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216.第216章 讓他橫江之名,裂於此戰!
  第216章 讓他橫江之名,裂於此戰!
  荊州士人,也多能人異士,江兩岸均有多才多智之輩,此時的這一番話,發人深省。

  細數曹操過往起家的各類大戰,往往是在他人認為他決不會進攻之時忽然暴起猛攻,又在他人嚴防死守,認為必進的時候,又退而不攻,只是據守待變。

  蒯越接著笑道:“主公,若是張韓只是幌子,為了吸引我軍注意,而讓廬江、廣陵派兵而來,那我們實際上乃是腹背受敵。”

  “到那個時候,才真的是防不勝防呀……”

  “所言極是,蒯君所言甚是!”劉表一拍大腿,已有些蒼老的面容不斷微抖,面皮貼得極緊的晃動起來,沉聲道:“這位張伯常,據探哨說深諳曹操用兵之道,不安常理來,作戰時常能抓住瞬息萬變之機,又可窺見先機,常常佔據先人一步的優勢。”

  “應當防備張韓,”劉表冷靜下來之後,整個人清醒了很多,至少他心中十分清楚,能有這樣的成就功績,恐怕張韓不只是得到了曹操的提攜,自己本身有極強的才能。

  再說了,曹操不可能提攜一個平庸之人,這一次他來荊州駐守,也許是來者不善。

  “盯著張韓,不能讓他暗中行事,對我荊州造成威脅。”劉表當機立斷,拍的桌案頗為響亮,一眾人紛紛點頭,自然同意。

  今夜的商議,自然也成了針對張韓之計策的一種商談。

  他們同樣也十分鄭重,不會真的把張韓看成一個意氣用事的年輕人。

  ……

  宛城。

  曹休和張韓獨自商議,且曹休得到了各地的回應。

  書信之中,曹昂、張遼、鮑信、許定皆是送來了願意配合的消息。

  只是曹昂之言更多,乃是因為他感覺有些幻滅,還沒有和冀州開戰,卻已經先行和荊州對峙。

  “呵呵,大漢這麽多年,花了這麽多錢,經營了這麽多人脈,不就是這時候用的嗎。”

  張韓直言不諱的當著曹休的面說出了這話,畢竟這些兄弟彼此之間的羈絆如此之深,若受了委屈,自然是眾人相助。

  曹休笑了笑,但很快還是說出了一些如今的荊州軍情,歎道:“荊州對各地的防范,都頗為嚴密,不光是我們所在的宛城、穰城,還有廣陵、廬江一帶,他們定然是知曉了伯常之想,故而早早做足了準備,以防節外生枝,若要突襲,難上加難。”

  但他說完這話之後,卻也是展顏一笑:“不過,伯常不必擔心,我昨夜收到了一封調令,張繡麾下的一萬精兵,正在秘密行軍到宛城來,丞相的意思是,兵馬秘密潛行,但仍然會被人打探到消息,君侯可待張繡到達之後,立刻發起突襲,先打荊州一個措手不及,這可是,丞相特意給你送來的厚禮。”

  厚禮當謝!

  張韓啞然失笑:“丞相不是不讓我惹事嗎?他怎麽還把刀送到我的手中了呢?”

  曹休聽見這話立刻就樂得笑了起來,幾聲之後才看向張韓道:“伯常難道還不明白?丞相心中最掛記的都是你。”

  “這等委屈,難道他真的不會暗中調度嗎?若非是丞相府的一紙書信,各地駐軍未必會這般毫不猶豫的支持。”

  張韓一愣,旋即深思之後眼色逐漸通明,怪不得這一路竟是如此的順遂。

  這麽說來,嶽父大人話雖然是這麽說,而實際上他心中還是期待著自己乾出點什麽事業。

  問題就在於,他打了這麽多招呼,難道說早已經預料到我們會從廣陵、廬江的防線入手,知曉了這“引虎”之計。

  太過玄乎了,曹老板用兵、戰法、眼光真的能有如此神奇?!

  “三日之後,請進軍,待張繡到達,一同攻打,”張韓下了命令,兩人相視一笑,準備隨時威脅荊州新野。

  ……

  許都,丞相府。

  郭嘉站在曹操面前,滿臉均是狐疑之色,“主公,我昨夜已經收到了軍情,伯常果然用的是請江東之兵馬,進豫章、江夏之計。”

  “但,在下想不明白的便是,為何丞相能夠猜到,且如此篤定,甚至提前為伯常已鋪好了路?”

