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風塵惡》第49章
江山守 第八章

  正當大家都慶祝狠狠打擊了羅恭一次時,柳文東卻收到消息──柳貴妃病倒了,皇帝將納李慕的妹妹李瑤入宮。

  自柳文若自縊後,柳貴妃便終日憂心忡忡,林昭儀的樂朝公主比嘉和公主更得皇帝鍾愛,而王瑜升了吏部尚書後,柳文東仍舊只是中書侍郎的官職,這一切都令柳貴妃不安。皇後宮中設宴,自己的貼身婢女牽涉其中,皇帝卻下令不再徹查,一開始還說不準到底是皇帝信任她們還是不信任她們,待到李瑤要進宮的消息傳來,柳貴妃算徹底死了心,這一下幾年積蓄下來的憂憤便令她病倒了。

  柳文若接到消息,憂心如焚。他失去了哥哥,再不想失去姐姐,何況嘉和公主在宮中年幼無依,若貴妃有什麽三長兩短……可是他此刻在監軍,斷不能離開軍隊。

  大家都在商議,如何繼續打羅恭的軍隊時,忽聞皇帝的特使到了。所有人都一怔,理所當然地以為皇帝必是為此次的捷報振奮,又要嘉獎他們了,蔡季帶著眾將出迎,沒想到來的人長身玉立,衣袂飄飄,面容清俊,竟是皇帝最心腹的大臣,李慕。

  皇帝竟然會派李慕來,柳文東隱隱猜到緣故,果然李慕對大家宣讀聖旨中說,“……特命門下侍中全權處理議和事宜……”

  所有聽旨的人都一臉茫然,他們在漠北連戰皆捷,眼看就要按照皇帝的旨意奪下高地軍營,在這個節骨眼神議和?!

  李慕讀完聖旨,對蔡季道:“將軍,陛下的意思是議和一旦成功,威武軍立刻趕往蘿州。”

  蔡季還未說什麽,下麵已有人不忿道:“眼看就要打勝了,怎麽這個節骨眼上議和?”

  李慕聞言,眉毛一挑,道:“蘿州眼看就要開戰,那裡的百姓難道不值得前去救援?”

  蔡季畢竟老道,見狀調解道:“大人誤會了,我們只是對眼下的戰果感到可惜,絕對沒有任何違背陛下旨意的意思。”

  李慕位極人臣已久,對僚屬向來寬嚴相濟,眼下屬於非常時期,況且將軍看重戰功本署應當,也不糾纏,只是道:“還有勞蔡將軍佈置防務和發兵事宜。使者已經前往百濮王城,最遲後日便會有消息了。”

  他們沒想到皇帝是分兩步走,早已派了使者去百濮王城。如果他們果真不願聽旨,就算打下了高地軍營,只怕最終也會落個謀逆的罪名。

  柳文東站在蔡季身後的陰影裡,想不如趁此機會儘快回京,也好寬慰姐姐。剛想到此處,沒想到李慕突然又道:“柳文東聽旨。”

  柳文東一怔,隨即出列跪拜,只聽李慕道:“陛下口諭,著柳文東為議和副使,全力協助議和一切事宜。”

  柳文東心中一沈,但面不改色地接旨謝恩。皇帝這是要拖延他回京,不讓他插手京中事務。柳貴妃到底是何情況,反而更令他擔憂。

  張翎跟在眾將後面,走出主將營帳,他擔憂的是恒州戰事。如果蘿州吃緊,不知對恒州有無影響。

  走到自己帳內,忽聞一人道:“將軍。

  張翎辨出是那個一直護衛他的人,便道:“沒事,出來吧。”

  那人走出陰影,單膝跪地道:“聽聞皇帝陛下要和百濮議和,將軍即將前赴蘿州。”

  張翎嗯了一聲,“大約會是如此。”他帶領的是騎兵,去蘿州有很大用場。

  “小人此次奉命是在百濮境內保護將軍,出了百濮境內,請將軍一切小心。”

  張翎對這人日夜保護的情誼很是感動,他走上前雙手托起這人:“自出關後,你們對我的照顧,我銘記於心,你們也珍重。”

  那人本對張翎捨身去恒州之事既愧疚又欽佩,自是一番感恩,這且按下不表。且說李慕入漠北專程為談判之事,傳入羅恭耳中,羅恭的震怒不比威武軍低。

  想羅恭已經摸熟威武軍的戰法和弱點,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對峙,對威武軍比較重要的將領也有了認識,已著手佈置天羅地網打算將這群中原軍隊一網打盡,沒想到王庭急使飛馳而來,命令停戰。

  羅恭的左右親信見他如此,勸慰道:“大皇子千萬不要衝動,我們離王庭太遠,抗旨的話只怕皇帝還沒聽到我們的辯解,我們就被皇後的使者殺了。何況,本來於趾叛變之事,王庭也有追究之意,現在還是隱忍為上……”

  羅恭壓抑住怒火,沈思片刻道:“好,議和就議和,我就不相信,我們和中原人能和平相處多久。”

  王庭派使者來高地軍營前簽訂議和條約,雙方約定互不侵犯,於趾人分三年內遷入關,威武軍退還淺灘,但忽而營地仍由安州大軍接管。這個條款看起來百濮占了便宜,但蘿州戰事吃緊,皇帝只能讓步,何況他們確實在漠北沒什麽實力,漠北部落小國太多,要一口氣打殘百濮,靠一時之力是不可能的。

  協議條款敲定妥當後,雙方都要奏報各自皇帝,待最終蓋印確認成為國書交換。威武軍已經整裝,分批撤回關內,但實際上是奔赴蘿州。

  張翎是第一批率軍撤回關內的,臨行前李慕,蔡季,柳文東皆來送行。張翎以下官之禮拜別三人,李慕道:“將軍此去責任重大,望能死守蘿州,再次為國建功。”

