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傲骨》第36章
第九章 禮部侍郎(求收藏、推薦)

  月光透過雲影鋪灑而下,時亮時黯,道路兩旁的老樹在風中輕輕搖晃。已是初秋時節,晚風已經頗有幾分涼意。鄭府的馬車在道路上緩緩前行,一旁只跟了一個長隨。

  「……明年若是要參加春闈,首先必須要取得拔解名額,各州縣的拔解名錄應該已經呈報禮部。幸好你中明族伯是禮部侍郎,這事情還能請他幫忙一二。」馬車上,鄭肅交代著此行的用意,「前日裡,我將你《學而篇》的那番解注擇其中的一些精要內容抄錄下來,送於你中明族伯品評。他的評價甚好,這才有了今夜的機會。

  過府之後,想必他還會對你的學問考較一二。但你盡力即可,不必有過大的負擔……」

  鄭宇點了點頭,心中卻是一片通明----雖然鄭肅說的輕鬆,但為了能求得這麼個機會,他怕是不知費了多少心力……

  雖然真正相處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鄭宇卻已對自己這位「父親」的性格把握的十之七八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喜歡鑽營的人,否則以他的才學出身,也不至於年過四旬才僅僅是個從五品下階的郎中!

  這一次,若不是出於無奈,他怕是也不會拋下自己的臉面去特意地求人。而且,或許還求了不止一次。

  略一沉吟,鄭宇看似隨意地問道:「父親,這位族伯是個什麼樣的人?」

  「中明族兄是我滎陽鄭氏長房出身,自幼聰穎好學,才情學養出眾。年二十中進士為官,至三年前進禮部侍郎,已為我鄭氏仕途中人之翹楚………」鄭肅有些奇怪地看了看長子,但還是介紹了起來。

  鄭宇只是靜靜聆聽,不再多說什麼……

  逐漸地,馬車緩了下來。車外傳來了長隨的聲音:「老爺,到了!」

  …………………

  禮部侍郎鄭中明是一個樣貌儒雅的中年人。他雖年逾四旬,但保養得極好,面色紅潤光澤,看上去便跟三十多歲的人一般。

  下人通報有客來訪之時,他卻正跟一個華服青年在書房內談論著什麼。

  「父親,您為何要這等人開那方便之門?」見鄭中明有心接見鄭肅父子,華服青年既是不解,又帶著些不屑地說道,「鄭肅不過是個從五品下階的末官。而他那長子,不學無術,紈褲惡劣,簡直就是我鄭氏之恥。當年的那件事,在京中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連累得我鄭氏子弟都顏面無光,在人前無法抬頭。」

  「父親當真準備賜予那鄭宇拔解的名額?」見父親仍是一臉莫名深奧的微笑,華服青年不願放棄地說道:「此事對父親雖然是舉手之勞,但科舉乃是國之大事,世人矚目。若真是讓一不學無術之徒混跡於其中,豈不是對父親顏面也會有所損礙?這事,還要請父親三思……」

  「則誠,適才給你看的那篇《學而篇》解注,你覺得如何?」沒有答話,鄭中明反而笑著回問了一個問題。

  「……」華服青年微微一怔後,思索著回道,「雖然有些支離凌亂,但內中許多內容立意新穎,發人深思。有些地方,更是叫人拍案叫絕。可惜只有一篇,還不甚全。若能補全其餘諸篇,細加整理文字,當可成為《集解》之後,又一解注經典……」

  說到這裡,華服青年突然意識到了什麼,詫異地看向自己的父親。

  「呵呵……」鄭中明捋髯一笑,隨後的話印證了華服青年的猜測,「這篇解注就是出自你那『不學無術』的族弟之手……」

  「這不可能!」華服青年不假思索地反駁道。

  「是與不是,到時候不就清楚了……」對兒子的失態,鄭中明不以為意搖了搖頭,「則誠,你若有意,可以在內間裡旁聽一二……」

  …………

  「見過侍郎大人!」

  「承道,你我既是同族,又是同科出身,道什麼大人、小人,但以兄弟相稱即可。」鄭中明抬手虛托起鄭肅,呵呵笑道,「來來,不必多禮,快快坐下。」

  「謝大人!」還是敬完禮數之後,鄭肅這才就著身旁的胡床坐了下來。而鄭宇則站立在後。

  「這便是鄭宇族侄麼,果然是一表人才,氣度不凡……」坐定之後,鄭中明上下打量了鄭宇片刻,讚歎說道。

  「劣子粗鄙,大人謬讚了!」鄭肅先是拱了拱手,又微微轉身說道,「還不謝過大人…」

  「長者賜言,固不敢辭,謝大人讚譽!」鄭宇施施然上前躬身為禮後,又退回到鄭肅身後。

  原本鄭中明只是說些客套之言,但見青年進退有度,言語得體,倒不由真正留意上了幾分----眼前這青年容顏不俗,風儀頗佳,在其言行之間更有一份超然物外的淡然氣度。怕正是因為這種淡然,才使他能在一部侍郎面前保持著一份從容自在。

  眼中流露出一絲讚許,鄭中明拿起案上的幾頁文紙,笑著對鄭宇問道:「這篇《學而篇》解注,我已細加拜讀,甚好!據承道所言,這篇解注乃是出自族侄之手,可是如此?」

  「正是小子妄言!」鄭宇語氣平緩地回道。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鄭中明目光所及,在其中一頁文紙中尋了一處提問道,「此言何解?」

  「此言大意為:『君子,不會致力於飲食及居住環境上的安逸,努力行事,且謹慎說話,又能主動地向志向行為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如此,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此言,是為世人講述為學所該有的精神與態度。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雖看似安於貧窮,但其原因並非安貧,而是樂道。所樂之道有二:一是為志在求學及其所帶來的樂趣,所以無暇顧及追求物質上的安飽,亦即學而篇首章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意;二是因為不取不合義的利,故樂自義來……」

  書房內鴉雀無聲,只餘一個清清朗朗的聲音在不緊不慢地解說。房內的其餘三人,都完全聽得入神了……

  。。。。。。。。。。。。。。。。。。。。。。。。。。

  昨天因為有事纏身,只能碼起一章,在這裡向晚上等候更新的兄弟道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