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北靜王》300.第300章 來自皇后的惡意
  北靜王府,寧安堂。

  軒敞的花廳內,北靜太妃、元春、可卿、探春、寶釵、湘雲、尤氏姐妹俱在。

  人頭攢動,丫鬟婆子垂手侍立左右,大氣都不敢出。

  北靜太妃端坐於高台軟塌之上,身披織金雲鳳紋霞帔,頭戴珠翠七翟雉雞冠,一襲太妃冠服,低垂鬢發斜插鏤空金鳳簪,映得面若芙蓉,嬌媚動人之際,又透著雍容華貴。

  蔥白的指尖輕點軟塌首案,北靜太妃神色怏怏,道:“去催催,那猴兒也是的,今兒個是什麽日子,也不知上心些。”

  中秋佳節,要身著冠服前往皇城赴宴,她們這些後宅的人兒早早就準備妥當了,偏那猴兒拖遝不至,直讓北靜太妃一行人好等。

  其下,元春亦是一襲王妃冠服,風髻霧鬢斜插雲形金累絲鑲寶石簪,豐澤的額間貼著梅花花鈿,端莊持重間,襯托出麗人的清麗婉約。

  聞得北靜太妃之言,元春抬著一雙清徹明亮的星眸,輕聲回道:“回母親的話兒,兒媳先前派人去催了,王爺現下正更換冠服。”

  冠服繁瑣,穿戴起來稍稍費些時間。

  北靜太妃聞言輕歎一口氣,嬌媚如月的玉容上透著無可奈何之色,左右時辰尚早,耽擱不了,隨那猴兒去吧。

  只是眉眼間的無奈之色,卻是遮也遮不住,這猴兒,罵都舍不得,更別說動手打了,只能事事順他的心意,不像是是兒子,倒像是她老子,真真就是一個要她命的小冤家。

  不過好在這猴兒是個孝順的,旁的倒也沒什麽可計較的。

  一側的探春瞧出了北靜太妃等待的無趣,英眸顧盼神飛之際,朗聲岔開話題道:“太妃,中秋賜宴前還要先行祭月吧?”

  北靜太妃聞言,凝眸看向探春,眉眼舒緩,面如芙蓉的玉容上布著淺笑,一時倒也沒有回答,她知曉探春是在尋話題解悶,心中對探春頗為滿意。

  自探春隨元春嫁進王府以來,便是元春的左膀右臂,其聰明能乾、做事達練讓北靜太妃殊為歡喜,喜愛的程度比元春這個正妃還要多上幾許。

  大抵就是婆媳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兒子的周邊就無甚大要,甚至於元春一無所出,讓北靜太妃心生不滿。

  美眸環顧一圈,可卿雖行事周到,頗得太妃之心,然而卻是小門小戶出身,自是不明宮中之事,詢問於她,反倒是有使其難堪之意。

  湘雲這是乾女兒,不計較在內,至於那尤氏雙殊,比之可卿還不如,純粹就是自家心肝兒的添頭,沒有詢問的價值。

  不由的,北靜太妃的眸光落在垂眉低眼的寶釵身上,如一剪秋水的明眸閃過一抹異色,輕聲道:“寶丫頭,你來說說。”

  “紫薇舍人”薛公之後,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是個難得的可人兒,關鍵是身姿豐腴,一瞧就知是個好生養的,當初看中寶釵,原就是因此。

  寶釵聞言玉容微怔,杏眸微轉,芳心計較起來,她是個守拙藏愚的性子,然而此刻北靜太妃點名詢問,怕是有考校的意味。

  沉吟一聲,寶釵盈盈一禮道:“《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今日中秋佳節,應是天子攜王公大臣於月壇祭拜。”

  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不錯,但現在水溶不在當場,且這是太妃的考校,若是過於藏拙,反倒是過猶不及,有點做作的意味。

  北靜太妃聞言輕點頷首,既懂《禮記》,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兒,殊為不錯。

  輕笑一聲,北靜太妃頷首道:“沒錯,先是在月壇祭拜,而后宮中賜宴,要忙活一陣了。”

  話音剛落,水溶走了進來,只見其戴簪纓七旒冕,穿著四爪坐龍湛藍蟒袍,腰佩碧玉紅鞓帶,光亮至美,令在場麗人的眸光一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尤其是侍立在元春身後尤二姐,明眸流盼間脈脈傳情,婉麗、明媚的臉蛋兒露出癡癡的神情,整一個小迷妹。

