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運氣不錯
  益州軍幾名將官都不同意迎擊漢中軍。

  張任道:“如今天下局勢愈發明朗。袁紹僭越稱王,必如袁術一般遭群起圍攻,但其人口、士兵數量都為天下第一,未必就會落敗。

  “曹操、劉備、孫權都是人傑,各獨霸一方,也有可能扶搖而上。

  “我主宅心仁厚,百姓無不稱讚其德,對待我等將官也是封賞有加。但…實無進取之心啊。

  “我等食人君祿,當為主分憂。

  “漢中為益州門戶,北臨雍涼,東拒荊襄。

  “我主若想在守住益州,必須將漢中掌握在手中,方能北面曹操,東抗劉備。

  “他日裂土封王,我等好能混一個開國的大將。”

  龐羲聽到張任前面的話語還是頻頻點頭,待聽到最後一句卻是臉色大變,驚呼:“慎言!”

  葭萌關都督高沛卻被張任畫下的大餅給吸引:“張將軍所言也有點道理。”

  張任趁熱打鐵:“還請高將軍和楊將軍出兵,三軍合一可得三萬大軍,定能攻破漢中軍,趁機攻入漢中。”

  高沛有些被張任說動,白水關都督楊懷卻道:“能攻破漢中軍固然好,但萬一戰敗,我和高將軍受到主公的責罰還是輕的,白水關和葭萌關若是有失,我等就都是罪人了。”

  高沛也是省悟,堅決不同意派兵。

  張任又勸說了一陣,但他的辯才明顯不夠,怎麽都無法說動高沛和楊懷,只能遺憾的跟隨龐羲返回軍營。

  回到軍營後,東州軍主將龐羲越想越覺得覺得張任的話有道理,決定帶東州軍單獨前去迎戰。他下令全軍準備出擊,還找到高沛、楊懷,要求他們提供糧草支援。

  高沛、楊懷抹不開情面,又懼龐羲這個托孤重臣會在劉璋面前說他們的壞話,便乖乖給出了糧草。

  白水關都督楊懷還道:“漢中西南有一山,名定軍,其地形險要,龐將軍若是去進攻漢中軍可率先搶佔定軍山,居高臨下,必能獲勝。”

  龐羲道:“就恐現在已經晚了。”

  楊懷笑道:“此有何難,白水關後有一小道能直達定軍山後。”

  龐羲大喜,記下此事,回營與張任等四將定計。

  西川四將得知龐羲下令出擊都是大喜,又叢回營的龐羲口中得知白水小道的秘密,五人合計半晌終於定下分兵繞後之計,由鄧賢帶兩千精兵走白水小道去搶佔定軍山,爭取繞到漢中軍身後。

  但計劃比不上變化,東州軍眾將沒想到楊任軍每日竟是隻走十余裡,如此一來很可能漢中軍還沒能走過定軍山,鄧賢就到了。到那時漢中軍必定會退軍,東州軍就算搶了定軍山也只是獲得一個前進基地,意義不大。因為東州軍總數也才只有一萬,若是漢中全軍出擊,他們根本守不住定軍山。只有想辦法徹底擊敗這隻漢中軍隊,讓高沛、楊懷看到好處出兵,三軍合力才可能幫劉璋打下漢中。

  於是張任勸龐羲計算好出擊時間,務必保證在戰鬥的過程中鄧賢突然出現在定軍山上,徹底瓦解漢中軍的士氣。

  視線回到戰場之上。

  楊任見定軍山出現“鄧”字大纛大驚失色,一時竟忘記指揮戰鬥,等他清醒過來才發現鶴翼陣已經變成了長條陣。

  鶴的兩翼是放出去了,可放的太遠太深,根本無法立即對張任三將的鋒矢陣形成包圍。

  而鶴翼陣本應最為厚實的中央本陣也被鋒矢陣最為鋒利“矢刃”衝擊,越來越薄,隨時都有可能被衝破。

  楊任知道陣型若是被衝破了,他這萬五的大軍定會立刻潰敗,趕緊搖旗下令周邊軍陣向中間本陣方向聚集。

  但他一開始下的命令是“展翅”,兩側的軍陣都放了出去,哪可能這麽快又把“翅膀”收回的道理。

  領兵的校尉看到命令下令回軍,但下面的小兵還在往外跑,鶴翼陣的兩個翅膀立刻就陷入了混亂。這次別說回軍了,包圍也沒有機會了。

  張任處於鋒矢陣最靠前的矢尖的位置,看到漢中軍兩翼發生混亂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抄起銀槍打馬就衝入漢中軍軍陣之中。

  槍出如龍,手下竟是沒有一合之敵。

  劉璝、冷苞見狀也帶兵發起了衝鋒。

  三員主將開了無雙,三千東州兵士氣大振,如潮水一般的衝擊楊任的本陣。

  楊任舉目而望,己方賨人軍還在和同族人廝殺,副將帶領的五千漢中軍早就被龐羲打的無法還手,隨時可能崩潰,自己布下的鶴翼陣不像展翅翱翔的仙鶴,更像一隻架在烤爐上的烤雞,而四個大漢正圍在自己周圍,隨時準備將自己囫圇吞下。

