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清首富》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豬肉
  嘉慶元年就這麽過去了。

  除了十三行這場大火之外,國家倒也還算大致穩定。讓十三行的保商們驚喜的是,吳承鑒真的從番夷那裡借到了錢,他作為總代理跟各國商行談妥了條件後,各家就拿著吳承鑒談妥的協議,去夷館簽約、借錢。拿到錢之後,白鵝潭附近就熱火朝天地掀起了重建的熱潮。

  這麽大的工程要進行,一下子自是帶動了周邊的各種產業,從搞建築的匠人,到搬搬抬抬的苦力,到為這些匠人、苦力提供飲食住宿的周邊市民,賣力氣的,賣茶水的,賣湯飯的,賣皮肉的,一環接一環地都賺到了不少錢,整個市井在大火之後不見蕭條,反而繁榮了起來,所以這一年的冬天,廣州港竟是比往年更加熱鬧了。

  潘易梁馬保住了產業,盧關桓則正處在跟新任兩廣總督的磨合期,一切低調。但同和行、宜和行和興成行的產業卻繼續擴大了,尤其是宜和行,短短幾個月間市場份額多了將近三成,蔡家的產業更是不知被吳家收了多少,雖然向前追上了不少,眾人估計吳家可能都已經超越了盧家,但不管產業還是實力,潘家依舊遙遙領先。

  萬寶行倒下了,在其廢墟上一家新的商行建立了起來,商主仍然姓蔡,正是蔡士群,他給新的商行改名為三寶行,在大年初一把商行熱熱鬧鬧地開了起來。

  除了蔡家之外,又多了一個姓嚴的保商,開了長興行,一個姓吳的保商,開了同花行,於是嘉慶二年的十三行保商拜年會上,就有了十一家的保商。

  十一家重新排位的時候,宜和行又往前挪了個位置,越過了盧關桓,直接坐到了原本蔡士文的交椅上去,排在了第二——當然交椅肯定要重新打造一把的,免得晦氣,對此盧關桓倒也沒什麽意見。

  這個年,大夥兒過得欣喜而謹慎。吉山果然被調走了,新任監督的性情一時摸不透。拜年會還是由呼塔布來主持,算是做一個交接。之後呼塔布離開了廣州,沒多久忽然傳來消息,說呼塔布在離開廣州回北京的路上遇到了盜賊,死在了路上。

  這個消息傳來,又讓十三行的保商們有些不安起來,不知道究竟是監督府內部的傾軋,還是其中摻和了別的事情。不過呼塔布在位置上的時候舉足輕重,一旦去了職那就是蒼蠅一般的存在,保商們震驚了那麽一下下就都忘了,沒人會特地去記住這個人。

  粵海灣的商人們,大夥兒生意照做,日子照過,只要是還沒被事故波及的人,大夥兒都樂得把這富豪的好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正月初五,宜和行迎了財神,吳承鑒給掌櫃夥計們分了豬肉,又把剩下的抬回吳家老宅。

  吳國英由姨娘扶著,穿了一身新衣裳,拿刀子劃了兩劃意思意思——這是給三個兒子分豬肉,然後十五叔公便接過刀把豬肉分了。

  這時一家老小都在,連十五叔公、劉大掌櫃和歐家富也在一旁,吳國英道:“明年開始,就把豬肉抬到河南去。其實今年本就該在那邊分了。”

  吳承鑒笑吟吟道:“阿爹你在哪裡,豬肉就在哪裡分。”其實吳家去年已經正式搬到吳家園了,只因適逢紅貨之變,接下來又撞上吳承鈞去世、葉有魚臨盆,幾樁事情湊在一起,才又在老宅子多過了一個年。

  吳國英擺手:“明年開始,不管再發生什麽,都把豬肉抬到吳家園。”

  吳承鑒道:“行,行,到時候把豬肉抬那邊去,在頤養堂分。”

  蔡巧珠也說:“不錯,雖然昊官掌了家業,但老爺還是我們吳家的壓艙石,總得老爺也過江去,我們也才好過去。”

  吳國英歎息說:“我不是不願意過去,只是這身子骨,能不折騰還是盡量不折騰了。我也沒多少日子了,便把這把老骨頭擱在這裡吧。”

  蔡巧珠垂淚道:“若老爺不過去,那新婦也不過去。我如今除了光兒,再沒什麽可記掛的了,就在這裡伺候老爺終老。”

  吳國英想了想,就沒拒絕,卻道:“那你答應我,等我百年之後,你還是要過去。”

