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九十八章 平天下策
  幾日後,新野。

  劉備本想和眾兄弟一齊出城狩獵,卻聽聞城南有兩千多兵馬前來,驚得連忙點起數百精兵前去查看一二,待遇到那些兵馬才發現是劉表麾下。

  領頭的一名校尉見劉備到了,連忙過去問好,還拿出一封書信交給劉備。

  “左將軍,這是州牧大人給您的信。”

  劉備接過書信並未立刻拆開觀看,而是拉住校尉的手稱讚:“真壯士也,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校尉受寵若驚,忙道:“小人霍峻,不過是個校尉,當不得將軍。”

  劉備還是稱讚:“今日也許你只是個校尉, 他日未必不能成為將軍。”

  說笑著,劉備打開劉表的書信,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陰暗。

  霍峻不知發生了什麽,想把手抽回來,劉備卻發力將他的手抓的更緊,重新換回一個笑臉。

  “霍校尉,你表字如何稱呼?”

  ————

  待劉備牽著霍峻的手帶兵返回新野就立刻說要擺宴為他接風,隻命關羽、張飛前去安排霍峻帶來的兩千士兵吃住。

  霍峻何曾受到過劉備這種級別的大人物禮遇,又聽劉備不斷誇讚他的勇武,在宴會上當頭便拜,隻說心中從此便認劉備一個大哥。

  宴會過後,霍峻喝的酩酊大醉,自有侍從送他去偏房歇息,劉備也微微搖晃回到後宅,兩碗醒酒湯喝過,坐在蒲團上假寐了一會兒終於等來了想等的人。

  賈詡跨步走到劉備面前。

  劉備登時睜開眼,眼中哪還有半點醉意。他從懷中將劉表的書信交給賈詡:“先生,如之奈何?”

  賈詡一目十行看完劉表的信,沉吟道:“州牧要求左將軍進攻張繡,又派人送來兩千兵馬,還提供了糧草。左將軍受到州牧如此多的饋贈,如今之計便只有帶兵北上一條路了。”

  劉備愁道:“今日我看的清楚,霍峻麾下兩千兵卒具是老幼,就算我們自己手中三千兵卒是精銳,加起來算作五千,又如何是張繡的對手?”

  賈詡笑道:“左將軍勿要憂慮,我與張繡關系莫逆,只要修書一封,告知張繡我軍北上只是迫不得已,張繡自會配合,屆時我們雙方找個地方對峙個幾個月就能給州牧交差了。”

  劉備這才放心,連忙拜道:“多謝先生。”

  賈詡還禮。

  劉備又歎道:“唉,現在大漢出了兩個皇帝,朝廷的威嚴被曹操、袁紹這樣的權臣扔在地上踐踏。就連劉荊州都首鼠兩端,大漢該怎麽辦?我又該如何是好?”

  賈詡撫須笑道:“那就看左將軍能做到哪個地步了。”

  劉備微微一怔:“先生何意?”

  賈詡低聲道:“近日我在荊州各地尋訪發現一件事。各地太守、縣令似乎都和蔡、蒯、黃三家人有關。”

  劉備仔細回憶也是點頭:“先生所言極是。”

  賈詡又道:“那左將軍可知江夏太守黃祖也對劉表多有不滿。”

  “這…”劉備猶豫了一下還是直言,“偶有所聞。”

  賈詡便道:“劉表當年單騎入荊州,借助荊州大族的實力借力打力,輕松安撫荊州七郡,理兵襄陽,以觀時變。這一觀就是十二年,期間他就不想揮兵北上嗎?還不是他當初得荊州得的太過容易,受到荊州本地士族的裹挾,無法施展開拳腳。

  “就像這次,劉表為了搪塞袁紹而給了左將軍兩千老卒,難道他本人就一點攻入雒陽迎回漢帝的想法都沒有嗎?還不是司隸凋敝,人口稀少,蔡氏、蒯氏等荊州大族看不上。

  “說不定為了保證荊州隻向南攻伐,劉景升連雒陽朝廷的詔書也會聽命奉行呢。”

  劉備搖頭不信:“這…劉景升不至於此吧?”

  賈詡卻笑道:“為了利益,面子又能算的了什麽?我若是劉景升說不定也會在兩個朝廷之間搖擺,選擇對我最為有利的一方支持吧。”

  劉備沉默了半天,突然道:“國家已經沉淪至此,難道就沒有一個天生的猛人拯救國家於水火嗎?”

  賈詡卻道:“求人不如求己,眼前就有一個機會擺在左將軍的面前。”

  劉備心思不定,先是微微一怔,緊跟著低聲問道:“什麽機會?”

  賈詡見其表現心中有底,直言道:“現劉景升派出大軍南下進攻長沙,襄陽只有守軍不到一萬。他既然遵守偽帝的詔書,便不算大漢的荊州牧,蔡、蒯兩家更是幫凶。左將軍可向雒陽上表,請求自領荊州牧,獲得大義後帶兵南下,聯合黃祖和荊州除蔡、蒯兩家的其他士族,驅逐劉表,佔據荊州之地。荊州為天下的中心,只要將荊州拿在手中,則霸業可期。”

  “這…”劉備有些遲疑。

  賈詡不給劉備開口的機會,又道:“左將軍可以慢慢考慮,在年底前考慮好就行,我們還有時間。但左將軍一定要記得,機會已經有了,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有些時候,為了大義,為了複興漢室,就算做一些看似不是很光彩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左將軍在成事後善待劉表的家人,天下人會理解左將軍的苦衷。”