  “難道說,真的就這般了解伯常的各種心性?”

  曹操笑而不語,神秘莫測,準備晾郭嘉一會兒,畢竟郭嘉這些年一直無比聰慧,任何事一點就可知曉,乃至深明曹操之心思。

  很難得,看他這般疑惑,曹操也打算讓他多疑惑一會兒。

  郭嘉苦思冥想許久,苦笑搖頭,道:“丞相,此時嘉想不明白,還請丞相教我。”

  曹操懶散的舒了口氣,臉上笑吟吟的全是得意之色,嘿然一笑的道:“張韓的心思,的確不難猜測,但其實並不是完全根據他們的想法來,而是——”

  他賣了個關子,笑道:“若我去荊州,也會如此用兵。”

  “推己及人,我相信伯常和文和,也會用此計,來對付荊州,可心想只是其一,臨戰時候如何應對,卻是要依照他們自己的智計了。”

  郭嘉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如此思量,方才能和伯常、文和對上,於是立刻拱手道:“丞相之智,令在下目眩神迷,還能再與丞相學也。”

  “奉孝是我定下的肱骨,才情均是令人心悅。”

  兩人一番互相誇讚之後,隻靜等張韓的消息傳來,同時也期待事態的發展。

  畢竟距離秋後,還有一段時日。

  ……

  三日之後。

  張繡的兵馬快速到達了宛城,輕車熟路從小道和張韓匯兵,於是在當天夜裡,張韓立刻召集兵馬,發放了犒賞之後,許諾三倍撫恤,連夜走博望進攻新野。

  新野守軍不過三千。

  當夜猝不及防在天亮前就被攻破,高順、典韋先登,打開城門後張韓、趙雲率騎軍殺到。

  張繡繞路截斷逃兵後路,沒有讓敗軍逃脫出去。

  同時又在半路設伏,待先前守軍稟報軍情向襄陽之後,於第二日又伏擊劉表援軍,大破其兵馬,斬首三千余人,得五千余人歸降,又圈住了奔逃的百姓,佔據新野,威脅南陽全境。

  張韓於天亮時,持天子所假符節,派兵到各處招降,有十余縣立刻歸附,不敢抵抗。

  此戰,震驚了整個荊州,劉表連夜召集文武商議。

  “砰!”

  堂上,劉表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氣得嗷嗷叫,同時也印證了心中的猜想,張韓果然是來者不善。

  之前的一切示好,都是為了暗中偷襲,突然佔據新野,繼而奪取南陽。
    南陽之廣袤,在整個荊州之中也是屈指可數,哪怕是在整個大漢,也堪稱為數不多的大郡,何等的重要。

  雖然這些年因戰而沒落,當地百姓流離失所,但卻依然還有根本在,只要治理得當便可繁榮起來,至少可以出產大量的糧食和物產。

  劉表想到張韓那治理一地的本領與才能,以及這些年來的功績,一時間不由得頭皮發麻。

  “張伯常貿然進攻,乃是不義之師,如此看來顯然已撕破了臉皮。”

  “我欲命零陵、長沙、襄陽三地兵馬出兵攻伐,舉五萬大軍,擊退張韓,奪回我南陽之地。”

  “我本為帝胄之身,大漢皇叔,張韓如此行事乃是倒行逆施,定不能久持。”

  “先行上書許都,狀告張韓,在用兵伐新野,奪回失地,諸位不必勸誡,我定不能讓他如此囂張!”

  蔡瑁胡須一顫,連忙湊到身旁,躬身道:“主公,除卻這裡之外,別忘了此前我們商議之事,仍然還需要防范廣陵、廬江,甚至要防備徐州來犯。”

  “不錯,”劉表看了他一眼,臉色陰沉得可怕,沉聲道:“此節也不可或缺,不能給張韓機會再行突襲我北部境地,將兵馬駐防各處關隘,排除哨騎去監視諸地。”

  “同時,下令黃祖嚴密防范,不可讓廬江水路出現敵軍,否則拿他試問。”

  “唯!!”

