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他改變了大宋歷史》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製造大炮

端午節晚上,小趙皇帝想起琉球(就是現在的台灣)還沒有統一,就想出兵琉球的事情。

 元朝進攻日本,由於沒有避開颱風,結果龐大的艦隊,不但沒有打下日本,反而由於戰船被颱風顛覆,大多數將士都葬身大海。日本人說這是「神風」。狗屁個「神風」。打仗的統帥,一定要注意天時,注意了天時,就可以獲得天時之利。不注意天時,就自取天時之害。元朝進攻日本,就是元朝自取天時之害,被颱風掀翻了戰船,大多數人死於海裡,還能打勝仗?

 自己一個來自現代的人,要有點唯物主義的精神。儒家大多數人,就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自己自稱是儒家的子弟,也需要唯物主義的精神。

 小趙皇帝就到崇政殿去寫了一道詔書:「東南沿海各部隊,你們在接到本詔書後,要馬上到沿海去詢問漁民,弄清這五年每次颱風到來的時間,到來的次數。盡快報告兵部,以便朝廷匯總知道颱風起止的時間規律。」

 小趙皇帝以前看天氣預報,有一個感覺,一年,總有幾個月是安全的,是沒有颱風的。可惜自己不注意。「平時不燒香及時抱佛腳。」及時抱佛腳也比不抱的好。不懂,就要去請教,就要去問知道的人。

 這一次除去打琉球,還要去打海盜。大海之上,如果只是良心炮,打得太近了是不行的。需要製造一種新的炮。良心炮自己是沒有穿越的時候,看電視看見的。自己看見過解放軍用高炮打過雨,那裡注意過炮是什麼樣一個結構?又退一萬步來講,可能就是現代的炮兵,到了古代也製造不出來一門現代的炮。因為,古代受鋼材品種的限制,還受加工機械的限制。要製造出一門炮,就要循序漸進,就要根據大宋時候的材料,大宋時候的加工手段,來製造炮的樣式。

 良心炮的鐵桶桶,雖然大,也實際就是一個炮身。裡面做的那個裝藥的小鐵桶,就相當於,現代炮彈的彈殼。炸藥包,就相當於現代打出去的炮彈。現代的炮彈打得遠,是由於炮身做得長一些。

 自己曾經在電視裡看見古代的炮。一般是前面細一些,後面粗一些。估計是由於後面承受火藥燃燒膨脹有很大的壓力,薄了容易炸爛?

 這樣就可以造炮身了。炮彈就與炮身的內空有聯繫了,炮彈的直徑一定要小於內空的直徑。

 據說最開始製造的炮彈,打出去的炮彈是實心鐵丸。看來現在自己應該跨過這一步。打出去的炮彈一定要是可以爆炸的開花彈。實心彈,沒有多少威力。爆炸了要能盡量多殺傷敵人。

 在穿越前,看見電視裡面炮彈是從後面裝填的,自己準備也從後面裝填。

 炮彈如果是鐵匠打出來,就存在大小不一樣的問題。乾脆也進行鑄造。自己曾經也搞過鑄造,造炮彈自己還沒有想明白。現在這一步,還是點炮,減少炮的結構。

 具體鑄造,只找鑄造師傅,把自己的要求告訴他們,看他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想到這裡,小趙皇帝就開始畫炮身,畫大炮後面的蓋板。他就設想炮的粗細。第一個炮身的重量要控制在一頭戰馬能夠馱起為標準。方便騎兵用於野戰。

 還要炮的架子,鑄造出炮身,炮彈出來,再叫鐵匠打造。

 第一個炮製造出來,再製造有輪子用馬可以拉走的大炮。海防,重要關口守衛的大炮。

 炮身劃出來了,就是炮彈怎樣製造自己沒有辦法,所以就不好畫炮彈的樣式。

 五月六日早朝,在三跪九叩後小趙皇帝發話了:「各位愛卿。昨天是什麼日子?」

 皇上不會不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可能還有什麼話借這個日子說出來。大臣們都說:「是端午節。」

 小趙皇帝又問:「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有大臣回答:「是紀念屈原的!」

 小趙皇帝問:「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有官員說:「是紀念屈原的愛國思想!」

 小趙皇帝說:「這就對了!我們一千多年,紀念的就是屈原的愛國思想。這就使朕想起了從前年十月起,金兵開始侵犯我們大宋。那麼多的軍官,那麼多的文官,在金兵的進攻面前,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金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了我們大宋的開封城下。」

 「最惡劣的有童貫,作為朝廷在邊境的最高官員,軍隊的統帥,在敵人的進攻面前拔腿就跑,致使大宋的北方防線,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對抗金兵的整體,變成了一盤散沙。」

 「還有燕京前線,在利用一條河組成防線,有人帶軍隊悄悄逃跑,致使郭藥師的部隊打了敗仗。郭藥師如果主動擔起抵抗金兵的重擔,金兵也不會那麼容易佔領燕京。結果,他又成了一個漢奸,主動抓了我們的燕京官員,致使燕京很快落入敵人的手裡。」

