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權臣》第187章 無可奈何地周全
  第187章 無可奈何地周全

  趙恆沉吟半晌,明知韓杞所言雖無懈可擊,卻純屬危言聳聽,他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和韓杞一般見識。

  盡管,契丹大軍聲勢,令他心驚不已,但他仍有自己的底線,地是絕不能割讓的。

  當下,不冷不熱地道:“國書權且留下,關南之爭尚需再議。有無和議、再戰與否,也須潦草不得。外使到此,總要以禮相待的。待朕聚會諸臣,計議定奪,再回復不遲。”

  韓杞細細揣摩趙恆之言,雖看是強硬無比,在土地上毫沒有商量的余地,但最後一句,卻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無限話頭,他似乎明白趙恆有所堅定、有所舍棄的底線。

  當下,再也不說實質性的話題了,話鋒一轉,大談契丹向慕中原文化和繁榮,如兩國盟好將是天下生民之幸的扯淡話,而後在一片賓主融洽中,隨曹利用退了下去。

  趙恆目光複雜地看著韓杞的背影,真個心潮澎湃、難以平息。

  退一步說,他力排眾議、一力主持能與契丹人達成和議,世結盟好,盡管會有損自己聲望,卻也須不負前輩“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唯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為懼”的遺訓。

  征簽天下丁壯在河朔你來我往的征戰,真的不如以和為貴,縱然不是為生民著想、也是令自己省下了許多的煩心事,哪怕多給對方些金帛也行,總比動輒數百萬貫、上千萬的軍費合算許多。

  王璿自然也在眾臣的行列中,盡管他沒有資格說話,但自始自終他沒有笑一笑,臉上始終包裹著一層冰冷的寒霜,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趙恆面對沉默的眾位大臣,也不知該說什麽為好,他暫時還摸不準臣下的想法,但他相信對苦於邊患的文臣來說,能夠花去少量的錢財換個平安,從某種程度上還是能夠接受的。

  當然,寇準等堅決主戰的大臣必然要反對,這也在情理之中,他逐漸把這種想法穩固下來。

  暗自決心,無論花費多大的代價,也要平息了北方的邊患,契丹所展示的強大力量,絕不是大宋所能戰勝。

  一旦陷入曠日長久的戰爭,對趙家並無半點好處,得利的只能是武人,且他一直謀劃用文人,逐漸消弱行營都部署制度,戰爭不真正結束,卻無法實施,至少他如此認為。

  武人尚有三大支撐,他必需要拿下來,才能放心趙家後代傳承江山。將門世家已逐漸凋零,不斷被潛邸將帥所取代;徹底架空禁軍廂一級都校,甚至打亂軍編制,實際控制權逐步過渡到常駐兵馬都監製,也就是說由守臣率兵;行營都部署為武人之最,權力極大,他並不放心,哪怕都部署由潛邸將帥擔任。’

  向敏中出鎮陝西,安撫十余軍州,所受權力與都部署毫無區別,是他刻意為之,是以文人取代都部署的嘗試。

  “來而不往非禮也,契丹有意和天朝和好,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眾人在皇帝的感慨之言下,誰也不願意先說話,畢竟是關乎國體的事情,誰也不願在強橫的寇準面前做露頭鳥,使自己成為攻憾的對象。

  趙恆見眾人都緘默不語,心下頗有不予,朝廷優待士大夫,這些人關鍵時刻卻明顯的縮頭縮腳,想想真是可恨之極,他的臉色逐漸沉了下來。

  此時,王璿心下正激烈的鬥爭,南北和解、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不斷衝擊他的思想,他已不相信自己能說服趙恆。

  “陛下。”馮拯無視寇準凌厲的目光,高聲道:“既然契丹有誠意,除去關南三州之外,為河北黎民百姓安居樂業謀劃,似乎還是恰當的,還望陛下聖裁。”

  “馮大人此言差矣。”馮拯話聲剛剛落地,寇準毫不客氣地瞪了馮拯一眼,口氣極為不悅。

  當眾人目光轉向寇準時,他那雙精光閃爍的眸子,緊緊地盯著馮拯,緩慢而又尖刻地道:“不知馮大人有何良策安邦定國,還河北生民休養生息?難不成年年送出生民膏粱,這又是哪門子安邦定國之策?”

