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五胡烽火錄》第139章
第二卷 艱辛時代 第2137章

  也許,虞喜早已從那位已故的三山商人口中,聽說過漢王有胡言亂語的習慣,所以他對高翼的話採取了「選擇性無視」態度,直奔重點地回答:「無品,甚好!書在哪兒?書院何在,領我去?」

  這樣也行?

  高翼長舒一口氣。

  他不知道,虞喜博學好古,年輕時就有很高的聲望。西晉帝詔他出任官職,他堅辭。東晉元帝時,諸葛恢任會稽太守,強迫虞喜充任他手下的功曹,對他刺激很大,下決心以後終生不仕。東晉明帝和成帝都多次詔他做官,都被他一一拒絕。所以,教授無品,正和他的口味。

  虞喜一生安貧樂道,惟做學問而已。高翼以後人的態度看待虞喜這個真學者,他的擔心完全用錯了地方。

  虞喜並不是平民,雖然他不做官,但身上仍有著作郎、散騎常待等官弦,爵位為平康縣侯,與高翼原先的爵位——西安平縣侯相等。《安天論》不是一本數學著作,只是一本觀點論述的書籍——而且是沒有邏輯學作指導的觀點論述著作。

  虞喜此生主要還是偏重於對經典著作的闡釋和訓注,他曾「釋《毛詩略》,注《孝經》,為《志林》三十篇」。

  換句話說,虞喜的學問主要是尋章摘句式的儒生式學問。嚴格地說,三山不不需要這樣經驗主義的發現者。但長久以來,學堂事物已耗去了高翼大部分精力,如今學堂內各學科已搭出框架,高翼需要一個類似於虞喜這樣,具備發散性思維和嚴謹治學態度的長者主持教育,以便自己徹底脫開身來,更專注於發展軍力。

  「高羚,快,用我的馬車,送先生去南嶺關學堂」,高翼吩咐。

  有了這個執拗而專注的老頭,想必三山今後的學風會更好……不過,似乎要控制這位老先生尋找摘句的癖好……算了,以後吧——高翼恭敬地送走虞喜,望著馬車絕塵而去,他默默盤算。

  山那邊,慕容恪在想甚麼?——忽地,高翼的思緒跳到了西方,回身望著奔騰的遼河,他將目光漸漸望向了遠處群山。

  「時維九月,序屬季秋,且逢月圓。暑熱盡而柔風清,金葉落而碩果累。儼驂騑於上路,訪民情於四野。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建康城外郭裡,高卉帶著兩名身軀高大的黑人侍衛漫步秦淮河邊,她邊走邊讀著手上的一卷文稿。身後,孫綽一步不拉地跟在後面。

  「這個……我不好評價」,高卉咬著手指頭,臉上顯出努力沉思的形象:「若要我說,我會說:此文燦若披錦,令人讀之如飲甘泉。可要我郎君讀了,他會說……」

  「怎講?」孫綽急切地問。

  「他會說——廢話太多!比如:『時維九月,序屬季秋,且逢月圓』,不就是『九月十五』嗎,幹嘛兜那麼大的圈子,你這通篇文章,不就是說:九月十五,你到白鷺洲玩了一趟,那裡風景很好。」

  「完了?」,孫綽不甘心地問。

  「完了!」高卉想了一想,又咬著指頭說:「嗯,若是我郎君手下官員敢這樣彙報民情,哈,我家郎君定要讓他把這篇文章吃下去,以示懲罰……哈哈。」

  孫綽沮喪極了。

  沒天理啊,高翼那小子自認是漢民,口口聲聲要在遼東傳繼漢統,沒想到,漢王妃,一個高句麗女子會欣賞他的文章,而高翼卻不屑一顧。

  「唉,你也別沮喪了,我郎君不上浮華,所以不喜文章堆砌詞藻。對了,你打算何時動身」,高卉問。

  切,俺去過三山那旮旯,高翼那廝不上浮華,中原大地上誰還尚浮華。比如說,禮制規定天子之殿梁長九丈長,也就是說房間不能超過20米長寬,超過了就是僭越,要抄家滅門。可漢王的宮殿,那間房不是三四十米長寬。你們那學宮,梁長不止60米吧。這還叫「不尚浮華」,騙鬼去吧。

  「在下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留在建康發展,不過,下臣的子侄今日已搭上三山商船,雖秋實宮去了遼東,今後,還望王妃多多照顧」,孫綽無奈地回答。他不是不想去三山,可現在看來,即使他到了三山,也不會被高翼看重。所以,他決定留在晉朝謀求發展。