  “孩兒給母親請安。”

  必不可少的給北靜太妃請安,這是不變的規矩,畢竟有畢竟太妃在場,任何女兒都要放在其後,即便是作為北靜王妃的元春。

  做兒子的,最忌諱讓母親受冷落,家宅不寧。

  北靜太妃瞧見水溶眉眼開笑,正欲開口不必多禮,似是想起了什麽,攸而玉容微冷,甩了甩手中提著繡帕,輕哼道:“全家候著你一個,你倒是臉大。”

  這猴兒,一日不打,上房揭瓦,只顧自個爽快了,連她這個做母親的也拋諸腦後,越發的不重視她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掩嘴一笑,美眸落向水溶身上,透著一抹戲謔之意,整一個瞧熱鬧的作派。

  這對母子情深,她們都心裡有數,讓水溶拖遝,這回受訓斥了吧。

  水溶瞧見北靜太妃的神情,便知麗人又使小性子了,讓水溶頗為無奈,自顧自地的挨著北靜太妃落座,笑道:“孩兒憊懶了些,母親切勿見怪,在此先行給母親賠罪了。”

  北靜太妃原就是喜歡聽水溶哄的話兒,一聽就軟了,頓時心花怒放,玉容淺笑,素手挑開簪纓七旒冕垂掛的珠簾,凝眸而視,瞧見那風流倜儻的俊秀面龐,饒是習以為常,還是忍不住失神片刻,情不自禁的誇讚道:“我兒豐神俊朗,也不知讓京中多少閨閣女兒魂牽夢繞。”

  堂下眾人神色各異,不過皆是深以為然,而元春更是感觸頗深,自家這夫君不論是容貌、性情、家世都是一等一的存在,說是京中閨閣女兒中的夢中情人也不誇張。

  當初元春嫁進北靜王府之際,她自個都不可置信,出嫁那日,京中有多少閨閣女子情斷傷懷,最好的例子便是現下的寧國公府甄畫表妹了。

  只是聽著婆婆這般說,作為妻子的元春心中隱隱有些異樣,即便事實如此,此話也不宜當著她的面兒說啊。

  果然,婆母心中對她仍是不喜。

  不止是元春,堂內的麗人皆是聰慧的人兒,自然聽出言外之意,默然不語起來,這事,她們摻和不進去。

  水溶雙目凝視著近在遲尺的北靜太妃,心下異樣漸生,他讓京中閨閣女兒魂牽夢繞,殊不知眼前嬌媚如月的北靜太妃才是讓人魂牽夢繞的人兒。

  話又說回來,水溶聽出了北靜太妃是在點元春,心下愈發無奈。

  說起這事來,水溶心中便是無奈,原本這婆媳兩人還算是融洽,可是元春嫁進王府近一年以來尚無所出,讓北靜太妃愈發不滿,言語間多有提點之意。

  況且這還是在水溶維護的前提下,故而大抵是言外之意,若不如此,怕早就磋磨起元春來。

  怎麽說呢,要是北靜太妃是個惡毒的繼母,水溶尚且不需在意,維護媳婦便是,但這個繼母是真心實意的寵他,讓水溶偏向哪方?
  婆媳問題,自古以來便是死結。

  其實水溶明白,北靜太妃本意是在點水溶,他寵愛元春不假,但不能毫不節製,總不能因為作為正妃的元春無子便一直拖著吧。

  沉吟一聲,水溶便岔開話題道:“時候也不早了,且先讓人準備馬車吧。”

  北靜太妃聞言自是明白水溶這是轉移話題,好看的柳眉挑了挑,倒也沒在說什麽。

  左右這猴兒說了,年底的時候元春肚皮還沒動靜,那就得娶可卿,那時可不能反悔,北靜王府萬不能沒有子嗣。

  水溶偏眸看向北靜太妃,忽而笑道:“母親,元春是第一回參加宮宴,怕是有什麽失禮之處,到時還要母親您多多照料一二。”

  元春凝眸看向面容帶著笑意的少年,芳心湧上一抹甜蜜,滋潤心田,到底夫君是念著她的,處處為她著想。

  北靜太妃明眸似笑非笑的看著水溶,水嫩的唇角微微揚起,輕聲啐道:“元春原就是在宮中做過女史,宮中的規矩比我還要熟稔,何須我來照料。”