  馮拯那張白淨的臉漲的透紅,胡須也微微顫抖。

  對於寇準的指責他更無法反擊,畢竟很多人都承認軍事形勢有利,殲滅契丹人的論調在大臣中很有市場,用錢買平安,無論怎樣說都很難堪。

  王璿暗自松了口氣,寇準算是說出他的心裡話。

  “陛下。”寇準斥責完馮拯之後,目光直視前方,面沉如水、似乎在等待趙恆的決斷。

  趙恆內心深處也非常為難,他沒有必勝信心繼續打下去,又怕武人掌兵太久,議和的政治代價太高,太沒面子了,孰輕孰重,久久不能決斷。

  大殿裡的氣氛,異常沉悶之際,周懷政匆匆入內,在看了看殿內的眾位大臣之後,把一份金字牌塘報呈給了趙恆,道:“陛下,剛剛到的保州官塘捷報。”

  趙恆折開塘文,匆匆禦覽之後,臉上閃過一抹興奮地喜悅,繼而又是靜若止水的沉寂。道:“寇卿看看吧!”

  寇準細細看過周懷政遞來官塘,未待趙恆言語,便撫掌大笑,道:“壯哉、壯哉,這一仗楊延昭打的算是可圈可點,看來緣邊諸將果不負陛下重望,把戰火掃到契丹境內,臣倒想看看契丹還有什麽辦法,能阻擋諸位大將的鐵騎。”

  趙恆輕輕搖了搖頭,臉色不予地道:“若是全力圍剿契丹,到時恐怕非戰不可了,那契丹孤注一擲,置之死地而後生,勝負終屬難料,還是圍三厥一為好。”

  寇準聽出趙恆背後的意思,只要不割地求和,許上些金錢,放棄殲滅契丹軍主力的機會,也在所不惜。

  當下,非常不滿地道:“陛下所慮,臣亦是想過,如今契丹精銳久困城下。待他士氣稍懈,便可揮師反攻,把契丹人打出河北。斷沒想到要在定、瀛各州斷其歸路,迫其棄甲拋戈。倒是楊延昭在塘文中說的有理:我朝守土而戰、士氣易盛,契丹人孤軍深入,雖暫時圍了澶州,又何嘗不在大軍重圍之中?只要各路大軍密切配合,契丹不過是待宰雞犬。不久軍心必亂,鬥志瓦解,數十萬精銳有何作為?不投降又該怎樣!而今逼降蕭綽,非但幽薊諸地唾手可得,就是恢復漢唐故土,又能有何難!”

  趙恆並不認為寇準說的有多少道理,何況在汴京時,王璿早就有議論。

  他只是搖頭道:“雖說河朔局勢稍有緩解,但契丹人實力猶在。便是僥幸勝了,又要傷亡多少軍民?朕心實不忍生民塗炭。還是盡快和契丹人達成盟約,各守南北,多許些金帛也未為不可,只要不是禍國殃民便可。”

  一直沒有說話的楊億,在寇準的默許的目光下,朗聲道:“陛下,臣以為契丹狼子賊心,南北議和總不是長久之計。而今陛下禦駕親征,天子生民氣壯、內外士氣正盛,河北各州頻頻有捷報,契丹退路幾乎被王超、楊延昭等斷絕,鬥志必喪過半,趁此良時與其決戰,必攻無不克,何苦給後代子孫留下萬千隱患。”

  “此舉國之戰勝負暫且不論,空耗國帑,傷及生民,隻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焦土,怕要失卻人心,那時又對得起誰來?朕隻不想乘人之危,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嘛,諸位卿家就不要再說了。”趙恆深深歎了口氣,不再言語。

  王璿淡然一笑,趙恆的話中充滿了邏輯上的矛盾,甚至說是非常荒唐的邏輯,但真的是不想打了。

  金帛從哪裡來呢?只能從黎民百姓身上得來的,這場空前的大戰是要消耗巨大的國帑,使得很多百姓流離失所。若是和議,就需要幾十年、上百年都消耗國帑、殃及生民,每年消耗在邊地的防務費用一點也不能少。

  說話權永遠在武力強大的一方,即便是有一個長久的和平,但你必須要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應付隨時可能突發而至的戰爭,孰重孰輕焉不昭然若揭!

