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融巖》第86章
番外3:如意公主(1)

  她叫蕭意如,是蕭王朝第三任皇帝的第十三個孩子。

  她的母妃是當時皇上最寵愛的如妃。當然,要獲得這份寵愛不容易,要保有這份寵愛更不容易。後宮裡多少雙眼睛盯著,就等著找些理由使些絆子讓如妃不好過。

  可如妃也不是好對付的,她在皇上準備要立太子之前懷了孕,這一下掀起驚濤駭浪。有人等著看好戲,有人忙著做好戲,但如妃確有兩手,她把皇上迷了心竅,當眾許諾如妃這胎若是生了個男娃,就立為太子。

  這以後,後宮就一直不太平,如妃的飯菜每日都暗地裡驗了無毒再入口,散步的時候前後左右都有侍衛護駕,連絆著石子摔一跤都害怕。如妃這麼辦不是沒道理的,確是有很多人希望她肚子裡的孩子不要出生。

  漫長的孕期,在如妃緊密防範中有驚無險的度過了,可麻煩終於還是在生產的那一天出現。她難產,生了一整日還未生出,御醫說大人和孩子看來只能保一個。

  如妃心裡明白,這個若生不下來,她以後也難有孕,宮中美女甚多,一個沒有子裔的妃子,下場能好到哪裡去?可若生下來是個男娃,那今後可是九尊之位,榮華盡享。所以如妃賭了,她拼了命也要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可如妃賭輸了,她丟了性命,生了個女兒。

  好在皇上對如妃確是深愛,對她留給自己的女兒視若掌珠,他賜名蕭意如,又封為如意公主,將她交給一直無出的皇后撫養,希望這個女兒今後事事如意。

  可惜皇上想錯了,在這後宮裡,有親娘都未必能過得好,何況是沒親娘的公主。如意公主被皇后帶到了六歲,雖不說受折磨,但不如意的事卻是常有,要知道當年皇后最恨的就是如妃,如今看著這如意公主越長越像她,對她豈能疼得起來。

  六歲之後,皇后將如意過繼給了靈妃,靈妃當年也受寵過一陣,可惜自她流產之後,再不能生育,她天天緊張兮兮,愁眉緊鎖,很快便讓皇帝生了厭。皇后將如意丟給靈妃,想著兩個討厭鬼湊一塊,省了大家的清靜。對這皇帝原本是不同意的,可皇后舌燦蓮花,說靈妃性子象如妃,又曾失去過孩子,定會疼如意的。加上皇上心底裡對靈妃確是有愧,想著過個孩子給她,也算補償。

  於是如意便到了靈妃宮裡生活。她在皇后身邊時,皇后再不喜她,也不敢明著對她如何不好,畢竟人擺在自己身邊,若是出了什麼事她該如何交代?如今人到了靈妃那,皇后可就沒什麼顧忌了。

  靈妃那生活用度日常用品比不得其它宮裡,宮女太監們也無甚勢力,都得看著別的宮裡的臉色過日子。靈妃雖有心好好照顧如意,但依她目前的條件,也只能是讓她溫飽,儘量不受別的宮欺負。

  好在如意公主身邊有位忠心耿耿的崔公公,他當初是如妃宮裡掌事的,受過如妃不少恩惠,如妃去了,能讓他繼續盡忠心的就是這個小公主,所以他時時相守,事事相護,又仗著皇上對如意確是有幾分寵愛的,所以倒也沒什麼大事發生。

  不過如意公主慢慢長大,她懂事了,會看臉色了,會琢磨人心了,她有著聰慧的頭腦和堅強不屈的個性,她敢爬樹敢跳水,敢跟皇子們打架,敢指著嬪妃怒駡,哪個太監宮女對她或靈妃不敬,吃穿用度照顧不周,她敢打敢踹敢下手,她敢做一切後宮裡所有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她從很多人嘴裡聽到了她親生母妃的事,她也知道她這條命是她母妃用自己的命換的,她很早就明白這後宮裡的勾心鬥角是怎麼回事,她很小便知道在這個地方唯有強悍才能保護自己。