  荊州眾將士得令而去,一個早晨,原本平靜富饒的襄陽也就變得不再平靜。

  這個時候,自然是一夜之間便可人心惶惶。

  而劉表在深夜獨自坐於案牘前時,思考荊州附近所駐兵馬,逐漸感到了汗流浹背。

  除卻南方之外,幾乎到處都是敵軍,若是同時進軍,將會是一場空前大戰,不亞於冀州和許都之戰也。

  他現在已經開始有些後悔了,區區五百匹戰馬,卻招來了這種滾刀肉。

  不錯,張韓的確是滾刀肉,而且頗有些笑面虎的味道,一來就各種贈禮、宴請,試圖和荊州文武交好。

  但翻臉的時候竟是如此突然迅猛,根本不給人反應時間,年輕人絲毫不按套路出牌。

  若是不惹他,還能保證荊州安寧,並且現在,即便是戰勝了張韓,將他擊退,其實荊州損失也一定會不計其數。

  還有一個江東需要對峙……

  劉表從來沒有忘卻自己和江東孫氏的仇怨,雖說孫權九歲時就開始示好,表示決不會和荊州開戰。

  但他能嗅到復仇的味道,孫氏這兩兄弟,乃是一白一黑,取荊州之心永遠不死。

  “唉,早知如此,應當與張韓親善才是,只是我又如何得知,區區一個張韓能調動曹軍這麽多兵馬……”

  劉表心裡頗為震撼,因為此刻威脅周邊所投入的兵力,似乎已經快要達到十萬之數了。

  雖說新野只有二三萬人,可他明白一旦有所成績,曹操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加大投入,先取荊州。

  原因無他,若是能取自然必取,如此即便在與冀州交戰時敗退,也可以有一個退路。

  “哼,先擊潰張韓,再予以好處恩情,或許如此方可讓他心思安穩。”

  劉表心中已有了計較,也不必和張韓不死不休,還可以留有一線余地。

  畢竟,那只是五百匹戰馬而已,你玩兒什麽命啊。

  ……

  江東。

  曲陽兵馬本來要撤去,但孫策今日忽然收到了密報。

  “撤了!?廬江、廣陵一帶兵力,竟然全部後撤數十裡,放棄渡口……”

  孫策虎目微凜,臉上表情不斷變化,此時身邊有一將,拱手道:“主公,此時曹軍後撤,實則是請君入甕之計量。”

  “但,請君入甕的目的卻是不明,在下看來,應當不是為了吞並我軍進入境內之想。”

  “應當再查探一番,看荊州、徐州是否有所變故。”

  孫策踱步思索,敏捷的回頭看向他,“子義有何想法,不妨盡數說來。”

  在旁這雄武威嚴的將軍名為太史慈,字子義,箭術超群,為人豪邁大放,作戰英明,帶兵嚴厲,乃是如今孫策麾下,深受倚重的將軍。

  而且其人忠義,與孫策這樣的英豪最是對心,歸降時就已成了心腹兄弟彼此交心,太史慈道:“此前幾戰折戟,曹軍應當防范才是,現在卻大開其門,讓我們率戰船進入其中,目的為何,暫且不可知曉。”

  “但是,我先前曾經收到過一些探報消息,張韓已經到了宛城,欲攻取新野,繼而佔據南陽。”

  “曹軍本來就有宛城、穰城?樊城三兵堡之地,再得一座新野,期間田土農作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一旦南陽治理得當,將會是襄陽的極大威脅。”

  “如此,劉表怎能看著他坐大,一定會出兵討伐才是。”

  “而這個時候,曹軍卻讓出了本來一直佔據的防線,伯符覺得是何意?”

  孫策聽完立刻笑道:“張伯常有意讓我相助,取道向江夏,攻破黃祖所在,再取豫章。”

  “好計略!如此好意、如此利益,我又如何能拒絕?”孫策立刻眉飛色舞起來,他不是扭捏多疑之人,一眼看到戰機立刻明白了整體布局。

  “我們的戰船通過長江而入,可在兩日內到達江夏,突然發起襲擊,便可大破黃祖,他一定想不到,我軍會跨越兩座防區迅速抵達。”

  孫策走到太史慈近前來,伸出手拉住了他的手腕,激動的道:“此前可是兩家防線彼此聯合,方才讓我無計可施,而張韓此次一放,乃是大好時機。”

  “待我戰船通過後,曹軍再進而守渡口,我便不能原路返回,只能繼續南下取下豫章,和公瑾兩面夾擊,也就是說,豫章、江夏,我必能取其一,大有建樹!”

  太史慈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兩人一拍即合,商量起了動兵之細節,調遣之兵馬,準備之軍備。

  在夜晚,就不斷有飛騎發往腹地,繞路去丹陽西進大營告知周瑜。

  此時,江東文武一片振奮,送上門的好處,乃是利好兩家,攻破荊州防備,有何不可!
  正是該大乾一場之時!
  荊州劉橫江,這等威名傳了如此之久,也應當讓他名裂於此戰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