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世祖》第860章 首在治淮
  第860章 首在治淮
  腳踏步靴,身披蓑衣,於成龍抬頭望了一眼陰沉的天氣,心中泛起了漣漪。

  早在紹武初年,省試在山西試行,多年不就的他很快就中試應榜,成了知縣。

  進士們為官,三年一任的官期,兩年左右就能升遷,而他足足待了三年,最後評了一個優異。

  再之後,拔為省城的附郭縣官,再後是府推官,通判,在前年才終於升入京城,在工部做事,擔任員外郎。

  雖然他的官身在工部,但除了一開始點了幾次卯後,隨後大部分時間的差遣都在淮南地區。

  去年底,因為在淮南興建圩田眾多,備受工部上下矚目,所以拔升為郎中,正五品。

  從正七品,跑到如今的正五品,他用了七年時間。

  “郎官,今個兒還出去嗎?”

  等他下了城樓,兩個差役則牽著騾子,穿著蓑衣,挎著腰刀,雖然看起來微風,但褲腳衣袖都被汙泥粘上,顯得很是落魄。

  沒辦法,工部都水司的差役,都是苦活。

  “邳州沒事,咱們回高郵去看看。”

  於成龍搖了搖頭,略顯乾癟的臉上露出一絲沉思,他果斷地騎上騾子,在差役的牽引下,緩緩向南而去。

  本來坐船是最安全的,但在這個時節,黃河泛濫,運河擁擠,還不如趕路來得快。

  對此,於成龍對於辛勞毫無怨言。

  而兩個差役嘴角泛苦,想要言語幾句,但如今只能作罷。

  大雨天的趕路,滿腿的黃泥,這差事,哪裡像是官差能做的?

  奔波了半天,三人來到了一處路邊的茶鋪。

  三五張木桌,稻草搭建的木棚,以及一間簡易的馬廄,幌子隨風飄動,即使上面已經粘滿了黃泥,商家也是毫不在意。

  騾子被安置在馬廄中,幾捆乾草伺候著,也不嫌棄。

  兩個差役則問道:“郎官,今個吃什麽?”

  “老樣子。”於成龍搖搖頭,隨口道。

  較大的差役歎了口氣,隨口吩咐道:“給這位官人一碟素菜,一碟炒蛋,再上一壺茶。”

  “我們二人則同樣如此。”

  雖然三人同行,但官吏的差別很大,吃飯的桌子必然是要分開的。

  “對了,給騾子加點精料吧!”於成龍想起來什麽,從懷中掏出一塊銀圓來,塞到了二人懷中:
  “今日你們二人伴我辛苦了,就再多一壇酒水!”

  “邳州的米酒很不錯。”

  倆人心懷感動,看了一眼於成龍,不由得越發敬佩起來。

  像他們這般的吃住,只有驛站才是免費的,其余的時候都需要自費。

  見天的頻繁趕路,即使是於成龍都感覺到拮據,更何況他們這些差役了。

  於成龍用筷子小心地吃著雞蛋,手中握著饅頭,心中頗有一些感懷。

  誰能知道,在幾百年前,黃河還沒有改道的時候,淮北地區比得是稻米?如今竟然變了谷物小麥了。

  年輕的小二招攬的客人,他的渾家則系得圍裙炒著菜,年邁的老頭則抱著孫子,滿臉的褶皺,看著遠處的雨水發著呆。

  小孩眨著大眼睛,跑到桌前盯著雞蛋,抱著老舊黢黑的桌腿就不放開。

  於成龍會心一笑,筷子夾塊雞蛋,直接放在他嘴邊。

  小家夥回首望了一眼親爹,年輕的老板則搖搖頭。

  於成龍則不由分說地直接將雞蛋送到其嘴裡,然後笑道:“我看這小家夥機靈。”

  老板則陪笑道:“客人心善,可巧讓我家碰到。”

  “雞蛋也不算什麽珍奇物——”於成龍微微搖頭:“你們邳州附近養了不少的鴨子,雞蛋不多,鴨蛋應當不少吧!”

  這時候,年邁的老頭才過來抱住孫子,一屁股坐在咯吱作響的長凳上:

  “鴨蛋哪有雞蛋香哩!”

  黃河改道南下,不僅讓淮河兩岸從魚米之鄉變成了小麥的天下,更是讓許多縱橫的溝渠湖泊消失了。

  大量的鹽鹼地盛行,蘆葦蕩遍地,讓淮鹽成了特產,隨即鴨子也適應了蘆葦蕩,鹹鴨蛋就成了特產。

  高郵鹹鴨蛋名聲極大,但敢問淮北哪個州縣鴨蛋不好吃?

