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再世為臣》第63章
  第62章 殺令

  答案呼之欲出。

  實權者,誰沒有狼子野心,誰甘心屈居幕後?

  陳博涉的野心,雖然不至於昭然若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只是當陳博涉在朝野之上的時候,大家不敢造次,全部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作不知道罷了。

  現在陳博涉揮師遠征,戰線綿長,兵乏糧困,一時又回不來,朝堂之中的有些人便躍躍欲試,急著落井下石。

  參奏蘇善和嚴榕只是一個導火索。

  ——

  嚴榕詆毀季雲的那些汙蔑的話語,在某些人聽來是悅耳得不得了,包括劉仁和孫易。

  劉仁趁機添油加醋地提到了,之前和季雲關系交好的芮深,後來被查出來私通樺國的事。

  真是諷刺,當初陳博涉是靠著雲霽的提示,而揪出了芮深是叛徒一事。反過來卻因為芮深是叛徒,而加重了雲霽叛國的罪名。

  “陛下,這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那個季雲夥同蘇善和嚴榕,行叛國之舉的行為,簡直無可辯駁。”一名老臣聽完了劉仁陳述的,在隴南山中,五百兵士中了埋伏一事,頓時捶胸頓足,恨不得將雲霽千刀萬剮。

  “這樣的人,應該除之而後快,我們居然讓他給跑了。”

  一名臣子附議:“依臣所見,所有跟季雲有關系的人都應該徹查,說不定他在宣國埋伏已久,暗中培植了自己的力量。”

  另一名臣子補充:“至於該調查的人……包括去年科舉選拔的那批人,以及跟季雲走得極近的邊興。”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滿朝的官員的仿佛是要撇清關系一般,立即倒像了落井下石的那些人的一邊,急著表明態度。

  雲霽有私通敵國的重大嫌疑的事兒,就這麽定下來了。

  ——

  那麽對季雲頗為賞識的陳博涉到底有沒有嫌疑?朝中大臣卻站了兩派意見。

  一些急於落井下石,扳倒陳博涉的臣子道:“之前季雲出使香南國,對聞人木許諾的那些瓜分富南國領土的事宜,擺明了就是讓我國吃虧,但陳將軍卻親口承認這是他的意思,難道不是因為陳將軍的心里,其實也有謀反之意?”

  “你不要信口雌黃。”劉仁急忙道,雖然他和孫易看雲霽極其不順眼,急著想抹黑,但萬一將自己的主公也拖累下水,這心計可就玩兒大了,所以急忙要撇清陳博涉和雲霽的關系。

  “陳將軍怎麽會和那個季雲是一起的?陳將軍不過是受了他的蠱惑而已。”

  “臣附議。”孫易急忙補充,“那季雲巧舌如簧,之前在秋水衡的府中做門客的時候,也頗受器重。他如果偽裝得好,陳將軍也未必能看得出來。”

  “蠱惑蠱惑……”那個臣子不依不饒,“若是一兩句蠱惑一下還差不多,但季雲成為陳將軍的門客已有幾年的時間了,難道這期間,陳將軍一點兒都沒察覺到季雲的叛逆之心和圖謀不軌嗎?”

  “你汙蔑得倒輕巧。”孫易呵斥他,“你這麽急著將外出抗敵的將領,汙蔑成通敵賣國的賊子,你倒是有什麽居心?”

  “我的心,自然是為了宣國強盛的昭昭之心。”那名臣子朝公子文懷抱拳鞠躬,以示其心之誠,“我卻不明白,一個屢有僭越之舉的謀士,卻一直被陳將軍所重用,陳將軍安的是什麽心?”

  “莫非是想一統天下之後,取代了公子文懷,然後稱王稱帝嗎?”

  這本是一句上不得臺面的話,大家心知肚明,然後三緘其口便罷了。卻在今天被這個沒眼色的臣子給捅了出來。

  本聽著朝堂之上你一言,我一語論辯的公子文懷,聽到這句話,剛剛泛起的瞌睡頓時消失得一幹二凈。

  他不是不清楚他的處境,但他也沒什麽辦法。陳博涉手握重兵,隨時能沖進長樂殿結果了他的性命,他只能安安分分地做他的傀儡皇帝。

  他心中不是對陳博涉安排的這個地位坦然接受了,但他確實只是一介紈絝而已。一沒權,二沒錢,三沒兵,除了吃喝玩樂什麽都不會。

  陳博涉也不虧待他,給他好吃好喝的,出行有人前呼後擁,日夜有美人身邊環繞,還給了他個國君的名義,他也就漸漸接受了這麽個尷尬的地位。

  現在這層遮羞布被揭掉了,他的面子突然就掛不住了。

  “米戶,你不要亂說。”

  那位名喚米戶也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低頭退下了,閉口不言。

  一時間,朝堂之上鴉雀無聲,朝臣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應該應該怎麽接應。

  這時候,一位自陳元敬立了宣國便入朝為官,輔佐了文宣公和公子文懷的老臣站出來替陳博涉說話,“老臣也認為陳將軍與那個季雲並無關系。”

  “不要忘了,陳將軍的父親可是誅殺了耶律元正的有功之臣,也是宣國的開國元勛。陳將軍為了宣國的利益,更是南征北戰,立下軍功無數,這樣的才俊,居然被你們懷疑跟叛徒有染,你們羞恥不羞恥?”