  劉備沉默不再說話,賈詡見之面帶笑容告退。

  直到走出左將軍府,賈詡才收斂臉上總是習慣性的假笑。他抬頭望天,自言自語道:“天下是繼續混亂還是就此安定下去就看這一次了。劉備有雄才大略,但為人迂腐,還是要想辦法推他一下啊。”

  ————

  丹陽郡,孫權治所。

  前一年孫權手握大義攻伐廬江太守李術得勝,又趁機進攻江夏,雖前期小勝,但黃祖緩過神後還是再次擊退了孫家水軍。

  孫權年輕氣盛,駐軍在丹陽想要來年再戰,卻不曾想後院起火,山越叛亂,波及揚州數郡,連大本營會稽被擊破。

  辛有吳郡四大家族在富春一帶抵擋住山越北進的步伐,又救援孫氏上下老小,孫權的基本盤才算沒有崩潰。但吳郡四姓趁機與孫權談判,要求孫權讓出部分權力才會繼續合作。

  孫權沒有答應,戰局陷為僵持。

  恰好,袁紹立劉季為帝,東西二帝並立,雙方都要拉攏孫權,孫權居然從兩方都獲得了揚州牧、都督揚州諸軍事的任命,一下便獲得了征討南方不臣的大義。

  吳郡四姓一改之前的嘴臉,紛紛派人與孫氏講和,請求歸於孫氏之下。

  孫權雖年少,卻有些傲骨,看不得這些陰險小人的嘴臉。他身邊重臣顧雍正是四姓出身,規勸多次都無法讓孫權改變主意,心灰意冷下竟心生退意。

  同時孫權和孫策留下的那批老臣相處也頗有些不順,程普、張昭之流多有孩視孫權的態度,周瑜不喜與人爭執,遠去柴桑練兵。

  還好孫權和周瑜推薦的魯肅卻是相得益彰,兩人經常徹夜長談。

  這一日,魯肅再次來拜訪孫權。

  “子敬來了,快快入內。”孫權見到魯肅大喜,急忙迎他入座。

  魯肅很規矩的行禮:“見過主公。”

  孫權只是擺手叫魯肅坐下。

  魯肅剛一落座便道:“主公,我今日特為一事而來。”

  孫權有所警覺:“難道你也要幫吳郡四姓說話。”

  魯肅搖頭:“非也,臣是為了主公的霸業而來。”

  孫權精神一震:“子敬何出此言?”

  魯肅笑道:“不知主公對天下可有什麽想法?”

  “天下…呵呵,”孫權嗤笑了一聲,“皇帝都出來了兩個,漢室凋敝,但和我有何關系。”

  魯肅搖頭:“非也,主公應該早做打算。沒有計劃之人如呂布、袁術者必不能長久。主公雖年少,但勇武不輸父兄,又有治國安邦之才,當可趁天下大亂雄霸一方,如何說沒有關系呢?”

  孫權眼中冒出一股精光,屏退左右,道:“今漢室大廈即傾,四方紛亂不已,我繼承父兄創立的基業,企望建成齊桓、晉文那樣的功業。子敬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魯肅早就成竹在胸:“過去漢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義帝而最後無成,這是因為項羽加害義帝。如今曹操、袁紹猶如過去項羽,您怎麽可能成為齊桓公、晉文公呢?以我的私見,漢室不可複興。為主公考慮,只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變幻形勢。天下局勢如此,據有一方也不會招來嫌猜忌恨。北方多事,您正好趁這種變局,先據揚州,再觀望向西或者向北進軍,無論是盡力佔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還是坐擁青徐膏腴之地,都足以成就一方霸業,哪怕是稱帝建號進而奪取天下也並非不可能,這是如同漢高祖般建立大業!

  “主公還請快快放棄意氣之爭,接納江東士族,一統揚州,屆時伺機向北、向西,定是要在北方分出勝負之前加入到爭霸天下的大局之中啊!”

  孫權終於不再壓抑野心,自從他接替孫策執掌大權,隻覺得天下多庸人而不自知,自己空有一腔抱負卻不知該那個方向用力。今日一聽魯肅平定天下的策略,隻覺有一股撥雲見日之感。

  “子敬說出了我心中所想,我這就接見吳郡使者,領兵東進,先平江東,再爭天下。”

  魯肅笑道:“這次的吳郡使者乃是陸家家主,隻小主公一歲。我來見主公之前便先見過他。此人性格有些內斂,但絕對是驚世之才,主公如不知該如何平定山越的叛亂,當可詢問他的意見。還請主公允許我北上許都、雒陽,西去襄陽,為主公查看天下大勢。待主公平定江東,我們就一起讓天下人見識一下江東孫氏的厲害。”

  孫權大喜,封魯肅為主簿,命其以使者的身份代替他前往許都、雒陽答謝兩個漢室朝廷的封賞,順便打探袁氏和曹氏的虛實。

  孫權又道:“吳郡陸氏家主的年輕人叫什麽名字,我卻是給忘了。”

  魯肅答:“陸遜是也。”

  ————

  三國小知識:所謂的二分天下策略者是周瑜提出的,但那更像是一種周瑜代表孫氏內部淮泗派向孫權施壓的一種政治態度。真正站在孫權的立場上提出稱霸一方者正是魯肅。可以說魯肅是孫權麾下最有戰略規劃眼光的人才,只可惜他217年就去世了。直到孫權稱帝登壇祭天,他都沒有忘記正是魯肅當年對他的謀劃,他才能有這麽一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