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薑女貴不可言》第524章 爾欲反耶
  前太宰連闐主政之時,好好壞壞,總以寬和著稱。

  羊簇全然不知“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的道理,更不懂權力平衡之術,求成心切,竟是連迂回都不願,欲以天子之命、拿裴遨開刀,直接削減各方鎮兵權,從而製約住南北兩地一眾豪強。

  他的想法原本沒錯,然而燕朝不僅與世家共天下,如今也與這些豪強共著天下,這幾乎已是藥石難醫的重疾,他卻希圖能畢其功於一役。

  況裴遨早已今非昔比,又豈會坐以待斃?
  聯絡了滄州的李泉,兩人一同起兵,以天子身側有妖人興風作浪、惑世誣民為名,要入京陵勤王。

  時間不早不晚,正選在豳州打算對相州用兵之時。

  危機四伏之際,本就不勝其任的羊簇愈發捉襟見肘起來,草包本色盡顯無遺。

  他之前雖未把裴遨放在眼裡,嘲諷其為黃口小兒,但還是承認其領兵作戰的能力的。

  萬一真叫他打進京陵……南地可經不起再一次的動蕩。

  然兵已起,哪能說平息就平息?隻好緊急出動神甲軍牽製。

  經過這幾年反覆折騰,神甲軍軍紀渙散,戰力早已大不如前,一經交手就落了敗。

  情勢如火,再不容猶豫。

  羊簇下令賜死了為他謀畫的心腹,又譴人居中說和。

  裴遨起初不肯聽,直到羊簇低了頭,請人代他賠了不是。

  其實關鍵還在於天子的一封手書,上書著四個朱紅大字:“爾欲反耶?”

  既是清君側,奸佞已伏誅,還不肯收兵,難不成你是想造反嗎?
  裴遨這才作罷,撤兵回了江州。

  羊簇這一遭可謂搬石自砸腳。

  威沒立成,想收拾的人沒能收拾,相州的事也已論定,隻落得個無可奈何。

  “裴遨此人,”洪襄開口,“主公還需留心。”

  “此子富有雄才,又具壯志,是個人物。不過,”蕭琥話鋒一轉,“欲要一口吞天,差了點氣候。”

  裴遨勢成,明顯按耐不住了,此番雖是羊簇尋釁在先,何嘗不是他的一次試探。

  “畢竟出茅廬未久,到了吞不下又吐不出的時候,明白百忍成金的道理也晚了。不似主公,自來能屈能伸。”

  蕭琥搖頭:“我亦心急。南州都已改換了江山,我卻還要氣忍吞聲到何時?”

  南州之事洪襄業已耳聞,就道:“南州與咱們北地有所不同——”

  南州相去中州數千裡,初時還保持著群落聚居的狀態,各方面都較為落後。

  始皇帝兼並六國之後,命大將屠佗和趙鼐率五十萬大軍南下,深入南州之地,征服了當地諸部族。軍隊留下戍守的同時,還開始由中州向南州大量移民,而後置郡設縣、譴官治理。

  這些移民與當地土人雜然相居,乃至通婚生育,不僅帶動了當地發展建設,也促進了文化的交融,使風俗逐漸同一。假以時日,書同文、車同軌必也能在此地全面實現。

  只可惜二世而亡,天下很快落到了別家囊中。

  中州群雄逐鹿之際,奉命駐守南州的屠佗見皇帝都沒了,乾脆割據自立,建立了大越國。

  到了前朝武帝時其後人才再次歸服。

  由於相距太遠,鞭長莫及,一直都是相對淡化管理。

  就這樣又過了幾百年,天下改姓了燕。大越也自此歸燕朝統禦,並得到進一步開發。

  不過自前朝後期這種從屬就只是表面上的了,中央王朝很少乾預其內政與治理,雙方就只是剖符定約,互通使者、互為貿易。

  畢竟從北方調兵南下軍事成本實在太大,統禦天下的重心在北也不在南,於是朝野上下對南州之地的得與失所持態度也就越來越消極,只要其不成為國朝南邊的禍患便好。

  宣和之亂後,燕王朝豆剖瓜分,更徹底喪失了對那片土地的控制。

  元帝於京陵再續國統,按說離南州是更近了一步,用兵的話成本會大大降低。隨著統禦重心南移,南州也變得重要起來,若能打下,多少也可彌補下金甌半闕之憾。

  奈何當時北涼尚虎視在畔,趕走北涼後還有幾近割據的北地六州。

  精兵強將多半要用來鎮守瀚水防線,難以一次性出動太多兵力。而要征服南州,非有龐大的軍事力量不可。

  當今天子倒是騰出手派大軍南征了一回,結果眾所周知,如入泥淖,終以失敗而告終。

  南州也並不一直太平。

  當地生民不滿大越苛政已久,被逼至絕境,於鳳翔元年紛紛揭竿而起。

  數年間,各勢力分兵割據,只在許晁率大軍出征時短暫聯合了一陣,而後攻伐繼續。

  直到鳳翔八年,史家兄弟再次統一了那片土地,建立了大成。

  不過這大成也是開局不利。

  第一任國主史弼在位僅一年便薨逝,由其弟史弶接位。聽聞數月前又更替了一回,現任國主是史弶之子史殷奇。

  立國才數載,卻經連番動蕩,若非朝廷那幫蠢貨忙著窩裡鬥,倒是出兵的大好時機。

  眼下小半年過去,新國主想來立足已穩,輕易不好撼動了。

  “南州自來便遊離在外,與中州之地相隔天險,不然早被收服。然而主公之志——”

  蕭琥之志在整個中州。除了地勢天然,還有人心所限。

  大越國在南州的統治先前為何能持續數百年?
  因為建國者屠佗為百姓帶去了各種先進的生產技術,又采取了各種手段發展當地經濟,令他們擺脫了原始的生存狀態,過上了相對安寧且豐衣足食的生活。

  百姓感戴在心,自然無比擁戴屠氏統治。

  其後幾百年間,大越不是沒發生過內亂,但只要繼任者仍舊姓屠,百姓便擁戴如初。

  直到局勢糜爛到不可救藥,被橫征暴斂壓彎了腰,忍無可忍,才終於爆發,決定推翻其統治。

  南州之民尚且如此,中州百姓只會更甚之。

  便是對天子沒那麽敬畏的北地黎庶,也知天子是天子,天子乃君父;刺史是刺史,刺史乃臣子。

  刺史反天子,那就是反賊。

  一個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如何使得天下賓服?

  所以不到道盡途殫之時,亂臣賊子這頂帽子絕不能戴上。

  不然落得千古罵名事小,就怕前踵後至、群起而效行之……

  還是要等合適的時機,合適的途徑。

  “我何嘗不知。只是,”蕭琥起身踱至窗前,眼望著金烏西沉,負手一歎,“日月逝矣,歲月催人啊。”

  以往他很少發出這樣的感慨。

  洪襄拱手道:“主公千秋。”

  “何來千秋萬年?年歲是不等人的,又何必自欺。”

  蕭琥回首,看著他鬢邊隱現的白發,笑了笑,“和仲,咱們都老了。”
-
  大軍得勝班師,要行凱旋之禮。

  還城當日,洪襄帶著一眾屬官僚佐早早侯於近郊之處。百姓更是傾城而動、夾道相迎,齊聲高唱著豳地迎勝歌謠,不可謂不隆重。

  旌旗招展,甲兵如雲,打馬行在前頭的將軍似驕陽一般,劍眉之下是凜冽若寒星的雙目,他那張臉上壓根見不到什麽表情,自然也無有矜功自伐之色。

  一應流程走完之後蕭元度便不見了人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