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62章 煮熟的鴨子也能飛(2)
  接著,其余的小報紛紛跟進,報道丁魁楚貪汙的事情。比新民晚報更誇張的是一些小報,所做的文章更是竭盡捕風捉影之能事,不比後世的港台報刊遜色多少,他們對丁魁楚的私生活更是做了全天候報道,比如丁魁楚每天幾頓飯,每頓吃了多少銀兩;丁魁楚納了多少房小妾,大辦酒席以收取賄賂等等,都一股腦的報道了出來。

  話說,現在大明的報刊可是全面開花,對於廣州這樣的大都市,自然不可能放過,幾乎所有的報社在此都設置了站點。於是,短短一天時間,大明的百姓,就知道一個巨貪當上了自己國家的首輔。

  丁魁楚驚慌失措,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利用錦衣衛查封各大報刊,試圖將輿論遏製在初始階段。

  然而,李岩又豈能沒想到他所能采取的措施,早就有了進一步的行動,李岩在廣州的密探開始行動了。

  若論此時最自由的人群,並不是官員,也不是豪紳地主,更不可能是商人,而是有了功名的讀書人,尤其是秀才這個群體。他們是大明有功名人群的最底層。基本上,他們年齡比較輕,很少生活經驗,一句話解釋就是熱血、激情;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但由於群體龐大,個人的經濟地位往往比較差,否則也就不可能被人稱為窮秀才,很少人說什麽窮舉人。有點地位但沒錢,年紀輕閱歷少,注定了他們是一群憤青。在李岩的密探的挑頭下,讀書人終於行動了起來,高舉“打倒丁巨貪,還我清平天”的標語,舉行了大明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街頭遊行。

  第一次街頭遊行,立即爆發了極大的威力。隨著遊行的繼續,不僅是讀書人,就是普通的百姓,比如小市民、小商人、手工業者、碼頭搬運工等等,都加入了遊行的行列。遊行的隊伍不僅通過了丁魁楚的庭院,還經過了朱慈烺的行宮。

  這時候,丁魁楚的黨羽們才慌張起來。他們已經覺得,以前看似權勢巨大的丁魁楚丁首輔,似乎也要扛不住了。雖然,丁魁楚的臉皮厚如城牆,如果僅僅是輿論抨擊,有可能還會堅持下去。但是,朱慈烺這位年輕的皇帝,會容忍自己的首輔有巨大汙點麽?

  又是無恥的科道官員,再次當上了倒首輔的急先鋒,不過,這時候他們的目標在前幾天還是他們幕後的操縱者,其中的代表就是丁魁楚的親信蘇聘的嶽父鍾鳴遠,果然又跳了出來,奏章中表示是自己識人不明,竟然讓丁魁楚這個大蛀蟲成了大明首輔。

  朝廷的紛擾,朱慈烺自然很快就知曉。然而,朱慈烺很有一種自己是提線木偶的感覺,而背後操縱的人,朱慈烺也知道。為此,摔壞了不知多少的碗碟與鎮紙什麽的。朱慈烺紅著眼睛對王坤說道,“王坤,你說,在瓊州的那人,到底有沒有將我放在眼裡?朕僅僅是撤換掉一個首輔,他就立即還以顏色,逼迫朕再次更換首輔?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王坤也是驚訝於李岩的反應。若是一般的大明人,最有可能的應對之策,是在朝堂上拉幫結派,憑借勢力的此消彼長,來確定最後的勝者。這樣的一番勢力對抗,自然不免要讓皇帝來做仲裁。注定了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最典型的,就是徐階取代嚴嵩,用了二十幾年。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可是李岩的策略卻很是簡單粗暴,首先用報紙進行輿論導向,接著讓讀書人這個群體為自己背書,上街遊行,雖然全程沒有暴力,但卻使得民間輿論倒逼朝廷風向,逼迫朝廷做出更改。

  這時候,說實話,朝臣甚至是皇帝的意志已經無關緊要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除非他們願意冒著貪官或者昏君的名頭繼續下去,支持丁魁楚,否則就只能改弦更張一策。

  王坤也是心驚於普通民眾陡然爆發的威力,還能說什麽,還敢說什麽?只能張口結舌,詞不達意的安慰朱慈烺一番。

  朱慈烺在發泄了一通以後,還是只能召集群臣商討對策。

  此時,丁魁楚已經假借“傷病”賦閑在家,其實是家門都被群眾堵住了,實在出不去門,而自己也沒臉出門。

  群臣以此時風頭大盛的鍾鳴遠為首,正式在朝堂上彈劾丁魁楚。

  朱慈烺見鍾鳴遠那等小人嘴臉,更加厭惡,說道,“鍾大人,如朕沒有記錯的話, 是丁首輔舉薦你擔任的監察禦史一職吧?”

  朱慈烺原以為自己的話語一出,鍾鳴遠會羞愧的推下去,誰知道鍾鳴遠甚至臉色都沒變,泰然自若的說道,“陛下此言差矣。朝廷職銜,原為公器,豈是個人私相授予?鍾鳴遠隻恨自己當初識人不明,竟然舉薦丁魁楚這個巨貪擔任首輔,臣有罪,願在丁魁楚這個小人去職後一並交出頂戴,以謝世人。”說的是慷慨激昂,意氣風發。若是不了解他的人,肯定會以為他是大明朝另一個海瑞。

  然而,眾人是不會令鍾鳴遠專美於前的,其余的官員紛紛補刀,落井下石,丁魁楚很快就從一個人人敬仰的大明首輔變成了專門挖大明牆角的蛀蟲。其罪行不僅包括貪腐,還涉及與前首輔爭權奪利,構陷前首輔;在任職兩廣總督與大明大學士期間,毫無建樹,隻知排除異己,陷害忠良等等。

  單憑這些罪名就足以將丁魁楚殺掉十次都不夠。

  不過,最終丁魁楚還是免了一死,被褫奪所有官爵後,成為白身,黯然回到廣東的一處鄉下,在鄰人的白眼中安享晚年而不得。之所以沒有返回故鄉,是因為丁魁楚的老家是河南,而此時的河南還在滿清的治下,借丁魁楚十個豹子膽,也不敢返回河南。如此說來,丁魁楚也算是李岩的同鄉。然而,李岩這個穿越者是不可能考慮到丁魁楚這個“同鄉”的身份的,而顯然的,丁魁楚也沒將李岩這個武夫看作自己的同鄉。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