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
欲要成事,往往邁出第一步才是最難的。
而俞幼泉在說服九王封鎖國門的過程中,先後已經得到了劍聖、拓跋村夫和樂聖程青衣的支持,接下來再拿著三王的手書去遊說九王中的其他幾位,事情就相對要簡單很多。
尤其是九王對於大量星輝的垂落,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感知和應對手段的,說服起來相對就更加容易。
真正讓俞幼泉感覺有些為難的,反而是血火城主。
畢竟二者之間,也的確是存在一些過節和矛盾。
好在,說服血火城主這件事,已經被明山釣叟老祖攬下,俞幼泉暫時並不需要太過操心。
待九王基本上都說服了以後,俞幼泉當即馬不停蹄拿著有九王簽名的手書來找大晉皇室。
相較於修行世界,朝廷所統禦的凡俗才是人口最多的。
哪怕是修行者所吃的糧食,所穿的衣服,都需要凡人耕種、紡織。
想要成事,說服朝廷那是必然的!
關於遊說大晉皇室這件事,俞幼泉首先想到的還是皇子程紹興。
至於那位老皇帝,因身體的緣故,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太管理政務。
皇子程紹興繼位,也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朝臣很多也都開始陸陸續續站隊程紹興。
或許是北魏退兵了,危機感暫時消弭,皇城明顯要熱鬧很多。
俞幼泉找到程紹興的時候,這位皇儲正在東宮欣賞歌舞。
頗有點劉皇叔“我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接著奏樂接著舞”的架勢。
眼看俞幼泉很突兀出現在東宮,被掃了興致的程紹興當即揮退了奏樂起舞的侍女們。
程紹興忙收拾好心情,略有些忐忑的說道,“咳不久前不是聞聽到北魏賊人退兵了麽?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程紹興可是知曉,現如今的俞俱醴號稱大晉第十三天柱,地位略等同於九王。
莫說是在凡俗,就是在修行界那也是威名赫赫。
甚至就連國師鞠奉仙,都專門過來叮囑過他,讓他切記要維系好和幼龍的關系。
一旦幼龍支持他,皇位十拿九穩不說,而且還基本上能應對來自修行世界絕大多數壓力。
按照鞠奉仙所言,現如今修行界鎮世宗門九玄門實力衰弱,再無壓服天下各大勢力的的資本。
而修行界一旦打個噴嚏,世俗這邊或許就要跟著感染風寒,一步行差踏錯,或許大晉都要因此分崩離析。
但若是能籠絡好幼龍,那結果或許就大大的不一樣。
現在讓幼龍撞見他和諸多宮女一起玩遊戲怠政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感覺到太子的心緒,俞幼泉不由一愣,隨即也有些感覺好笑。
原來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在眾生的心頭,地位已經高到了這個地步。
要知道這位“紹興兄”,那可是未來的皇帝。
這一戰還的確是改變了很多東西!
俞幼泉笑道,“帝王好色從來都不是什麽絕對不可饒恕的事.”
這就像是前世富二代圈子裡流傳過的一句話,不怕二代吃喝玩樂胸無大志,就怕二代一心一意想要證明自己去創業。
皇帝也類似。
開國君主有開國君主的責任和重擔,守成之君有守成之君的當法。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對於一位守成之君而言,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或許從來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就拿前世網絡上經常看到的一句調侃來類比,嶽飛要是能碰到劉禪這樣一個庸碌之君,那估計做夢都能笑死。
聞聽到俞幼泉的話語,程紹興松了口氣的同時,又忍不住有些羞赧慚愧。
他重病的父皇尚且還在世,而他父皇給他取名“紹興”,寓意那更是言猶在耳。
就是希望他能重振皇室,有所作為。
俱醴兄的話語說的很熨帖,讓他心頭好受了很多,但心底多少還是有些慚愧。
程紹興面容一肅道,“我素知俱醴作風,最不喜干涉皇權事.俱醴兄風塵仆仆而至,可是有什麽需要為兄全力配合的?”