  這是李慕第一次和張翎說話,張翎恍惚中想起好幾年前,他還只能在塵土中匍匐地看著眼前這人意氣奮發地掠過自己,眼下卻是殷殷期盼;他又想起枯坐宮中的張宛兒,和曾見過在宮廷夜宴上和皇帝鳳協鸞和的皇後,他感到自己內心有一種被絞著的疼痛,他低頭道:“末將必定竭盡全力,為國盡忠。”

  張翎率軍離開漠北後不停留地趕往蘿州。自進入安州,百姓夾道歡迎,他們盼望對百濮動武、打擊百濮的行動太久了,長期飽受欺淩的百姓對朝廷這次大舉用兵且取得幾次勝利很這是興奮。然而張翎卻覺得,皇帝經過這次腹背受敵,必然會反省對待百濮一味用兵的壞處,漠北大太,如無一舉滅國之實力,皇帝恐怕會想其他辦法來對付。

  和百濮簽約很順利,柳文東著急回京,所以對修訂核對條文,特別仔細,李慕和他沒什麽交情,兩人在皇帝面前可以暢談政見,但私底下尤其是經過柳文若的事,兩人完全沒有任何來往。

  李慕收到京城的來信,稱柳貴妃得了風寒,病得厲害。皇帝怕嘉和公主受傳染,命人將嘉和公主送至皇後宮中。

  自賢妃中毒後,皇帝冷落皇後幾個月了,把他最為疼愛的公主送過去給皇後養,能否簡單地看做是皇後再次獲得皇帝的信任和寵愛?但柳貴妃自柳文若死後,對皇後頗為防備,皇帝將公主送過去,必對柳貴妃造成重大打擊,而柳文東知道後能善罷甘休?

  李慕看著信報,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儘快將李瑤送進後宮。他在來漠北前,和李遠,李瑤商量過,眼下李家論樣貌,政見出色的女孩兒唯有李瑤,李瑤年輕體健,家裡的大夫也仔細診斷適合生孕,送進宮對皇後必定是最大的助力。皇帝對皇後的態度漸冷,上回下毒的事,背後指使的是德妃家還是林昭儀家,因皇帝下令不再徹查已不可能知道了,但這種事有一必有二,皇後的威信在後宮大跌,必須想辦法再立起來。李瑤進宮的好處便在此,何況李瑤自知道是自己要進宮,也十分堅定。

  等議和的所有事悉數完畢,交割儀式也完成,已近年關。

  蘿州戰事已開始,入冬後恒州的戰事也膠著了,趙王瞅准機會奏請朝廷將之前朝廷調往蘿州的軍隊調回恒州,朝廷查明當時蘿州戰捷後,在蘿州的士兵大部分都進行了混編,連將軍都調往別處,僅能調三千當時的恒州軍回恒州。

  趙王認為這也不派兵回去強,於是懇請催促朝廷儘快調兵,因威武軍大部分已趕到了蘿州,恒州防禦又確實較為薄弱,怕百濮借助西伏再次攻入中原,於是皇帝痛快地給了趙王面子。朝廷下旨,將未混編的在蘿州的三千恒州軍調回恒州。

  實際皇帝更希望能派中央駐軍前去恒州,但中央駐軍沒有戰爭經驗,打幾乎窮途末路的西伏九部只怕沒有成算;安州大軍要繼續防備百濮撕毀和約,還需要駐紮忽而營地和護送安排於趾人內遷事宜;如果想接手恒州,只有派經過這次戰爭磨礪的威武軍,但威武軍還需保住蘿州,皇帝權衡再三只能讓步,將原恒州軍再調回去。

  經過這次和百濮作戰,皇帝對國家的軍隊的實力很滿意,原來被百濮當孫子一樣打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新年的時候,皇帝沒有宴請百官,因蘿州戰事未完,恒州也還在打仗,所以皇帝僅僅是招來祁陽公主,駙馬,趙王,右僕射,李慕幾人,後宮嬪妃們包括皇後都未出席,王瑜,劉文東也未出席。

  酒過了三巡,公主環視一圈,問道:“聽說貴妃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

  皇帝略帶憂鬱地點點頭。柳文東自回京,發現貴妃病勢越沈,連早朝也顧不上了。皇帝為了貴妃安心養病,也是因為柳文東監軍和議和的功勞,晉升柳文東為民部尚書。柳貴妃聞得消息,也略感寬慰。柳貴妃陪皇帝的時間不短,又育有嘉和公主,平時溫和柔媚,不管皇帝對她或者她的家裡的作為有什麽不滿,到這個時候也只有往日的恩情。

  趙王在宴會上一如既往地進退自如,李慕這次也無心為難他,李瑤進宮後,皇帝怕影響貴妃的心情,也只是在入宮那夜召幸過。李慕猜不透皇帝想如何對待兩個李家的後妃,行事謹小慎微起來。

  再怎麽細密的調理和用心的醫治,過了新年不久,柳貴妃還是去了。她內心鬱結,五內俱焚,擔憂著公主的前途和家族的地位,傷心於皇帝的寵愛不再,在一日午後,在聞訊匆匆趕來的皇帝懷中,怨憤地去了。

  “公主……不能給皇後……”

  後宮風傳,這是貴妃含淚握著皇帝的手,說的唯一的遺言。皇帝在貴妃頭七後,讓人接嘉和公主去了賢妃的宮中。

  就此來看,皇後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果然大不如前。柳文東再次大病,等他能爬起來上朝時,蘿州的捷報傳來,德妃正好臨盆,國家,朝廷,以及皇帝盼了多年的皇子,再次降生。皇帝大喜,當即封為魯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