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六十章 大漢第一次科舉考試(上)
  次日,尚書台吏部曹的屬官在雒陽各處城門張貼了大漢第一次科舉考試的規則及相關事宜。

  徐庶一身布衣,混跡在人群中。他的個子很高,視力也不錯,將一條條規則牢記於心。

  “來到司隸是正確的選擇。”

  徐庶看完科舉心中暗喜。

  科舉規則保羅萬象,除了考試時間、地點等基本信息,還特別提示這次的考試不需要考生自備筆墨。規則說明中的糊名判卷和公示的判卷人選也凸顯出公平公正的態度,披露的考試范圍雖然很廣,但徐庶求學多年,都有所涉獵,這更讓他對三日後的考試感到自信。

  “孝直,考試題目有三成的術數題,你我終於就要發跡了。”

  一聲驚呼將徐庶拉回到現實之中。他眉目一翹,除了他們鹿門山也有精於術數一道的士族啊。

  不過徐庶卻並未將剛剛那聲呼喊放在心中。在他心目中荊州鹿門山是士人遊學的聖地,各種學問交匯在鹿門山,他在那裡雖然出類,也算是一個飽學之士,卻遠遠不是那兩個人的對手。
  “天下雖大,但能超越臥龍鳳雛者可能還沒生出來吧?既如此,就讓我徐元直來拿這大漢第一次科舉的狀元吧。”

  徐庶信心滿滿,他人也不遑多讓。

  法正拉著孟達離開人群。

  “子度,和你說過多少次了,在沒有正式達到目標前要低調。”

  孟達不滿道:“都到了司隸了還低調什麽?這裡距離扶風多近,我剛剛還看見幾個熟人。你以前可是很狂氣的,這還是我認識的法孝直嗎?”

  法正歎氣道:“這叫藏拙,也是戰術。我們孤注一擲來到司隸,在沒有達到目標之前都要小心行事。避免發生意外。”

  孟達道:“還能有什麽意外?我就不信了,難道這天下間還能有比你更厲害的士人?”

  法正不禁搖頭:“子度啊子度,我謝謝你的信任。但我更怕終有一日,你會死在自己這種異常的自信下啊。”

  ————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考試也一天天臨近。

  在王垕、國淵兩位主考官的主持下,位於雒陽南郊太學舊址的會試場地整理完畢,尚書台調派的官監考員也全部到位,各路士子也都住進雒陽城周邊臨時開放的驛站之中。朝廷征招了大量民夫服務這些考生,還增派了禁軍巡邏。

  漢末文人的武力值太高了,考生數量一多難免各個學派的都有,不同學派之間關於經史子集的理解又都有所不同。經常能看到不同學派的考生站在路邊大聲的辯論。當用語言無法說服對方的時候,使用物理手段就成了這些考生最優先的解決方法。

  年輕人嘛,打打架就當健身了,但還有一件事王垕沒有想到,報考的人數太多了,他前期就印刷好七千五百張試卷居然會不夠。

  現在唯一能進行雕版印刷的設備還在偃師,造紙廠也在偃師。

  作為大漢的第一次科舉,若是出現會試試卷不夠這種事,那可就太有失國體。

  這可是要寫入史書的啊!

  發現這件事後,國淵連忙回到尚書台,在考試前一天的清晨便提前終止了考試報名,王垕也趕緊派出趙撲趕赴偃師連夜印刷試卷。

  辛虧兩人的動作很快,趙撲的馬術也足夠厲害,一天一夜就從雒陽、偃師之間跑了一個來回,帶來了新印刷出的還帶著墨香的五百份試卷。

  最終大漢的第一次科舉總報名人數為7947人,多出的幾十份試卷除少部分被曹老板拿回家考孩子外,剩下的都送入尚書台封存,作為代表大漢教化事業更上一層樓的證據保存起來。

  漢建安六年,九月初十,晴。

  王垕起了個大早,按照國淵不知從哪裡查來的古籍,科舉考試要在辰時一刻(7:30)正式開始。但在開始前,全部七千九百多名士子要在在雒陽南宮朱雀門前面見大漢皇帝,他和國淵兩個主考官也必須在場。在拜過皇帝後,浩浩蕩蕩的小八千人再一同從雒陽東南的平成門出城,前往考試場地太學舊址。

  於是面見皇帝這個程序就被安排在了卯時一刻(5:30),而所有考生集合的時間又提前到了卯時正(5:00)。

  王垕心底將國淵這個不乾人事的雜毛從頭罵到尾,但無論是曹操、荀彧,亦或是是皇帝劉協都覺得這個主意能夠體現大漢的威嚴,王垕也只能準時起床,還將大徒弟洪烈一同從床上拉了起來。