俞幼泉頓時樂了。
他自詡懂得很多人,但現在才知道,其實很多人也非常了解他。
或許這就是身份地位起來後的連鎖反應。
弱者喊的歇斯底裡亦無人在乎,而強者的低聲細語卻能深入人心。
俞幼泉沒有多廢話,當即將有劍聖等王者印記簽名的信箋交付給程紹興。
程紹興略有些狐疑,但當打開信箋一看,尤其是感知到信箋之上九王那強大浩瀚的氣息,頓時心頭不由為之一凜,就開始逐字斟酌其中的詞句。
隨之,程紹興的面容就空前凝重起來,甚至都有些難以置信。
“真如此嚴重?”
“或許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不僅事關皇室安危,更關乎天下人族的存亡!”
程紹興苦笑。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縱論歷代朝廷,大晉都絕對稱不上是強勢的王朝。
尤其是嘉康之亂後,那更是先天不足後天畸形。
世家過於強大,朝廷過於弱勢。
若是沒有世家點頭配合,朝廷想要做些什麽事,那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他也絕對不是那種能夠收拾舊山河的有為君主,不是他沒有那個心氣兒,核心還是因為他修為目前實在是太低太低。
程紹興收拾心情後道,“不知俱醴兄有何教我?”
俞幼泉直言不諱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世家和皇室在平素或許多有齷齪,但面對生死存亡的危機,彼此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我將會以我和九王的名義,逐一通知到各大世家,逼迫他們和朝廷共進退。”
程紹興抱拳拱手,但還是忍不住搖了搖頭。
“俱醴兄出身世家,對世家或許多有好感,很多世家也的確是有與國同休的心,但絕大多數世家還是將自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這個消息一旦公布,我甚至懷疑世家所做第一件事不是和朝廷齊心協力共度時艱,反而是大肆囤積居奇,像是糧食之類戰略物資,或許被世家和奸商炒成天價,反而是民不聊生!”
俞幼泉:“亂世當用重典,有九王和我背書,紹興兄可放手施為。還記得兄在山河府所建立的書院嗎?”
程紹興當即點頭。
以俞幼泉目前的身份地位,他的一舉一動自然受到所有人的矚目和研究。
像是山河府中所開設的書院,因俞俱醴目前的地位和朝廷的關系,書院甚至都有一定的推舉名額。
像是所謂的“教授舉薦”和“公開考試”雙軌並行的制度,現在已經被很多學塾學了去。
更甚者,很多地方甚至開始學習山河府書院的模式建立書院,並開始反覆上書,要求和山河書院有同等的舉薦人才的權力。
很多通過學政官考核的大書院甚至還得到了批準,為朝廷輸送了不少人才。
其中雖不乏世家乾預插手和利益輸送,甚至還因截胡了部分大中正的察舉權限而被反覆彈劾。
但不可否認的是,朝廷方面也的確是新增了一條掄才渠道。
俞幼泉沒有廢話,當即將前世部分關於科舉製的制度和踐行方式一一告知程紹興。
程紹興聽的異常興奮。
身為一個皇子,他首先就能敏感的察覺到,此法對於削弱世家官宦的重大作用。
但是。
可以預料到的是,必然會迎來世家大族的強烈反彈。
俞幼泉趁熱打鐵道,“若是沒有這次危機,我對紹興兄的期待就是守成之主。若能做到輕徭薄賦,清理貪腐,及時彈壓各地的叛亂,已經算是非常有作為但現在局勢使然,紹興兄就必然不可能隻做一位守成之主!”
程紹興聞言,心頭也升起無限的激動和豪情。
作為皇帝,坐在那個位置上,就沒有不渴望做出一番功業的。
誠如俞幼泉所說,這場大禍,對於其他人而言,或許是前所未有的大劫,但對他而言,或許反而是個不錯的機會。
削弱世家,壯大皇權,科舉取士,保境安民,挽天下於將傾.