  吃多了鴨蛋,雞蛋就成了最香的東西。

  “老人家,日子過得如何?”

  於成龍吃著黃黑色的饅頭,乾喇著嗓子疼,不由得將其撕成片放在碗裡成糊,筷子夾著菜湊著吃。

  “日子也就那樣,湊合著過唄!”老人目光瞥向其蓑衣,對於他的官身背景毫不在意。

  他一大把年紀,官府不會抓他的。

  “但總歸不打仗了,天下太平了……”

  老人嘀咕著,臉上這才泛起了一絲光芒。

  這時候,停下活計的老板也走過來,開口道:“其實吧,打仗並不盡是壞處,我這副家當就是當年我爹掙回來的……”

  於成龍一愣,他看向了老頭。

  老頭露出一絲得意:“當年建奴南下,朝廷組織所有人撤退,我就帶著他娘和他去了鳳陽,我就在軍中幫活,畢竟管飯嘛。”

  “從運河裡拉船,當纖夫搬糧食,足足忙活了兩三個月,建奴被趕跑了,我也累得半死。”

  “不過,或許是贏了,朝廷當時還發了一兩銀子,我就拿著銀子建個棚子,在官道附近賣茶水,雖然趕不上運河邊人多,但也吃喝不愁。”

  於成龍對於老人的睿智和能力感到佩服,能夠在亂世之中活下來,並且打下一份小基業,已經算很不錯了。

  “邳州糧價不高,沒怎麽變過,一鬥糧在六十文左右……”

  “鹽倒是便宜了些,一斤不過二十文……”

  最後,問道了河工之事,老人沉默了。

  他嘟囔了幾句,最後才出聲:“這徐州府,就是被河工給毀了——”

  於成龍默然。

  可不是嗎?

  幾乎每年春訊夏洪,淮北各府都要廣征河工修堤,偶爾遇到險情老女老少都得上,還要征錢。

  更有甚者,到時候材料不夠還要拆百姓家。

  因為這條黃河,讓淮北與江南同處一省,但卻是兩個世界。

  關鍵是,頻繁的河工背後,不定是安享太平,或許還會迎來一場洪水,人財盡失,家破人亡。

  誰不恨之?

  吃完了一場飯後,三人繼續趕路。

  於成龍此時心中卻頗有幾分沉悶。

  在淮南的時候,梳理溝渠,建造圩田,百姓們多是歡喜,對於河工倒是不怎麽抗拒。

  而在淮北,人人畏河工如虎。

  若非生在淮北,誰不想搬家?

  待他們抵達淮安府治,山陽縣時,最令他們震撼的,就是奔騰的黃河。

  滿目,都是渾濁的黃色。

  狹窄的淮河河道,如今成了黃河的地盤,肆無忌憚地奔騰著,向東入海而去。

  而淮河水呢?只能委委屈屈的去往各下遊河口,大部分則對立在洪澤湖。

  洪澤湖成了地上懸湖。

  其堤壩高度,達到了驚人的六丈,從遠處看極其矚目,撲面而來的壓力讓人畏懼。

  高家堰,人造的洪澤湖堤壩,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加固加高,成為整個北方最重要的地方。

  而要知道,洪澤湖幾百年則在不斷地擴充面積,已經一望無際,難以計量。

  沒有入海口的淮河水則在不斷的灌入,讓其面積不斷膨脹。

  高家偃就是拿狹窄的通道口,一旦等到洪澤湖水量劇增,超過其負擔後,就會傾斜而出,黃河就會潰堤。

  到時候,淮河、黃河將會一同泛濫,這可不是1+1的後果。

  甚至到了某種極限,許多人猜測,黃河和長江甚至會合流入海。

  “萬幸,運河如今不負擔漕運之職,朝廷可以盡全力治理黃河,淮河,而沒有後顧之憂。”

  於成龍露出一絲笑容。

  包括於成龍在內的工部官吏,如今都齊聚在淮安山陽縣,等候著工部侍郎的大駕。

  除此以外,此時的淮安府外,還聚集著數千建設工兵,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於郎中,邳州如何?”