  洪烈閉著眼跟在師傅身邊,小手由師傅領著,他還能在眯一會。

  七千九百多士子可不像偃師折衝府的府兵那樣有規矩,王垕抵達朱雀門前的小廣場時隻感覺進入到菜市場一般的糟雜。還好周邊有樂進的遊擊營士兵在維持秩序,只有拿著之前報名時下發的準考證和證明身份的符牌、傳信的考生才能進入這片區域,還都被摘下了武器。

  這些士子也都實得大體,雖然還有因為學派不同而發生爭執的事情,但畢竟考試將近,總體來講都還比較克制,沒有誰直接動手。

  怎麽說都是來面聖、考試的,真有問題可以考完在說。用嘴說服不了就用物理的方法,那時也沒有禁軍了。

  王垕走上朱雀門,和早一步抵達的國淵見過禮。

  站在高處看下面的幾千士子感覺就沒有剛才那麽亂了,王垕也終於有心情仔細觀看起來。士子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但其中也有頭髮、胡子都白了的老者拄著拐杖來參加考試的。

  王垕不禁搖頭,對國淵道:“那幾位老頭能不能堅持走的到太學啊?”

  國淵微微一笑:“如果連這點路都走不了,有學問也沒法當官。”

  FUC!

  王垕這才明白國淵搞這麽多花花鬧鬧的原因,合著這也是考試的一部分?!他是要將那些生活不自律無法早起和身體不好的人直接攔在考場之前。好你個國淵,看著像正人君子,原來心也這麽黑。

  王垕不由得拉著洪烈遠離了國淵一步。

  過了一會,卯時一刻整,皇帝儀仗出現在朱雀門上,劉協和曹操拉著手一起來了,隨行的還有大漢尚書令荀彧、接替滿寵改任雒陽令的曹仁等人。

  來趕考的士子們見到皇帝冠冕發出一陣驚呼,隨後在周圍禁軍帶領下跪拜在地。

  王垕作為這次考試的主考官之一又一次躲開了跪拜皇帝的倒霉事,心裡微微開心了一些。

  劉協沒想到會有這麽多的“考生”,一時有些激動,想要上前說點什麽。但曹操先他上前一步,他趕緊將邁出的腳偷偷收回,臉上繼續帶著和善的微笑。

  曹操好似沒有發現劉協的小異常,他一隻手扶著朱雀門的牆垛,一隻手拿著王垕製造的簡易擴音器大喊:“諸君,我是大漢司空曹操。爾等不遠千裡來到雒陽,參加到複興大漢的事業之中,我代表朝廷,代表天子感謝諸君,希望諸君在考試中展示出自己的才華,不負心中所學。

  “也請諸君放心,即便這次考試沒有上榜,諸君也可以進入重新建立的太學學習學問,等待兩年後的下次科舉考試。我在來之前剛剛和陛下商議過此事。”

  劉協先是一愣,緊跟著連忙點頭。

  王垕都有點看不下去了,曹老板,這不是三天前咱們就商量好的嗎?你自己加戲真的好嗎?三天你都沒告訴劉協啊?劉協同學差一點就沒有反應過來好不好!
  荀彧、國淵一齊低著頭假裝沒有看到剛剛那一幕。

  還好下面的士子都跪在地上,看不清朱雀門上發生的事情,還真的以為是大漢皇帝和司空一起推出的這個新政策,一齊高呼萬歲。

  王垕的很多研究現在都交給曹丕、馬鈞主持,等太學稍稍恢復,這些技術也將整理成書交給太學生學習。等太學生畢業後參加科舉成為官員,便可以推廣相應的技術,利國利民。

  曹操剛來到雒陽時就想要重建太學了。但司隸百廢待興,就算有一些學問高深之士,不愁老師,又從哪去找如此的多的太學生。要知道東漢的太學最多的時候可是有三萬名學生的。恰好,這次的考試成了補充太學生的好機會。

  這個主意還是國淵提出的,他在吏部曹主管教育工作,屬於他的本職。

  曹操和劉協待了不久便離開了,國淵示意身邊的禁軍士兵搖晃大紅色的旗幟。

  這是參拜結束,考生開始前往的考場的標志。

  七千九百多名考生都熟記考試準則,見到搖旗便跟隨領路的禁軍前往太學考場。

  王垕也和國淵一同走下朱雀門,兩人不需要步行,而是搭乘馬車先一步趕往太學準備考試事宜。

  辰時一刻,除了十幾名拄著拐杖的老考生沒能抵達考場而失去考試資格,剩下的考生都準時抵達,並按照自己的考號找到了相應的案幾。

  直到這時考生們才發現考卷居然是紙。

  ————

  三國小知識:國淵在歷史上是負責屯田的,他發揮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短短五年間就令到國家倉廩豐實,百姓亦能安居樂業。後來國淵任職太仆,位列九卿,最後卒於任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