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逐鹿中原(下)
  上回說道,李應召集各地文武大員集結長安,並命賈詡向眾人傳達軍隊改革方案。

  賈詡看了看李應,又掃視了一眼各位將軍,見他們一個個坐直身子,張望著腦袋,神色凝重的看著自己,隨後取出早就擬好的文書,揚聲念道:
  “即日起,將現有作戰部隊整編為兩個軍團和三個邊防軍,兩個軍團為“關隴軍團”和“荊襄軍團”,三個邊防軍為:西川軍、西涼軍、北方軍。晉王為關隴軍團主帥,賈詡為軍師,龐德、石寬、馬超、李傕、郭汜、李衷為主將,張繡、梁興、侯選、程銀為副將。”

  眾將聞言紛紛領命。

  賈詡繼續念道:“任命高順為荊襄軍團主將,陳宮為軍師,公孫賈、馬玩、楊秋、楊柏為副將。”

  高順等人紛紛領命。

  賈詡看了一眼眾人,接著念道:“任命馬騰為北方軍主將,張燕為副主將,張濟、樊稠、張遼為副將,駐防並州。任命吳倩為西涼軍主將,侯集為副主將,馬休、馬鐵為副將駐防西涼。任命張任為西川軍主將,法正為軍師,李嚴、黃權、馬忠、鄧芝為副將,駐防西川。”

  “諾。”眾將紛紛領命。

  李應看著眾人,見有的人神采奕奕,有的人鬱鬱寡歡,更有的人低頭不語。李應知道每一次改革意味著利益的重新分配,難免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如果這個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引發一連串的抵製,甚至是叛亂。

  想到這些,李應於是衝著眾將說道:“此次軍事調整是為了之後與敵軍作戰,便於部隊調動,諸位將軍放心,軍令依舊不變,日後但有立有軍功者,照樣論功行賞、加官進爵,再有你等雖然被分為幾個軍種,但是待遇依舊全軍統一,沒有嫡系、旁系之分,另外孤之後會派遣精通律法、軍令的乾吏分配到各營、各軍,他們就是各營的執法官,軍事作戰他們不管,但是軍紀軍法,他們責無旁貸。”

  眾將聞言各自心中思索著自己的小九九。也有膽子大的,不如馬超就向前問道:“主公這是何意,難道日後帶兵打仗還得帶著這些法吏?”

  李應聞言,厲聲說道:“沒錯,軍法大於天,任何人違法軍法,必定要軍法從事。”

  高順聞言,向前說道:“如此這般,我等行軍作戰會多有掣肘,恐怕容易貽誤戰機。”

  李應聞言,拍了拍高順肩膀,隨後說道:“無規矩不成方圓,你等知道日前諸葛亮進攻巴郡,西川軍為何大敗而歸嗎?”

  張任聞言,滿臉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李應將這一切看在眼裡,轉過頭來繼續說道:“西川軍之所以大敗,乃是因為吳蘭、雷銅二人不奉軍令,私自率軍出城,才導致最後大敗而歸,孤不得不與劉備罷兵求和,爾等說說,軍法不嚴,功虧於潰,這個教訓還小嘛。”

  眾將默然不語,張任更是將頭低到胸口,不敢去看同仁的目光。

  李應再次說道:“將士不遵軍法,要軍法何用?百姓不遵國法,要國法何用?你等難道以為自己是佔地為王的馬匪,不,你們是軍人,是大漢的軍人,是這個國家的正規軍,沒有軍法制約,你等就是一盤散沙,這樣的大敗還會再次發生。”

  李應說完,掃視了眾人一眼,將效果已經達到,於是說道:“好了,孤剛剛的話有些重了,但是也是要你等明了軍法的重要性,你們各自回去收拾收拾,該和家人道別的道別,在京城沒完成的事,趕緊去做,三日後你等各自回到駐地,將軍容軍紀給孤好好抓一抓,走吧。”

  眾人聞言,紛紛離開議事廳,李應單獨留下張任說話。

  看到眾人都走了,李應帶著張任來到內堂喝茶。

  二人坐定,張任急忙又是起身說道:“主公,某有虧於主公,吳蘭、雷銅擅自出兵,某身為主將,難逃其究,還請主公責罰。”

  李應聞言,趕忙扶起張任說道:“剛才那麽說只是為了安撫眾將,並非是擠兌張將軍,將軍不要放在心上。至於吳蘭、雷銅擅自出兵之事,孤早已有定論,不要再提了,如今請將軍到內堂說話,實在是顧慮將軍心中不快,故此開導,如今看來,將軍心胸寬廣,乃是大將風度。”

  張任聞言,連連說道:“不敢當。”

  李應見時機差不多了,於是問道:“將軍在西川,可知如今西川各方士族豪紳對孤如何看待?”

