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清首富》第三十七章後路
  “老爺!”吳國英還沒說完,就被蔡巧珠打斷,這時她也不哭了,收了眼淚,語氣滿是堅決:“我自嫁入吳家,公婆護著我,丈夫愛著我,小叔敬著我,這不是好日子什麽是好日子?十二年了,便是沒有光兒,我與吳家也早就血脈相連,還說什麽彼此,老爺你這般說,是還將新婦當外人嗎?”

  “何曾是外人,何曾是外人!”吳國英的聲音也帶著哽咽了:“我吳國英有女兒,可女兒也不及你親啊。正是為你考慮,才不願意你跟著遭難啊。”

  蔡巧珠的聲音變得更加剛強起來:“老爺,別說了!眼下還沒到最後定局!楊家的財、貨、人都被人看住了,就這樣楊商主都還不肯喝下那杯酒,我們也一樣不能放棄。且再謀謀法子。”

  “法子,自然還要想!”吳國英道:“只是萬一真到了那一天……”

  “若真到那會,新婦我就算一條白綾吊死,也不出吳家大門!”

  說完這句話,蔡巧珠就掩面奔了出來。

  吳承鑒拉住她袖子:“嫂子……”想寬慰兩句,不提隻拉落了她的手帕,大嫂卻已經奔回去了。

  吳二兩入內,一雙老眼也都是眼淚:“大少奶是真烈婦。”

  吳國英歎道:“得媳如此,是我吳家的福分!”

  吳二兩道:“老爺,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您的壽宴……”

  吳國英沉吟著,看看吳承鑒,吳承鑒道:“繼續辦。”吳國英也點頭:“不錯,繼續辦吧。反正都這樣了。一來衝衝喜,興許事情會有轉機。二來,如果真無轉機,那麽這場壽宴,便算是我們吳家的謝場吧。”想到這裡,將手往扶手上一拍:“辦!把私帳裡的余錢都給我拿出來,給我好好地辦!”

  蔡巧珠衝回右院,跪坐在丈夫病床前,思前想後,越想越是傷心,看著病床上的吳承鈞,忽然心道:“之前哭你命苦,今天想來,你卻是有福了,人昏迷著,就不用承受此事。”

  她又看看橫梁,心道:“尋常人破家,都還有條活路,保商破家,要換個平安卻也是個妄想……真有那一天……我便吊死在這裡,也不出這個門去讓人輕賤!”

  忽然門外有個稚聲呼喚:“娘。”

  蔡巧珠大慌,趕緊抹了淚水。

  光兒已經走了進來,摸著蔡巧珠的臉:“娘,你怎麽又哭了?因為阿爹的病嗎?”

  蔡巧珠把兒子緊緊抱住了,搖著頭——其實光兒被她抱著哪裡看得清她在搖頭,便是看清了,又哪來知道這搖頭是什麽意思,然而母子連心,蔡巧珠的恐慌、驚怕、哀傷,小孩兒好像就都感覺到了,一下子也哭了起來:“娘,娘親,你別哭了好不好,是阿爹要死了嗎?光兒怕,光兒不要……”

  放在數日之前,蔡巧珠心裡悲痛的還是丈夫沉屙難起,但現在回想,卻又覺得眼前困境更慘了十倍——若吳家無事只是吳承鈞病逝的話,自己的後半生還有倚靠,光兒也還有未來和前途。但現在……若宜和行真的倒了……

  她想起自己在大新街說過的話來,幾乎就要抽自己的嘴巴,唯恐一語成讖:“難道光兒真的要流放邊疆,去給披甲人為奴?他這身子骨,怎麽熬得過去?”

  悲到極處,便不再悲,弱到極處,弱中生強:“不行!我不能任光兒落到那般境地。便是面皮全沒、性命不再,我也要保住宜和,保住光兒!”

  想到這裡,左思右想:“老爺多年不理事,想事漸不如青壯時周全。三叔雖然浪蕩,然而常出奇謀,這件事情,得找三叔商量。”便讓連翹去請吳承鑒。

  這時正是深夜,叔嫂之間本當避嫌,蔡巧珠卻也顧不得了,不料連翹急去急回,道:“三少不在。又出門去了。”

  放在幾天前,她多半又要小發怒一下,最近連續經歷了幾次類似場景,卻幾乎就要習慣了,隻問:“現在才四更天,這夜黑的厲害,他去哪裡了?”

  連翹道:“不知,這一回,三少連春蕊也沒告訴。”

  蔡巧珠想了想,道:“去把春蕊叫來。”

  不一會春蕊趕到右院,蔡巧珠把旁人都屏退了,才道:“三叔的行蹤,向來不瞞你的。你給我說實話,他其實去哪裡了?”

  春蕊一下子跪下了,道:“大少奶,這次我真的不知。三少不是瞞我,是收到了一封信就急急出門,話也來不及留。”

  “話都來不及留?”蔡巧珠道:“他都帶了誰?”

  春蕊道:“隻帶了吳七。”

  “吳七在跟前?”蔡巧珠道:“三少看了那信,可嘀咕過什麽?”