  蔡巧珠這才答應了。

  吳國英又對吳承鑒說:“有大家嫂在,你就放心跟細家嫂過河南去吧。”

  吳承鑒道:“阿爹,你就不怕我被人戳脊梁骨啊。”

  吳國英道:“這是我安排的,誰敢說你!去年是多事之秋,所以才讓細家嫂過來安胎,這邊人多好照應。如今耀兒也生下來了,細家嫂也出月子了,還繼續荒著河南那邊不成?進過宅了的大院子,不能長久沒人住,那樣沒了生氣,財氣也聚不攏。”

  吳承鑒知道吳國英意定,便不再違拗了,點頭答應。

  吳國英又說:“至於你二哥,就讓他守老宅吧。”

  吳承鑒道:“二哥怎麽說?”

  吳承構其實也垂涎河南吳家園那邊的富貴華麗,但說到底去到那邊房子是豪華了,過日子卻得看老三的臉色,還不如守著老宅子,一來這邊也不差,二來說句不好聽的,等老爺子百年之後,大嫂也搬了過去,這邊可就自己話事了,所以就說:“都聽阿爹的安排。”

  吳國英見兒子媳婦們都聽了自己的話,老懷甚慰,道:“你們再走過來一些。”

  蔡巧珠、吳承構、吳國英三人都走近了些。

  吳國英道:“樹木大了要分叉,家族大了要分房,如今你們也都有兒有後了,今天趁著我沒糊塗,十五叔公、劉大掌櫃,還有家富,沾親的帶故的,老的少的,都在這裡,正好做個見證,有些事情,我就把他給定了。”

  吳承鑒便知吳國英大概要說什麽了,雖然他喜聚不喜分,然而有些事情,遲早還是得說明白的,這也是不得已。

  當下蔡巧珠、吳承構、吳承鑒都點頭了。

  吳國英才說:“你們兄弟三個,隻老大是最生性的,從來沒讓我操心過!不料到頭來,他最不孝!竟讓我白發人送黑發人,不孝子啊不孝子!”

  他說到這裡,捶了兩下太師椅扶手,他大罵吳承鈞不孝,但越是如此越顯其老牛舐犢之深情,蔡巧珠更是眼睛就紅了。

  吳承構忙來給老爺子順氣,勸著說:“阿爹,別說這些了,小心傷了身體。”

  吳國英這才止住了,道:“你啊,更好不到哪去,沒本事,性情也不好。但你終歸是我的兒子,我今天明明白白跟你說,宜和行的家業不能給你,你沒份!不過你既是我的兒子,也是承鈞、承鑒的兄弟,這是你命好,不是你的你別來爭,該你的不會少了你。只要你不再混,安樂的富家翁有得你做。將來你的子孫如果有本事,能讀書的,大房、三房要盡量栽培,能做生意的話,大房三房也要盡力扶持,但你自己的話,行裡的生意不許你摻和了——都聽懂沒有?”

  這話既是說給吳承構聽,也是說給蔡巧珠、吳承鑒聽,吳承構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可是自從經歷了前年之事,他已知自己沒得爭了,又被好好收拾了一番,亦自不敢爭了,便沒話說。

  蔡巧珠和吳承鑒也覺得吳國英的安排合理,便都答應了。就算吳承構沒本事不乾事,衝著兄弟之情,該照顧還是得照顧的。

  吳國英這才對吳承鑒說:“你啊!從小就混蛋,比你二哥還混蛋!幸好這兩年改過來了,總算生生性性,把這個家給撐持了起來。以你的能耐,你真要什麽東西時,沒人弄得過你,你若真要對你二佬不好,能把他扒光了丟出西關街去。但我知道你不是這樣的人。”

  吳承鑒道:“阿爹,既然知道我不是這樣的人,還說這些做什麽。”

  吳國英道:“我說這些,因為我知道你還是會聽我的話的,我百年之後,好好照看你二佬。”

  吳承鑒道:“阿爹你放心吧,雖然不是一個娘,但總是一個爹啊,再說最近這一年,二佬還是很幫得上忙的。大哥過身的時候我和大嫂心神俱亂,如果沒有二佬撐著,年前那場白事也得亂了陣腳。”

  吳國英點了點頭,又說:“至於光兒……”說到這裡,老爺子頓了一頓。

  蔡巧珠聽公公提起了自己的兒子,心也不禁往上提了提,換了以前她不會這樣的,但最近不知道怎麽的,總為這個事情心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