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傲骨》第52章
第二捲入世-第二十五章父子兄弟

  “……子醒,你莫要怪阿靜!”

  “父親,我不會怪二弟……”雖有些驚訝于父親的觀察力,鄭宇面上卻是沒有任何變化,微笑著回道,“其實深究下去,今日之事,真正的原由怕還是在我身上……”

  鄭肅微感詫異地看了看長子————能坦然承認自己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出來的。看得出來,這些年裏長子的脾性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若換在離家之前,他怕是死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輕歎了口氣,鄭肅的面色愈發緩和下來,“這幾年裏,阿靜確實吃不少苦。他雖然從未在家中說過這些,但我與你母親都是看在眼裏的。子醒,前些日子裏阿靜對你有些不睦,你莫要跟他計較。再過些時候,我會把當年之事一五一十跟他交代一番,到時他應該可以想通些事情。一家人和和睦睦,最是緊要!”

  “父親,我明白…”

  “聽阿靜說,你今日替他挨了一棒,傷得可重?是否要請大夫過府?”想起了一事,鄭肅眉目間不無關切之意地詢問道。

  “沒什麼大礙,當時稍覺有些痛,現在已經無恙了!”不想讓父親擔心,鄭宇笑著搖了搖頭,“父親,今日這事就莫要告訴母親了!”

  “這是自然……”鄭肅難得地微微一笑。

  “好了,此事就揭過不提了。”頓了頓,鄭肅換了個話題道,“本月底,便是我鄭氏的五年宗祭。此次宗祭,又恰逢百年整期。今日已是月半,也沒多少日子了。子醒,你隨不隨我回滎陽?”

  鄭肅問得雖很淡然,但鄭宇卻知道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輕鬆。說起滎陽鄭氏的宗祭,確是大有明堂的.

  鄭氏之先祖可追溯至周朝,傳周宣王姬靜即位二十二年,封庶弟姬友于鄭(陝西華縣),遂有鄭國。週末戰國群雄征伐之時,鄭滅于韓。鄭氏十五世祖遂遷於陳宋之間。至漢朝時,鄭氏二十七世祖鄭奇為河南太守,又舉國遷回滎陽聚居,而各地宗支多由滎陽分出。自此,天下鄭氏以滎陽發源之地。

  有漢以來,鄭氏便為天下名門,族出大儒、名士、官宦無數。數百年來,朝脈雖更替不斷,但鄭氏卻能始終屹立不衰。而所以能如此,除了門第名望顯著,家風嚴謹之外,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便是鄭氏各宗支之間的緊密關聯。

  聚則盛,離易衰!古往今來,多有名門旺族因內部不合勾心鬥角而至家破族亡的先例。有鑒於此,鄭氏先祖便定下了一條規矩————以一世祖桓公薨日為祀,五年一祭。凡滎陽鄭氏子弟,莫論為官何處,家居何方,大祭之期必須趕至滎陽參祭。幾百年來,除了偶因戰亂天災而延期,滎陽鄭氏的五年宗祭從未中斷過。延續至今,規模愈見龐大,儀式愈見嚴謹。

  近數十年裏,已多有旁支系子弟因無法及時趕回滎陽參祭,而被逐出譜系,再不可稱出滎陽鄭氏。

  事實上,五年之前鄭肅已經缺席過一次宗祭。那時他因為要四處尋找離家出走的長子,根本無法顧及到宗祭之事。

  事後,鄭肅雖不至於被逐出鄭氏族譜,但確實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今次宗祭,他若是還不能攜兩子及時趕赴滎陽,怕是就很難預料後果如何了。

  現在他所以詢問鄭宇是否隨行參祭,主要卻是考慮到五年前的那件事已經在鄭氏宗支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擔心滎陽之行長子可能會遭遇一些不必要的詰難非議。

  “願隨父親一行!”對父親的關切明感于心,鄭宇絲毫沒有猶豫地應允了下來。

  “好!”鄭肅神色也是一松,微笑著點了點頭。

  …………

  …………

  離了書房,途經鄭靜的房間時,見裏面燈火正明,鄭宇略一思索後,上前敲了敲房門。

  “是誰?”房內有人詢問道。

  “我!”鄭宇輕輕回了一句。

  房間裏沉寂了一陣,就在鄭宇準備離去時,門卻打開了。

  執拗少年靜靜地站在門側,讓開了進屋的路,頭卻低垂著,叫人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

  微笑了笑,鄭宇舉步跨進了門內。

  這房間的大小跟鄭宇自己的那間一般無二,但佈置卻是大相徑庭,充斥著書卷之氣。整個房間裏,最多的東西就是書,除了書案上的經卷之外,還另有一個書架,上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近百本書。

  走到燈火通明的書案前,無意間看了看案上的那卷手錄的文稿,卻發現上面正是那日趙山轉述的《論語。學而篇》解注。但裏面的內容殘缺不全,估計是抄錄者自己未能記全的緣故。

  目光很快從書案上移過,鄭宇轉過身,和聲向一直保持沉默的弟弟詢問道:“今天有沒有傷著?”

  鄭靜先是一怔,隨後默默地搖了搖頭。

  “今天外出勞累,書不要看的太晚!”

  “恩……”

  “與有禮之人,可以言和;對那無禮之徒,就沒必要客套那麼多了。‘禮之用,和為貴’,也應因人而異……”看出少年有些意志消沉,鄭宇微笑著說道,“今天的事,你做得很對。不過,策略上卻有些問題,所以才讓自己陷入到危險之境。”

  鄭靜錯愕地抬起頭來,一臉詫異地看著自己的兄長。

  走到門口時,鄭宇輕拍了拍執拗少年的肩膀,“早點休息!”

  人帶屋外後,又傳來了一句話:“過兩天,把完整的《論語》解注抄一份給你……”

  待到那個身影完全消失不見後,鄭靜才收回自己的視線,伸手摸了摸肩上剛才被拍地方,神色顯得無比掙扎……

  …………

  …………

  長安城內,一座頗為恢弘貴氣的府邸中

  “好個‘推敲’,好個‘一年好景君需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一位細眉長目,氣度風流的白衫儒士撫掌輕歎後,沖另一位五旬左右的中年儒士說道,“夢玄兄,若不出意外,這鄭宇怕正是殿下所說的那人了!”

  “恩!”中年儒士點了點頭,“殿下對此事交代甚切,事不宜遲,儘快飛馬馳報汾州!”

  “我這便去安排!”白衫儒士提步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