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七十章 弘農會戰,曹李交鋒
  建安六年二月(公元201年),曹操命張郃、李通引五萬兵馬駐守幽州,命高覽、李典引五萬大軍駐守冀州,命曹洪、徐晃引五萬大軍駐守合肥。親率十五萬大軍進攻李應,一場北方的大戰揭開了帷幕。

  曹操大軍出許昌後,兵分兩路:一路由曹操親率十萬主力大軍經過東都洛陽,沿“崤函谷道”進攻弘農郡;一路由大將曹仁率領五萬大軍進攻南陽郡宛城。

  李應在關中得到消息,召集眾將商議。

  賈詡向前說道:“主公,曹操此番兵分兩路進軍路線,與當年高祖皇帝和楚霸王一同滅秦的路線吻合。某想,曹軍意圖有二:其一,大軍主力進入崤函谷道,將我軍主力吸引到弘農郡的秦關(秦朝函谷關)一線,試圖與我等展開決戰;其二,曹仁大軍欲要攻下宛城後,西進武關,繞過潼關,直逼長安。當年高祖皇帝就是趁著秦軍大將章邯主力與項羽在函谷大戰,自己出奇兵沒費多大力氣攻下了關中等地。”

  李應聞言說道:“曹操此次手筆卻是不凡,眼下我等兵力不及曹操,秦關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雖然只有三萬兵馬,卻不必太過擔心。倒是高順在南陽郡基本上無險可守,與曹仁對戰,某恐怕有失。”

  張文聞言說道:“主公擔心卻有道理,某提醒主公,這水面上的敵人至少看得清,可是這水下的敵人卻難以預料。”

  李應皺著眉頭說道:“文優之意是說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

  張文說道:“正是這二人,劉璋性子軟弱,近來聽聞益州多有變數,他此時必不敢來犯,但是荊州劉表前番收留了劉備,實力大增,且一直覬覦南陽郡很久了,某料想曹操必定結盟劉表,共取南陽。”

  李應聞言,騰一下起身,隨後急聲說道:“既如此,高順必定不是對手,南陽若丟,某失去爭霸中原的橋頭堡,從此被堵在關中,此招確實毒辣。”

  法正聞言向前說道:“主公,南陽郡本就是四戰之地,此時又被曹操和劉表覬覦,恐怕不好守衛,不如放棄南陽郡西部各城,退守宛城一線,讓劉表與曹操正面相對。屆時只要我等擊退曹操西犯之軍,曹操必定退回許昌,轉而進攻實力縮小的荊州,荊州若得,曹操必定志得意滿,大舉進攻江東孫權,我等正好從中取利。”

  李應聞言忽然想起,歷史上曹操確實先滅荊州,轉而進攻孫權,因為在曹操眼中,劉表、孫權之流,一擊必破。

  想到這些,李應說道:“某有主意了,傳某軍令,命高順退守淯水西岸的宛城一帶,若劉表來攻,就奪取樊城,若劉備來攻,就進軍新野,依托漢水、淯水駐防,將曹仁大軍堵在河東。”

  眾人深以為然。

  李應接著說道:“明日一早,某親率關中三萬主力前往秦關,與曹孟德在弘農比劃比劃。”

  第二日,李應向天子請命,隨後出師,大軍於三日後到達潼關,李應沒做停留,直率大軍又於三日後到達秦關,與公孫賈的三萬大軍回合。

  來到秦關(秦朝函谷關),李應不由得感慨萬分,崤函谷道北有太行,南有秦嶺,黃河穿流而過,雄關在此,當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如此雄關,東漢朝廷竟然棄之不用,荒廢百年,還將函谷關遷往洛陽一帶的新安縣,卻是暴遣天物。

  一番感慨之後,不由得詩興大發,隨口作來:

  黃河出崤函,
  明月照漢關。

  秦王掃六合,
  函谷正東開。

  醒掌天下權,
  醉臥殺人劍。

  何日平中原,
  山河入夢來。

  就在李應忙著加固秦關之時,曹操大軍已經進入弘農郡,先攻取了新安附近的漢關(漢朝函谷關),進而沿著崤函谷道進逼秦關。

  曹操見秦關險隘,猶如天塹,隻得命大軍在關外三十裡安營下寨。隨後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荀攸對曹操說道:“主公,昔日秦國依托函谷關,硬是抵擋住了關東六國幾百年的進攻。漢高祖皇帝也是趁著項羽與秦軍主力在函谷大戰,轉而進攻武關,才進入關中等地,一舉滅秦。此關真可謂天塹,而今李應在此集結六萬大軍,我軍僅有十萬,隻可引李應出關野戰,不可盲目攻關。”

  曹操深以為然。

  程昱聞言說道:“主公,其實要進入關中,除了經過秦關,還有一條路可走。”

  曹操聞言急忙問道:“仲德快說!”