  於是她那刁蠻公主之名很快傳播開來,後宮裡的人虎視眈眈要抓她把柄。可如意不怕,她對崔公公說:「我母妃捨命生我下來,可不是讓我受欺負的。」

  崔公公長嘆一聲,只道:「公主切記,太剛易折,太剛易折啊。」

  幸運的是,如意公主的淩厲作風深得皇上的歡心,他曾當著眾臣的面說:「看,朕這位如意公主,跟朕最象,頗有幾分朕的風采,這才是朕的兒女該有的氣勢。」

  於是如意公主在後宮中越發的橫行霸道,隨心所欲。十四歲那年,開始有嬪妃、大臣在皇上耳邊為如意提起親事,皇上一想也對,他的寶貝女兒都十四了,是該開始物色好人選了,他試探了一下如意的口風,可如意對他們提的那些個人選全都看不上眼。

  她對皇上說:「那個王丞相之子,承靠父蔭得勢,自己真正做過什麼大事沒有?新科武狀元,胸無點墨,一介武夫,剛入殿堂就被拉攏結派,有什麼出息?至於皇后娘娘的遠房侄子,上次見了回,小鼻子小眼出不得大場面,難道父皇覺得這樣的人也會是女兒的良配?」

  她說的倒是在理,皇上點頭,如意又道:「再說了,女兒年紀尚小,這些人急匆匆的談什麼婚事,依女兒看,那是謀權之圖大於結親之意,父皇就先晾晾他們吧。」

  一番話把皇上說得哈哈大笑,他對這個女兒甚是疼寵,自然就順著她的意思去了。如意退了婚事,心中甚是得意,她對皇上說:「女兒不急,女兒還想在父皇身邊多陪幾年。」

  可她這話說了沒多久,她就遇見了她的意中人。那人的名字叫聶承巖。

  那時她不及十五,而他也只近十七,她是堂堂公主,他卻是一介草民。但是如意只一眼,便知道這個少年不是普通人。

  那時如意正帶著崔公公和貼身奴婢喜兒還有幾個小婢往御花園去,正巧遇到太子哥哥領著一個少年郎出來,那少年郎俊雅儒氣,神采奕奕,一身月牙色長袍,白玉頂冠,甚是迷人。太子見著如意,停下腳步為二人做了介紹,如意這才知道他叫聶承巖,是名醫雲霧老人之後,他建了一座百橋城,集齊眾多名醫,廣種藥草,威名遠播,這次來宮裡,是商討該城與朝廷的歸管問題。

  只是三言兩語,這聶承巖的作為就給如意公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別提他向她低首施禮,姿態恭敬而不卑微,態度謙和卻很從容,他抬起頭來,眼眸亮如星辰,一下打進了如意的心裡。

  太子很快帶著聶承巖走了,如意公主卻從此對這百橋城主唸唸不忘。

  她頭一次這麼主動積極的向太子哥哥打聽一個人,頭一次無論吃飯睡覺時都會惦記著那雙眼眸,她知道,她愛上了。

  可是身為公主,如意很明白她不能輕舉妄動,一旦表露心跡,處理不好,她的姻緣不成便罷了,說不定還會給聶承巖招來麻煩。所以她只認真打探,悄悄行事。

  所幸聶承巖的處事及關係網建立比她想像的還要好,他一介平民之身,居然能說動皇上給百橋城書了城匾,並承諾不往百橋城派城官,只每年派個巡官過去察看察看便好。交換的條件是,若全國有大病災,百橋城以全城之力,要為朝廷提供醫務上的幫助。當然了,每年上貢,培養醫者,藥草買賣那些都在條件之內。

  如意打探到這些,對聶承巖更是欣賞。她覺得這樣的男子,有才有貌有擔當,自然是良配人選。更何況,她心心唸唸,難得有情,於是她決定,此生非聶承巖不嫁。

  可聶承巖遠在百橋城,難得來京城一趟,入宮更是少之又少,起初如意是親自挑了禮物託人送到百橋城,竟然收到了聶承巖的回禮。她欣喜萬分,又託人再送禮過去,這次收到的卻是封感謝信函,以及與太子、皇子們一樣的禮物。