 「太原抵抗金兵的石嶺關,朕也帶兵去打過。以金兵的武器裝備,休想輕易佔領它。結果,守石嶺關的將軍,不對金兵射一箭,就投降了。」

 「我們大宋的京城,有一道天險黃河,我們朝廷見勢不好,派了十二萬軍隊組織防線。只要真正去抵抗。金兵也是過不了河的。結果,敵人僅僅敲了一夜戰鼓,守河的軍隊全部就逃跑了。如果這支軍隊裡有幾位將軍,阻止自己部隊逃跑。就可以抵抗金兵過河。敵人過河還經過幾天才過完。有兩三萬軍隊,就可以分別消滅他們六萬軍隊過河。」

 「在這裡,我們就要問,這些將軍、官員的愛國主義思想到哪裡去了?」

 「還好,我們的太原官員,軍隊的將軍在太原人民的支援下,以三千人的部隊,抵抗住了敵人六萬人的進攻。朕到太原去看了,太原僅僅是一個土城牆。如果我們的官員將軍都積極地抵抗,金兵是不能打到開封府來的。」

 「敵人打到了開封府,朕還是看到了希望。我們的文官李綱主動擔負起了武官的任務,上陣殺敵。要知道,李綱是一個文官。如果文官都敢於上陣殺敵,我們大宋還有誰敢欺負?」

 「現在,我們抵抗金兵的進攻已經勝利。朕提議,為了培養愛國思想,太學院要派人,把我們這次抵抗金兵的有功之臣的事跡收集起來,寫出來。要印書出版。現在,兵部,吏部,刑部要按功績給這些有功之臣評功封爵。對逃跑的文武官員,要追究責任。對投降敵人的文武官員,特別是投降的武官,要嚴懲。如果投降敵人沒有罪,以後就可能都去當漢奸,都去投降。」

 「抵抗敵人犧牲了的將士,要給家屬撫恤,要優待烈士的後代。」

 「我們要培養一種精神,就是要勇於犧牲自己,保護國家,保護民族的利益,維護民族的生存,造福千萬人。要使我們的後代知道,民族的英雄,會有好結果,會受到人民的紀念。投降敵人。當漢奸,沒有好結果,會受到人民的咒罵。」

 「在抵抗金兵侵犯地區,投降敵人的,要刊刻『恥辱碑』,把漢奸,投降敵人的人的名字,投降敵人的經過刻上去。」

 「那些抵抗敵人侵犯的英雄,我們要刻『光榮碑』。個別的要建廟。要他的家族有榮譽。」

 「同時,也要從歷史中找出愛國,愛民族的事跡。各地要建碑建廟來表彰他們。」

 「我們要知道,愛國主義的思想,熱愛自己民族的思想,是需要培養的。這個工作,請徐處仁丞相負責。」

 徐處仁出列說:「臣願意負責編寫這次抗擊金兵的事跡。願意負責編寫歷史上愛國的英雄們的事跡。讓人民永遠記住民族的英雄。讓漢奸賣國賊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呂好問丞相。你就負責給抵抗金兵的有功之臣評功封爵。」

 呂好問出列說:「臣接受這個任務!」

 小趙皇帝說:「至於這次統一天下戰爭的評功封爵,等統一了琉球後,再評定。」

 散了早朝,小趙皇帝就想到到科學院去看一看。

 他穿上書生服裝帶上宦官小張,同時帶上侍衛,到科學院去。進了科學院,到了吳敏的辦公室,吳敏才知道小趙皇帝來了,連忙跪迎。

 小趙皇帝說:「吳院長。請起吧!」

 小趙皇帝又說:「朕很想到科學院來看一看,瞭解你們研究的進展,還存在什麼問題。」

 吳革說:「我們的進展已經在朝廷匯報了。困難,就是我們我們大宋歷來重視孔孟之道的研究。對實際的東西研究不足。人才太少。」

 小趙皇帝說:「我們統一了金國、西夏、西遼、高昌、大理、黑汗。這些文武大臣,我們都集中到了京城開封來,讓他們編撰他們原來的歷史。比如他們各國原來都有各種翻譯人員。我們需要翻譯的時候,只要需要,我們又沒有,就可以在他們裡面找翻譯。他們還有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如果你們需要,就可以到各個歷史編撰組織去找人才。只要需要,就可以去要人。」

 「我們朝廷的有技術的人才,只要科學院需要的,我們就放人。有的擔任了一些朝廷的重要職務,如果實在走不開,他們也可以兼職,另外給他們一份工資,讓他們在休息的時候為科學院服務。」

 「還有許多外國來大宋做生意的人,他們既懂漢語,又懂他們的母語,遇到無法翻譯的書可以找他們來翻譯。他們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給他們派一份工資,到科學院兼職。對這些人,要注意不要讓他們接觸我們的需要保密的事情。」

 「還有,我們要注意今後人才的培養,首先就是有專門技術的人才,一是要搞發明創造;二是要總結經驗,著書立說;三是帶徒弟教學生。」

 吳敏說:「謝謝皇上的指點。」皇上的指示,給他今後用人,提供了方便。

 小趙皇帝又說:「我以前曾經聽說波斯的化學不錯,對於化學,我們大宋是弱項。」

 吳革問:「聖上,什麼是化學?」

 小趙皇帝說:「可能是一些物質互相作用,產生新的東西出來。就是變化的學問。據說我們的火藥也是化學其中的一種。我們的道士也在那裡搞煉丹。有一點胡搞的味道。人家是在有意試驗,爭取找到新的變化。他們的成果就多一些。」

