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二章 改造長安
  未央宮前殿之中,隨著一聲爆呵聲傳來,宮殿肅立的侍衛們齊刷刷的看向大殿,誰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原來這聲爆呵來自晉帝李應,李應怒視著蔡邕,臉上的肌肉因為極度憤怒而不停的抖動著,此刻的李應猶如燒開的熱水,全身都在沸騰。再看蔡邕,卻是目光緊緊的盯著李應,全然沒有退縮的樣子。

  時間推回到半個時辰之前,朝會剛剛開始,李應掃視了一眼眾人,而後說道:“今日朝會,一來匯報瘟疫防控成果。二來,朕有大事宣布。文和,你先說說疫情情況。”

  賈詡聞言,拱手向前說道:“回陛下,全國瘟疫疫情總體得到控制,疫情爆發地點主要是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池,偏遠小城影響不大,疫情最嚴重的是荊州的南郡、南陽郡和並州的太原郡,關中各地,臣匯總各地報來的奏章統計,全國患病人數共計約二十萬人,目前死亡人數近八萬人,其余患病者都被集中隔離。”

  張文聞言,向前說道:“稟陛下,全國征調大小藥師共計三千人,臣都已經分配到各地抗擊瘟疫,另外南陽郡太守陳康來報,說是名醫張仲景到達南陽郡,且經過多日診治,已經配出了抵製瘟疫的良方,目前正在宛城等地推行,如果真有成效,臣便命各地推廣。”

  法正見此,說道:“陛下,禦史台成立以來,九道巡查禦史已經在全國各地巡查一遍,查處怠政以及胡亂施政者三十五人,多是各縣的地方官員,另外查處抗拒執法的豪族士紳一百多人。另外還有一些事,臣請求私下裡密報陛下。”

  李應聞言,看了看法正,然後會意的點了點頭,隨後看著眾人說道:“此次瘟疫大爆發來的突然,可是你等盡心竭力,總算在年底前控制住了瘟疫的大規模傳播,你們是有功的,你們的功績,朕都記得,待到朕將封賞事宜敲定,擇期一並為爾等封爵論功。”

  “萬歲。”群臣聞言大聲呼喊道。

  李應隨後看著眾人,說道:“這第一件事說完了,就該說說第二件事了,你等久居長安,可有發現長安城中是否缺少些什麽?”

  張文聞言,向前說道:“長安宮殿樓閣林立,且作為前朝故都,一應設施配套齊全,似乎並不缺少什麽。”

  群臣也是疑惑的看著李應,心中都在琢磨著李應這話的意思。

  李應見眾人議論紛紛,始終不得要領,於是說道:“爾等難道沒覺得帝都長安缺少些人氣嗎?”

  蔡邕聞言,向前說道:“陛下,長安是前朝四百年故都,虎踞龍盤,從來都是帝王之氣的象征,自古就有秦川自古帝王鄉的說法,帝王之氣籠罩下,少些許人氣又能算得了什麽呢。”

  李應看著蔡邕說道:“一朝國都,沒有人氣,缺少人口,其熱鬧程度還比不上宛城,商人不能匯聚,財富外流,空蕩蕩的長安滿是樓台亭閣又有何用,朕一直認為一朝國都不僅僅要是全國的行政中心,更要是全國財富、文化、思想、教育的中心,一個富庶的國家,從他的國都繁華程度就能看的出來。”

  蔡邕聞言,急聲說道:“陛下,眼下國家初立,百廢待興,國庫財力有限,時下又遇上瘟疫橫行,陛下不可再大興土木,自毀社稷啊。”

  李應卻是擺手說道:“不,朕不是要大興土木去蓋徒有其表的宮殿樓閣,而是有意將長安城中除了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三處宮院之外的所有宮殿樓閣盡數拆解,將長安街道拓寬,興建民居、商業街、興修長安西市、東市,將長安從單一的政治中心,向集成行政、通商、貿易、外交、漕運、文化、教育的完善的新型大都市。”

  蔡邕聞言,跪拜在地,群臣聞言也紛紛跪拜在地,大聲疾呼:“陛下不可,陛下不可啊。”

  “有何不可?”李應生氣的問道。

  蔡邕趕忙拱手說道:“陛下雖不是興建宮殿,可是大規模拆除宮殿萬萬不可。”

  李應聞言,爆呵一聲說道:“蔡邕,你還真是朕的好國丈,朕以前還真是錯看你了。”

  蔡邕聞言,大聲喊道:“為公不徇私,朝堂之上只有君臣,沒有國丈,臣秉公直言,陛下不可如此。”

  李應冷眼看著蔡邕,而後見到滿朝文武,除了賈詡、法正、張文之外全部跪倒在地,冷聲說道:“好啊,都是朕的好臣子。”隨後又看了賈詡三人一眼,轉頭看向群臣厲聲說道:“朕意已決,絕不更改,立刻命工部設計規劃圖,三日後交給朕審閱,另外調長安守備石寬所部配合工部施工,此事由賈詡起草詔書,法正審核後交給朕禦批,張文接到朕的禦批之後,立刻實施,敢有阻攔者按律法執行。”

  “諾。”賈詡、法正、張文三人當下應諾。

  蔡邕見李應絲毫不聽勸阻,於是緩緩起身說道:“陛下當真不聽老臣忠言。”

  李應看著蔡邕說道:“聖旨已下,君無戲言。”

