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福臨門》第24章
第24章

 趙家的院子外面圍滿了人,村人們似乎都跑過來看熱鬧了。

 祁明誠招呼著衙役喝了糖水,又摸出把銅板,笑著塞進他們的手裡,打算讓他們分了。祁明誠原本是想要拿銀子的,但是外人們不知道他們現在的家底,如果拿出銀子來反而有些打眼,似乎太招搖了些,銅板就正好。像他們這種普通農家,能拿出賞錢來,就已經很不錯了,難道這些人還要挑理?

 卻不想衙役們一個個都不願意收,祁明誠這才意識到,秀才的身份果然是不一般啊!

 為了不叫神仙覺得他們家輕狂,祁二娘身為管家的媳婦,真是什麼東西都沒有準備起來。好在她想起家裡還有不少紅棗,那是平時備著給祁明誠泡水喝的,此刻就趕緊都拿了出來,用以招待大家。

 祁二娘抱著玉珠兒湊到趙老太太面前,請教道:「娘,我……哎,這都是我小時候聽說過的事情了,咱們這片地方已經多久沒出過秀才了?我那時聽說啊,如果家裡有人考上秀才了,鄉親們會拿著雞蛋上門道賀,到時候我們的回禮應該是酥糖。娘,是不是應該叫大郎現在趕緊去鎮上買幾斤啊?」

 「不急。等到家裡擺宴的時候再準備回禮都是來得及的。」趙老太太說。

 玉珠兒對著老太太露出了一個無齒的笑容。老太太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

 趙老太太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雖然很喜歡玉珠兒,但平時都很少摸她。明明老太太這種狀況是不會傳染的,但她似乎總擔著心,覺得自己要是摸了摸小奶娃娃,就會把病氣過到小娃娃的身上。但她現在實在高興,就忍不住隔著衣服輕輕拍了拍玉珠兒的胸口,說:「這娃娃是個命裡帶福的啊!」

 玉珠兒出生了,她兩個叔叔都考上秀才了,可不就是有福氣的麼?

 祁二娘趕緊說:「娘,這哪裡是玉珠兒有福氣啊,明明是兩位小叔有福氣,叫她沾上光了。」她是這麼說的,其實心裡也是這麼堅信著的。秀才多難考啊?他們縣裡雖然有幾位秀才,這不還有一個老秀才如今就在梨東鎮上教書嗎,但他們不是梨東鎮的人。這片地方是真的很多年不曾出過秀才了。

 紀良這次也是榜上有名。不比趙家這種沒有什麼親戚牽扯的,紀良那邊自然更加熱鬧。

 紀良雖然姓紀,一直沒有改姓,但因為他出族了,又帶著親奶奶靠著繼父吃飯——雖說後來能抄書賺錢了,但早年都是吃何家的——因此算是半個何家人。紀良成了秀才,長誰的臉?除了他親奶奶親娘和媳婦兒,可不就是長了何家的臉麼?何木匠別提有多高興了,何氏宗親表示要擺十天流水席!

 其實,祁家這邊的宗親也想過要用流水宴討好趙家。趙家有兩個秀才,秀才!兩個!雖然趙家獨門獨戶,但娶進門的那兩個可都是姓祁的啊!只是,祁二娘咬死了出嫁從夫,根本沒打算接祁氏宗親拋出的橄欖枝。祁明誠說不出「出嫁從夫」這種話,因為他覺得很囧,但他的態度也已經擺出來了。

 祁氏宗親只能望「秀才」興嘆。

 紀良那邊擺流水席的日子特意和趙家擺宴的日子錯開了。

 到了開席那日的前一天,何木匠早早派他的親兒子帶著兩個何氏的族人來趙家請人。早知道趙老太太行動不便,那兩位姓何的壯小夥乾脆抬了張竹子做的椅子過來,拍著胸脯表示,可以把老太太穩穩當當地抬到姑爺家去。老太太別提有多高興啦!於是,趙家把房子託付給了吳順,舉家赴宴去了。

 這是祁明誠第二次見到紀良的親人,上一次還是趙小妹大婚的時候。

 紀良有繼兄妹三個,是異父異母的,他母親改嫁後並沒有生孩子。而他的繼父何木匠家算是個大家庭,不僅何木匠的父母還健在,他的兄弟姐妹也有好幾個,雖說這裡面有幾個特別嘴碎的並且還愛貪便宜,但總得來說都沒有什麼壞心。紀良平時不跟著他們住一起,而是帶著奶奶另有一間屋子。

 這也意味著,趙小妹不用應付一大家子的婆家人。祁明誠覺得這是她的幸運。在這個新媳婦往往要面對婆婆、太婆婆至少兩重婆婆的時代,每一個新媳婦剛剛嫁人時的日子都過得……一言難盡啊。

 總的來說,祁明誠對於趙小妹的新婚生活還是很放心的。

 如今小妹成了秀才娘子,並且紀良還很看重這位娘子,敢為難她的人自然又少了。

 流水宴結束後,紀良的奶奶又撐了兩天,就笑著離世了。紀良就此開始了守孝。

 趙家三郎、四郎也開始閉門謝客,要為兩年後的鄉試做準備。

 其實,他們對於鄉試以及鄉試之後的會試一點把握都沒有。童試只是省裡的考試,會試則是把全國優秀的書生全部湊到了一起,然後挑選更優秀的兩三百人。三郎、四郎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一次就能考上的機會真的非常小,因此就需要更加勤勉地唸書了。不久後他們將要去省裡進學。