  如意明白過來,上次聶承巖怕是誤以為她送的禮是皇家意思,為保與皇家的關係才慇勤回禮,這第二次明白過來,不好直接回絕於是用了這婉轉的方式。

  可如意公主當然不會就此放棄,終於有一次,讓她找著了機會,聶承巖來京城辦事,她探得了他的住處,悄悄去尋他。這是第一次他們面對面的談話。

  如意公主知道聶承巖的野心,知道像他這樣的一個男人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扶持和推助,她大大方方把自己的優勢全說了,以她的身份和影響力,若是能得她為妻,那權勢名聲,醫界之尊,富貴榮華,自然都是唾手可得。

  她說了很多,聶承巖很禮貌的聽著,可她列舉了這許多的好處,聶承巖只用一句話就全部推翻了。他說:「我聶承巖的家業自己創,若是娶妻,絕不會是為她的身份權勢。」

  他拒絕她了,婉轉卻很明白。他那句話說得那般驕傲,那般自然,那般的有神采。如意公主被震住,她暈暈乎乎的回了宮,心裡頭只有一個念頭:「若是得夫如此,此生無憾。」

  如意一改以往嬌蠻耍橫的行事作風,她做了許多善事,也暗中為聶承巖的百橋城推助了好些買賣,她時不時的給聶承巖送些東西,也常到太子哥哥那打聽他的動靜,可惜在做了許多事之後,她聽到了聶承巖有了意中人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她氣得發抖,她再沉不住氣,找到她親愛的父皇,請求父皇為自己作主。皇上雖是略有耳聞自己這寶貝女兒近來有些不對勁,但沒想到她愛上了一介平民。再優秀再出色,那聶承巖也是平民,最重要的,此人早已拒絕入朝為官,只想守著他那座醫城。百橋城離京甚遠,依聶承巖的行事作風,恐怕招他不易,公主與他婚配可真是不好安排。

  皇上拒絕了,他百般勸慰如意,並承諾一定為她找一個更合適的如意郎君,可這不能挽回如意落在聶承巖身上的芳心。如意第一次在皇上面前悲泣痛哭,這把皇上嚇了一跳,要知道她這個女兒,小時候被欺負時也沒曾這樣哭過。

  皇上心軟了,他跟如意說,他會為她下旨招婚,若是聶承巖不從,便尋個理由囚了他。如意卻是不答應,她怕的就是這個,她出了個主意,說讓她與百橋城的巡官一起去百橋城,她再與聶承巖好好談談。

  雖然這樣做並不合規矩,可如意公主自小到大便幹過不少出格事,所以皇上想了想,也就允了。要知道,皇上心裡也是百般不樂意毀了聶承巖,這個年輕人太出色,在民間有這樣一個人為他助力,自然是千金難求。

  於是如意公主去了百橋城,她見到了聶承巖的意中人謝景芸,那是一個病怏怏的,嬌弱的溫馴美人。如意公主覺得,這個女人比不上自己,但顯然聶承巖並不這樣認為。這一次見面,他對她並不算客氣。姿態上對謝景芸百般呵護,如意公主忽然明白,他心中確是愛了,有愛與無情,其實差別就是這麼大。

  如意公主昂首挺胸,內心其實滿含酸楚的回了宮。她與皇上說,她沒能說服聶承巖,但她還有機會。她說:「父皇,我母妃死得早,她沒教過我如何放棄,所以我不放棄。」

  皇上撫著女兒的頭,一笑置之,心想著這小丫頭一個,又是生在皇家,懂得什麼情啊愛啊的,日子久了,什麼都會看明白了。反正如今她年紀小,再放幾年也沒關係,她留在身邊,他還能多疼她幾年。

  如意公主從此便留在宮裡,默默關注著聶承巖的一切,悄悄的謀劃著該如何奪得他的心意。她送的東西他不歡喜,他來京三次,她都找了機會與他見面,可惜他反應冷淡。再後來,她見不到他了,聽說他被奸人所害,差點丟了性命。又過了一段,新消息傳來,說聶城主的命是救回來了,不過落了個終身殘疾。

  這對如意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她每天吃不下睡不著,她惦記著他。她想依他這麼出眾這麼驕傲的人,殘疾對他來說,比死還可怕吧。她給他寫了信安慰,可一琢磨又怕他多想,怕他不識她的真心,誤以為她出言諷刺可怎麼辦?