 「我們要向波斯商人主動找化學的書籍,找化學的人才。他們的高級化學人才我們要引進。爭取為大宋培養更多的化學人才。把化學與生產結合,生產出有用的化學產品。」

 吳敏說:「臣馬上就利用我們聯繫的波斯商人,把這些朝廷需要告訴他們,盡快引進人才,引進書籍,按他們的要求進行試驗,找出有用的項目來生產。」

 小趙皇帝說:「我們還要在成功的東西上去找不足,進行改進。提高我們的水平。」

 吳革說:「外國的技術需要人去學習,還需要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去學習,不知從那裡找人來學習。」

 小趙皇帝說:「太學院,有很多學者,他們也是朝廷養起的人員,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我們翻譯了外國的書籍後,根據自願和指定的辦法讓一些人學習。有外國人才,要指定人員跟著學習,當學徒。」

 「我們還有翰林院,也要給他們分配研究外國書籍的任務。一般的書籍,至少要指定五個人以上研究。凡是認為重要的書籍,至少要指定十幾二十個人研究、學習。人才我們也要自己培養。」

 小趙皇帝走後,吳革馬上就回憶皇上的講話,整理成文字,以後好落實。吳革整理出幾個重點:

 一、馬上在統一的各國大臣裡進行人才普查。在大宋朝廷進行人才普查。為利用人才提供基礎。

 二、找翻譯人才,大量翻譯各國的書籍。

 三、立即找波斯商人,找化學人才、化學書籍。

 四、指定人員,分配任務,消化外國的技術書籍。培養自己的人才。

 從科學院回到皇宮,小趙皇帝想到自己設想的大炮。任何東西,不試驗,怎麼知道可不可成功?還有,自己的水平並不高,可以找一些師傅來研究,討論由設想變成具體的東西的方法。

 下午,小趙皇帝就帶著幾個宦官,幾十個侍衛,到後苑造作所去。找到了鑄造廠。鑄造廠的官員被叫來了。

 小趙皇帝曾經到了鑄造廠,製造了鐵砂子。現在已經是一個專門的產品了。是國防上不能缺少的產品,在戰爭中大顯身手。一些參加試驗的師傅還立了戰功。小趙皇帝到來是一個喜訊。

 小趙皇帝說:「你去給朕找幾個鑄造師傅,幾個做模型的師傅,找一個地方,找一塊黑板。朕想製造一個東西,與師傅們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造出來。」

 鑄造廠的官員馬上就去通知幾個鑄造師傅,幾個模型師傅。到自己的辦公室,又派人去找了一塊黑板抬來擺上。

 等人到齊,鑄造廠的官員就來告訴皇上:「聖上,小臣遵照聖上的要求,已經把鑄造師傅和模型師傅通知到了。黑板也準備好了。」

 小趙皇帝說:「那朕就去與他們商量。」

 小趙皇帝到了鑄造廠官員的辦公室門前,宦官喊:「皇上駕到!」

 師傅們都跪迎皇上,行跪拜之禮。

 小趙皇帝到黑板前面,說:「各位師傅,請大家坐好!」

 一個師傅說:「聖上都是站著的,我們坐著不好呢!」

 小趙皇帝說:「朕要給你們在黑板上畫,講,你們只有坐著才好聽講,坐下吧!」

 這些師傅們也不好托大,皇上親自製造了好幾樣過去沒有的東西,已經是一些行業祖師爺一樣的人物了。不過皇上要求他們坐下,只得照辦。

 師傅們都坐好了,小趙皇帝講話。

 小趙皇帝說:「各位師傅,朕曾經製造了良心炮,大家都是知道的。良心炮為我們抵抗金兵,統一天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良心炮的缺陷也顯示出來了,就是打不遠。在打大理的時候,我們的軍隊還犧牲了十幾個戰士。所以我們要造新的炮出來。下面就是朕的設想。」

 說著就畫了炮的樣式,炮彈的樣式。一樣一樣地要求。

 小趙皇帝說完,又說:「各位師傅,對鑄造,朕還是外行,具體怎樣做模型,怎樣做砂型,就靠在座各位師傅出主意,想辦法。把朕的設想,變成一個實物。具體怎樣做大家可以發表看法。力爭做出最好的東西。」

 師傅們就先對炮身談看法。炮身的模型要做成兩半,才好脫模。炮身的內空要做一個內模。還有後蓋與炮身的聯繫,炮身上要做耳朵難一點的是管後蓋的軸心,最後決定做一個小砂芯來解決。師傅們爭論了一會,炮身怎樣做模型砂型,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炮彈爭論就更多,爭論了好久,也達成了解決方案。

 小趙皇帝知道,這些師傅都是實際工作者,說得出來,就做得出來。

 炮身內部的光滑,等炮鑄造出來,再找鐵匠師傅商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