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二人森林》第44章
卷四 第一個夏天 第四十四章 青團

  天氣越來越熱,林子裡除了那些只以植物為食的蟲子,漸漸有了吸血的蚊蟲。

  最可惡的是一種小小的黑蟲子,每個不到一粒芝麻大,可是成群活動,聞到一點血的氣味就一團團烏雲一樣飛過來。

  在河上起網的時候,這些小蟲子不知從哪裡飛來,在小船周圍彙集成一團,撲到船裡還在掙扎的魚身上,魚被網刮掉了鱗片,這些小蟲子就一堆一堆地趴在鱗片附近的傷口上舔舐血液,趕都趕不走。

  擠不到新鮮血液和傷口附近的蟲子一窩蜂地飛向何田和易弦,即使他們戴著手套、把臉和脖子全用布巾圍上,只露出眼睛鼻孔,那些蟲子還是不放棄,有時候會飛進眼睛和鼻孔裡。

  那就十分噁心了。

  戴上用竹子做的防護眼罩也無濟於事。

  蟲子多的時候很快會被眼罩上的玻璃爬滿,遮住視野。

  帶著魚獲回家,這些蟲子一路跟來,越聚越多。大米小麥也跟著遭殃。

  尤其是大米。

  它不能像小麥那樣跟進屋子裡,不管在林子裡覓食,還是縮在窩棚裡納涼,蚊蟲就是不肯放過它。

  到了這個季節,房前屋後絕不能有一點小水坑,田地裡也不能有積水,水桶、水盆用完之後全要倒扣著放好,闊葉樹的落葉要及時掃起來,堆成一堆,放在太陽能夠暴曬的地方,再蓋上草簾子,不然的話,只要有指甲蓋大小的一塊積水,蚊子就會在裡面產卵,幾天之後,新的蚊子就飛出來了。

  可是人類也不是對這些蚊蟲毫無辦法。

  何田收集了很多艾蒿和野菊,這些芳香植物的氣味是蚊蟲們不喜的。

  艾蒿和野菊都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植物,它們隨處可見,最繁茂的時候能長成一個齊腰高的小灌木叢。

  貼近根部剪斷,十幾天後又長得和原先一樣高。

  採集那些枝葉最肥大的艾蒿和野菊,紮成一小束一小束的,掛在架子上晾乾,用石頭塊或是陶磚在地上堆一個圈,放進艾蒿點燃,再熄滅火苗,讓它慢慢燃燒,發出灰白色帶著濃烈藥味的煙,蚊蟲望風而逃。

  乾艾葉還被何田掛在門窗邊上,大米的窩棚裡更是從上到下掛了一遍,廁所的四周也是。

  除了熏走蚊蟲,何田還給大米小麥製作了一種特殊的藥膏,塗在它們臉上、四肢和毛比較少的地方。

  這藥膏是早春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的。

  用刀子在樺樹樹幹上劃一個長方形,撬掉一層薄薄的樹皮,曬乾。現在和曬乾的艾葉、野菊葉還有蒲草葉和根莖一起放在一個小泥爐上,撮成一個圓錐形的小堆,看起來有點像個小帳篷。火種放在小帳篷中心,點燃之後吹熄,讓熱度把樹皮乾葉中的枝葉熏出來。

  再在「小帳篷」上倒扣一個廢棄的鐵鍋,被熏出的煙變成一種黏稠的油煙,黏在鍋上。幾小時後,把鍋翻起來,刮黏在上面的油煙膏,和上油脂,就做成了防蚊的藥膏。

  易弦堅決地認為這種藥膏是畜用的。

  因為何田用的油脂是魚油和雞油,塗在大米的眼睛耳朵周圍,尾巴上,還有肚皮上。

  藥膏十分有效,大米也是挺滿意,但是易弦一走近它就嫌棄地捂著鼻子。

  小麥的整個肚子上、豎起的小耳朵裡,也全給塗上了藥膏,易弦抱著它撫摸,充滿憐愛地喃喃著,「我可憐的小寶貝,沒關係,即使你臭臭的我還是愛你。」

  除了用來驅蟲,艾蒿還可以入饌。

  選取最嫩的葉芽,只要枝頭最尖端的那一點,掐下來,洗淨晾乾後,和泡了四五個小時的小米一起放進手動攪拌機裡攪碎成糊糊,再加入四個蛋黃接著攪拌,直到攪得糊糊變成一種青綠色,細膩得看不到葉片或是小米粒了,倒進一隻大碗裡備用。

