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六十六章 袁家三虎子
  遠在鄴城的袁紹得知李應奪了並州,並且殺了高乾,心中悲痛,怒斥袁尚不救援高乾,隨後一口氣沒上來,徑直倒在床上,至此結束了性命。

  袁紹死後,爭奪繼承權的鬥爭立即白熱化。審配、逢紀與辛評、郭圖爭權奪利,審配、逢紀因傲慢奢侈為長子袁譚所不齒,這樣就自然地分成了兩派,審配、逢紀支持袁尚,而辛評、郭圖支持袁譚。不少人認為袁譚年長,應當立他為繼承人,審配等人則擔心袁譚繼位後自己會失寵,就同袁妻劉氏勾結,假托袁紹遺命,在袁紹死後很快立了袁尚。

  袁譚趕來奔喪,見大局已定,隻得自稱車騎將軍完事。但兩人的矛盾並沒有就此完結,而是變得越來越尖銳。

  一開春,曹操想要出兵,掃平北方,於是詔來眾人商議。

  “某聽說袁紹死了,如今袁紹打下的四州之地,除了被關中李應奪取的並州外,冀州袁尚,幽州袁熙,青州袁譚各自佔據一州之地,某欲要掃平北方,你等有何謀劃?”

  荀彧進言說道:“主公,袁紹一死,他的三個兒子就開始爭權奪利,手下謀士也是各懷鬼胎,此時正是進攻北方的大好時機。眼下冀州袁尚和幽州袁熙關系最好,且與青州袁譚素來不和。”

  曹操聞言說道:“嗯,確實如此。某以為先打青州袁譚為好,袁尚志短才淺,料想不會救援袁譚,怕是巴不得某滅了袁譚吧!”

  眾人紛紛說是。

  曹操掃視了一眼眾人,問道:“今日議事,如何不見郭嘉和許攸?”

  荀彧聞言向前說道:“郭嘉身體不適,已經連續多日下不得床了。”

  “為何無人告知某,奉孝重病,某必要探望。”隨後看向身邊親衛說道,“去請最好的大夫到郭嘉府上醫治,務必醫好奉孝。”

  曹操隨後又問道:“許攸為何不到?”

  荀彧說道:“回主公,官渡大戰之後,許攸志得意滿,日日與舊識好友買醉,如今怕是還在府中酣睡。”

  曹操聞言皺著門頭喊道:“許褚,你去把許攸找來。”

  “諾。”

  許褚大步流星的走出議事廳。隨後來到許攸府邸,卻聽家丁說,許攸一早和朋友在醉香居聚會,隨後又去醉香居尋找。醉香居夥計卻說,許攸得了曹公召喚,剛剛離開。許褚隻得再次返回,果然在半路遇見許攸醉醺醺的騎在馬背上,手拿著鞭子,一邊策馬向前,一邊抽打著擋路的沿街百姓。

  許褚來到許攸身邊,大聲喝道:“許攸,主公召你議事,你如何這般模樣?”

  許攸斜眼看向來人,卻見是許褚,不由得冷笑一聲,說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個莽夫,就你也配叫某名號。”

  許褚強壓心頭怒火,說:“許攸某要胡言亂語,主公召你,速速跟某前來。”

  許攸卻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用馬鞭指著許褚說道:“不就是曹阿瞞召某嗎,有什麽要緊的,某和阿瞞是什麽交情,一起偷雞摸狗。再說了,要是沒有某許攸,曹阿瞞能大破袁紹。”

  許褚聞言大怒,一把將許褚拽落馬下,隨後喊道:“再若胡言,砍了你的腦袋。”

  許攸自覺顏面盡失,隨後喊道:“你砍啊,怕你不成,砍了某,你家阿瞞必定饒不得你。”

  許褚聞言,舉起手中大刀,一刀砍下許攸頭顱,沿街百姓俱皆懼怕,紛紛逃回自己家中。

  再說曹操正在議事之時,卻見許褚回來了,一下子跪在曹操面前,然後大聲喊道:“主公,許攸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主公,被某砍了。”

  曹操聞言大驚,急聲問道:“你砍了許攸,天呢,許攸是某的功臣,還未封賞,就被你砍了腦袋,將許褚拉出去砍了。”

  眾人紛紛替許褚求情,曹操饒了許褚性命,命許褚披麻戴孝為許攸出殯。

  此事過後,曹操起大軍進攻青州袁譚,袁譚不敵曹操退守城池,派人向袁尚求援。袁尚接到袁譚書信,正在考慮是否救援之時,邊關回報,說是李應大軍十萬越過太行山區,進攻冀州。

  袁尚聞言,揮手讓袁譚信使退下,回報袁譚,不能救援。隨後急忙召審配、逢紀府中議事。

  袁尚看著兩人說道:“剛剛開春,曹操進軍青州,眼下關中李應又進犯冀州,眼下我等如何禦敵?”

  審配說道:“主公,去年我軍兩次敗於曹操,關中李應又奪了並州,我等實力今非昔比,已不足以抵擋。某之意,主公可聯系二公子袁熙和烏桓,讓他們率兵馳援冀州,以解燃眉之急。”

  袁尚聞言問道:“那袁譚那邊如何謀劃?”