  高卉看了孫綽一眼,眼珠一轉,問:「秋實宮今早上船了?何人送行?隨行者是誰?」

  瓦官寺秋游之後,晉國加緊了「封賜」運作,大批使節前往荊襄蜀地,謀求桓溫的理解,而後,對於司馬燕容的說服工作也緊鑼密鼓。晉朝朝臣希望司馬燕容能肩負起和睦兩國的重擔,希望漢國今後以她的名義繼續貢納金銀財寶而不求回賜,希望……然而,就在一波波說客前往司馬燕容府上,準備將國家大事壓在一個小女子肩上時,這個一貫被人鄙視的經商女子卻極不配合。

  她跑了。

  確切地說,她私奔了。沒有父母之命,沒有媒妁之言,沒有朝廷命令,沒有三從四德,她自己的婚姻她自己做主了。

  這是甚麼樣的大逆不道啊,她竟這樣成了中國私奔第二人。

  中國私奔第一人是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可那是「獨尊儒術」之前的漢初。獨尊儒術這麼多年了,竟還有人敢自己做主自己的婚姻?!

  不可想像!

  司馬燕容這一跑路,讓朝廷對她的寄望全然落空。預計,接下來將是惱羞成怒的朝臣對三山的抱怨。不過司馬燕容的私奔卻沒通知高卉,她是自己走的,走得很倉促。兩名幼弟尚留在建康。

  她這一走,倒是避免了身份的尷尬,從此,她出門再也不用猶豫再三,考慮該用甚麼儀仗,因為三山不講究這些。

  孫綽尷尬地笑了:「秋實宮登船,昔日她認識的那些朝廷命婦、宮中貴人卻無一人送行,倒是三山商賈,一個不拉地都去送行了。聽說,她的幼弟與管家全留在府中,她是孤身上路的。」

  唉——高卉長長地歎息。

  自從到建康後,高卉就在千方百計地摧殘司馬燕容的自信心,在各種場合中力壓司馬燕容一頭。她不想再與一個女人分享丈夫的愛,可能的話,她連文昭也要設計進去。可是,她自小受的教育是「天字出頭便是夫」,丈夫就是她的「天」。她不敢把心中的嫉恨徹底表露出來,畢竟自己的郎君也是個聰明人,若引起他的不悅那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她小心翼翼地選擇壓迫手段,一點一點地煎熬司馬燕容的自尊心。跟郎君這麼久,聰穎的高卉沒浪費時光,她把丈夫那套所謂「心理戰」手段學了個八分,在她想來,地位不尷不尬的司馬燕容,被她的種種手段逼迫下,要麼服從朝廷的安排,隨她乖乖回到三山,要麼一氣之下,在當地找個人嫁了,徹底一了百了。

  但她沒想到的是,司馬燕容比她想像的要剛烈,她至名聲於不顧,毅然出走掌握了主動權,從此進退自如了。

  進——她嫁給高翼。有高句麗公主高卉的榜樣在,她只是另一個私奔女子,三山沒人敢沖她嘰嘰歪歪。但從此,她在後宮的地位不需仰仗高卉,全憑自己做主。至於她在晉朝的名聲……哼哼,她都王妃了,晉人巴結還來不及,誰在乎她怎麼嫁的?誰敢給她壓任務?

  退——她不嫁給高翼,在三山找個房子自己生活。憑她在商人中的人緣,憑她在晉朝經營的交際圈,憑她與高翼的關係,日進鬥金絕無問題。等她在三山立住腳,再找個人嫁了,自然會成為三山上流社會的一員——還是脫離了高卉的手心。

  司馬燕容這一走,海闊天空任魚躍。高卉要擔心的是高翼的不滿。只要司馬燕容將她在健康的遭遇一講,郎君絕對會看出她在其中耍的小心眼,那麼……高卉意興闌珊,她懶洋洋地說:「秋實宮走了,我也要走了,明天,明天就走吧。我懶得去鄞州了,直接回三山,免得別人搶在前面告狀!對了,孫先生不走,朝廷上的事就拜託了,若有針對三山的決定,還望先生及早通知!」

  孫綽興奮啊。這是把司馬燕容的部分工作移交給了他。早就羡慕司馬燕容的地位了,建康城誰不羡慕?與三山商人交往密切,可以隨時得到三山的新奇玩藝,以之結交權貴門閥,大受歡迎。

  最重要的是,擁有這份權力可以任意調動三山馬車、免費搭乘三山商船。這年頭,皇帝也不過乘坐牛車出行,而三山,一名小商人就能腆著肚子,駕著數匹高頭大馬拉得輕便馬車滿城晃悠。