  她把信撕了,過了幾天心裡還是不踏實,又寫了封信,再準備了些禮物,託人帶了過去。這次她沒有得到任何回音,她想這沒關係,該是他心情還沒有平復,對人冷淡也是正常。她積極的從各處探聽他的消息,打聽他如今過得好不好。

  可她差一點忘了,她已經十八了,民間的姑娘這年齡早嫁了,她雖貴為公主,可也不能如此蹉跎。又有大臣向皇上提起親事,後宮裡的風言風語也越來越多,如意把這些聽在耳裡,心裡暗暗著急,她知道,她的時間和籌碼都不多了。

  她找了皇上,表示要去百橋城探望一下聶承巖,這次皇上的態度並不好,他問:「那是個瘸子了,你還找他做什麼?」

  如意反問:「如果母妃未死,她受了難,殘了腿,父皇是不是就不打算理她了?」皇上沒回話,他這麼多嬪妃,自然是沒必要守著個殘的。如意從皇上的表情裡看到了答案,她心裡一沉,好半天澀澀的答:「我跟父皇是不一樣的。」

  只需要簡單一句話,就能拉遠父女間的距離。皇上開始思索對這個女兒是否太放縱了,她似乎忘了她是一個皇家人,皇家人是不需要這些沉重的情愛的。他沒有允如意出宮去百橋城的請求,也不再見她,他想著要晾她一晾,讓她明白皇家事理。

  可如意茶飯不思,很快便病倒了,這一病病得頗重,急得皇上沒了辦法,最後便應允,這是最後一次讓她去見那聶承巖,見完之後,她得回來準備婚事。

  如意喜不自勝,趕緊好好養病,收拾行裝,打點禮物。她想,她這次的勝算會大一些,聶承巖如今再不復過去的得意風光,最是需要人安慰關懷的時候,那個謝景芸已不在,她這般拋下一切,頂住壓力辛苦趕去,心腸再硬的漢子也該動容了吧。

  可惜如意想錯了,她千算萬算,斷沒想到這個時候聶承巖身邊有了個她,奴婢韓笑。

  這韓笑與謝景芸比,完全沒有一絲相似之處,謝景芸嬌柔似水,韓笑卻是堅韌如木,謝景芸如花似玉,韓笑不過是一般清秀。當初如意見那謝景芸,便覺自己不知比她強了多少倍,如今這韓笑,她更是覺得自己與她那是一個天一個地。

  可惜如意很快看明白,在聶承巖心中,只憐韓笑棄如意。

  如意公主知道自己這一趟又是白來了,可她有再多的不甘心也是無用。回京的路上,她坐在馬車裡,悄悄的抹著眼淚。她在心裡自怨自艾,她覺得她真是一個可憐的姑娘,打小沒了娘,還生在這險惡複雜的皇家,幸好她父皇還是疼她的。

  她想著想著,忽然又有了鬥志,她不能就這樣放棄了,她可是最勇敢最無畏最了不起的如意公主,她不能象別的公主那樣沒有愛情,只能當個拉權附勢的工具,她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想嫁給自己愛的人。

  她決定回到宮中再努力努力,反正父皇是疼她的,她要為自己的幸福而戰。

  可如意不知道,皇上的寵愛不會永久,對妃子是這樣,對女兒也是這樣,當親情與利益相衝突的時候,利益總是獲勝的那一方。畢竟對皇上來說,女兒嘛,沒了這個,還有別的。再寵愛的公主,也不能沒完沒了的挑戰他的耐性。

  如意覺得自己在聶承巖這沒能如意,她卻是萬沒想到,真正的悲慘遭遇,還在後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