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古代搞建設》第88章
第89章鬧事

  早在段樞白出兵原州的時候,那些見勢不對,致力於忠君愛國的書生們早就離開陽州,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段樞白也沒有强行留人,想走的,不做任何刁難,勸也不勸,安安穩穩地將人送走。

  就算再有才,不能為己所用,强留著也沒意義,指不定還和嫁閨女一樣,留來留去留成仇。

  他們這是新陽城,那些因循守舊的書生留在這,說句實話,段樞白也看不上。

  嘴巴裡唱的好聽,忠君愛國,報效朝廷,詩詞歌賦樣樣都行的大才子,真可惜,對於現在幾州的建設,會寫詩詞歌賦什麼的大才子,真心不如擅於建設水利開鑿溝渠的工匠、田裡辛辛苦苦耕種的農民,更不如山上搬磚伐木的挑夫。

  只有在那繁華盛世中,這些擅詩擅歌的人才能發揮他們富貴閒人,吟頌功德的作用。

  他需要的是那種少年遊學,走遍四方,體察民情,見博識廣,會幹實事的讀書人。

  若是滿嘴仁義「假大空」,早點打發著走了吧。

  被抓的這人名叫宗鐘海,是從毛常林家中抓來的,之所以抓他,是因爲此人說話太有煽動性,仿佛是要在新陽城裡舉行集會,推翻城主段樞白的統治。

  只可惜沒人聽他的,這個宗鐘海陷入情緒太深,苦苦覺得自己才是真理,他是渾水中的清流,可謂是舉世皆濁我獨清。

  毛長林冷汗淋漓,他就不該請這個好友過來,他本來是想讓宗鐘海過來看看陽州百姓如今的情况,安居樂業,欣欣向榮,日子過得不知比以前好多少倍,希望他留在陽州一起效忠將軍。

  奈何宗鐘海泥古不化,他來陽州的目的却是要策反他,求他一同去容州效忠小皇帝,恢復皇家正統,忠君愛國。

  毛長林是符千席的好朋友,宗鐘海被抓後,符千席跑到段樞白面前來給人說情:「那宗鐘海在宣州有些聲名,若是强行扣下,恐怕落人口舌,激起學子不滿。」

  段樞白點點頭,一笑道:「這種小憤青我可沒打算留下,他不說要去容州嗎?我就給他一筆盤纏,快馬加鞭送他去容州效忠朝廷。」

  段樞白看著眼前的符千席,倒是突然慶幸他先前遇上的是這人,雖然做事不著調了一點,結交朋友一大簇一大簇,什麽樣的朋友都有,什麽樣的人都認識,更爲重要的是--他不迂腐。

  他若是搖旗造反,而他就會在後面敲鑼打鼓支持,他認識的人,也都深有此意。

  這就爲他解决了很多麻煩。

  陽州地處東南,這邊的人是沒什麼忠君情節的,越往北去,皇權禁錮思想就越重,以至於北地叛亂黨要弄一個傀儡皇帝安撫民心,容州的聶琨想要稱霸,也要哄一哄喪失京城的逃難皇帝,藉由他的名義起事。

  宣州繁華讀書人多,情况又不一樣,有些人改革圖新,有些人則還對前朝繁華留戀不忘,尤其是舊貴族舊官僚。

  符千席用頗爲哀怨的眼光看向段樞白,說道:「還不都怪將軍當初太調皮,寫了那樣一封信,也不同衆人商量一下。」

  若是他們文人來寫,一定把場面話說得更漂亮。

  段樞白被噎了一下,訕訕一笑。

  那封信指的就是他在原州時的那封,充滿了滿滿的嘲諷看戲語氣:北邊的你們兩隻打吧打吧,我不參與,誰打贏了我就效忠誰。

  作爲一個爲國爲民的好將軍,你們沒打贏之前,我要好好在當地效忠百姓等等等……

  這封信將小皇帝齊華彬氣得够嗆,也差點把聶琨給氣瘋了,後來,聶琨把這封信的內容公之於衆,有些人同樣大駡段樞白狼子野心,歪理邪說,而有些人也覺得他這一通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看完心中舒爽至極!

