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十三章 斬殺韓遂
  話說,韓遂所部在狄道城外被李應等人大敗而逃。韓遂清點兵馬身邊只剩下三百人了,望著早已經消失在視線外的狄道城,韓遂頓足捶胸,一副絕不甘心的模樣。

  韓鵬看到韓遂如此這般,心裡也不是滋味,於是說道:“叔父,現如今,我等麾下五千鐵騎已經損失殆盡,我等回去厲兵秣馬,尋找機會,以圖東山再起。”

  韓遂聞言大聲喊道:“不,絕不,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傳令全軍,安營扎寨,某定要與他不死不休。”

  韓鵬知道再勸下去,也是無濟於事,隻得應諾而去。

  再說,李應這邊,打掃完戰場,命人將鄉軍屍首盡數安葬,重傷員即刻送往狄道醫館救治。

  剛安排好這些,李應就看到吳倩、侯集兩位將軍來到面前,李應趕忙拱手說道:“多謝兩位將軍拚死相救,不然我等此時早已是刀下之鬼了。”

  吳倩、侯集兩人趕忙回禮,吳倩說道:“公子客氣了,我等與公子也不是外人,令尊乃是我二人的老太守,我等有今天這般地位,還是仰仗老太守當年的提拔之恩。”

  侯集將李應拉到一旁,悄悄說道:“此處只有我等三人,直言公子,那現任隴西太守李參與老太守素來不對付。公子今後還需千萬小心。”

  李應點頭應諾。之後,一行人便開進狄道城內去了。

  李參看到李應等人來到太守府,趕忙向前迎接,臉上喜氣洋洋,嘴裡連連喊道:“子瑜,子瑜,都長這麽大了,長成個七尺漢子了,我真替老太守感到高興啊!”

  李應見李參一副諂媚的笑臉,也陪他演起戲來,趕忙說道:“叔父還記得子瑜,父親時常提及叔父,說叔父文韜武略,英雄蓋世。不想今日,子瑜還能再活著見到叔父。子瑜心裡苦啊,自從接了叔父的斥候飛騎,某事快馬加鞭,絲毫不敢停歇趕來救援,不想叔父竟然不顧孩兒之心,欲用某消耗賊軍,孩兒心裡苦啊!”說完竟然嚎啕大哭起來,那樣子就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李參也是沒想到,本來只是準備客套幾句,之後在安撫一下遠道而來的李應所部,不成想,李應竟然當著眾人的面痛哭流涕,那樣子跟剛剛城外血戰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硬是讓李參頓時無所是從,隻得不斷好生安慰。一旁的吳倩、侯集兩位將軍也是看傻了,不只是他們,就連石寬等人也是驚掉了下巴。

  唯一沒有驚訝的是沿街的百姓,聽著李應哭著痛訴李參見死不救,引得百姓個個義憤填膺。李應所部鄉軍連日來在城外的表現,早已經傳遍全城,百姓見到李應痛苦,心裡也是感同身受,都以為李應真的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能讓一個七尺的漢子痛哭流涕。

  李應時刻注意著百姓的動靜,這個結果就是他想要的,一來讓李參騎虎難下,日後也不好為難自己;二來,他要借機收買人心,不是說劉備的江山就是哭來的嗎。

  李參也覺察到百姓的動靜不對,趕忙請眾人進內院說話。來到內院,李參看著李應說道:“子瑜,某發了三十六道斥候飛騎到各處縣求援,可是唯一來援的卻只有你部,真的是患難見真章啊!”

  李應回道:“太守有難,某怎會坐視不理。”

  李參看到李應如此說,於是說道:“子瑜,你率部馳援,大破賊軍,立有大功,某有意讓你做狄道縣令,陪同本官一同治理狄道。”李參打的算盤那是定當響,他知道,李應有功,若是放回襄武,恐怕養虎為患,倒不如留在身邊,時刻約束於他。

  李應怎會不知李參所想,於是試探性問道:“既如此,多謝叔父,只是某部鄉軍該當如何?”

  李參聞言說道:“自然回到襄武,之後,某會令襄武縣令將他們編入縣丁,日後也算是正規軍人了。”

  李應聽完說道:“既如此,屬下遵命,只是某想留一人在身邊。”

  李參隨口說道:“那是自然,子瑜身邊沒有個得力的人手,怎麽治理全縣,準了。”

  晚上,李應便和張霞等人告別,目送他們離開,返回墨家去了。

  不說李應和李參在狄道城裡的勾心鬥角,我們再來說說韓遂所部西涼軍馬。韓遂自從戰敗後,心裡就一直不舒服,總想著要報仇,但是奈何兵力不足,於是率部開進大山,竟然乾起了馬匪的勾當,隔三差五的就去狄道城外的村莊劫掠一番,不光如此,韓遂還縱容部下燒殺搶掠,禍害婦女,所過之處屍橫遍野,殘不忍賭。

