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七十一章 縱橫捭闔
  斥候飛奔來到大帳,緊急回報曹操:“主公,主公,李應大軍殺過來了。”

  “慌什麽,李應來了多少人?”

  曹操走出帥帳,遠遠的望著秦關方向說道。

  斥候回道:“李應親率三千兵馬為先鋒,那些士卒個個赤膊上陣,不著甲胄,手握刀劍,好像是死士。其後跟著六萬大軍,中軍大旗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漢”字。”

  曹操聞言驚呼道:“你是說李應親率死士營衝鋒?”

  斥候連連點頭應諾。

  曹操隨即命令大軍列陣迎敵,刀盾手在前,長矛方針在其後,騎兵陳列兩翼,弓箭手埋伏於兩翼,強弩硬弓全數調往中軍。隨後發出五道飛騎急召夏侯惇、夏侯淵引七萬大軍回軍,欲要在函谷關外與李應展開野戰。

  再說,李應親率先登死士衝殺而來,卻見曹操反應迅速,曹操大軍早已經嚴陣以待,三米多上的長矛,寒氣森森的直逼向李應所在的方向。

  二百步時箭雨鋪天蓋地而來。李應看著身邊士卒一個個倒下,卻絲毫沒有生出膽怯之心,因為他知道,他一旦退縮,就會士氣大衰,之後就是兵敗如山倒。想到這裡,李應繼續向前衝殺。

  五十步之時,數十輛強弩車推到陣前,看著竹竿一般粗的弩箭,劃破空氣,發出刺耳的撕裂聲,之後就看到數十支弩箭呼嘯而來,一支弩箭直逼李應心臟而來,李應心中大驚,下意識的想要用手中寶劍去擋,卻不想弩箭力道之大,一下子將他頂飛出十米遠,接連砸中三人,然後狠狠的甩在地上。正當李應爬起,準備繼續衝殺之時,卻見又有一支弩箭射來,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都震驚了,數十名士卒,撲倒李應身前,弩箭就像穿糖葫蘆一般,一下子穿透了他們的身體才停下。李應見此,心中悲憤,衝著蒼天咆哮,隨後就要再次衝鋒。

  胡車兒見此,一把抱住李應,拚命的將李應往後拉。

  “主公,主公清醒一點,曹操強弩就是衝著主公來的,你不能再露頭了。”

  李應隨即清醒過來,轉眼望去,卻見身邊老兵一個個倒下,心裡萬分難受,正在想著如何衝入曹操軍陣之時,馬超引五千黑甲鐵騎直奔曹軍而去,騎兵速度極快,不一會就衝入曹軍,馬超一馬當下直奔中軍大帳的曹操而去,手上一杆銀槍左右揮舞,沿途曹軍磕著即死,碰到即傷,猶如無人之境。

  曹操大驚,典韋見此,飛身上馬來戰馬超,二人隨後連過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人隨即越戰越勇。

  就在馬超與典韋大戰之時,馬超麾下一員虎將親率麾下三百名親兵殺向曹軍弓弩手,其余各部將官見此,紛紛掩護。黑甲鐵騎,在曹操中軍左右衝殺,中軍隨即亂作一團。

  李應見曹操中軍大亂,隨後起身率麾下先登死士再次衝鋒,原本就被騎兵撕出來的口子,還沒有完全堵上,就被李應所部拚命撕開,而且越扯越大,曹軍前鋒部隊,哪見過如此不要命的打法,自顧砍殺敵人,卻絲毫不在乎身上挨了多少刀,一個個面目猙獰,眼圈血紅,就跟吃人的惡魔一樣。曹軍隨後生出了膽怯之心,隱隱的有十幾名曹軍退縮,隨後這份恐懼向四周傳播,不斷有曹軍逃跑,曹軍將官拚命斬殺逃跑的曹軍士卒,才堪堪穩住陣型。

  就在李應所部先登死士殺得起勁之時,賈詡終於率大軍趕到,曹軍見此,再次潰逃。

  賈詡急忙跑到李應身邊,看著李應渾身是血,身前背後被砍出了十余處傷口,就連身上的黑色的戰袍被鮮血染成了紅色。不由得一把抱住李應,大聲喊道:“李子瑜,你何苦如此,你若死了,誰來平定這天下。”

  李應確是笑了笑,卻不想扯到了傷口,不由得齜牙咧嘴,隨後拉著賈詡說道:“文和兄,不必擔心,你看曹操敗了!”

  賈詡望向前方,曹操確實倉皇敗退,馬超、李傕、郭汜等人正在引軍追殺。

  不可一世的曹操竟然敗了,消息隨著曹軍的潰敗立刻傳遍九州。

  曹操一路潰逃,直到跑出崤函谷道,退守洛陽城,夏侯惇、夏侯淵此時才率大軍趕到,卻見曹操不到一日光景就被李應擊潰,隻得前往洛陽與曹操會合。

  視線轉向南方戰場,曹仁大軍五萬多人進攻南陽郡,南陽守軍高順率五萬大軍守備,兩軍兵力相當。曹仁剛進入南陽郡,就集中主力大軍穩扎穩打,一城一城的爭奪。

  高順遵照李應命令,逐步放棄無險可守淯水東部的城池,轉而集中兵力駐防淯水西岸的宛城一線。

  曹仁沒費多大功夫就攻下了半個南陽郡,但是卻要分散兵力去駐防各座城池,還要防備荊州劉表的偷襲,一時間可調動的主力僅僅只有三萬多人。

  曹仁急於與高順決戰,高順卻深溝高壘,不斷加固淯水西岸的防守。曹仁至此近一個月來,毫無進展,他不是沒想過強渡淯水,畢竟淯水並不算太寬,奈何生怕劉表乘機偷襲,奪了南陽郡。卻在此時,聽說曹操敗於秦關,逃回洛陽,心中不有的大驚,隻好按兵不動,加固城防,等待曹操命令。

  洛陽城中,曹操看著愁眉苦臉的眾人,自己確實哈哈大笑。眾人都是不解。

  程昱問道:“主公何故發笑?”

