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煮水論英雄
  漢建安八年,偽帝延康二年,西元203年,春,三月二十七。

  偽帝劉季冊封袁紹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國都鄴城。

  袁紹的三個兒子皆封為列侯。

  消息傳出,天下諸侯震動。

  漢帝劉協在祭拜天地時高聲疾呼:“袁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袁紹名為漢臣,實為國賊。懇請漢室歷代先帝能降下能臣輔佐,此生定要鏟除國賊,安漢室基業。”

  大司馬曹操拜服在劉協腳下,哭訴著懇請劉協即刻讓他統領大軍東征鄴城,定要將漢賊袁紹抓回朝廷,將其五馬分屍,以安歷代先皇的怒火。

  劉協哭著扶起曹操,稱現在朝廷剛剛打完涼州,實力不足以擊敗袁紹,還請大司馬忍耐。

  兩人抱頭痛哭,君臣相宜。

  揚州牧孫權聽聞袁紹稱王立刻高舉清國賊大旗,接受雒陽朝廷的命令,發兵北上。

  荊州劉表剛剛病逝,劉備代掌州牧之職,同樣廢棄了之前劉表掌權時與袁紹親近的政策,改向雒陽朝廷朝貢。

  益州牧劉璋、交趾太守士燮、遼東太守公孫度等諸侯也同樣譴責袁紹稱王。

  就連袁紹任命的徐州刺史崔琰都稱病辭去官職。

  許都朝廷人心惶惶,以各種理由辭去官職者十之四五。

  中原、河北多地都爆發了反對袁紹的起義,但都被袁紹及其三個兒子一個外甥一一撲滅。

  這些起義讓袁紹的實力大為縮水,體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孫權的北伐十分順利。

  孫權軍兵分兩路,西路孫氏水軍在大都督周瑜的帶領下於濡須口全殲袁紹水軍。

  孫權親自帶領的東路軍也十分順利的攻克了高郵、射陽等縣,兵鋒直指廣陵郡治所淮陰。

  廣陵太守陳登歲前剛剛殞命,新任廣陵太守也由於袁紹稱王而火速辭官,整個廣陵郡都沒有人能站出來組織一波像樣的抵抗。

  還好駐軍在下邳的高覽得知孫權北上發兵東進,終於在淮陰、淮普一線阻止了孫權的繼續北上。

  就在這時,孫權身後再起變故。會稽、臨海等地山越又雙叒起兵造反,雖有太史慈都督南方軍事暫時穩住局面,孫權還是無奈撤軍。

  而隨著夏天的到來,整個大漢一時竟然沒有一處地方發生戰事,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暴風驟雨前的短暫平靜,當下一場戰爭爆發,整個大漢都將卷入其中。

  ————

  鹿門山山腰處有一口井,井門砌有八角圍欄,故稱八角井,又稱八卦井。井中之水無論天乾地旱多麽嚴重始終保持一樣的流量。井中泉水往下經暗流又匯一泉稱天坑,也稱天井。

  天井深約一丈,井口直徑約四尺。

  暗流繼續往下經一天然石洞,洞內多鍾乳石,有一大石塊向外伸出尺許,泉水順此石突然懸空傾瀉,散如珠,垂如簾,故稱暴雨池。

  暴雨池邊上有一個草廬,為荊州名士龐德公隱居之處。

  這幾日龐德公不在家中,他和好友水鏡先生司馬徽一同去附近山中訪友。

  在龐德公家附近還有幾個草廬,正是龐德公、司馬徽用來授課教導弟子之所。

  往日這裡聚集著大量青年才俊,既有荊州本地士人,也有流寓到荊州的中原弟子。

  但隨著徐庶、孟建、石韜、崔鈞四人先後前往雒陽參加科舉,韓嵩、傅巽、劉先、鄧義、習珍等人出仕劉表,鹿門山的草廬也隨之冷清下來。

  這一日,一醜一俊兩個青年趁著師長外出來到此處。兩人從暴雨池中打了些清冽的泉水,回到草廬煮水代酒,頗有幾分怡然。

  這兩人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

  “酒”過三旬,稍稍年長兩歲的龐統道:“真沒想到劉備會做出這等事。這真是…太令人興奮了。”

  諸葛亮知道好友向來不喜劉表性情軟弱,更對蔡、蒯兩家頗有微詞,一直希望荊州能換一個主人。但他大姐夫為蒯良、蒯越的侄子蒯祺,不能隨便順著龐統的話來說,隻歎道:“若是五十年前,劉表必能成為大漢最為耀眼的能臣,可惜現在是亂世了。”

  龐統冷笑:“身處亂世,唯有能力強大者方能脫穎而出。劉表當年單騎入荊州是何等的霸氣,荊州各家士族都以為獲得了一個明主,必能在亂世中有所作為。但劉表坐在荊州這種天下要道之所卻一十三年無所進取,這才當有此劫。”