  李應剛剛接任狄道縣令,就遇到了這麽棘手的事。奈何手下鄉軍已經回襄武縣去了,若是想剿匪只有依靠狄道守軍,好在吳倩、侯集兩人與李應關系還不錯,請他們出城剿匪也是本職工作,於是就向李參請命,沒想到,李參張口就答應了。

  於是李應先是帶著三百騎兵到各個被襲的村莊查看情況,沒想到,情況比他想象的更加慘烈,幾乎每到一個村莊,都是屍橫遍野到處都是斷壁殘垣。而李應每到一個村莊,就隻做一件事,收攏屍首,埋葬百姓。以至於到達第九個村莊時,李應恨不得活刮了韓遂。他沒想到韓遂竟然連懷胎十月的孕婦和嗷嗷待乳的嬰兒也不放過,殘忍程度令人發指。

  李應回到縣衙,心裡一直在琢磨怎麽才能徹底解決掉韓遂所部,想來想去,突然靈機一動,趕忙叫來公孫賈、吳倩、侯集三人,李應對公孫賈說道:“你即刻散步消息,就說本官出任縣令,就該於民同樂,但是狄道百姓眾多,本官之意選一村莊,與民同慶。於後日在城外三十裡的水牛埠村舉行盛典,屆時某將親自前往。”公孫賈領命而去。

  李應又對著吳倩、侯集說道,你等如此如此。

  第二日,消息傳遍全城,侯集更是帶著三四十人親自到水牛埠村安排慶典。

  消息傳到韓遂軍中,韓遂決意一舉斬殺李應,韓鵬勸道:“叔父不可中了李應奸計。”

  韓遂想都沒想說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李應他找死,某豈能不成全他。”說完整軍備戰。韓鵬無奈的應諾而去。

  韓遂不是沒想過會是李應圈套,只是人往往容易被仇恨蒙蔽雙眼,韓遂覺得就算是圈套,他也要斬殺李應。

  第三日,李應果然出城門到水牛埠村參加慶典。百姓們看到李應的官轎到來,紛紛村口迎接,李應向眾人揮手致意,那樣子很像是上級領導下鄉來視察工作。

  進入村裡,是滿院子的流水席,一桌接著一桌,桌子上擺滿了村民自個家裡帶來的食物,當然更多的是侯集從縣城裡采購的。

  待到李應坐下,端起酒杯,對著滿院的百姓說道:“本官何德何能,竟然能做狄道父母官,治理爾等百姓,若是不能讓大家安居樂業,本官愧對大夥。”

  不等李應說完,斥候來報,說,西南方向,一夥馬匪急奔而來。百姓們頓時慌了。李應倒是笑笑,然後說道:“護送百姓們進山。”李應之所於選擇水牛埠村,就是因為,村外就是大山。一來,便於埋伏士兵;二來,也便於疏散百姓。

  不一會,韓遂殺到,看到李應正在村裡等他,心中大怒,罵道:“呸,奸詐小人,今日某就來取爾狗命。”說完衝著李應就衝了過來。

  只見這時,四面伏兵殺出,公孫賈更是力戰韓遂,一時之間,到處是廝殺聲和金屬撞擊聲,儼然奏出了一副金戈鐵馬的曲調。

  韓遂拚命想越過公孫賈直取李應,奈何就是衝不過去,大戰三十回合之後,韓遂余光看著身邊竟然再無一人,回身看時,侄子韓鵬等一乾人等具皆下馬投降,韓遂氣急,一不留心,竟然被公孫賈一劍刺了個透心涼。

  戰鬥停止了,一代梟雄韓遂,竟然死在了小小的水牛埠村,可惜他尚未成名,就讓公孫賈給殺了,但是歷史的車輪不會就此止步,閑置的空缺,自然有後來人補上。

  這些暫且不論,隻說韓遂死後,吳倩等人押著韓鵬來到李應面前,說道:“大人,此人如何處置?”

  李應看都沒看韓鵬,厲聲說道:“殺,一個不留。”

  吳倩應諾,不一會慘叫聲響徹大山,片刻之後便沒了聲音,整座山村裡,連鳥叫聲都沒有了,一時間寂靜的可怕。

  李應看著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向著蒼天怒吼,“要是果真有天譴,那也應該是他們,某本意放韓遂離去,可是他卻縱兵截殺百姓,作為軍人,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底線。”

  隨後天空中下起了瓢潑大雨,李應卻沒有再做停留,大軍冒著大雨返回狄道城去了。

  看著漸漸消失在大雨中的背影,水牛埠村的百姓心中,不知道是該感激,還是該畏懼這支軍隊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