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23章 大明郭令公李岩
  李岩為了最大程度的發動民間的力量,建立了第一家報刊號《新明日報》,寓意是大明再獲新生。主要的內容都是政論性的文章,比如宣傳朝廷的政策,大明軍隊的英勇抗清(當然大多數的軍隊都是大明正規軍以外的軍隊),朝廷官員的廉潔奉公,各個崗位一些勞模的先進事跡等等,這注定了是充滿正能量的報紙,一如後世的某個聯播。雖然說顯得有些溢美,但是這卻是當前的瓊州最需要的。在朝廷撤退到瓊州後,人心一片惶恐,讓瓊州都是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隨後民間的報紙也如同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為此還迫使朝廷加大了對報紙這一新生事物的監控。

  當李成棟頓兵瓊州對岸的時候,以超級富豪為代表的民間充滿了悲觀,認為清軍佔領這小小的瓊州不成問題。然而,事實讓眾人眼鏡碎了一地。攻瓊的清兵甚至什麽東西都沒撈著,明軍以零傷亡就俘虜了這隊清兵。零傷亡,迫降了清軍,這是什麽概念?這代表瓊國公為首的大明軍隊很輕松的就打敗了清軍,沒見明軍都是零傷亡麽?

  其實,這只能怪清軍踢到了鐵板上。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退路,就不得不攻打邊上那新修建的、世界上最堅固的衛城。接著,見事不可為,就要撤退往瓊州對岸的雷州,卻被擁有更加先進艦船的瓊州水師輕松打敗並迫降。一步錯,步步錯,導致了必敗的結局。若是清軍乾脆放棄退路,直奔瓊山縣城,那明軍勢必要產生大量傷亡,甚至百姓的傷亡也絕對不會少。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美妙,成全了李岩無敵的威名。

  然而,更有甚至,李岩甚至主動出兵羊城,並成功的奪取了羊城,這自然又是一個極大的勝利,代表著一路敗退的朝廷終於開始謀劃收復失地,怎不讓李岩身世大振?

  在官方的《新明日報》上,甚至已經發表了一篇社論,《大明的郭令公——李岩》,將李岩讚譽為大唐的郭子儀一般的人物,英勇善戰,卻忠於朝廷,大明的振興,就必須有瓊國公這樣的人物。

  於是,大明的郭令公,就成了安插在李岩頭上的最瑰麗的頭銜。

  隨後,李岩親自登報,表示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對前面報紙的讚譽實在愧不敢當,但卻為李岩增加了謙虛的美名。

  不僅增加了李岩的美名,還極大的刺激了瓊州的參軍熱潮,以往一向冷清的征兵處竟然人頭湧湧,潑水難進。

  李岩的成就還刺激了幾個人。

  首先就是一向以英雄自居的鄭成功。鄭成功在前一次進攻博洛大軍的時候,遭遇慘敗,從此就一蹶不振的呆在了廈門島上。邊上,卻是如同衛兵般監控明軍的一萬不到的清軍,由原蘇松提督吳勝兆統領。

  鄭成功再受不了李岩的光複羊城的刺激,主動發動了對監視自己清軍的進攻。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的令人難以相信。面對一萬余人的清軍大營,近乎十五倍與清軍的明軍竟然似乎毫無辦法,在損失了超過了兩萬以後,再不敢主動發起進攻,而與此同時,清軍僅僅損失了千余人。

  然而,現實有時候卻是充滿了戲劇性。

  那就是,吳勝兆竟然反了滿清。

  吳勝兆是遼東人,在順治二年(1645年)七月的時候到蘇州就任蘇松提督。三年正月的時候,太湖義師攻破吳江縣城,吳勝兆帶兵進剿,在縣城內外打死搶掠,民怨沸騰。閩浙總督張存仁上書彈劾,清廷給他罸俸六個月的處分。在掃蕩太湖等地的抗清武裝後,

他招降了不少義師,實力大增,但又同駐守蘇州的江寧巡撫土國寶摩擦甚多。  他屬下的參謀戴之俊與吳著等人原本就是義軍將領,多次勸他反清複明。

  隨後,因為吳勝兆被博洛抽調南下,只能暫時壓抑住野心,但是隨著博洛的北歸,吳勝兆的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

  鄭成功的此次進攻,正中他的下懷。作為主將,他原本就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在鄭成功發動進攻後,他的非嫡系損傷慘重。

  當天夜裡,他趁機發動了反攻倒算,將不屬於自己嫡系以外的軍隊一網打盡,火光照映了整個大營,即使廈門島上的明軍也是看的清清楚楚,清軍在火並。天明時分,吳勝兆邀請鄭成功進入自己的大營,尋求聯合之道。

  鄭成功自然不敢進入吳勝兆的大營。不過,吳勝兆倒也光棍,知道自己不為鄭成功所信任,乾脆反其道而行之,自己乘著小船,進入了廈門島,顯得十分坦誠。

  見到吳勝兆真心實意的投降,鄭成功心中簡直要樂翻天,天上掉餡餅也不過如此啊。當即向朝廷宣告自己的戰績:由於自己的主動進攻,讓清軍損失慘重,清軍主將吳勝兆宣布投降大明。

  其實吳勝兆在歷史上確實是反清了的,在歷史上時間甚至比這還要提前幾個月,主要原因就是博洛將他抽調南下,打亂了他的進程,但卻客觀上,助長了他成功的概率,歷史上,他是在蘇松一帶反清的,卻因為沒有接應,而失敗了。

  如此勝利,讓朝廷豈能無動於衷?不出意外的,雖然鄭成功依然是閩國公,卻也成功的當上了龍虎大將軍,成功的與李岩同列。

  李岩在各地同樣派駐有不少密探,早就將當地的情形告訴了李岩,對於鄭成功的無恥也算有了了解。不過,客觀上,吳勝兆反清複明,至少反應了一個趨勢,讓清軍再不能保持一往無前的氣勢,甚至還會帶來滿清對投降自己的明軍的不信任情緒,讓大明更好從中取事。

  接著,華夏、王家勤、楊文琦等人在寧波密謀反清。受到李岩進攻廣州的影響,他們已經在醞釀著與舟山的魯王一道,恢復寧波。當然,首要目標是紹興,然後與魯王合兵,進攻寧波。

  從明面的局勢上看,大明的局勢簡直是柳暗花明,甚至算得上是全面複興的跡象,朱慈烺已經在幻想著到南京續上大明道統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