  水溶聞言笑道:“以前元春是女史,現下是北靜王妃,怎可相提並論,況且您是婆母,理應多加教導才是。”
    北靜太妃凝眸看著少年,恍若一泓清水的明眸閃過一抹異色,輕啐道:“元春是堂堂的北靜王妃,代表的是北靜王府的臉面,我會不分輕重。”

  水溶聞言了然,這北靜太妃愛在他面前使小女兒性子不假,但坐穩北靜太妃的位置又豈是泛泛之輩,孰重孰輕焉能不明。

  不大一會兒,下人來稟,說是馬車準備妥當,隨時可出行。

  水溶的目光落向探春、寶釵一行人,笑道:“你們且在府裡熱鬧,待我們回來。”

  宮中賜宴,後宅女眷沒有誥命者不可入內,她們此刻連妾室都算不上,自然沒有資格入內,若想入內,起碼混個側妃的名頭。

  且參加完宮宴,王府內也是要自娛自樂的,自是不需拘束她們。

  眾人聞言自是應下,而水溶與元春則是一左一右的攙扶著北靜太妃離去。

  大明宮。

  金碧輝煌的殿宇內,一席杏黃明袍的太上皇端坐於一方幾案上,擺弄著案上的棋盤,頗有一副自娛其樂的興致。

  耳邊傳來一怔輕盈的腳步聲,太上皇舉目望著,瞧見來人的身影,渾濁的目光中透著一絲淡不可察的喜色,淡然道:“小十六來了,正好陪朕對弈一局。”

  沒錯,來人正是水溶,中秋宮宴,永康帝領皇親貴胄、文武大臣於月壇祭拜,祭拜過罷,剩下的便是等待宮中賜宴,水溶趁著空隙,便來大明宮一行,
  至於說擔心永康帝的忌憚,都已然過繼,再加上水溶於朝堂上的表現,已然無需太過忌諱。

  怎得,見見生物學上的父親也要猜忌?

  水溶拱手應了一聲,近前落座在幾案前的錦墩上,手中捏著一顆雲子,眸光卻是落在太上皇身上,只見其面色蠟黃,瞧上去精神愈發萎靡不少,心中暗暗一沉。

  早先便勸過太上皇莫要吃那金丹,可照眼下來看,太上皇是並未間斷。

  雖是知曉,但水溶卻沒想著再次提醒,畢竟所謂的金丹,那可是讓人羽化登仙之物,你若阻他,便是斷其仙路。

  況且對於眼前這個掌控過天下的帝皇而言,唯我獨尊的性子刻在心底,一時的勸誡尚可,但要是一而再再而三,只會讓其心生厭惡。

  頓了頓,水溶輕聲道:“中秋家宴,太上皇怎得不出去熱鬧一二。”

  人年紀越大,就越喜歡兒孫繞膝,便是尊貴如太上皇亦是如此,只是這團圓之日,太上皇仍舊托故不出,水溶也就隻好登門拜訪了。

  太上皇落了一子,渾濁的雙眸閃過一抹黯然,蕭瑟道:“熱鬧是別人的熱鬧,去了又如何,況且朕若是去了,倒是攪了這喜慶。”

  水溶:“.”

  這話說的讓他怎麽接,說起來,這事怪太上皇自個,晚年倦勤,奢侈糜費,父子反目,兄弟鬩牆,不是被廢就是幽禁,所剩無幾,便是現下登臨大寶的永康帝,那也是當初太上皇嫌棄的人兒。

  簡而言之,那就是太上皇自己作的。

  太上皇嫌棄他這個“四哥”,可最後還是選擇他繼位,一來當時皇子所剩無幾,無從選擇,二就是看中了永康帝是個有作為的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在江山社稷面前,個人喜好無足輕重。

  其實太上皇年輕之時,也是英明神武,或許是歷史的必然,人一到晚年,大抵都是糊塗不少,最出名的便是漢武帝劉徹、唐玄宗李隆基。

  太上皇瞧見水溶默然不語,輕笑一聲,悠悠道:“人年歲大了,總喜歡回憶往昔,你也不用在意。”

  水溶聞言輕點頷首,應道:“臣明白。”

