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夢裡沒好人》第237章
  第237章

  賈母哪裡,薛寶琴給賈母找了不痛快。

  賈琮這裡本就不痛快的賈琮也有事找到了他身上。這事還真的只能賈琮去辦。

  原來是巧姐的小跟班甄英蓮的男人薛潘在汝州之地又闖了禍事,需要打點。

  事也不是大事,就薛潘為了自己的老丈人甄士隱弄死了老丈人的老丈人封肅。

  這事聽上去繞口,但是說起來卻是心酸。

  說上去卻是一家人,結果恨彼此如同仇敵一般,最後鬧到這種地步,也不知道是誰的過錯。

  哪甄士隱,說起來也是做官回到故鄉養老的一個退休幹部;退休前做的是個七品官;還做過京官;有比較豐厚的養老資金。

  雖然他退休後只是個居家翁,無權勢,人口也不旺,但甄士隱肚子裡有些文化,京城裡有朋友,另有田莊產業,家裡還有古董、字畫、金銀器皿,他還有賢妻,膝下有女兒,心中有仁義,是個家資豐饒的中小地主。所以在當地他被推為望族,當然了他的望也只是財旺。

  這個辛苦經營了大半輩子的老幹部葉落歸根,想過幾年清淨、舒適、愜意的退休生活,這要求過分嗎?

  答案是,過分了!既然被鄉裡鄉親頭推崇為望族了,就該有望族的行事。而這個退休老幹部,光享受望族的牌面了,卻忘記了望族該做的事情。

  賈璉常與巧姐說,紅樓們這書說是本紀傳體的故事都沒錯,卻總愛在故事裡加個神啊怪啊之類的,無非就是把一個人的杯具安排成宿命,是上天安排好的。表面極容易歸結為天意其實只是對人生的無可奈何罷了。

  而甄英蓮以及這個甄家的杯具,看上去是個不諧世事的退休幹部,因為得罪了當地鄉紳,進而禍及妻兒造成的悲劇。可其實,卻是大環境下,誰都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一個朝廷的繁榮,永遠都不是他吹噓出來的多有錢,多發達的繁榮,而是這繁榮之下,那些因為一些困難而失去了產業的人還有沒有辦法活下去。

  甄士隱的事,還有從那些年,汝州遭災說起。

  那些年,汝州遭了災,對於百姓是難,對於當官的卻是福,災年請朝廷放糧賑災,可以中飽私囊,本就是當官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惜這賑災糧層層剝削,最終也沒能賑濟了受災的百姓。

  這事能怪當官的嗎?當然不能,自然是朝廷賑災力度不夠,餓殍遍野,早就的災民聚集成盜,於是當官的就再次申請朝廷開倉放糧,又撈一把。

  可這依舊改變不了災民依舊聚集成群,盜賊橫行了。衙門怎麽辦,只能擴大隊伍招募鄉勇,把能打敢拚的災民招進官府,給口飯吃,這樣就間接的削弱了盜賊的力量,還能直接用來打擊盜賊。

  也好過那些身強力壯的災民乾著打砸搶,稍有姿色的災民成了暗門子。朝廷也是要面子的。

  朝廷一看這辦法不錯,撥款。這詔安宰門的軍糧軍餉就到手了,又是官老爺們的一項合法收入,至於臨時工招多少,上報多少,就看當官兒的有多貪了。

  可臨時增加的額外編制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剿匪成功,這些臨時工是要遣散回鄉種地的,再想讓朝廷撥糧發餉就不能了,更別說因剿匪重傷、陣亡的大筆撫恤金了。

  想多養幾隻貓,就要保證有足夠的老鼠,因此,對盜匪要打擊,但不能打死。經常打,就要長期養著貓,就常有因剿匪重傷、陣亡的好處。

  在這種政治生態之下,退休幹部甄士隱來到了民風淳樸的汝州。

  甄士隱是個儒雅的人,兩榜進士出身,還做過官,能告老還鄉,自然是汝州百姓的榮耀,汝州的百姓都盼著這位大家眼中的大人物,能給大家帶來足夠的好處哪。

  卻不想,甄士隱這儒雅的人,能與之交往自然也是儒雅的人,如“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的賈雨村這樣的人物。那些地裡泡食物的苦哈哈是入不得甄士隱這樣人的眼的。

  別是一平頭老百姓,就連本地鄉紳嚴老爺這樣的大人物,因為不是耕讀人家,就是個殺豬的屠戶,也入不得甄士隱的眼的。

  可甄士隱卻忘了,歷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屠戶,沒有一個是善茬子,漢末的大將軍何進是屠戶,被魯智深打死的鎮關西是屠戶,就連范進老爺的老丈人,哪也是屠戶。最次最次仗義也多是屠狗輩哪!

  可見在當地,能當上屠戶的人,怎麽也是性情中人的。說白了,至少也是當地的黑惡勢力頭子。

  這樣的你不和人交往,就不和人交往的,犯不上惡了人家。

  可甄士隱也不管哪個。什麽嚴老爺,宋老爺的,打擾我和時飛兄喝酒論儒,定然要給他沒臉。

  那一日,甄士隱終於遇到了人生的知己,賈雨村,這個一出場時,是一名寄寓在葫蘆廟裡的窮儒,因為家道中落,窮困潦倒,無法進京趕考,暫時賣文為生,籌措趕考費用的落魄才子。

  二人的相遇,都是彼此命運的第一次轉折,這天甄士隱與賈雨村相識了,一個“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一個“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賈雨村對時機的渴望、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徹底打動了甄士隱,令其資助了賈雨村趕考的費用,這等需要歷史見證的關鍵時刻,一個不知道好歹的屠戶卻來上門打擾,這不是千死萬死嗎?

  可嚴屠戶卻沒什麽壞心,不過是當了一輩子的屠戶了,已經成了當地最大的鄉紳了,如今啥也不缺了,就缺些文氣名望來提升下家族門第了。

  正好,當地來了個致仕的進士老爺,還有個示弱珍寶的女兒,不如兩家嘎個親家吧,嚴老爺甚至不惜,若是剩下孩子,可挑選一個姓了甄,來表達對甄士隱的尊重,以及和甄家結親的誠意。

  誰想,換來的不是甄士隱的認可,卻是一頓謾罵,結親之事成或不成,都有的商量,可萬沒有結親不成,反而結仇的。

  要知道皇權不下鄉,能成一地最大的鄉紳,和當地的土皇帝沒啥區別,甚至比皇帝還要自在的。嚴老爺就是哪比皇帝還自在的土皇帝啊。

  甄士隱到底把嚴老爺罵道了什麽地步,不得而知,反正當事人賈雨村,知道後原本應該黃道吉日再出發進京趕考的,卻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並托小沙彌轉告甄士隱:讀書人以事理為要,不在白道黑道。

  事情也的確如賈雨村所以,之後,這甄家的日子,就怪事連連了。

  先是元宵節,丟了女兒,咱也不知道這元宵丟女兒的家人為什麽叫“霍啟”?丟女兒是偶然還是人為?

  然後是甄家隔壁葫蘆廟火災,油鍋火逸,是偶然還是有人故意為之?火災時有軍民來救,小說描寫葫蘆廟地方窄狹,地方窄狹的地方為什麽火勢還救不下?是真的救不下還是故意不施救?
  總之這個總是滿口“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的甄老爺,從那日起,這日子過得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義:即指合宜的道理或舉動;

  “利”指物質利益和功利。

  這甄老爺知道是知道,可卻一樣也沒參透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