  話說半月個前,劉表莫名暴斃,劉備以探視為由帶百名精兵進入襄陽,突然發難控制住太守府和蔡蒯兩家,自稱手中有劉表的遺屬,要他輔佐大公子劉琦。

  而後劉備迅速得到荊州龐、馬、向、習、楊五家士族的擁戴,襄陽城一萬大軍投降。再加上劉備在新野有五千精兵,他手中瞬間便有了萬五的大軍。

  遠在長沙和張羨對峙的劉磐得知此事起兵三萬北上,還放出話要為仲父劉表報仇。

  但隨著江夏黃祖放話支持劉備,劉磐軍中大將黃忠便舉旗跳反,趁劉磐不備將其俘獲。還好黃忠和劉磐關系密切,只是將劉磐軟禁送到襄陽。

  劉備親自為劉磐松綁,拉著劉磐的手哭訴劉表離去的突然,大家都為漢室宗親,理應團結一致。

  劉磐只是冷笑,不置可否。

  但沒過幾天袁紹稱王的消息傳來,天下劉氏諸侯無有不義憤填膺者。劉磐找到劉備,願意尊劉備為荊州牧,只求能讓他帶兵進攻豫州。

  劉備以劉琦才是劉表指定的繼承人為由推辭,願暫代荊州牧的職責,但對劉磐領兵一事卻避重就輕,隻道賊人勢大,此時發兵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其實還是劉備以蛇吞象,根基不足,荊州上下各地郡守、縣令多為蔡、蒯兩家門人子弟,軍權也沒有握穩。

  還好他有賈詡出謀劃策,兼有龐、馬、向、習、楊五家襄陽本地士族幫助,更得到了龐統、龐林、馬良、向朗、習珍等傑出人才的輔佐,原來在劉表手中任職的尹籍、韓嵩、傅巽、劉先、鄧義等人也都投入劉備麾下。他一點點用身邊元從和五家士族替換蔡、蒯兩家門人、子弟,逐步掌握了荊州實權。

  到了這一步劉磐只能認栽,乖乖交出軍權,劉備能夠調動的兵力也從一萬五千擴大到了五萬之眾,更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將,稱得上是猛將如雲。

  唯有荊南四郡還是不願承認劉備的統治,江夏黃祖也因劉備這麽快就整合荊州各方勢力而感到忌憚。

  龐統因家族原因出仕於劉備,他本就名氣極大,又兼有實才,很快成為劉備手中一眾文士中排在賈詡下面的第二人,同列軍師之職。

  荊州世人皆稱賈詡為軍師,龐統為副軍師。

  兩人分別代表劉備的元從勢力和荊州本地士族勢力,明面上配合無間,暗中卻已經開始出現一些矛盾。

  這一日龐統邀約諸葛亮來山中遊玩,就是打算邀請諸葛亮下山,兩一同輔佐劉備。

  “士元,你的想法我已知曉,但暫時我還不能出山。”

  諸葛亮拒絕的很堅決,龐統沉吟道:“可是因為蒯氏?”

  諸葛亮搖頭:“我大姐夫蒯祺已經在左將軍麾下任職,就算是為了收買人心左將軍也不會將整個蔡、蒯兩家一網打盡。我不想出仕的主要原因是還想在看一看。”

  龐統不解:“看什麽?”

  “看一看這天下路諸侯到底誰才有平定天天下的能力。”

  諸葛亮站起身,走到草廬門口,看著鹿門山外錦繡美景道,“現天下紛亂,袁氏不臣之心路人皆知,他日必行篡逆之事;曹操西遁司隸,雖勵精圖治收復涼州,但他孩視漢帝,打壓士族,不是正道;江東孫氏,孫堅、孫策兩代家主殺伐過甚,導致江東之地叛亂頻頻,孫權步履維艱,短時間也無力爭霸天下;益州劉璋守成有余,進取不足;漢中張魯以妖道蠱惑民眾,看似統治穩固,實則早就埋下了敗亡的隱患;青徐臧霸為人陰狠,不得人心,他以霸道統禦麾下,早晚會遭反噬;遼東公孫、交州士燮,地點過於偏僻,最多也就再有幾十年自由,一旦中原統一,他們便只能倒戈卸甲,以禮來降。至於左將軍劉備…”

  諸葛亮沉默了一會:“劉備確實為天下英豪,但劉景升這次死的太過蹊蹺,我不能無視。”

  龐統撫掌笑道:“你若是見過左將軍就不會有這種疑慮了,不如下山後就和我去城主府。”

  諸葛亮還是搖頭:“不急…有很多事不能著急。你就是有時太過太過著急,他日說不定會吃大虧。”

  “哈哈哈。”龐統大笑,“人生一世,短短五十年,有些事不著急的話哪還有時間去做。既然你不願下山,我也不會強求。他日你定會投入左將軍麾下。”

  ————

  三國小知識:
  關於黃祖和黃忠、黃蓋是否為同族的問題網上有很多說法,本書就以三人都出自南陽黃氏這個推測為基礎,認定三人同族。按照地位肯定是江夏太守黃祖為老大。

  PS:最近工作超級忙,家裡也總有事,前天還帶孩子去了兒童醫院,這兩天狀態實在是不好,今天就偷個懶隻更3000字了,明天我再恢復一天6000,謝謝各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