  現下的水溶能有什麽念想,無非就是守著一畝三分地,安然的生活下去,他這個老么,大抵也就是佔了太上皇晚年昏聵的愧疚,故而多有照料。

  其實在水溶心中而言,他是喜歡太上皇活的長久一些,這樣對他有利,但他更清楚太上皇的剛愎自用,讓他無從勸誡。

  旁的不說,永康帝都登基數年了,可見這父子倆的關系有過緩和?
  太上皇聽著水溶的自稱,渾濁的目光閃過一抹讚許,低聲道:“朕雖然隱居大明宮,不過朝堂的走向,朕也有所耳聞,你是個明事理的,朕聞之甚感欣慰。”

  水溶聞言心中一頓,“明事理”,這個詞頗為敏感,看來是永康帝有意改革的事情傳到太上皇的耳邊,隱晦的傳達讚同之意。

  而他明事理,自然就有不明事理的人,想來是一些王公勳貴不滿永康帝的做法,跑來哭訴了。

  輕點頷首,水溶正色道:“太上皇放心,臣的根本是朝廷,有益朝廷的政策,臣自然在所不辭,只求國運昌隆。”

  與國同戚,這不是一句空話,只有大乾朝愈發昌盛,他們這些皇親權貴才會愈發的安逸。

  太上皇聞言輕笑一聲,便也不再多言,靜心的與水溶對弈起來,算是中秋佳節的一點藉慰吧。

  坤寧宮,坤德殿。

  中宮之所,殿內雲頂檀木作梁,水晶玉璧為燈,珍珠為簾幕,范金為柱礎,一派的金碧輝煌,奢靡華貴。

  一席皇后冕服的中宮之主周後端坐於高台軟榻之上,身著金銀絲鸞鳥朝鳳繡紋朝服,兩袖旁繡著大朵牡丹,鮮豔無比,襯托著麗人明豔動人。

  其下后宮諸多太妃、皇妃、王妃、以及誥命婦人既然在此,滿殿珠翠。

  周後端著一盞香茗輕輕啜飲,一顰一動間盡顯雍容華貴,儀態萬千,美目落在靠前落座的元春身上,嫣然一笑道:“元春也是宮裡出去的人,算起來,宮裡也是你半個娘家了,以後多來宮裡陪本宮解解悶兒。”

  賈元春原是宮裡的女史,這一點大家心裡有數,說宮裡是元春的半個娘家,有些強詞奪理了,但大家都不是愚笨之人,也知曉這是皇后的親近之意。

  這賈元春雖國公府出身,但卻是個二房,在殿內的眾人眼中,出身算是低下的,故而在宮中混個女史,人老珠黃了,卻天降福運,一朝成了顯赫的北靜王妃,某些人心下就有些酸溜溜的。

  北靜太妃聞言玉容恬然,然而心下卻是不喜,在旁人眼中,這是皇后表明親近之意,但女人的嫉妒心強,特意點出元春是宮裡出身,又表明看中之意,這是要捧殺元春啊。

  雖然北靜太妃對元春頗有微詞,然而她到底是代表著北靜王府的體面,元春出醜,她北靜王府也落不得好。

  只是疑惑的是,什麽時候北靜王府得罪了周後了?
  北靜太妃也沒著急幫腔,且先看元春自行為之,難以為繼之際她再出手。

  元春見北靜太妃恬然的捏著幾案上的水晶葡萄吃了起來,心下大致明了,豐澤的玉容布著淺笑,盈盈一禮道:“臣妾謝過娘娘厚愛,只是王爺乃是皇室宗親,夫為妻綱,皇家是臣妾的夫家,那便是臣妾自個的家,臣妾得閑,會時常來宮裡探望皇嫂。”

  周後聞言,嬌媚的玉容依舊恬然,心下卻微微一怔,看向元春的眸光閃過一抹淡不可察的異樣,義正言辭的表明夫為妻綱,自個乃是皇家人,表明身份地位,笑話她便是笑話皇家,她這個皇后若是視若無睹,倒顯得是她的不是。

  好一張巧嘴,倒是小瞧了她。

  輕笑一聲,周後淺淺一笑,頷首道:“也是,你與本宮是妯娌,應當多親近才是。”

  既是皇后妯娌,誰敢發難。

  元春恭敬的行了一禮,旋即落座下來,儀態端莊,讓人瞧不出一點錯處。

  對於周後的惡意,元春心中大抵猜測到了,十有八九是因為北靜王府與永王府走的過近的緣由,此事,回府後需得與夫君商議。(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