  至於免費搭船的待遇,那就更了不得了。孫綽做過三山商船,他知道商船的快捷。

  建康至鄞州,陸路走需十餘天的路程,乘船走,早晨上船下午到。以前司馬燕容就常帶著貴婦,娉娉婷婷、花枝招展地趕早登上三山商船,下午抵達鄞州,大肆採購一番後,在船上過個夜,第二天逛逛風景,下午往回趕,當晚就能睡在自家床上。

  這年頭還沒有旅遊意識。貴婦們能想到的不過是去逛街購物,鄞州多胡商,那裡便成了貴婦們唯一的選擇。但孫綽則不同,他想到的是天臺山、昆山、震澤(今太湖)、柴桑(今九江)……昔日,司馬燕容帶著貴婦舉行兩日遊,不知引起多少人的羡慕,遺憾的是男人插不上手。如今,仕子們該巴結他孫綽了。而達成這個目的,他所需要的只是時不時地給三山送個信。

  簡單,太簡單了。

  孫綽鄭重點頭。

  高卉遙望北方,喃喃自語:「馬努爾前日已北上冀州,相信現在已到了鄴城,郎君交給我的事已辦完。呀,這些時日不見,不知郎君在想甚麼?在這『一個人的村莊』裡,實在悶呐。」

  次日,高卉殿辭天子,登船上路。數名隨行人員被留在建康,料理後續事宜。包括接受朝廷的賞賜,用錢購買蜀地織錦匠人等諸事。此外,朝廷期望的貢賦也得以用另一種名義繼續繳納——朝廷把三山商社所在地區劃為「遼番邸」,由三山商人自己管理,而三山則向朝廷每年繳納賦稅,換取晉人自由出入「遼番邸」的權力。

  高卉風暴一樣地掃過建康,掀起了一股時尚風暴。以前,用衣扣裝飾的服裝只在少數貴婦階層流行,晉朝仕女們把它當作一種異域風情,展示給自己的男人。而晉朝男子則在傳統思維下,固執地抵擋著穿「胡服」、著「胡裝」、登「胡履」。

  然而高卉來後,一切都不同了。私心愛慕高卉的天子叫宮女們穿上三山衣裳,在宮中模擬高卉的神態,巧笑嫣嫣。自己則穿上「遼服」,扮演一個深情男子,與宮女們嬉戲花間。

  楚王愛細腰,民女奪瘦死。皇帝有這種愛好,民間當然不甘落後,高卉隨行的三山女官每日招搖在街頭,給她們做了榜樣。於是,一夜之間,建康女人換了裝束,也開始流行三山的裙裝。

  這股風暴不僅波及晉朝女人,男人也不例外。三山外交官豐厚的錢包、精美的三山錢幣,讓他們在花街柳巷深受歡迎。紈絝,首先是紈絝們紛紛著「遼服」,仿效三山官員的神態,搖著摺扇出入花叢,用自己風流的氣質,爹娘給的錢幣擴增遼服的影響力。而後,皇帝的愛好波及官員,波及百姓。

  當百姓穿上遼服後,這種衣服便再也脫不下來了。對於窮人來說,這種節省布料的衣服緊身舒適,便於勞作與奔波,自然成了窮人家居的當然選擇。於是,有錢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去「遼番邸」買一套原產遼服作為家居服飾,沒錢的人則自己仿製遼服款式。一時之間,行走在建康街頭,能給人以回到三山的感覺——全是各種款式的「遼服」。

  這股風暴不僅僅以建康為終止,京師流行的時尚首先讓鄞州人仿效,他們本來也與三山商人交往密切,當三山商人的服飾成了上流社會的象徵後,他們的熱情如火山般噴發了。

  不久,朱燾上書,求將三軍軍服改為類似「遼服」款式,不為別的,就為這種軍服節省布料,這對窮困的晉朝是無法抗拒的誘惑,至於它穿在身上方便靈巧、威武神俊倒在其次。

  旋即,朝廷下詔,准許朱燾酌情改制。而後,時尚風暴席捲整個南方。

  高翼走後第十天,而她引發的風暴正在迅猛時,朝廷再遭遇「三山地震」——提前北上的三山外相馬努爾沒有回家,他瞞著朝廷抵達了鄴城,與朝廷的敵國冉魏達成了協定,用等身重量換糧草,從鄴城購買不下十萬婦孺。而識字女子則用十倍價格交換。

  消息傳來,朝廷震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