  蔡邕目光緊緊的盯著李應,而後說道:“臣忠心為國,一片忠心天地可鑒,今日陛下不聽勸告,自斷龍脈,泄了長安的帝王之氣。為了喚醒陛下,臣當以死明志。”蔡邕說完,一股腦的衝著大殿之中的頂梁柱撞去。

  李應見此大驚,急聲喊道:“快攔下他。”說著一個箭步就衝下台階。群臣見此紛紛去拉蔡邕,可是哪還來得及,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張繡一把抱住蔡邕掀翻在地,不巧的是頭卻磕到了地上,蔡邕一把年紀哪能受得了這般撞擊,隨即昏迷過去。

  李應見此,急忙來到蔡邕身邊,大聲喊道:“快,傳最好的禦醫前來。”

  不一會,禦醫來到,在為蔡邕把過脈搏之後,對李應說道:“回陛下,蔡大人只是情緒失控,再加上頭部撞擊,暫時昏迷過去,臣開幾幅藥方,調養幾日就無大礙了。”

  李應隨即命禦醫退下了。此時滿朝文武才松了口氣。

  賈詡來到李應身邊拱手說道:“陛下,那長安改造之事,是否依舊實行。”

  李應衝著群臣說道:“聖旨即下,按旨行事。今日朝會就到此吧,諸位愛卿退下吧。”

  “諾。”眾人紛紛離開大殿。蔡邕也被侍衛抬回府邸。大殿之上,只有法正還在遲疑是否還留下。

  李應回頭看了法正一眼,而後說道:“孝直隨朕走走吧。”

  “諾。”法正趕忙說道。

  二人隨後走出大殿,行走在未央宮的大道之上,李應開口說道:“孝直方才在大殿之上,似乎有話對朕說。”

  法正聞言,說道:“陛下,臣將九道禦史派往各地,自己也沒閑著,臣近幾日前往了災情最嚴重的南郡。此番一去,臣百感交集,不敢不告知陛下。”

  李應聞言,突然停下腳步,而後轉身盯向法正說道:“你且說說看。”

  法正聞言,跪在李應腳下說道:“陛下,臣暗訪南郡十五縣,發現南郡之所以疫情得不到控制,乃是因為朝廷的法令在各縣難以推行,南郡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地方豪族勢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官府,他們不僅僅佔據著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擁有不少鄉兵,各家族勢力之間互相勾結,儼然已經成為地方的毒瘤,他們建有鄉邑,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完全可以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朝廷幾次在南陽難以征稅,大多都是因為地方豪族抗租抗稅。這件事不解決,遲早會釀成大禍,再有這些地方豪族往往在朝中都有人脈,臣故此才私下裡說給陛下聽。”

  李應聞言,皺著眉頭,好久不曾說話,心中反覆權衡著利弊,許久才開口說道:“此事絕不只是在南郡一地,恐怕全國各地像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孝直有何高見?”

  法正拱手說道:“臣確實想過計策,既然地方豪族勢力強大,可否加強地方官府的軍事勢力,從而壓製豪族擴張。”

  李應擺手說道:“不可,地方官府勢力太大,一來會加大國庫開銷,二來也會削弱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控制優勢。”

  法正見此說道:“那就查抄豪族家產,充實國庫。”

  李應卻是苦笑著說道:“也不行,孝直剛才也說了,地方豪族在朝中人脈甚廣,若是整治必須連根拔起,對於晉國來說必定是驚天大事,恐怕會引發混亂。”

  法正說道:“那陛下可有良策?”

  李應此時皺著眉頭說道:“朕心中已有主意,不過不可操之過急,這樣,明日你叫上文和、文優二人到禦書房見朕。朕有要事與你等商議。”

  “諾。”法正隨即退下了。

  法正走後,李應隨後來到蔡琰寢宮,蔡琰得知李應到來,急忙一把拉住李應的手說道:“陛下,父親怎麽樣了,臣妾怎麽聽說,父親與陛下吵起來了。”

  李應看了蔡琰身邊的宮女一眼,宮女隨即瑟瑟發抖,隨後趕忙退下了。

  李應隨後拉著蔡琰來到內堂,說道:“琰兒不必擔心,禦醫已經看過了,並無大礙,休息幾天就好了。”

  蔡琰滿臉擔憂的說道:“陛下,朝堂之事,臣妾不敢多問,只是父親為何突然頂撞陛下。”

  李應搖了搖頭,隨後說道:“哎,朕今日宣布拆除長安城內除了未央、長樂、建章三宮之外的所有宮殿樓閣,嶽父認為此事泄了帝王之氣,還以死相逼。”

  蔡琰聞言,急忙起身,跪在李應腳下說道:“臣妾替父親向陛下請罪,父親愚昧,不識大局,還望陛下看在臣妾的面子上,不要怪罪父親。”

  李應聞言,急忙扶起蔡琰說道:“琰兒說的哪裡話,朕豈是小肚雞腸之人,朕與國丈爭得不是個人觀點,乃是國家大局,有分歧很正常,朕豈會怪罪。倒是琰兒,竟能看出朕的苦心。”

  蔡琰聞言說道:“陛下所做的是對的,宮殿閑置不用,卻用來豢養大批奴仆,不僅空耗國庫,而且會讓天下百姓覺得陛下太過奢侈享受,若是真能將長安城建成繁華的都市,天下的商人造訪長安,財富就會源源不斷的充實國庫,這是長遠大計,臣妾自然站在陛下這邊。”

  李應聞言,心中感動,一把將蔡琰抱在懷裡,說道:“滿朝文武,卻不想知朕者文姬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