  張任聞言,沉默良久,才說道:“主公問起,某當直言相告,劉璋治理西川之時,多實行仁政,多以勸化為主,故此地方豪紳只要手中買通關系,往往能夠在地方上叱吒風雲。可是如今主公攻下西川之後,強製在西川實行法治,而且重刑法而輕仁政,平頭百姓自然叫好,只是地方豪紳如今被各方打壓,隱隱有騷亂跡象,只是沒有發難而已。”

  李應聞言,說道:“張將軍能如實相告,孤很高興,孤還想問將軍以為是仁政好,還是法治好?”

  張任聞言,拱手說道:“任出身貧寒,但從小父親就教育某以忠義為本。某說這些,是想說平頭百姓在劉璋的仁政下得到的不是太平盛世的日子,而是地方豪族大戶欺辱,百姓犯法,都是輕邢重判,而豪紳犯法卻可免罪,在某的家鄉,豪紳大戶打死平頭百姓是不會被官府拘押的,往往在地方上,一個豪紳比縣官權利還大。不過如今不同了,半年來,西川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官府的威信提高,豪紳大戶多有收斂,以前欺男霸女的事也很少發生了。”

  李應聞言,說道:“不,這還不夠,要讓律法深深的烙進每個百姓的心裡,有事找官府,那才是真正做到了法治天下。”

  張任聞言,滿臉憧憬的說道:“主公所思所想與天下諸侯都不一樣,天下的諸侯都在想著如何鞏固自己的地盤,如何增強軍力。可是主公卻心懷天下,為平頭百姓著想,立志創建一個法治社會,某佩服主公的志向。”

  李應聞言,笑了笑,隨後說道:“張任,孤第一次見你就有中心心相惜的感覺。當時不懂,如今明白了,你我身上都有一種家國情懷,舍生取義,盡忠報國。可是我們的“國”是有區別的,孤的國是天下百姓的國,你的國是西川百姓之國。”

  張任說道:“主公說的是。”

  三日後,李應親自出城送別各方文武大員返程。

  李應遠遠的看到馬雲祿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城門邊上,目視著父親和哥哥們遠去的背影。李應輕輕走到馬雲祿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馬姑娘,你還好吧?”

  馬雲祿滿臉愁容,隨後看向李應,眼中充滿了幽怨,徐徐說道:“子瑜,父親和我說,若是等不到心裡的那個人娶我,就讓我忘掉他,重新開始。”

  李應聞言,轉身背對著馬雲祿,不敢去看她的面龐,李應知道此時馬雲祿的臉上應該掛滿了淚水,偏偏她又是一個要強的女子,不願意在別人面前展露她脆弱的一面,除了李應。

  馬雲祿望著李應的後背,隨後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心意,一把抱住了李應,李應先是一驚,隨後也便釋然,兩人就這麽靜靜的抱住一起,沒有任何人來打攪他們,馬雲祿多想一輩子都停留在這個美好的時刻。

  站在城樓之上的張霞目視著這一幕,眼裡雖然存留著淚水,可是張霞始終不願淚水流下,看著馬雲祿與李應相擁在一起之時,眼淚還是不爭氣的奪眶而出,這一流便一發不可收拾,張霞怕別人看到,於是用輕紗遮住面龐,一路跑下城牆,坐上車轎回到府邸。

  傍晚時分,李應回到晉王府,此時的張霞親自下廚,為李應準備了一桌子的好菜。

  李應看著張霞問道:“霞兒,今天親自下廚啊,我有口福了。哎,那些臭小子呢,怎麽不在?琰兒怎麽也不在?”

  張霞聞言,說道:“妾身讓老大、老二都到琰兒妹妹那兒去用膳了,今天就我們兩個人。”

  李應聞言,壞壞的說道:“霞兒今天是不是要與孤過二人世界?”

  “去,沒正經的!”張霞故作生氣的說道。

  說完從廚房取來一壺好酒,然後為李應斟酒,然後又給自己斟滿,說道:“來,夫君,你我夫妻共飲此杯。”說完就一飲而盡。

  李應見此,隨即飲下這杯酒。

  張霞再次為李應斟滿,然後說道:“再敬夫君一杯。”

  李應雖然有些狐疑,但是還是一飲而盡。

  張霞之後又為李應斟滿,李應見此,一把抓住張霞的小手說道:“霞兒有事,但說無妨,不必如此。”

  張霞聞言,看著李應說道:“夫君,你我二人已經在一起十二年之久,我知道夫君對霞兒一心一意,就算是琰兒妹妹也未必有妾身得到夫君的愛多。”

  李應聞言,一把抱住張霞,然後深深吻了下去,張霞話到嘴邊卻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生生咽下。

  許久,李應抬起頭來,含情脈脈的看著張霞說道:“孤知道霞兒要說什麽,孤辜負的女子不少,但是唯獨不願辜負霞兒,孤本以為這一生有霞兒一人就好,可是許多事卻事與願違。”

  張霞聞言,依偎在李應懷中,說道:“馬姑娘是個好女人,夫君這麽對她,太無情了。”

  李應說道:“世人都說李應直重陽剛,不懂柔情,可是只有霞兒才真正理解孤的心。”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