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24章 多爾袞的反撲(1)
  可是,事實證明,大明人太樂觀了。

  北京,紫荊城,順治接到南方的戰報,內心也是有些惶恐。畢竟,這是我大清第一次喪失疆土(廣州),更是叛清的明軍又複叛大明的第一次(吳勝兆反清),這對大清無異於當頭棒喝。

  以代善為首的保守派再次提出,“時勢有變,當立即收縮兵力,以不變應萬變。”

  此言當即遭到多爾袞的斥責,他的意思,“此時的形勢並沒有想象中那般惡劣。李岩之所以佔領廣州,無非是趁著大清主力返回江寧,一旦大清主力返回,奪回廣州並不在話下。至於吳勝兆反清,並不是出於什麽民族義憤,只不過是因為個人因為大肆掠奪普通漢民遭受斥責而心生不滿,才重新投奔了大明,這樣的人投降大明,只會為大明蒙羞,卻增加了大清在漢民心中的地位,從爭取民心上講,我大清反而更勝一籌。因此,局勢依然為我掌握中,不值得擔心。既然我滿洲八旗疲憊不堪,是時候讓三順王與平西王南下了。”

  滿清處於對這些投降我大清的主力明軍的忌憚,一般都是采取靜置的態度,限制他們的行動,以免讓他們做大。但是,形勢有變,單純的滿洲八旗甚至加上漢八旗與蒙古八旗都很難鎮壓住此起彼伏的明朝軍隊與義軍。再不顧不得養虎為患,決定讓這些豺狼見血了。

  為此,多爾袞甚至放開了對三順王與平西王吳三桂的兵力限制。下詔改封恭順王孔有德為定南王,懷順王耿仲明為靖南王,智順王尚可喜為平南王。同時,令定南王孔有德兵力由舊兵三千一百擴充至2萬,進攻長沙;尚可喜與耿仲明各增兵至一萬,分別進攻廣東與江西,而後,尚可喜與耿仲明合攻廣西。

  對於吳三桂,清廷的顧慮卻更多。因為吳三桂擁有此時滿清藩王中最多的兵力,接近兩萬,這還是清軍多次敲打之下的結果。其實,原本吳三桂在投降滿清之時,兵力足有五萬人。隨後被滿清多次削減,終於回落到兩萬余人,但是保留的都是軍中精銳,戰鬥力遠遠超過其余的三順王。在1647年前,吳三桂一直被安排進駐在錦州。對於清政府的這種安排,吳三桂了然於心。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提什麽“複君父之仇”,而是望風轉舵,稱崇禎帝為“故主”,反覆表白自己“矢忠新朝”了。

  一是吳三桂態度良好,二是清廷急需用人,終於在1647年將吳三桂這之惡犬也放了出來,讓他帶領自己的部署,會同漢八旗將領李國翰同鎮漢中,鎮壓賀珍等大順余部發動的叛清起義,並隨後南下,撫平川南、雲貴等地。

  清廷如此的大動作,充分表明了誓將一切本土的反抗勢力絞殺殆盡的決心。

  清軍的凶猛反撲,首先表現在川南,繼孫可望率領大西軍余部撤出四川後,明軍在川南的實力也被一掃而空。然而,張獻忠在四川滅絕人性的屠戮卻客觀上阻止了清軍的繼續南下。因為,四川人口大幅度削減,處處都是渺無人煙的狀況。大軍想要在此屯駐,根本就不可能,除非親自屯田,但戰時哪有這個時間?

  無奈之下,吳三桂等人還是只能率領主力泱泱返回川北,讓雲貴一帶暫時避免了陷入戰火。

  另一路的孔有德的進軍也不順利。在剛開始,孔有德部很順利的接近了李過的忠貞營駐守的嶽州。李過見嶽陽殘破,又是處於明清交界的凸起部,十分不利於防守,乾脆放棄了嶽陽,退往長沙。

  隨後,孔有德就嘗夠了苦頭。

因為他面對的是整個大明最有戰鬥力的忠貞營為首的大順余部。他們都是百戰老兵,甚至數量還更多,幾乎比孔有德的兵力還要多出一半,而孔有德部絕大部分還是新兵,即使金錢鼠尾巴給了他們極大的勇氣,但實力對比在那裡、結果,孔有德部不僅沒能佔領長沙,自身還損失了三四千人,再不能主動進攻,只能淒慘的退回嶽陽。結果撤退過程中還被李過等人銜尾追擊,雖然免不了相互之間的將計就計,互有勝負,但孔有德部畢竟人數更少, 傷亡比例自然更高,已經喪失了主動進攻的能力,最後只能在嶽陽苟延殘喘。  尚可喜進攻廣東也不太順利,主要是他的行軍路線主要沿著懂不沿海地區,而這些地區,雖然城市大多是屬於滿清,但絕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卻依然處於義軍的控制之下。如果將城市比喻成點,農村才是片。清軍的行軍勢必要經過義軍的統治區。雖然,他們主力經過時,幾乎是毫無阻滯,但是後勤部隊要經過時,卻是難如登天。兵力少了,運輸的軍糧直接就被義軍繳獲了;兵力多了,自身的消耗卻也不少。極大的減緩了尚可喜的進軍速度。當其他幾路軍都已經抵達目的地後,他的部隊卻還在浙閩邊界徘徊,面對的還是鄭成功的大軍,處境之困難,可見一斑。

  只有耿仲明的進攻方向,算是難得的順利。在金聲恆的配合下,耿仲明大軍進展十分順利,從南昌出發,一路南下,沿途明軍紛紛潰敗,1647年7月下旬直接就抵達了贛南重鎮贛州。贛州,別稱“虔城”,也稱“贛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門。贛州在歷史上是南北水上交通的要道,更是連接湖廣與東南沿海的重要節點。一旦贛州失守,就切斷了大明西南部與東南部的聯系,可以說,滿清佔領浙閩甚至廣東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在此地,是大明任命的督師萬元吉,字吉人,南昌人。明天啟五年(1625)中進士,曾任崇禎朝南京職方司郎中。明朝滅亡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後,萬元吉隨即擢太仆少卿。朱慈烺即位後授萬元吉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禦史,總督江西諸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