  周圍都是廝殺的聲音,幾名副將一直在耳邊高喊“將軍,如之奈何”;遠處,一名漢中軍校尉想要控制住混亂的士兵,大聲嘶吼著什麽,可他沒有注意到接近的冷苞,被冷苞的戰錘砸落馬下;左翼被突破了,劉璝帶著兩百東州軍在掩殺兩千漢中軍士卒;正面的張任又近了幾十丈,甚至已經能看清他隱藏在面甲下冷漠的雙眼;天空上不知何時飛來一群烏鴉,它們在等待開飯的時刻。

  楊任感受到一股徹骨的寒意。他打了個冷顫,驚呼起來:“撤軍,快快撤軍。”

  再也不用他指揮,周圍漢中士兵轟的一聲就掉頭向身後跑去。

  楊任也伏在馬背上向後方逃去。他還有著最後一絲冷靜,大喊道:“不要分散,敵軍人少,只要不被衝散了就能活!”

  但鄧賢帶軍從定軍山上掩殺下來,將這股漢中潰兵衝的七零八落。

  在這種情況下是死是活就只能看運氣了。

  幸好楊任運氣不錯,雖身邊再沒有一個士兵,卻還是逃離了戰場。他脫下代表身份的精致甲胄,扔掉了旗幟,為了逃生連馬都放棄了,隻帶了一袋水逃入大山之中。

  在山林中暗無天日的走了三日,楊任確認自己迷路了。但他並未焦急,至少自己還活著,只要能逃回漢中,自己就還是威武的將軍。

  楊任的水喝完了,不過山林中有的是小溪。

  在打滿一袋水後,楊任還發現了一頭落單的鹿。

  輕易殺了這頭鹿,食物也就有了。

  楊任更加覺得自己運氣不錯,找到一個認為正確的方向就走了下去。

  不得不說楊任的運氣是真的好,他居然找到了一個山民的村落,還用一隻鹿腿作為代價交換了一些食物和安全睡覺的機會,更知道了前往漢中的正確路線。

  “我得趕快回去將益州軍來犯的消息帶給主公,如此才能將功贖罪。”

  打定了注意,楊任抱著一床全是虱子的惡心被褥睡沉了。

  楊任太累了,這可能是他中睡得最為香甜的一覺。

  也是最後一覺。

  當楊任睜開眼卻發現自己連同那床全是虱子的被褥被困在了一起。

  “你們這是要幹什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我們知道。”

  一個枯槁的老人走到楊任的面前,“我們當然知道,楊將軍,我們逃到這麽偏遠的地方就是為了躲避你啊。”

  楊任再一次感受到戰場上那股寒意。

  這次,他的運氣有點差了。

  楊任戰敗,下落不明。

  消息傳到漢中,張魯險些昏厥過去。

  功曹閻圃道:“漢中南方大門已被打開,益州軍正在我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請主公振作起來,帶兵去抵抗進犯我們家園的敵人。”

  張魯為難道:“敵軍勢大,我軍雖還有幾萬兵馬,但還要防衛北方曹操,如何是兩個敵人的對手。”

  閻圃沉吟道:“如今之計只能去請外援。”

  張魯一怔:“什麽外援?”

  閻圃道:“主公可向北投降曹操,不然就向東交結劉備然後去投奔他。”

  張魯想了想曹操和劉備對待百姓和士族的態度,勃然說:“雒陽朝廷才是正統。我寧願做曹公的奴役,也不做劉備席上的家客!”

  於是張魯上書朝廷請求依附。

  京兆尹滿寵接到張魯的請附的奏表不敢怠慢,連忙用快馬送往雒陽,還發兵一萬,由冠軍侯馬超帶領南下去支援張魯。

  雒陽得到這份請附的奏表也是吃驚,但旋即曹操、荀彧、郭嘉等人都發現這是一個攻入益州的絕好機會,同意了張魯的請求,封其為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高達萬戶。

  但眼前還有一個難題,那就是益州軍已經攻入漢中,該派誰去穩定戰局?又有誰能穩住暗中?。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夏侯淵,但夏侯淵正在征討涼州,都打到酒泉了,回軍是來不及的。

  而馬超雖然已經在前往漢中的路上,但他畢竟年紀太小,不足以服眾。

  選來選去,總也選不定統帥的人選,曹操氣得想自己去漢中。

  這時荀彧推薦了一個人:“何不讓王厚土去。”

  就這樣,王垕接到了來自雒陽的詔書。

  送行的酒宴上,劉備一臉不解的詢問王垕:“為何長史要去漢中?可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王垕一臉輕松:“運氣不錯,漢中請求歸附朝廷了。”

  剛剛還喧鬧的宴會立刻安靜了下來。

  ————

  三國小知識:
  繼續說劉焉麾下東洲派的事情。就和劉表一樣,劉焉來到益州一樣不被本地士族接納,但和劉表不同,劉焉選擇借用外力來壓製本地士族。他從東州招募了大量流寓到益州的士族,給這些士族封官。還建立了由東州流民組成的東州軍,用來彈壓益州各地的叛亂,實際效果相當不錯。而東州派經歷劉焉、劉璋、劉備、劉禪四代君主一直都是益州一股相當重要的實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