  他暗暗歎了口氣,把念頭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他需要好好地考慮下一步。

  寇準眼看趙恆面色難堪,顯然把議和的主張定了下來,、且漸漸對堅決抗戰的言論有了不滿意。

  他也不好再戧火,便道:“結盟議和非為不可,當初漢賜玉帛於單於,也是挾大勝恩加賞賜安撫,令其敬而畏之,且止一次。唯我朝這般賞賜累年不絕,前無古人,亦空耗許多國力,實不可取。臣意在於此戰必須要大破契丹人,使其獻還幽薊諸地之後再賞些玉帛給他,叫他永不敢生南覷之心、永不敢小覷我朝威儀!”“何況契丹蠻族,尚未開化,劫掠成性,不以武決,難服其志,不戰而賜之,知情者乃陛下體恤生靈,不知情者即陛下懼而求和,而無論天下人如何作解,此時議和必驕其志,日後邊關難以安寧,孰知今日用兵之功過!”

  趙恆哪裡聽得進去,搖首道:“朕意已決,能用天朝上國仁德成盟,契丹必能心悅誠服。”

  寇準愕然片刻,明白再說下去,只能適得其反,不如另想辦法。當下道:“陛下,戰也罷,和也罷,待臣去問一問契丹使臣,摸摸契丹實意,再來複命不遲。如今北城形勢已穩如磐石,還望陛下渡河,在北城接見契丹使臣。”

  趙恆見鯁直的寇準竟退讓了一步,也不知是喜是憂,要知道寇準是出了名的臭脾氣,連太宗皇帝的帳也不買,能夠令其軟下來真是不容易啊!

  既然寇準服軟,北城已經穩定下來,再去一趟也是應該的,前天夜裡匆匆回到南城,實在太沒面子了。

  寇準在出去後和韓億兩人來見了韓杞,自然先禮後兵,先客套一番再進入正題。

  但這位韓杞也是口齒不凡,忠心篤志,強詞奪理分毫不落下風,幾人你來我往爭執許久也未見結果。

  寇準心中是那個窩火啊!他還從來沒見過這麽猖狂的使節。在韓億退下後,他憋著一口氣,要堅決奏請發兵決戰,但楊億堅決不同意他這麽做,並大膽地向他說出外面的謠言。

  時下禦營內部和南城私下裡傳言:“身為人臣,可好挾迫主上唯意是策、肆意而為!”

  “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失盡了臣子禮數。”

  “獨斷專權,為邀頭功全不將主上放在眼裡,不怕失了陰德!”

  寇準根本就不屑一顧,他不願不睬這些小人謠言,他認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這些小人不過是誹謗、中傷別人以圖僥幸之功罷了。

  王璿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退出去,他卻留在趙恆身邊。

  趙恆似乎很疲乏,他靠在禦座上,慢悠悠地道:“如今朝廷多事之秋,實在是經不起舉國之戰了!”

  王璿木著臉,低聲道:“陛下,失去這次大好機會,契丹仍舊佔據燕山之地利,而我在河北平原上一馬平川,還要消耗巨大的軍費受製於人,又要多出給契丹的歲賜,恐怕日後要竭盡天下民力了。”

  實際上,王璿在盡最後一步努力,他知道大宋誠然是蒸蒸日上,卻不能把強硬和妥協有力的結合起來。

  再加上開國形勢的艱難、太祖皇帝事業未盡過早駕崩,造成了邊地無險可守,汴京處於四戰之地,造成了天下財力不斷供應汴梁,邊地駐軍消費極大的錢糧。

  雖然,大宋擁有最繁華的商業社會和最開放的思想,但政府財政卻顯得非常拮據,以至於天下財力不足以應付軍費開支,導致在更強悍的蠻族打擊下,整個帝國土崩瓦解。

  趙恆淡淡地道:“卿料事真是精準,但卻還是不明白天下大勢!”

  王璿心中很不以為然,對趙恆所言天下大勢很不以為然,暗道趙恆不過是欲蓋彌彰而已。

  很多年之後,他才在一連串的紛亂內政外事中,真正體會到了趙恆所說的天下大勢,冷靜下來重新思考這段令人遺憾的歷史。

  他忽然抬頭,目光閃爍,決然道:“既然陛下決心已定,臣請出使契丹。”

   十點半還有一章更新,求月票、推薦,謝謝大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