味,就想狠狠的打擊滿清一番。其實也是因為那個時候,自己的實力更強,海軍實力也足夠承擔遠途奔襲的重任,直搗黃龍,在最短的時間內還金甌完整。

  說是如此,其實也是康熙登基之初,年紀幼小,沒有信望,忍心不附,正是攻打的最佳時機。

  因此,這幾年瓊州也是風平浪靜之中,直到李年與1656年底回到瓊州。

  李年其實一直是作為朱慈烺的禁衛軍指揮官角色存在的,即使朱慈烺遷都南京,李年依然是南京守備,就是南京武官方面的第一人。但朱慈烺在與李岩漸行漸遠之後,對李年這個李岩的親弟弟不免起了疏離之意。最近幾年,許多事情已經是避開李年進行著。這一次,更是直接解除了李年的守備之職,被打發到廣東擔任廣東總兵。

  李年接到這個命令,第一時間來到了瓊州,“兄長,皇帝這是在忌憚你呢?”

  李岩點頭,“朱慈烺果然還是老朱家的血統啊,容不下人。”

  “就擔心,皇帝還對兄長起了歹心,如此,我等就不得不防了!”

  見到一個一米九幾的傻大個,在自己面前皺著眉頭,似乎在深思,李岩突然想笑,“那常青有什麽想法?”

  “不要看朱慈烺解除我的兵權,軍中的老兄弟也多被皇帝的人替換掉了,但兄弟我畢竟掌握南京的軍隊多年,還是有一些棋子的,若是兄長你有什麽想法,我們大可裡應外合,攻取南京並不困難。”李年說完,卻見李岩依然在盯著自己笑眯眯的看著,有些不爽了,“兄長,我們在討論如此嚴重的事情,你卻心不在焉的。”

  李岩說道,“自古無情帝王家,連親情都沒有,更遑論什麽友情呢?你以為兄長我什麽都沒準備?”

  李年神情激動,雖然當了多年朱慈烺的禁衛軍統領,但哪有與自己兄長的關系親密?若是自家兄長當了皇帝,自己豈非成了王爺,那感覺豈非更爽?因此更加鼓動李岩造反。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李岩問道,“常青覺得我們即使佔領了南京,取代了大明,又能堅持多久?”

  “兄長是擔心在外的李過、李定國等人?”李年也陷入了沉思。

  李岩其實比李年想的更深遠。說實話,即使有朱媺娖的牽絆,即使有當初的誓言,若是時機成熟,自己當個一人獨斷的皇帝,似乎也沒什麽不好。對於政客來說,誓言算什麽?只是,李岩還要考慮起事後成功的可能性。答案是,幾乎不可能成功,最多三成的可能性。

  就比如大明另外三大將領,李岩一旦要取代大明,鄭成功第一個就不答應,並不是因為他忠於大明,而是因為此人自視甚高,除了大明皇帝,不能容忍任何人能夠騎在他的頭上。歷史上,即使是永歷皇帝,他也只是遠遠尊奉,但絕對不會言聽計從。說白了,其實就一自私的軍閥。

  李過與李定國二人,更是一向有主見的人,他們又怎麽可能尊奉李岩建立的朝廷?

  更何況,滿清一向視李岩為最大的對手,李岩一旦造反,滿清那還不會群起而攻之?這是用屁股都能想到的事情。

  因此,李岩另辟了一條思路,其實也是自己一直以來為自己鋪墊的退路。“常青,你也不用再當那什麽廣東總兵了,直接辭職,到瓊州來,我給你安排個活乾,乾得好了,我們李家也就再無隱憂了,且能保家族不能說永盛,但幾輩子的富貴還是可以的。”

  “兄長你說!”李年趕緊追問。

  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延續了下來,有多種原因,但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我華夏佔據了最獨特、最有利的地理環境,我們的北面是西伯利亞冰原、西面和南面有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東面和南面是大海,這在冷兵器時代是難以逾越的地形,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屏障保護,因此中國文明才能穩定發展。

  但也因此,華夏也容易陷入保守的困境中,人說滿清的皇帝保守僵化,但即使換上漢族皇帝, 也未必會好多少,這是李岩在扶持了朱慈烺後的觀感。因為,自秦始皇后,華夏就一直可以套以“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稱號,如此,自然的讓華夏統治者有很強烈的優越感,陷入保守也就理所當然了,因為華夏有一個最支持內向政策的統治階層,那就是儒家書生。有了他們,即使以李岩的強勢,想要推行一些新的政策都十分困難,自己的一言一行經常被儒生用放大鏡時時觀察著。

  李岩不想在大明推行暴力改革,因為自己佔據了大明李岩的身體,卻也不可避免的帶有了大明人的思想,在加上周圍無論親人、朋友都是明人,李岩也就下不了這個決心打破一切。因此,李岩打算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打造自己理想中的社會,一個文明的近代社會。

  一直龐大的艦隊正沿著大明海岸線向北面行駛,這是有三艘戰列艦,五艘巡洋艦以及四艘最新式,噸位超過四千噸的木殼機帆運輸船。上面有一千五百多名士兵,另外就是從大明各地搜羅的罪犯五百余人。這些人可不同於充軍到交趾的輕罪之人,大多都是重犯。

  旗艦,三千七百噸級的鎮遠艦上,李年正吐得上吐下瀉,“兄長,我可是被你坑慘了。”

  邊上,施琅卻在哈哈大笑,“李二將軍,您再忍忍,過幾天就習慣。”

  李年皺著眉頭哀歎,“還要過幾天?我已經幾天吃不下任何東西了?”

  ()

首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