  四個蛋的蛋白放在小陶盆裡,用手動攪蛋器再一通攪拌。

  失去了電力,攪蛋器卻不曾被人類放棄。人們想出各種方法做出了五花八門的手動攪蛋器,用來製作美食。

  何田家的攪蛋器是用竹子做的。

  竹筒上鑽一根眼,插上竹子手柄,竹節面上鑽上兩個洞,插上用竹篾和細竹子做的攪拌頭,加上轉盤絞盤,搖動手柄,攪拌頭就會開始轉動,搖上十幾分鐘,蛋清就會被打得蓬鬆如雲朵,潔白細膩。

  這時再加上糖,繼續攪拌,直到蛋白變得半固體了,拿起攪蛋器就帶出一個個小尖兒,就攪好了。

  把之前準備的艾葉小米糊分次倒入蛋白中,用竹鏟拌勻,放進鋁制的圓模裡,輕輕握住邊緣磕兩下,磕出裡面的空氣,就可以上鍋蒸了。

  蒸上二十分鐘後,把蒸鍋從火上移開,別急著打開蓋子,讓它慢慢變涼些,不然,驟然變冷,糕就會塌陷下去,不僅失了賣相,也失去蓬鬆柔軟的口感。

  蒸好的艾葉小米糕變成了淺綠色,如果想要綠白相間的大理石花紋,把麵糊倒進蛋白時以上下劃動的手法攪拌就行,簡單點說就是別攪拌得太均勻。

  蒸糕切成一牙一牙的,側面全是細小的海綿孔,咬上一口,細膩綿軟,小米、蛋、艾葉和糖混在一起變成一種極為奇特的香味,帶一點點涼意,淺綠的色澤也讓人覺得悅目。

  如果想要再甜一點的話,可以澆上一勺蜂蜜,或者,乾脆再挖一勺果醬放在盤裡,紅紅的果醬和淺綠色的蒸糕顏色對比鮮明,配著吃,甜味更有層次。

  當然了,這種吃法並非是傳統的艾蒿食用方法。

  傳統方法是這兩種,一種,是用鮮艾葉做湯。

  在熱水裡加入艾葉,煮沸後再倒進去攪好的蛋液,裝碗的時候加一點點鹽。

  這個湯易弦喝不慣,也不喜歡。他直言說,像是在喝藥。

  另一種做法是他非常喜歡的。

  艾團。

  艾葉團子是用糯米粉做的。

  把艾葉用加了草木灰的開水燙了,放冷之後用紗布濾出汁,或者直接新鮮艾葉加水攪碎,煮沸,擰出汁。用這種深綠色的汁和糯米粉,和成麵團,靜置一會兒揉成長條,切成小塊,壓扁,擀成比巴掌略小的圓麵皮,裡面裹上豆沙,蒸了之後就是艾團了。

  艾葉汁和好的麵是青綠色,所以艾葉團子,也叫青團。

  如果喜歡艾葉的口感,可以把艾葉剁碎,加少量鹽,去除澀味,直接混入糯米粉和麵,麵皮裡就會看得到葉子的碎末,麵皮的顏色也更深。

  不過,何田喜歡做得更複雜一點。

  之前醃制的那些鹹鴨蛋已經可以吃了。拿出幾個,剝掉泥巴和松針,洗淨之後煮熟,取出蛋黃。

  這批鹹鴨蛋做得非常成功,每個蛋的蛋黃都流油,吃起來沙沙的,早餐吃一碗粥配一粒蛋,簡直幸福極了。

  做青團的時候,在擀好的麵皮上先放一層豆沙,再放一粒鴨蛋黃,像包包子一樣包好,底朝下,輕輕一壓,就可以放在蒸籠裡了。

  易弦喜歡又甜又鹹的食物,就跟他喜歡板栗燉鴨腿一樣。

  這樣的蛋黃豆沙青團,他一次可以吃三四個。

  如果不是因為已經吃了晚飯,他能吃更多。

  加了艾葉的糯米粉皮黏牙清香,何田自己用豬油炒的豆沙綿密香甜,再加上沙沙的鹹蛋黃,咬上一口,各種滋味彙集在口中舌尖,吃得嘴角都翹起來。

  除了豆沙蛋黃餡兒的青團,何田還做了一種肉餡兒的。

  餡料用的是醃肉和紅豇豆。

  她用一塊去年冬天醃的獐子胸肉,剁成和指尖差不多大的小塊,和紅豇豆一起泡發一夜。

  紅豇豆是去年種的,新豆種下之後,長勢喜人,春夏季有剛買的米麵,這些雜糧就可以想著法子折騰了。比如小米艾葉蒸糕。

  放在陶碗裡泡了一晚上,豇豆長大了兩倍還多,醃肉裡的鹽分也被豇豆吸收了。

  這時再加上一點新鮮的肉餡,這就要看他們獵到什麼獵物了,或者是松雞,或者是野兔,都和這個食物相稱。

  餡料裡再一點點蔥調味,攪拌好,包上之後,大火蒸上二十到三十分鐘。

  這種青團的口感和其他幾種差異很大,麵皮也做的格外厚實,咬上一口,會流出油汪汪的湯汁,豇豆吸收了些肉的鹹香味道,咬起來還是糯糯的,肉再配上艾葉的香味,滋味很是奇特。

