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零七章 做題家蔣乾
  蔣乾看著自己的答題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張貼在布告欄上,滿身的酒意順著冷汗消散不見,隻留下膽顫心驚和滿腹的疑惑。

  首先蔣乾的才華確是不錯,但除了辯才一道,綜合能力也就和盧毓、傅乾等人差不太多,實質上是要弱於王凌、崔鈞、石韜、孟建四人,距離徐庶、法正更是要差上很多。

  那為什麽蔣乾能夠在會試中一騎絕塵?
  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話說去歲雒陽朝廷成功舉行大漢第一次科舉之事隨著邸報和之後袁紹五路伐曹失敗的消息傳遍了大漢。

  徐庶、法正兩人的出色表現和封侯的事跡也隨之名滿天下。

  恰好雒陽朝廷又在春季下發了要進行大漢第二次科舉考試的詔書。科舉取士再次成為大漢十三州士人的談論話題。

  九江名士蔣乾去歲便想來雒陽參加科舉,但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這種通過考試選擇人才的方法不是正道,再加上剛剛納了一房小妾,日夜忙碌,這件事也就放下了。

  等徐庶、法正封侯的消息傳來,蔣幹才驚呼自己錯過了一個名垂青史的機會。他又稍微打聽一下,不得了,雒陽朝廷居然在驅逐非科舉上位的官員,看樣子以後是隻用科舉考試這一種方法來選擇官員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雒陽朝廷並沒有乾這種事。而是蔣乾的消息來源有問題,這不過是許都朝廷放出的假消息,用來配合五路伐曹之前那波士族官吏辭官潮所打的情報戰。

  但蔣乾不知道啊,他信以為真,還思索道:“我雖辯才出眾,獨步江、淮之間,但總歸只是個布衣。本想通過養望的方式來獲得征辟,卻不曾想天下動蕩,士族出身的曹操也要通過考試來篩選人才。如今天下有兩個大漢,我的人望還不足以在任何一個大漢獲得足夠的權勢。我的年紀也不算小,若是再等幾年,東漢(許都)朝廷萬一也改成科舉取士,我又該如何是好?不如現在就前往雒陽,傾盡一生所學,運氣要是夠好,也能混個封妻蔭子。”

  打定注意,蔣乾拜別嬌妻和十幾房美妾,收拾行囊北上雒陽趕考。他家中也算有些薄財,雖一路舟車勞頓,但總歸不用兩條腿走路,路上空閑時間很多。

  再加上他出發的很早,時間很是富裕,便一路尋訪去歲參加過大漢第一次科舉但沒有上榜又沒留在雒陽進入太學,而是選擇回家繼承百萬家產的那一批士族,用以文會友的說辭將去年會試全部二十道考題搞到手,利用趕路的空閑時間分析出題規律。

  等到了雒陽,他得知主考官是徐庶和郗慮,又到處使錢,兼用他獨步江、淮的話術換得了徐庶、郗慮近一年做出的各種文章、詩賦,在會試之前便將考題猜了個七七八八。

  但猜到最後一題蔣乾卻有些猶豫。

  去歲會試最後一題直指察舉製的缺點。蔣乾覺得朝廷現在和士族關系如此冷淡,去歲年底又有大量士族辭官,去歲最後一題說不定目標並不是察舉製,而是壟斷了察舉製的士族,那麽今年會試會不會還會有和士族相關的題目?如果有,會是什麽呢?

  於是蔣乾便偷偷以士族、科舉、官製以及國家為題寫了十幾篇不同論點的文章,無論那一篇都是精雕細琢,稱得上精品。

  就這樣,到了會試那天,蔣乾驚喜的發現自己押中了五六成的題目,而最為難寫的最後一題也因為他的未雨綢繆輕松拿下。

  就這樣,做題家蔣乾一舉奪魁,成為會元。

  不過蔣乾也知道自己最後一題的答案一旦公布定會引起士族的反感,所以這兩日以酒會友的過程中和其他考生談論了無數關於考題的事情,唯獨這最後一題每次都是言語不詳,找話茬岔開。

  現在好了,他想藏著掖著,朝中卻有人想把他架在火上烤。

  蔣乾已經能夠想象那些士族是怎麽看他了。人家這兩日將他當做座上賓,又是送錢又是送美人,他卻向朝廷提議應該遷徙這些士族去給皇帝修陵墓,還要限制人家家中的藏書數量。斷交老死不相往來可能還是好的,就怕有些士族覺得他礙眼,隨便派出幾個族中死士,輕巧的結果了他。

  想到這裡蔣乾又是出了一身冷汗,
  不行,不能坐以待斃!
  既然已經沒法和士族愉快的玩耍,那他就要全面投入朝廷的一方。

  但在此之前,他還需要更大的名望。

  那定了主意,蔣乾一路小跑返回住處,兩個士族送的美人這就迎上來噓寒問暖。

  但蔣乾沒時間和她們玩耍,隻道明日還要參加舉試,需要早點休息。他讓兩個美人去偏房睡下,自己卻從床下找出這小半年的考試分析,又一次研究起來。

  一直到了天明十分,蔣乾還在苦讀。他隻覺自己現在是命懸一線,天下士族都會以他為敵,想要保命就一定要通過極好的成績進入殿試。

  兩個小美人剛剛起床,進屋來伺候蔣乾洗漱,見到往日風度翩翩的蔣乾雙眼遍布血絲,面容憔悴,口/唇乾裂,面色暗淡都是一驚,還以為蔣乾害了急病,詢問要不要找醫師來看一看。