  聶琨心中大恨:我要讓你這個賊膽包天的狗東西遺臭萬年。

  經由手底下謀士操作,聶琨利用這封信,組織人馬誇大「忠君愛國」四個字,對段樞白進行口伐筆誅,肆意敗壞段樞白的名聲,一邊敗壞段樞白的名譽,一邊踩著他上位,佔據名義上的製高點。

  他聶琨,才是朝廷的忠臣,爲國爲民,肝腦塗地,殷切擁護皇帝早日打下京城,收復失地,清剿叛亂。

  而他殷切擁護的小皇帝齊華彬,由於深受打擊過度,重病在床,聶琨深受小皇帝敬重,天天守候在床前……

  聶琨找了一群嘴皮子利索的文人,吹噓自己忠君愛國,貶低段樞白反叛朝廷,千古罪人,一些迂腐憤慨的書生聽了這些言論,加入了他的隊伍,對段樞白怨聲滿滿。

  宣州當地的文人,受了不少影響,他們認爲段樞白占地爲王的行爲實非忠臣,絕非天理,理應披挂上陣爲將,爲君爲主身先士卒,領兵擁護小皇帝,維護正統,清除北地叛亂黨。

  宗鐘海被抓後,果然激起了一部分人的情緒,兩天後,宣州碼頭涌過來了一大群宣州書生,他們跪在新陽城城門口,口口聲聲說是要「感化逆臣段樞白」。

  「段將軍要是被不帶兵出征北地,我們就跪地不起來。」

  「朝廷重臣,理應爲君主效力。」

  「恢復朝廷統治。」

  「將軍要是不答應,我們就在這裡跪地,哪怕是累死餓死,也絕對走。」

  「守衛們若是敢攔我們,我們就地自裁!血濺三尺報君心。」

  「我們不怕死,我們要為君王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些人都是宣州有頭有臉的文人,跪在這裡要段樞白給個說法,自己占據大義,段樞白答應了還好,不答應--他們也沒覺得段樞白會答應,目的就是爲了在陽州搞臭段樞白的名聲。

  讓百姓們同樣對他有怨言,看到他的殘酷暴戾和麻木不仁。

  他們跪在新陽城門口,一臉的「正義凜然」,仿若自己多麽浩然正大,感動天地,也感動了自己,領頭的那個人語氣憤慨,不僅跪著,嘴巴上還不消停,努力喊口號,煽動人心,抨擊「段狗賊」。

  他們就是仗著段樞白不好光明正大處理懲罰他們,才敢如此作為,若是段樞白沒忍住脾氣,捉他們下獄,對他們用刑,正好能激起其他幾州「有志之士」的憤懣;而他們這樣肆無忌憚地謾駡呼叫正義,正是在勸阻可憐麻木的陽州人弃惡從善。

  現在正是年末時分,家家戶戶開始預備迎接新年的慶祝,這時候在新陽城搞出這樣的事情,這夥人可以說是非常噁心。

  城門口,來往路人摩肩接踵,對著他們議論紛紛,他們手中拿著紅燈籠,火辣的炮仗和熱烈的對聯,蘭遷運過來的椰子車骨碌碌地滾著車軸,有小孩子忍不住,讓娘親買了個椰子,插上竹管抱在手上,看著城門口跪著的奇怪叔叔們。

  那小孩穿著大紅色的衣服,也是這兩年他們才能穿上新衣服,走過路過的人們,幾乎沒有衣衫襤褸的,全都趕著新年的熱鬧,換上一身整潔漂亮的衣服。

  段樞白秉著「衣食住行」全面發展的理念,在吃的穿的用的方面,都給了居民極大的方便,衣著上,養蠶繅絲,加上系統對新陽城周邊地區土地的變化,和系統送的養殖經驗手册,建了好幾個製衣工廠,供應居民服裝需求,新年的紅衣服,現今正好在打著,若是不願意買做好的衣服,還可以買便宜實惠的布料回去自己做。

  而今,再窮苦的百姓每年都能換上好幾套衣服,鮮少有人穿打補丁的衣服,當然,大家在做苦力活的時候,還是穿的邋遢的舊衣服。

  但在這樣具有年節的氣氛中,城中幾乎不見衣著不整之人,個個穿著厚棉襖,顏色鮮豔,光鮮亮麗,所有人臉上都瞧不見淒苦的影子。

  領頭的那個名叫荀柏,瞧見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心中越是興奮與開心,他口中說著仁義道德,叫罵著段狗賊,說得是口若懸河不亦樂乎。

  新陽城的巡邏的守衛們發現了他們,向段樞白報告,「將軍,我們要不要將他們趕走?」

  段樞白嗤笑一聲,不在意,「不管趕不趕走,背駡名的還是我,他們想跪,就在那裡跪一天好了。」

  「讓我離開陽州,恢復朝廷統治?」

  「就算是本將軍答應了,還得問城裡的百姓答不答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