  程昱聞言說道:“黃河北岸與太行山交界處有一座關隘,名曰:箕關。出此關可進入河東郡,北可取並州,南可攻關中。屆時,李應在秦關六萬大軍形同虛設,必然回師關中,某料定關中此時必定空虛,可一舉拿下。”

  曹操聞言大喜,當下依計行事。命夏侯惇、夏侯淵引七萬大軍北渡黃河,進攻箕關,自己則親率三萬大軍虛張聲勢,吸引李應注意。

  再說李應軍中。

  李應對著眾人說道:“李衷將軍送來密報,曹操已經命夏侯兄弟帶著七萬大軍北渡黃河,意圖進攻箕關要塞。你等以為如何?”

  賈詡拱手對李應說道:“主公,箕關要塞雖然只有樊稠、馬休二位將軍的一萬人馬,但是東有駐守太行的張遼八千精兵,北有並州牧馬騰麾下西涼騎兵。且箕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支撐一月有余,我等莫不如進攻關外的曹操三萬大軍,屆時就可進攻洛陽,曹操見此,必定讓夏侯兄弟退守洛陽。”

  李應聞言,沉思許久才說道:“若是曹操自是虛晃一槍,目的是引我等出關野戰,如何是好?”

  賈詡聞言不語,說實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賈詡剛剛隻想著如何保住箕關要塞,卻忽略了曹操善於用計。

  法正見此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曹操前年與袁紹爭奪白馬之時,就曾經用過此計,不可不防。”

  張文聞言向前說道:“主公,曹操此番用計,一石二鳥,主公若死守關隘,曹操七萬大軍攻破箕關只是時間問題,箕關失守,曹操北可取並州,南可攻關中,秦關六萬大軍形同虛設。主公若進攻曹操,與之野戰,那麽夏侯兄弟必定回軍,與我等展開野戰,曹軍十萬主力,我等六萬,兵力上吃虧。”

  李應聞言,再次陷入沉思,隨後目光灼灼,言辭懇懇的說道:“如今若龜縮關內,坐以待斃,不智。曹操好手段,逼得某必須和他展開野戰。縱然如此,某關中軍還怕他曹操否!此戰務必速戰速決,以雷霆之勢一舉滅掉曹操三萬主力,進而與夏侯兄弟的七萬大軍展開決戰,只要能在夏侯兄弟回軍趕到之前,吃點曹操三萬主力,那麽我們就大大縮短了兵力差距,未嘗不可一戰。哼,某倒要看看,如今這天下是他曹操的,還是某李應的。”

  眾人見此,紛紛跪拜,大聲呼喊:“萬歲,萬歲,萬歲。”

  李應心中大定,隨後親自視察軍營,集合所有兵力,召開誓師大會。

  李應身著黑盔黑甲,走向點將台,隨後看到密密麻麻,嚴陣以待的將士們,心中頓時信心十足。幾十名傳令兵俱皆站在高處,等著將李應的話大聲傳給全軍知曉。

  李應整理了一下衣衫,李應衝著眾人喊到:“將士們,你們都是隨某一路衝殺出來的百戰精兵,某現在問一下,有誰是某從隴西帶出來的老兵,向前一步。”

  隊伍中只有寥寥數十人出列。

  李應見此,接著喊到:“有誰是隨某從涼州一路殺出來的老兵,請出列。”

  話音剛落,約有三千多將士走出隊列。

  李應隨後說道:“當年,某從隴西起兵,一路殺來,不覺已經十二年了,可是這亂世依舊沒有平定,某自覺心中有愧。某曾經許若過你們,要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而今我們已經據此不遠了。走出隊列的老兵,你們都是隨某征戰十二年的精兵悍將,今日曹操大軍進犯,他不想要我等過上好日子,他要奪取我們奮鬥了十二年的勝利成果,爾等答應嗎?”

  “不答應,不答應,不答應。”

  李應見此,接著說道:“爾等經常抱怨沒有番號,今日某給你們番號,所有出列的老兵成立一營,名曰:先登死士。此戰某親自帶爾等衝鋒,讓曹軍見識一下,什麽是軍威。”

  “虎,虎,虎”

  三軍將士被李應一番言論,鼓動的慷慨激昂。

  李應見時候差不多了,於是大聲喊道:“此戰過後,你等不僅都會獲得番號,而且特例論功行賞加倍,作戰勇猛者官升兩級,封賞加三倍。”

  “虎,虎,虎”

  又是一陣歡呼。

  李應隨後率領三千“先登死士”為前鋒,準備出來,命賈詡為中軍主帥,法正、張文為左右軍師,起大軍六萬隨後。

  眾人見此急忙拉住李應說道:“主公,你不可以身犯險,還是令派他人為先鋒吧!”

  李應卻是厲聲說道:“軍中無戲言。何況某若是貪生怕死,將士們何敢拚命,某意已決,無需再勸。”

  眾人無奈,隻得應允,李應隨後大開秦關,親率石寬、胡車兒、公孫賈、李衷以及三千名先登死士直衝曹營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