當然。
也不能上來就由他自己赤膊上陣,那樣或許就沒有太大回旋的余地了,或許可以考慮先提拔那些書院學子幫他衝鋒陷陣。
後續,俞幼泉又和太子程紹興談了很多。
核心其實就兩點——
第一,在全國各地修建官倉,盡可能多多儲備一些糧食。
第二,大肆墾殖,推廣新的耕作法,盡可能多收糧食。
說穿了,就是開源節流做好儲蓄。
而這個過程中,或許不可避免出現種種問題,但因噎廢食也不可取。
最後就是需要盡可能加強武備,大亂之世,武力才是最重要的力量保障。
而俞幼泉核心就是告知大晉皇室有這麽一件事,同時代表九王給大晉皇室背書,讓程紹興放手足做。
至於具體如何去做,反而不需要俞幼泉太過操心。
他隻負責提供武力上的支持,以及大方向上的引導。
時光飛逝。
轉眼,距離俞幼泉和太子程紹興秘議,就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在這段時間裡,天下難免引起巨大的動蕩。
人心惶惶之下,各種物資也難免跟著漲價,而這也必然帶來種種陣痛。
以大晉皇室糟糕的組織力度,各大世家和很多商賈不可避免各種囤積居奇,甚至還借助信息差,大肆從天下各地收攏一切物資。
而這帶來的影響,最直觀的依舊是漲價漲價漲價
好像一切生活用品,都不可避免漲價。
小民的生活自然首當其衝受到影響,餓死人那都是常有的事。
而俞幼泉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一方面利用報紙、說書人、玄光術之類的傳播媒介,盡可能一邊宣傳北魏古法天地可能存在的種種風險,提醒修行者謹守本心,勿要被古法天地的世界法則誘惑而被汙染。
另外一方面,俞幼泉則又盡可能強調他和九王的強大和守護天下蒼生的決心。
請求天下人相信他相信九王!
另外一方面,俞幼泉則借助程青衣喉舌的作用,盡可能將她的聲音、政策傳遞給天下各地。
尤其是注意不要輕易將手中的糧食給賣掉
很顯然,這些政策本質上有些矛盾。
不厭其煩的渲染危險,必然會造成人心浮動。
而讓世人相信朝廷
在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曾有過這種可以讓市井小民相信的朝廷。
南晉朝廷更是不可能讓人相信!
至於消息渠道來源廣袤的世家,相較於羸弱的朝廷,他們本質上更相信自己。
短短時間,南晉就有種天下大亂的感覺。
就是俞幼泉親自出手殺雞儆猴的事件都隻多不少!
這讓俞幼泉感受到異常棘手,甚至難免有些疲憊。
他忽然開始有些明白翼鴻遠護佑南晉是個什麽心情了,天下蒼生的因果真不是那麽好背負的。
面對災難,勠力同心永遠都是最困難的,首先面對的反而是內耗和自相殘殺。
這讓俞幼泉愈發感覺這個世界真特麽一盤散沙!
還有大晉朝廷太爛了!
俞幼泉甚至有種不忍卒視的感覺。
像是程紹興也的確是沒有陽奉陰違,甚至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但更多的情況是,他的政令甚至都出不了建鄴。
這讓俞幼泉都忍不住有些心累,第一次明確浮現出“這種垃圾朝廷乾脆推翻了算球”這等自暴自棄的想法。
若非拯救天下蒼生,就是拯救他所在乎的那些人,也是拯救他自己,俞幼泉還真沒有現在這種大包大攬的動力。
不過。
有俞幼泉親自出手,四處殺雞儆猴,四處救火滅火,南晉雖然依舊紛紛擾擾,但終究還是沒有失去秩序。
而那些個世家,迫於他和九王的威壓,終究還是拿出了些誠意。
但效率實在是過於感人!