  曹操說道:“李應匹夫耳,身為三軍主帥卻要身先士卒,充當先鋒官,兩次差點被某的弩箭扎成刺蝟,你們說,某怎能不笑。”

  眾人默然不語,劉曄上前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李應雖勝,但是卻是慘勝,我軍主力尚有七萬,而那李應此時主力恐怕不足六萬,近來聽聞曹仁將軍南陽進展順利,已經奪了半個南陽郡,此番天下的門戶已經為主公大開。”

  曹操聞言說道:“關中某還是要攻下的,不拿下關中,某怎能安心與孫劉爭天下。況且劉表、孫權之輩,鼠輩也,何堪一擊,倒是這個李應確實厲害,你等可有謀劃?”

  荀攸聞言說道:“主公已經看到了,秦關易守難攻,猶如天塹,若要進攻關中,只能走東南武關一線,曹仁將軍之所以不敢大舉進攻高順,乃是因為怕劉表背後偷襲。對此,某有一計,可拿下整個南陽郡。”

  曹操聞言說道:“願聞其詳。”

  荀攸說道:“劉表此人,年輕時確實勇猛過人,人稱“荊襄八駿”之一,只是如今垂垂老矣,不複當年意氣風發,隻圖自保於荊州,無心爭霸天下。因此,主公只需要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者,厚禮相待,要他只需按兵不動,就可確保他永遠坐守荊襄之地。屆時曹仁將軍就可揮師西進,一舉拿下南陽郡。”

  曹操聞言想了一會,說道:“告訴曹仁,不必瞻前顧後,若是劉表膽敢偷襲,某就先滅掉他,再進軍關中。就依荀攸之言,不過要軟硬兼施,何人可堪此任?”

  楊修見此,向前大禮跪拜,隨後說道:“某楊修願往,定不辱使命。”

  曹操聞言大喜,當下命楊修帶著重禮去見劉表。

  再說李應大敗曹操之後,當下在秦關召集手下眾人商議。

  李應說道:“曹操雖敗,但是我等只是斬殺了他三萬兵馬,洛陽城中,尚有七萬曹軍精銳,且曹操隨時都可以從各州征調兵力集合洛陽,若是曹操再次來攻,我等如何是好?”

  賈詡聞言說道:“主公,曹操大軍退守洛陽,某想他定在思忖從別處進軍關中,眼下曹仁在南陽進展順利,某想曹操定然會讓曹仁西渡淯水,與高順爭奪宛城,說不定還會調撥兵力給曹仁。”

  李應深以為然,開口問道:“即使如此,我等如何謀劃?”

  賈詡說道:“曹仁之所以不敢進攻宛城,完全是忌憚荊州劉表,不過以曹操之才,必定會緩和與劉表的關系,劉表已到暮年,隻圖守住荊州,無心爭霸天下,必定與曹操交好。不過有一人或可扭轉戰局。”

  李應問道:“文和說的是劉備吧!”

  賈詡趕忙說道:“正是此人,劉備屢戰屢敗,幾次與曹操交戰,早已經將曹操哦恨之入骨,他定然不會與曹操聯合,況且新野乃是小縣,劉備恐怕覬覦荊州很久了,主公可聯合劉備,邀他公破曹操,主公可答應幫他奪取荊州。”

  李應聞言說道:“劉備此人,志向宏遠,卻是不會長期蝸居在新野小縣,但是此人重義,若是直言幫他奪取荊州,他必定不會與某結盟,若隻說是共破曹操,他必定欣然應允。”

  李應隨後派人聯絡劉備,隻言共破曹操,劉備果然應允,並且答應勸說劉表共同出兵。

  劉備隨後來荊州城見劉表,劉表得知劉備趕來,隨後在後院設宴款待劉備,劉備受寵若驚,隻得應命。

  酒過三巡之後,劉備看向劉表說道:“景升兄,關中李應派人與某聯絡,邀我等共破曹賊,你以為如何?”

  劉表聞言說道:“玄德說的此事啊,早些日子,曹孟德也派人聯絡某了,某已經答應曹操不去摻和他們的戰事,他願意保某永坐荊襄之地。”

  劉備聞言,急聲說道:“景升兄糊塗啊,曹孟德世之奸雄,他的話怎能相信,如果真的讓他奪了南陽郡,進而滅掉關中李應,屆時我等如何會是曹操敵手,荊州必為其嘴邊之肉,他豈會不吃。”

  劉表猛然醒悟,當下說道:“幸得玄德提醒,險些鑄成大錯,可是如今我等如何是好?”

  劉備聞言說道:“景升兄不是覬覦南陽很久了嗎,此番我等就趁著曹仁與高順在南陽大戰之際,一舉拿下南陽郡,豈不美哉!”

  劉表聞言想了一會說道:“玄德駐兵新野,出兵最是方便,某調長子劉琦率二萬荊州兵屯兵襄陽,也好支援玄德。”

  劉備聞言卻是苦笑,原本想著劉表會把兵馬借給自己,卻不曾想劉表是要拿自己當先鋒,他好見機行事,不過,劉備可沒心情計較這些,當下就點頭答應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