  蔣乾卻道:“快替我寬衣,我還要參加舉試。”

  兩個美人還是有些不放心,但蔣乾執意要去參加考試,兩女只能按照蔣乾的吩咐為他洗漱更衣、熏香掛玉,還為他做了清粥小菜。

  但蔣乾疑神疑鬼,生怕兩女得了背後士族的吩咐,隻說自己不餓,隨便吃了一點乾果、點心,又飲了幾口涼水便離開住所。

  舉試由於人數少了很多便不在太學進行,而是雒陽南宮靠近蒼龍門的乘風、竹、壽安和黃龍四座大殿。

  蔣乾趕在時間截止前抵達蒼龍門,其他舉人都排好隊了。

  他在外圍的禁軍那裡驗明了身份,徑直走到隊列的最前方。

  隊中那些前兩日和他還相善的士族舉人一個個對他怒目而視。

  蔣乾隻假裝沒有看到,挺胸抬頭,邁著方步一步步走到最前。他剛要入列,就聽身後王凌道:“一個人的才乾再怎樣高絕,但人品若是低劣,整日想著加害他人,這樣的人是不能長久的。”

  “哈哈哈。”

  蔣乾大笑三聲,回身衝著王凌,更是對王凌身後九百多名舉人道:“天下間最有才學的人都聚集在這裡,這麽多人難免會有一兩個人品低劣的家夥。但大司徒在《招賢令》中言:‘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想大司徒那樣品德高尚的人是不會懼怕人品不足而只有的才華的人充斥在朝堂上的。彥雲(王凌字)懼怕與小人為伍,不知是懼怕小人本身,還是怕被小人發現自己也是小人呢?”

  王凌大怒,剛要駁斥蔣乾,就聽禮官高呼“吉時到”,蒼龍門大開。

  蔣乾輕笑一聲邁著方步第一個走了進去。

  王凌跟在他身後,咬著牙強行忍住怒火,兩隻手攥成拳,隻想將身前那個小人狠狠的擊倒在地,但一直到兩人從隊列中分開都沒有付諸行動。

  原來蔣乾在乘風殿考試,而王凌作為第二名卻是在竹殿考試。

  帶著如此大的怒火參加這麽重要的考試,可想而知王凌的發揮會有多糟糕了。

  與之相反,蔣乾卻隻覺神清氣爽,一夜未睡也不覺得勞累。他鋪開試卷,看了第一題輕笑道:“如此簡單。”

  “噤聲!”

  巡場的考官大喝道:“如有再犯直接剝奪考試資格。”

  蔣乾連忙抬起雙手示意不會再犯,這才一臉笑意輕輕松松的開始答卷。

  一直到考試結束,蔣乾都是這幅成竹在胸的樣子,再加上他才剛剛硬懟了太原王氏的王凌,那些同樣士族出身想要等考完試給蔣乾點顏色看看的舉人便沒有了主心骨,隻覺此子深不可測,不能隨便招惹。

  他們卻不知,蔣乾返回住處後立刻換了一副嘴臉,捂著肚子就直奔茅廁。一時只聽茅廁方向劈啪亂響,配合蔣乾不停的哀嚎之聲,好似三魂出竅,七魄抬頭。

  等蔣乾從茅廁出來,一個好端端的人便只剩下半條命了。

  原來他昨日一夜未睡本就受了些風寒,早間又疑神疑鬼,不吃兩個美人做好的粥飯,隻用了些過期的乾果、點心,又灌了一肚子涼水,白日間強打精神參加考試,到了晚上終於是忍耐不住。

  話說蔣乾一病不起,只能任憑兩個美女“擺布”,結果卻試出兩女確實傾心於他,每日悉心照護,好一出才子佳人的美景。

  蔣乾不見了人影,這讓那些想找他麻煩的士族舉人很是不爽,他們偷偷找人打聽,才得知這家夥真的害了急病,正在臥床靜養。

  而不知為什麽,這些士族舉人的領頭人物王凌竟也是連續三天自稱身體不適,這些人只能遺憾的搖頭,隻道等王凌病好再讓蔣乾好看。

  就這樣過了幾日,舉試放榜的日子到了。

  ————

  三國小知識:
  今天講一講由王凌主導淮南三叛的第一叛。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專權,王凌鎮守壽春升任太尉。王凌與外甥令狐愚見魏帝曹芳年幼無力掌政,便想改立楚王曹彪,不曾想沒過多久令狐愚病死了,王凌只能找州刺史黃華共同舉事,結果被黃華告發,司馬懿親自帥軍討伐,王凌自知不敵投降,自殺,他和令狐愚被誅滅三族。大寫的一個慘字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