  此言一出,底下又是一陣沈默,看起來國君的意思是……不將此事牽連到陳博涉身上?

  但公子文懷聽著這話卻越聽越不是個滋味。

  陳元敬誅殺耶律元正,結束了北蠻統治,這可是千秋偉業。而他的兒子,更是擴張了宣國國土,統一了北方,現在又去征戰南方。

  而他這個國君卻連皇城的門兒都沒出過,別說征戰了,連國事都鮮少過問。

  這麽一對比,真是高低立現。

  公子文懷氣質敗壞地感慨了一句,“朕這個國君,當得可真窩囊。”

  這句話在無心人聽來是感慨,但在有心人聽來,卻是個暗示。

  暗示公子文懷不願意坐在這個傀儡的位置之上,暗示公子文懷對陳博涉心懷不滿,但敢怒不敢言。

  方才還噤聲,閉口不言的那位名叫米戶的年輕的臣子又開口了,“依臣所見,現在將軍不在朝堂之上,我們爭論來爭論去也沒什麽意思。陳將軍有沒有反心,有沒有取代之意,不是看他父親和他的功績,而是看他的行動。”

  “陛下不如下一個命令,讓陳將軍去將那個季雲殺了。”

  “那個季雲既然巧舌如簧,本領滔天的話,當然要派個有能力的人去殺他。我看陳將軍就是最好的人選。”

  “如果陳將軍當機立斷地執行了的話,就證明他卻是是受季雲蒙蔽,本身無反心。”

  “若是他猶豫不決,不肯下殺手的話,不就可以證明他明知季雲有叛國之心,卻縱容下屬?那麽他的心里是不是也有點那個意思呢?我們還要從長計議。”

  朝中臣子,無論擁立陳博涉,或者反對陳博涉,都紛紛點頭附議。

  擁立的人想,這個一石二鳥的方法,反面來說,也是陳將軍表忠心,表誠意的試金石。

  反對的人想,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讓陳博涉去殺季雲,窩里先鬥了,就算殺敵一千,自損也要八百,何樂而不為?

  ——

  雲霽來到了之前的香南國。

  自從琛州城失守之後,香南國的國境線便仿佛被撕裂了一條大口子。

  北方的宣國軍隊由廉生帶領,一路南下,連連破城,使得香南國基本已經淪陷了。只是香國公和聞人木腳底抹油,溜得太快,沒能被活捉。

  雲霽趕到的時候,已經是戰事之後,琛州城中滿目瘡痍,餓殍遍野。

  因為陳博涉采取了圍城的策略,而雲霽在之前又基本偷偷運走了琛州城中的物資,所以這個破城,顯得尤其慘烈。

  而另一邊,陳博涉攻克了大滄國國都的消息傳來,又是節節勝利。

  勝者和敗者的對比如此鮮明,令人無法面對,尤其是這一切都是自己的計策所導致的,便更令人心虛了。

  雲霽將手中的錢全部給了一個老嫗,老嫗握著他的手連連說著感恩,好人有好報之類的話。

  她不知道她手握著的人,便是導致他們不幸的罪魁禍首,反而將他當恩人感激。

  雲霽抽回手的時候,只覺得掌心都是汗水,連著後背也全部都是汗。是心虛,是恐懼,是內疚,是慚愧,是自責,是鞭笞,是懊惱,是……

  重重情緒環繞在他的心頭,他只覺得自己仿佛行屍走肉一般在挪動著步子。

  從慟哭的人群中走過,從焦土的廢墟中走過,從曾經的繁華中走過,從萬籟俱寂的頹然中走過。

  “不好了,公子。”一直跟蹤陳博涉動向的一名朱雀前來報信,“你離開景國來到香南國的消息好像泄露了,陳博涉帶了幾百騎兵正在從大滄國趕來。”

  陳博涉……正在趕來?

  他南征的目標既已完成,應該火速回到宣國才是,為什麽反而折返了,要來香南國?

  是來尋自己的嗎?雲霽的心里竟然有些高興。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當初說走便走的人是自己,放心不下的也是自己。

  明明說著,待輔佐陳博涉一統天下之後便消失的是自己,但隱隱又抱著些野心,希望能跟著他在治世之中有一番作為的也是自己。

  逃跑的,怕被束縛了的,渴望自由的是自己。

  真的離開了,解脫了,自由了,卻又希望他能尋來的也是自己。

  怎麽自己的這個心思,竟然如小女兒一般矯情?

  “公子,”朱雀見他沈浸在了思索之中,便提醒他,“恐怕他這次,是來殺你的,我們接到了樂弘道人的命令,哪怕跟他正面沖突,也一定要護你周全。”

  什麽?雲霽瞪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

  陳博涉……是來……殺我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