而且俞幼泉一旦管的多了,也不可避免受到挑戰和詬病,甚至很多陰謀論和中傷也因此接踵而至。
尤其是因為他掌握勾陳帝符,天下各地的中傷甚至都不可避免傳入到他的耳中。
人若信仰神明,願力和信仰自生,神明自然而然能夠從其中獲得好處。
同理。
若是人們怨恨神明,神明也自然會因此而受到一些影響。
若是純粹的神明,甚至還可能因此而失去神位。
俞幼泉走的乃是今法無敵路,自然不可能因此而失去神位,但影響若要說一點都沒有,那也只能說是白日做夢。
伴隨著他大包大攬一廂情願的要“拯救蒼生”,小民的生活所受到的影響和憂患也著實很多。
說一千道一萬,對於市井小民而言,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能吃飽、穿暖,苟活一天是一天。
但現在天下糧食都在快速集中到世家和諸多大勢力手中,小民餓殍甚重。
很多可憐的小民,沒有等來星穹汙染滅世,反而因他一紙政策而提前殞命。
他們心頭自然有怨!
而這些怨恨,讓俞幼泉難免沉默良久。
他甚至能夠感知到,大量的怨氣一點點纏繞到他身上
俞幼泉忍不住呼出一口濁氣。
或許這就是老子曾經說過的“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想要帶來多大的救贖,必然也需要直面多大的黑暗!
俞幼泉眼眸愈發的堅定。
這場災難,注定要席卷天下,他可不想眼睜睜看著自己和他所在乎的親人變成沒有落腳點的漂泊客。
最後,俞幼泉則開始權衡和平衡之間的利弊。
譬如。
繼續開源節流儲備糧草的同時,也適時回應和救濟那些因他這些政策而過不下去的平民。
但凡是想要拿走百姓碗裡最後一口糧食的商賈、世家、修行大派,必然會迎來他的重錘。
俞幼泉又不是皇帝,需要顧忌種種錯綜複雜的關系。
對於他而言,偉力集於一身,他並不怕報復!
其次,和市井小民完全活不下去相比,那些宛如饕餮一般搜刮糧食的,也就只能先苦一苦他們了。
老百姓很多也的確是愚昧,且沒有世家大族修行勢力來的消息靈通,很容易在接到消息之前就被懵逼的賣掉糧食。
他可以從其中糾錯!
最後,俞幼泉則是選擇適當將一些餓殍轉移進龍珠洞天,組織他們開墾,給他們一條新的活路。
這也算是糾錯和彌補手段!
時間流逝。
整個南晉天下都因為俞幼泉的行動和九王的背書而變得紛紛擾擾人心惶惶起來。
甚至很多有手段的大世家,都因此開始大肆修建小型秘境和發掘與世隔絕的洞天福地。
開始頻頻將族人轉移到專屬於他們自己的秘境和小世界!
這讓俞幼泉都不由大開眼界,修行世界的生靈,在面對可能到來的災難的時候,總能想到一些和前世地球面對災難時截然不同的方法。
就拿鄭氏來說,也在悄無聲息深挖洞廣積糧,和其他勢力一樣,表現的非常默契。
與此同時。
俞幼泉也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向北魏傳遞種種關於古法天地法則回歸可能帶來的風險問題。
有些效果,但效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
貌似修為越高的修士,就越是容易沉浸到古法天地的法則汪洋中而不可自拔。
當然。
南晉這邊和俞幼泉的行動,終究還是有些效果。
北魏很多修行勢力,也開始跟著囤積糧食和開辟種種洞天福地和秘境,將相當一部分核心成員轉移,藉此規避風險。
而俞幼泉也在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他在想若是北魏和南晉都不可避免終究會被汙染,那麽世上可真有一種清除汙染,或者說和汙染共存的方法麽?
打不過就加入!
生命或許終究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
俞幼泉本能的想到了今法無敵路,到目前為止,他貌似就沒有受到法則汙染的影響。
種種措施和手段,將他保護的非常好。
問題是,他能從其中悟出新的法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