  剛入漕運衙門,於成龍就接到了同僚們的問候。

  隨著漕運的終結,再加上安徽巡撫,江蘇巡撫的設立,漕運總督只能被撤,衙門成了工部的大本營。

  “雖然江蘇巡撫,布政使都去了,但應該沒什麽事。”

  於成龍搖頭道:“頂多邳州城進水罷了,江蘇藩庫有的是錢,不用擔心。”

  附近的郎中、員外郎紛紛點頭讚同。

  很快,大廳中就站了數個郎中、員外郎,以及十幾個主事,經承,低品級的胥吏根本就進不了。

  “我等見過少司空——”工部侍郎一到,所有人立馬規規矩矩的站好,拱手彎腰行禮。

  工部侍郎孫江,他是個虎背熊腰式的人物,像一個武將多過於文官。

  實際上,他是工部特有的技術出身,文化修養其實很濃厚,但憑借著他的專業才能,即使是舉人的身份擔任侍郎,也沒人敢說他。

  由此,工部上下自然也不敢議論。

  “前幾天我去了一趟漕運衙門,本以為衙門廢了,好歹能留一些兵卒過來幫忙,誰知道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在一起都沒三千之數。”

  孫江氣呼呼道:“荒唐,要知道在之前,漕運可是有數萬人。”

  “就給咱們留這些?誰不知咱們工部最缺人——”

  這話,沒人敢接。

  氣氛沉悶了。

  孫江也不以為意,他朗聲道:“朝廷九部之中,就是咱們工部最累,堂堂的郎中、員外郎,盡都在地方行事,聽起來都荒唐。”

  “但這就是工部,身系天下重任,肩負皇命,不得不為,這不比在京城點卯強?”

  聽這話,於成龍打心底認同,他想應和一句,但見到眾人沉默,也沉默了。

  孫江見此,心中歎了口氣。

  都是一群老鳥,這幾年來天天下縣,心比石頭還硬,這點還真的忽悠不過。

  “朝廷早就定下十年治黃淮之策,每年撥付工部數百萬塊,其中近一半用在治黃,你們也應感同身受吧!”

  “陛下不會忘記伱們,今年伊始,在陛下的關照下,吏部將對咱們進行京察。”

  嘩啦啦——

  這句話一落地,立馬驚起了不少的冷吸氣聲。

  好家夥,六年一次的京察提前到工部身上,這是人能做出來的事?
  包括於成龍在內的所有人都慌了。

  人行於世,百密一疏,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完完全全沒紕漏。

  “放心,既然是關照,那麽京察對你們自然是正面居多,些許小事也會忽略掉。”

  孫江正色道:“京察一過,爾等或升官,或轉任,總之大部分人必然會前途遠大的。”

  一瞬間,氣氛就熱烈起來,人人露出喜色。

  “所以,諸位——”

  孫江環顧眾人,沉聲道:“像去年那樣對淮河縫縫補補,興建圩田之事,高興的只是地方同僚,工部,內閣,乃至於聖上,並不太高興。”

  “對黃、淮二河,今年要來真的了。”

  所有人這時都心事重重。

  於成龍隨大流離去,半路上被一小吏攔下。

  被帶到後院,見到了孫江,孫侍郎。

  “見過少司空——”

  於成龍一愣,穩住了心思。

  “於成龍,你是山西人?”

  “山西太原府,永寧人。”

  “首揆也是山西人,看來山西出英才啊!”

  孫江讚歎道,瞥著於成龍乾瘦的臉,笑道:“臨行前,我倒是多聽人讚你行事果敢,為人謹慎認真,雖然是一些譽名,但我卻想知道是否名副其實。”

  “說說,對於治黃,治淮,你有什麽想法。”

  於成龍眉頭一蹙,對於這位侍郎的方直倒是有些不適應。

  不過他終究是心系治水的,拱手拜下:“少司空,數百年來,黃河奪泗水入淮,已然成型,非人力可變之。”

  “治黃之事,無非是縫縫補補,並無新意。”

  “而朝廷之重,則在於淮河。”

  “哦?”孫江眉頭一挑:“你倒是好大的膽子,天下都重黃而輕淮,你倒是反過來了。”

  “前朝潘太保(潘季馴)束水治沙,已屬良策,臻致完善。”

  於成龍毫無畏懼之色:“如今朝廷最要緊的,就是要給洪澤湖泄洪,也是給淮河一條出水口。”

  “不然的話,隨著高家堰堤壩越來越高,其後果則日益嚴重,反而會影響黃河之穩定。”

  “到時候水患必糜爛數省,千萬百姓葬身澤國之日,想必不遠矣!”

  ps:寫治水,我真得要查資料想想怎麽治理黃淮地區,要言之有物,我太難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