 進學是需要錢的,即使他們得了秀才為家人爭光了,但他們也還需要繼續勞累家人。

 只是,自他們成為秀才後,媒婆總是三天兩頭登門,一時間他們都覺得很苦惱。

 關於成親這件事情,趙三郎心中早已經有了決議,道:「雖說我如今已經成為秀才,每月能領一些米糧,但其實還依附於兄長過活。自己都養不活,又何談去養活妻兒?因此,我不打算在此時就成親。兩年後,等我參加了鄉試,就是不中,我也一定要出去找份活計做,到了那時再議親都不遲。」

 其實,趙三郎如果現在就去找份教書的活計,那也是沒有問題的。但他對於兩年後的鄉試一點把握都沒有,家裡現在又還算寬裕,因此就想安安心心地做兩年學問。當然,他年紀也不小了,兩年後不管科舉的情況如何,他都要選擇立業成家了,不會一直這麼下去的。四郎的想法和三郎是一樣的。

 在許許多多的農家讀書人中,趙家三郎、四郎有這種想法顯得很與眾不同,尤其是他們還考上了秀才。在不少家庭中,全家人供著一個秀才的局面非常常見。哪怕這個秀才從他二十歲一直讀到了六十歲,四十年間無所事事,但全家人就是要供著他,還要供著他的妻兒。為什麼?因為他是秀才啊!

 祁明誠很贊同三郎、四郎的觀點,說:「兩年時間太短了,應該是五年。五年,參加鄉試兩次,如果兩次都沒什麼作為,那你們雖然不至於放棄學業,也該找些事情做了。」五年以後,三郎、四郎的年紀差不多相當於現代社會中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到了那個年紀,他們確實不能繼續啃家裡的了。

 不過,誰又能知道五年以後的境遇呢?說不定他們只一次就考上舉人了呢?

 等到天氣冷下來時,祁明誠比去年稍微能抗凍點,但還是覺得冷,依然喜歡一天到晚待在火爐旁邊。這時候的書賣得很貴,但祁明誠現在不缺錢,就買了好些關於風土人情的書,一本一本慢慢看。

 轉眼又是一年春節,趙家賣了炭,這回的收益是去年的三倍,因此全家過得自然是一個肥年。這一年中,家裡既添了丁進了口,又改換了門庭(以後就能說是耕讀之家了),真可謂是喜事連連。

 春天來臨時,祁明誠終於打算離開家去外面闖蕩了。他覺得自己的準備已經很充分了。

 「我先做走商,就是把南面的東西運到北面去賣,再把北面的東西運回來,賺一個差價。」祁明誠對家裡人解釋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我早就想要出去走走了。而且,家裡還有兩位姐姐一直不知被賣去了哪裡,雖說我不一定能找到她們,但說不定呢?說不定是可以找到她們的。」

 哪怕五年、十年後,他會在一個地方定居,但現在的他還是想要出去走走,親眼見見這個時代。

 祁明誠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那家裡人不管怎麼攔都是攔不住的。只不過,祁明誠最終不是一個人離開的,好姐夫吳順把妻子託付給了趙家,然後跟著祁明誠一起離開了。按照祁明誠那格外怕冷的體質,反正他們在冬天到來之前肯定要回老家貓著,離開大半年對於吳順來說是一件能夠接受的事情。

 到了雲安城的時候,走商二人組得知了一個消息。去年年末,聖上給鎮國公府的嫡小姐賜婚了,據說男方也是門當戶對傳了好幾代的勳貴之家,總之在身份上並沒有辱沒鎮國公府。只是轉過年來,沈小姐就開始生病了,拖拖拉拉一直不見好,御醫對此無能為力,因此鎮國公府欲向民間徵求良醫。

 老百姓聽聞這個消息時,只能嘆著氣抹眼淚,要是這位貴女就這麼病死了,那偌大的鎮國公府就徹底斷了血脈了。老天爺真是不公平啊,幾代鎮國公一心為國,最後竟是連這一點血脈都保不住了。

 祁明誠和吳順忍不住對視一眼,心裡都有些唏噓。生命真是無常啊,當他們前年第一次賣炭時,他們還在雲安城門口幫助過這位貴女,雖不知那時她為何獨自外出,但看得出來還是個健康人兒。如今只過去短短一年多,卻不想竟然聽到了她生命垂危的消息。他們能做的,也只有在心裡祝福她了。

 別怪祁明誠根本就沒想過要拿出靈水去為那位大小姐續命。說到底,他和這些貴人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那份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哪怕鎮國公府的名聲極好,但能夠讓身體轉好的靈水足以引起很多人的貪慾。如今的祁明誠根本鬥不過這些人。反正三妮馬上就能贖身了,他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靈水這種事情,他雖然一直和趙家人分享,但他在他們面前也都是瞞著的啊!

 不過,其實鎮國公府的「小姐」沈靈並不需要祁明誠的靈水。

 沈靈根本就沒有生病,他只是在計畫著假死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