  做了一次之後,易弦建議,不如再在餡兒裡加一點香菇,嗯,這麼一想,倒不如乾脆做成包子。

  於是何田用艾葉汁和上麵粉發麵,餡料裡去掉豇豆,蒸了一籠淺綠色的松雞香菇肉包。

  夏季除了蚊蟲多,還多雨。

  水池的挖掘工作被一場雨打斷後,要等到池子裡的積水排空,池底變乾後,才能重新開始。

  第一場雨後,易弦跑去視察工程,當即決定要先挖一條排水渠。

  他的行動力不容小覷,池子還沒完全乾,他就扔了些樹枝下去,再鋪上幾層草簾子,跳進池子裡挖排水孔了。

  幾天之後,他成功地在池底挖了一條「小隧道」。三米多長的隧道通向山澗,洞中放了一根截面挖空的大竹子,竹子通向山澗的那一頭設置了開關,拔掉拴著皮繩的塞子,池子裡的水就會放出來,順著山澗流下山,進入河流,最終奔向大海。

  何田易弦又忙碌了幾天,終於把水池弄得似模似樣了,接下來,往裡面放上小魚小蝦,移栽一些水生植物,就成功了。

  他們劃著船,到濕地、池塘、淺灘邊上用網子撈了很多小魚苗帶回家,暫時先放在一個水缸裡養著。

  接著,就該給水池放水了。

  水池建在坡地上,有大約十度的傾斜,一邊是連綿的樹林,一邊靠近從山上奔流而下的溪澗。出水口和進水口都靠近山澗,出水口在地勢較低的一角,進水口設在地勢高的一角。

  有了之前建灌溉水渠的經驗,他們砍了一根大竹子,很快建好了引水渠,將山澗的水引進水池。

  這條三四米寬的山澗奔流不息,雨後水勢會更兇猛,有時甚至會漲得滿出來,沿著山勢流向何田家的田地,但在平時,它要將這個水池灌滿,竟需要兩三個小時時間。

  易弦開工程的時候每天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如果前一天遇到阻礙,比如特大的石頭和錯綜深埋的樹根,延誤了工程,第二天就會更加努力,力爭要趕上進度,但是到了這時,他放鬆了,一點也不著急,笑眯眯地看著引來水澆在池底,變成一湯泥巴,拉著何田去採集水生植物了。

  反倒是何田,守在池邊不想走,一直要等著看池水灌滿的那一刻。

  兩人都沒有種植水生植物的經驗,何田家也沒此類的書,所以呢,這趟採集植物的工作,倒更像是他們帶著小麥遊玩。

  除了水邊常見的各種水草,池塘裡浮著的浮萍,水葫蘆,何田還想看看家附近的池塘中有沒有蓮藕,可惜的很,沒有。

  於是他們胡亂用之前抓捕小鴨子的網兜打撈了些浮游植物和水草,又挖了些蒲草,返回家中。

  一上岸何田就心急火燎地跑向水池,一看,水才八分滿。

  但是易弦認為已經夠了。

  夏季多雨,要是下起暴雨,恐怕還得放水呢,不然池子漲滿了,水流出來,小魚小蝦小浮萍不也跟著流走了?

  這麼一想,他們還得在池子裡的放水口加個濾網,免得放水時魚蝦也跑了。

  可要是濾網被樹葉貼了一層,不就沒法放水了?

  兩人又討論起這個問題。

  說了一會兒,先把引水渠關閉,撤掉,再種上移栽來的各種植物。

  「過幾天,等它們適應了,再把小魚小蝦丟進去。」易弦驕傲地抱著手臂,欣賞這個現在看起來還是光禿禿的一汪濁水的水池。

  在他眼中,這個泥巴池的風景可不是這樣的,而是這樣的:一邊有高大樹木投下的陰影,池邊堆著幾塊巨大的石塊,可供坐下欣賞風景,一條石頭鋪成的小路從一座竹子小橋延伸而來,竹橋跨在山澗之上,下面流水淙淙,石頭邊緣,石頭凹陷處,還有石縫之間,都長滿綠茸茸的青苔,水池中心是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上面也因年深日久長了青苔和地衣植物,還有一些匍匐莖的小植物,它們能開出比米粒大一點點的粉紫色小花,魚兒圍著這塊大石頭遊動,池子邊上浮著三五隻白鵝和水鴨子,池心是一群粉色的荷花,風姿綽約,隨清風搖動……

  然後……

  他回頭看看正在山澗邊洗手的何田,腦海中出現她和他一起坐在池邊的景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