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零九章 暗中結盟
  話說魯肅那日下了酒樓還記得要為盧毓、傅乾、蓋順、裴潛四人去王垕面前揚名,卻不曾想道德標準頗為飄忽的王垕義正言辭的拒絕了魯肅,隻道四人若是真的有才必然能入殿試。

  魯肅遺憾的走出霸府,向四人賠罪。
  王垕卻是暗暗記下幾人,將這四位名士來參加考試之事告訴了曹操。

  曹操聽說盧植之子盧毓、蓋勳之蓋順、傅燮之子傅乾和河東裴氏子弟裴潛都來參加科舉心下高興不已,又覺得幾人的父輩都是天下聞名之士,若是不讓他們進入殿試恐傷了天下人之心,便在判卷結束後偷偷找徐庶、郗慮詢問幾人的排名。

  還好,盧毓、傅乾的才學在一眾考生中本排在前列,蓋順和裴潛這次也發揮不錯,四人都順利進入殿試。

  到了舉試放榜之日,魯肅陪同四友一起看榜,見四人全都進入殿試也是為四人欣喜,便再次和四人在太白樓痛飲一場。

  就這樣吃吃喝喝的過了幾日,到了殿試那一天四人驚喜發現曹操今年出的題目居然是西征策。

  四人中除了盧毓,剩下三人不是久居涼州就是住在隔壁的三輔,本就熟悉涼州事物。再加上蓋順有勇力,傅乾曉人情,裴潛知地理,盧毓家學淵源軍略也是不錯,四人這一題都回答的相當好。

  等到最後殿試放榜,四人都獲得了前三十名的好成績。尤其是裴潛,他通過分析地理規劃平定涼州的行軍路線,深得曹操的看重,直接將他點入了一甲,這個會試七百多名的河東裴氏子弟最終獲得殿試第五名。其他三人中,盧毓十二,蓋順二十一,傅乾二十九,都是相當出眾。

  至於一開始王垕看重的諸葛亮、徐庶的三個小朋友,石韜進入一甲為第四名,孟建和崔鈞都是二甲靠前的名次,也很不錯。

  有趣的是徐庶在第一輪判卷中就發現了三個好友的試卷,為了避嫌連續三輪都讓郗慮來評判三人的試卷。結果三人果然不負所望得到了很高的名次。

  不過徐庶憂慮之後還會有這種情況,到時萬一主考官徇私就會出現問題,上書希望下一次科舉考試施行謄錄制度,所有考生的試卷先由文吏逐字逐句抄錄一一遍,再讓主考官來判卷。不過那樣一來必然會耽誤很長的時間,再加上一些隱秘的小原因,王垕認為這個提案還需要仔細研究。

  此事讚且不提,反正連續兩年進行科舉,雒陽朝廷也不再缺少官吏,暫時兩三年內不會再行科舉了。

  最終大漢第二次科舉考試結束。狀元為連中三元名滿天下的九江蔣乾,榜眼為和蔣乾化敵為友的太原王凌,以及之前不顯山不露水,作者都忘了描寫兩句的楚國平阿人士,雒陽傳聞是蔣乾遠方親戚,實則沒有這件事的蔣濟。第四名石韜,第五名裴潛。

  去歲科舉剛結束沒多久朝廷就出現大量士族官員辭職的風潮,導致本來因為科舉而興起的文華之風被緊張的氣氛所取代。今年雒陽本地士族已經躺平,他們瘋狂的交好這些新科進士,尤其排名靠前的進士更是收到大量達官顯貴的招待。

  在這種情況下,魯肅要離開了。

  盧毓、蓋順四人得知連忙推掉酒席詩會,來為魯肅送行。

  雒陽城南十裡亭,四人擺出些酒水,依依不舍的道別魯肅。

  盧毓道:“子敬兄,我們與你相處時日不長,但知你才是天下第一等的大才。像你這樣的人才為何不留在朝廷,與我們一同複興大漢?”

  其他三人也都是類似的想法,但往日間不好意思說,只能在送行時由最年幼的盧毓來問。

  魯肅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揚天大笑三聲:“哈哈哈,諸君,你們都久居北方,可見過南方那細密的水網間人們是如何過活的?”

  四人一同搖頭。

  “那你們可見聽說過海外可有人居住?可有盛行的文明?”

  四人還是搖頭,年幼的盧毓還道:“能在海外漂泊之地生存的怕不是神仙吧?”

  魯肅和其他三人哈哈大笑。

  待笑過,魯肅正色道:“我曾與會稽黃氏族人交談,得知黃氏先祖曾為孝武帝和孝元帝出海尋訪仙丹,時間最長的一次歷時九年方還。哪怕是到了孝靈帝在位期間,黃氏依然每隔幾年就會出海一次。我詢問那人為何要出海,他卻言語不詳。後來我多方打聽才得知黃氏在海外找到一座巨島,上面富含金礦,黃氏已經偷偷開采了幾百年。”

  四人都聽得如此如醉,紛紛道:“真有此事嗎?”

  “哈哈哈。”魯肅又是大笑,“我也不知。但天下如此之大,光是想要走遍九州四海恐怕一個人的一生都無法完成,又何必一定要留在朝堂之上,而不是放開心神,痛痛快快的去做一場自己想做的事呢?”