  逢紀向前說道:“青州地處曹操三麵包圍之中,近來聽說臧霸投降了曹操,曹操攻破青州只是時間問題,我等不能自投火坑。還是不救援的好。”

  袁尚隨後派人向袁熙求援,卻不發兵救援袁譚。

  袁譚得知袁尚不願救援青州,不由得大罵袁尚,隨後隻得收縮兵力,退守平原一郡之地。曹操隨後包圍了袁譚。

  再說冀州方向。剛一開春,李應就在晉陽城集結兵力,聽說曹操大舉進攻青州,隨後起大軍隱蔽行軍越過太行山區,進入冀州地界。為了讓袁尚難以料知主力所在,李應將大軍分為三路:北路軍由張燕為主帥,陳宮為軍師,張濟、樊稠為先鋒,引大軍兩萬五千人出太行山經過常山郡,進入中山郡、河間郡,阻擋幽州袁熙南下救援;中路軍由馬騰任主帥,法正任軍師,並領馬鐵、馬休、李傕、郭汜四將,引兩萬五千兵馬出太行山後,經常山郡,進入安平郡後,再進攻清河郡,防備曹操大軍攻下青州後自平原郡來犯冀州;南路大軍由李應親自任主帥,賈詡、張文為軍師,率馬超、龐德、石寬、李衷四將,引大軍五萬出太行山後,經趙郡,進攻巨鹿郡、魏郡,進逼冀州首府鄴城。

  賈詡不解的問李應說:“主公為何單單留下渤海郡不去攻打。”

  李應笑著說道:“不日後袁譚必敗,留給他渤海一郡,就是留給他退守的,不然曹操一舉掃平了青州,只靠馬騰拖不了多少時日。”

  張文說道:“主公怎知袁譚屆時會和主公聯手,若是他與曹操聯手救援袁尚,再加上幽州袁熙,我軍將會三面受敵。”

  李應說道:“曹操奪了袁譚青州,袁尚又不願救援於他,他又怎會聯合曹操,至於救援袁尚,那就更不可能,想必到時候袁譚心裡想的怕是如何奪了袁尚的冀州才是。”

  賈詡卻是皺著眉頭說道:“主公如此安排,風險太大。”

  李應卻是不以為意的說道:“要是果真能一舉拿下冀州,我等就可一統北方,這個風險值得。”

  一個月後,張燕北路軍在中山郡與袁熙和烏桓聯軍展開對戰,雙方鏖戰數日,隨後轉入對峙狀態,冀州糧草充足,張燕後勤補給基本上是就地補充,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有大量的存糧,倒是袁熙和烏桓的聯軍由於兵力眾多,後勤補給基本是從薊城調撥,補給線很長,這給了張燕可趁之機。

  這一日,張燕命樊稠引五千鐵騎,劫掠袁熙糧道,導致袁熙軍中幾次斷糧。張燕隨後又命張濟引一萬大軍假意進攻幽州涿郡,袁熙隨即回軍救援,張燕卻率軍追殺,張濟則率軍回撤,兩項夾擊袁熙,烏桓見此急忙救援,兩軍廝殺一整日,各自回營。

  第二日,張燕斥候回報,袁熙和烏桓聯軍退回幽州。張燕隨後留張濟引五千兵馬留守中山郡,自己引兩萬大軍南下。

  就在北路軍大勝之際,中路軍馬騰所部,確是進程緩慢,沿途城池都是死戰不想,好在有法正在,多少次都是用計謀攻下城池,就算如此,也是在兩個月後,才進入清河郡境內。

  卻在此時,曹操攻破平原郡,袁譚果然逃往渤海郡固守,曹操隨後兵分兩路,命曹洪、李典、樂進、張郃進逼渤海,自己親率主力大軍向清河郡進發。

  曹曹隨後在清河郡與馬騰所部遭遇,話不投機半句多,兩軍隨後展開廝殺,直到傍晚時分才雙雙罷兵回營。

  夜裡馬騰召來法正和眾人商議,說道:“曹軍兵力眾多,今日一戰我軍折損不少,若是久戰,我等定然不是曹操敵手,如今之際如何是好?”

  法正說道:“主公命我等阻擋曹操,其用意就是遲緩曹軍進軍速度,只要拖上曹操兩個月,屆時主公早已經拿下鄴城,便於曹操展開決戰,因此,我等只需沿途阻擊,城城退守,讓曹軍每攻下一城,耗費大量時間即可。”

  馬騰應允,依計行事,曹操果真進展緩慢,正在此時,張燕率兩萬大軍支援馬騰,馬騰大喜,當下兩軍兵合一處,繼續固守城池。

  再說南路大軍,李應命龐德引一支偏師進攻巨鹿郡,自己親率主力進入魏郡,進逼鄴城。

  袁尚見此,隨後命令所有主力大軍退守魏郡,共計五萬多人,準備在魏郡與李應大軍展開決戰。

  審配對袁尚說道:“主公,我等實力不如李應,不如聯絡曹操,讓二虎相爭,屆時必可保住冀州,且二人無論誰戰敗,主公都可從中取利。”

  袁尚聞言說道:“最好是兩敗俱傷才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