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43章 紅毛帶來的震撼(2)
  不過,以上都沒有軍隊編制改革帶來的震撼大。

  按照前來雷州的教官頭子洛雷斯的說法,“李岩閣下,你們大明軍隊的編組方式已經過時了,您即使裝備最新式的火槍,也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它們的威力。”

  洛雷斯的說法,李岩是讚同的。每一樣軍事技術方面的進步,總會帶來軍隊編制方面的變化。就比如馬鐙馬鞍的出現,極大的解放了騎兵的雙手,讓他們能夠如同步兵一般,雙手握緊武器,由此促進了騎兵成為一支重要的戰略兵種,再不是步兵的補充。

  而現在,燧發槍的出現,同樣引發了軍製改革的需要。

  火器剛出現的時候,由於火槍射擊效率低下,準備發射的時間很長,比如火繩槍,大概也就一分鍾左右一發。並且,精度與射程都很不好,為了加強威力,只能靠密集的陣型形成密集的火力來對抗行動迅速的冷兵器部隊。相應的,也需要舊式軍隊向近代軍隊過渡,改進軍事編組方式,並加強紀律性教育,提高軍隊向心力。

  李岩對洛雷斯的提議表示讚同,但是對他提出的讓自己的軍隊直接采用西方的編組也持保留性意見,因為與從事大明的習慣稱謂有較大衝突。李岩最先想到的軍事編制就是北洋軍閥的編制,並加以改良。從上到下,北洋新軍的編制分為:鎮、協、標、營、隊、哨、棚。一個鎮有12000多人,采用了二二製。

  主要是這些軍事單位在古代都有出現過,李岩直接引用並不會讓人有太多衝突感。李岩只是將二二製改良為三三製。一棚十人,一哨30人,以上以三倍之,加上一些輜重部隊與炮兵協等,這樣一鎮就有10000人左右。

  當然,李岩的軍隊暫時沒有那麽多,只有3500人,還委派了1200在肇慶。這支軍隊自然是朝廷負擔,自己倒是省了一大筆費用。只是,自己的實力卻被削弱了。李岩的規劃,這些軍隊主要組成自然是步兵。李岩計劃將自己的軍隊再次擴充至一協2400人的規模,同時配備一個加強營的騎兵500人,這支騎兵直接歸自己指揮。另外還將配備一支小型的火炮編隊,只有10門12磅野戰炮,打算每門炮配備十人,也就是一百人的編隊。

  因此,可以姑且稱之為一個加強協吧。

  這些新兵不用太多訓練個人武技,主要還是體能訓練與火槍射擊,倒也算是符合潮流。然而,閻童這個武癡提出了一個想法。他們面對的主要敵人是滿清的軍隊,這是一支大量弓箭與馬匹的軍隊,為了抵抗他們的弓箭,與騎兵,最好還是配備一定的盾牌兵,以及長矛手。

  李岩曾將師徒否決他的設想,自認為穿越人士了解後世的發展方向。可是,經不住閻童的軟磨硬泡,還是打算做一番實戰演練。

  事實證明,閻童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即使是燧發槍,他們的射速能達到一分鍾兩到三發,在線膛槍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的情況下,有效射程只有七八十米,這個距離,騎兵只需要六七秒的衝鋒即可抵達。這個距離,最多夠火槍隊完成一次射擊。如果沒有盾牌兵與長槍兵阻擋,火槍兵只會更加的慌亂無助。

  李岩推而廣之,即使自己所屬的直屬軍隊全部裝備了米尼槍,也不可能保證將大明所有的軍隊全部裝備米尼槍,主要是費用太高了。據估計,即使李岩自己製造一隻合格的米尼槍,造價也不會低於50十兩,裝備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就需要采購費用500萬兩。

而南明的軍費是多少呢?後世有人找到了南明的財政收入,一年不過500-600萬兩。  而李岩想要將自己的軍隊全部裝備米尼槍也基本上不現實,不僅是因為自己財力不足,也是因為自己時間也很緊張。李岩多番思量,才決定,組建一支以裝備普通燧發槍的部隊為主力,裝備米尼槍的阿部隊作為狙擊手部隊使用的方案。

  其實,李岩也有一個現成的編組方案可以參考。在十七世紀中葉,為了適應當時的戰爭規模、戰術變化和火器的進一步發展,西班牙方陣進行了改革,其具體的變化就是大幅度減少了長槍兵的份額而增加了火槍兵,大體上長槍兵佔百分之二十五,而火槍兵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李岩參考面對的滿清軍隊騎兵多、弓箭手多的情形,決定在每個棚十人中進行分組,最強壯的兩人擔任刀盾手。所謂的刀盾就是盾牌上裝有長刀的特殊盾牌,次強壯且經驗豐富的兩人擔任長矛手,另外六人全部擔任火槍手。由於裝備的是燧發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火力優勢。

  至於裝備米尼槍的狙擊部隊,自然就全是火槍隊了。

  另一隻重要兵種,騎兵,李岩的方案是裝備改良的三眼燧發火銃。不過時間關系,還停在設想中,此時,騎兵還是只能裝備長柄大刀。

  不過,這都是硬件方面的建設,軍隊建設的軟件方面,比如紀律性訓練與思想教育, 還是只能依靠軍官的教育。這方面,還是需要葡萄牙職業軍人的訓練。

  葡萄牙作為殖民的先鋒,雖然已經落後於西班牙、荷蘭甚至英國,但是其軍隊還是一支近代化的軍隊,其戰鬥力並不遜色於主要國家。像二十幾年前爆發的澳門之戰。荷蘭遠征艦隊湊齊了13艘大小戰船與1300名兵士,打算遠征澳門。面對的澳門守軍,有少量守軍被派去北方,支援明朝對抗滿清軍隊的戰爭。因此,當首領卡瓦略清點可用之兵時,發現除剩下的50個火槍手外,全城只剩下百名能夠使用武器的人。另一批可用的人力資源,就是為士兵們服務的黑奴。

  但就是這麽點人,最後竟然還是打敗了人多勢眾的荷蘭人,取得了澳門之戰的勝利。從側面證明了葡軍的戰鬥力。所謂能者多勞,軍隊戰鬥力的提高與紀律教育,自然還是靠葡萄牙的教官。

  李岩作為門外漢,只能在思想方面加強一下教育。此時,太先進的思想無法提出,否則李岩很有可能被吊死在歪脖子樹上。他提出的,也無非是忠於大明,保家衛國。

  其實,古代也有幾支部隊的思想教育很不錯,比如王彥的八字軍,嶽飛的嶽家軍。李岩引為己用,提出在士兵的胳膊上紋上“驅除韃虜,複我河山”八個大字,甚至,為了服眾,李岩帶頭在兩個胳膊上紋上這八個字,獲得了士兵們的讚同,紛紛紋身。

  然後李岩向大家解釋這八個字的含義,再加上滿清所作的暴行比比皆是,一經宣傳,士兵們都是義憤填膺,思想教育成果還是不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