  四人這才得知魯肅講述黃氏故事的原因,紛紛拜服不已。

  酒喝光了,人也要散了。

  魯肅最後向四人道別:“諸君,爾等皆是大才,他日必身居高位,我們天下見。”

  四人都為魯肅的豪放所折服,皆大呼“天下見”,惹得周圍路人駐足觀看。待這些人打聽到四位排名靠前的新科進士在送行揚州牧主簿,也都是稱讚不已,反將盧毓四人的名氣又提高了幾分。

  魯肅大笑著打馬南下,他將過武關進入荊州地界,最終前往襄陽拜會劉表。

  但隻行了五六裡,魯肅突然停下腳步。他讓幾名隨從先行在武關等待,自己則入山林更換了衣服帶上帷帽,重新打馬返回雒陽,又繞過大半個雒陽從上西門入城。

  這次他通過雒陽城關時出具的文書不再是揚州牧主簿,而是一個同族名叫魯叔的人。

  魯肅直接來到王垕家,找到了正因坑騙了司馬老賊而有空躲在家中逗孩子的王垕。

  王垕急匆匆換下被孩子尿濕的衣服,一臉正經的詢問:“主簿去而複返,所為何事?”

  魯肅笑道:“願代表我家州牧降服朝廷,永尊漢室。”

  王垕微微一笑:“既如此,大司馬請你到霸府一見。”

  等到夜晚宵禁,王垕才帶著偽裝成隨從的魯肅前往霸府,見到了大司馬曹操、霸府軍師祭酒郭嘉、霸府軍師董昭。

  眾人排列座位做好,魯肅獨自坐在曹操的左手位上,對面就是霸府三巨頭。

  曹操似笑非笑的望著去而複返的魯肅,手中放下校事府白日間送來的魯肅這些天在雒陽的行程表,冷道:“聽說你打算代表孫權小兒降服朝廷,既如此,那我就派出霸府和朝廷的官員東去揚州,如何?”

  魯肅也不轉彎抹角,直言道:“我主孫氏有王霸之姿,今日向漢室提出臣服非是要放棄主導,而是尋求與曹氏聯盟。”

  “聯盟?”曹操冷笑,眼睛眯成一條線,“孫權小兒也敢和我聯盟?就算孫堅、孫策複生也不敢在我面前如此托大!”

  魯肅反諷道:“若是那個佔據了中原膏腴之地的司空曹操,孫氏先主確實差了一些。但現在曹氏不過龜縮司隸一隅,兵少將寡,人口稀疏,如何還能倨傲以凌天下,就憑手裡攥著一個逆賊董卓矯詔立起的漢帝嗎?!”

  “放肆!”

  曹操怒拍桌道。他身後回雒陽看媳婦的宿衛副首領馬超上前三步拔出腰刀,只要曹操一句話就要砍死魯肅。

  魯肅無視眼前的利刃,起身反向前走了一步,馬超手中的腰刀不由得收了一分。

  “大司馬,我主孫氏年少,但才能不下天下間任何一個諸侯。他知袁氏勢大,非獨自可以對抗,這才命我來司隸與大司馬結盟。但大司馬,難道你就認為我主孫氏只能選擇雒陽朝廷嗎?許都那裡可也有一個漢帝。若我主孫氏臣服許都,與許都隔江而治,少說也能有十數年安逸可享,何樂而不為?”

  曹操瞪著魯肅道:“天下只有一個漢室,若是江東孫氏膽敢認偽帝為尊,就不要怪我在這裡殺了你了。”

  魯肅渾然不怕,將衣衫扯開露出自己的胸膛,再向前一步,用胸膛頂住馬超的腰刀:“那就請這位勇士不要再猶豫,正面將我開膛破肚,用我的血來為漢室書寫最後的余暉吧!”

  馬超從未見過這樣不怕死的人,心中敬佩,手上卻微微用力,腰刀在魯肅胸膛上劃出一個傷口。

  “孟起,退下!”

  曹操終於下令讓馬超收刀,起身走到魯肅身旁,拉住他的手大笑道:“哈哈哈,厚土說魯肅為天下間第一等的英雄人物,我本來還有些不信,如今卻是信了。我願與揚州牧結為盟友,一西一南合力攻伐逆賊袁紹。他日攻破袁氏,我願隻取兗、並、冀、幽四州,南方豫、徐、青、荊四州盡歸孫氏。”

  連夜談好了結盟的大致條件,天一亮魯肅將盟書放在懷中便從上西門離開了雒陽,曹操和孫權的盟約短時間還不能公之於眾,要等到合適的時機昭告天下,才能給予袁紹最大的威脅。

  不過魯肅並沒有立刻南下去尋隨從,而是一路向東縱馬跑了一日,在傍晚時分趕到偃師折衝府。

  由於偃師折衝府沒有宵禁,魯肅很容易的就混入其中,一路來到大漢新學院的門口。

  他在這裡呆坐了兩個時辰,突然搖頭笑了一下,起身上馬往武關去了。

  ————

  三國小知識:
  蔣濟為曹操中期很重要的謀士。什麽?你們沒聽說過?這…

  歷史上的蔣濟服侍曹魏四代君王,官至太尉,都鄉侯,死後諡號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