  春蕊道:“沒說什麽。就跟吳七說準備好馬車要出門。叫我看好門戶。”

  蔡巧珠思慮了片刻,揮手:“去吧。”

  春蕊從右院出來,回想方才的場景,吳承鑒的確沒說什麽,但他看完信時,吳七卻好像猜到了什麽,輕輕說了一句“蔡師爺的?”三少當時沒回應,但看他的表情,應該沒錯。

  蔡師爺是誰,春蕊還來不及深思,也不知道牽涉什麽,然而還是將事情給瞞下來了。

  經過這麽些天,她已經漸漸琢磨出來三少最近的表現和平時不大一樣。

  “他最近一些胡鬧,不是胡鬧……他是在防著誰吧?雖然不知道防的是誰,但左院的門戶,我再不能讓一絲風聲透出去。”

  吳承鑒收到的那封信,是花差號上來的,周貽瑾的親筆,信上隻一句話:同鄉故友,約白鵝潭一聚。

  落款卻什麽也沒有。

  但吳承鑒既認得出這字跡,周貽瑾在廣州這邊又有幾個同鄉?還稱得上故友的,自然就只有蔡清華一人,他當場就猜到了,帶了吳七出門,門房吳達成道:“我的小祖宗,這會還要出門?小心夜路黑的厲害!”

  吳承鑒道:“家裡太悶了,我還是去花差號散心。”

  吳達成呵呵,豎起大拇指:“行啊!我的小祖宗,你的心真是大!”

  吳承鑒坐了馬車直到白鵝潭邊,早有周貽瑾派的小艇等著,鐵頭軍疤帶來個徒弟親自掌舵,蕩了吳承鑒吳七主仆二人,小艇進入黑漆漆的水面,就像一滴血掉到了墨汁裡,很快不見了。

  小艇將人接到了一艘雙層畫舫上,吳承鑒讓鐵頭軍疤守著甲板,自己和吳七拾階上去,一路聽得上面有人在唱粵曲。

  這艘樓船好大,這第二層樓上又分成兩半,一半擺了一張八仙桌,中間隔開幾步,另一半設置成一個小戲台,一個小生正在唱《紫釵記》,但聽唱腔,怕這“小生”還是個十五六的少年。

  八仙桌坐著兩人,果然就是蔡清華和周貽瑾。

  蔡清華笑道:“三少來了。快入席。”

  吳承鑒也不客氣,微笑著坐落。

  蔡清華道:“傍晚時分剛好有事,失了約,今晚特來賠罪。”

  吳七心道:“什麽剛好有事,你分明是故意的!是故意把我們吳家往火坑裡推!”他還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就拿眼睛盯著甲板。

  吳承鑒卻笑道:“多大點事,也值得拿來說。”

  蔡清華笑道:“雖然事情不大,但失約就是失約,該賠罪,該認罰。恰好我得了兩件好物,就借花獻佛,當作賠禮了。”說著便斟酒。

  杯是玻璃杯,酒是葡萄酒,蔡清華道:“據說這是法蘭西的美酒,剛才和貽瑾嘗了兩杯,撮爾小邦的玩意兒,畢竟是比不得我中華佳釀,如杏花村者便遠非此酒能比,但萬裡而來,也屬不易。”

  吳承鑒一聽,就知道蔡清華的耳目今時不同往日,晉商那邊的事情多半他已收到了消息,咂了一口,道:“法蘭西人釀酒的技藝有進步。這是乾隆五十二年的酒吧,這個年份的葡萄酒還算不錯,可惜窖藏的技藝還差了點火候。”

  蔡清華笑道:“我不懂葡萄酒,倒也分不清三少這句品評是真是假。只聽得人說,宜和三少的舌頭,千金難買。”

  吳承鑒笑道:“不管好東西壞東西,喝得多了,就懂了其中的分別。第二件好物件呢?”他說著就望向戲台。

  蔡清華笑道:“沒錯,就是這個戲童,粵調我也不懂,就還得老弟幫我把把關,看這孩子的唱腔如何?”

  吳承鑒道:“粵曲其實我也不喜歡聽。但盧關桓養了三年的戲童子,又能拿來獻給蔡師爺,自然差不了的。”

  蔡清華笑了:“你這就謙虛了,一下子就聽出這孩子的來歷、年份來,這可比品酒還難。還是你認得這童子?”

  吳承鑒道:“說破了一點不難。盧關桓養戲童子大概是三年前的事情,這事我聽過一耳朵。人沒見過,但這戲童剛才唱著唱著,有幾個調帶著新會音。老盧是新會人,多半是教戲的師父拍老盧馬屁,刻意留著討好主人的,蔡師爺是外地人聽不出來,但我們廣東人一過耳朵就覺得那幾個字咬音別扭,自然就猜到來歷了。”

  “好!”蔡清華讚道:“果然是七巧玲瓏心!”

  “心巧不如勢大。”吳承鑒道:“類似的手法,吳某用出來,就只能蹭蹭蔡師爺的光,蔡師爺用出來,卻能一下子將吳某一家老小打入萬劫不複之地。”

  蔡清華一笑,這一笑不是客氣笑,而是帶著幾分審視:“三少看來還是怨我的。”

  “不怨,真個不怨。”吳承鑒笑道:“因為知道怨也無用,怨來做什麽?這件事情,是我冒犯在先,蔡師爺給我一個回手,咱們算打平如何?我們就此打住吧。”

  “好,這幾句話,用你們一句福建話叫什麽來著?合聽!”蔡師爺道:“總督府的勢,不能白借的,收回來的時候,總要帶點利息。不過此勢浩大,既能將人打下地獄,也能將人救出生天。就全看三少這邊,如何選擇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