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六十八章 劉玄德三顧茅廬
  上回說道,曹孟德席卷北方,連續攻下青州、冀州、幽州,一路追殺到漠南等地的烏桓領地。烏桓首領榻頓緊急召集各部落到王庭集合,共計五萬大軍迎戰曹操。

  曹操隨後集合十五萬大軍直逼烏桓王庭,與烏桓聯軍展開決戰,烏桓聯軍不敵,放棄王庭,退守漠北。

  榻頓對著各部落首領說道:“漢軍勇猛,我等不敵,如今如何是好?”

  眾人紛紛低頭不語,副將見此對榻頓說道:“大王,曹操要的是袁氏兄弟的人頭,我等將他們綁了送給曹操,曹操見此必定退軍。”

  袁氏兄弟聽聞榻頓要將他們綁了送給曹操,於是趕忙出逃,準備前往遼東投靠公孫康,卻不想被榻頓發現行蹤,隨後將他們綁了送給曹操。

  曹操見此大喜,當下命人將袁氏兄弟推出斬首。

  “主公,烏桓首領榻頓已經向主公表示臣服,我等出兵已經一年之久,不宜再浪費時間在北方草原,應當回軍許昌,整軍備戰,開啟一統天下的進程。”

  荀彧、程昱等人紛紛勸諫曹操回軍許昌。

  曹操正在猶豫之際,許昌傳來消息,郭嘉病死了。曹操聞言大驚,隨後悲傷不已,命張郃駐守幽州,曹洪駐守冀州,隨後率大軍撤回許昌城去了。

  再說,李應撤軍回到並州晉陽城中,隨後命賈詡、陳宮、馬良、法正四人安置遷徙而來的人口,整理戶籍,修訂成冊。又從關中抽調一批文臣乾吏前來並州任職,忙活了兩個多月,才恢復了自漢靈帝以來並州被破壞的面目全非的行政體系。

  這一日,李應在晉陽城中召集眾人匯報工作。

  待到眾人到齊,李應看著眾人說道:“你等兩月來進展如何?”

  賈詡向前說道:“回主公,某查閱黃巾賊亂之前,並州原有七十萬人口,經過數年戰亂,如今僅有三十萬人口,且有二十萬人聚集在太原郡一帶,其他各郡受羌人、匈奴霍亂,如今漢人所剩無幾。主公此次從冀州三郡遷徙人口規模達到二百萬人之巨,某采取就近安排原則,將從常山郡遷徙人口約六十萬人遷徙至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墾荒,將巨鹿郡及其他各郡匯聚的流民共計八十萬人口分散安排在上郡、西河郡和太原郡,將趙郡六十人口全數遷徙到上黨郡安置。”

  法正聞言向前說道:“回主公,從關中共抽調二百一十三名文臣乾吏,如今全部填補到各郡縣任職。百姓的登記造冊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目前第一批律法典籍全部配送到各郡縣官員手中。”

  李應點了點頭。

  陳宮見此隨後向前說道:“奉主公命令,自涼州、關中調運的三十萬石糧食已經分發給各郡縣,另外從冀州運來的四十萬石糧草也已經作為儲備糧存於各郡府。還有二十萬石糧食正在從南陽、漢中兩郡征調。保證可以供給並州兩百三十萬人口支撐一年的所需。”

  李應滿意的說道:“乾的不錯,此番人口大遷徙所帶來的效果,目前看來可能是賠本的買賣,若是放長遠來看,將大量人口遷徙並州,不但徹底解決東漢以來並州羌人難以馴服的問題,而且為日後爭霸中原提供了兵員保障,所以你等務必將此事辦好。”

  李應隨後看向馬良說道:“季常兵員征集如何了?”

  馬良聞言說道:“回主公,目前兵員報名人數眾多,按照主公先前命令,除去家中獨子、年齡限制和基本體能測試外,共征集五萬精壯戰兵,十萬輔兵,所有待遇全部參照關中執行。”

  李應見一切工作基本上步入正軌,留馬良繼續擔任並州刺史,任命馬騰為並州牧駐守太原郡,命令張燕駐守河套地區,張遼駐守太行山區,又命樊稠引三千兵馬進駐太行山南端的箕關要塞,隨後返回長安。

  李應率軍回到長安城時,百姓紛紛夾道歡迎,有的還拿出自家食物遞給士卒,但是礙於李應軍紀嚴明,沒有人敢去接,百姓見此,紛紛傳頌李應大軍是仁義之師。

  李應卻沒有理會這些,回到長安後,安排完任務部署,又聽了張文、蔡邕等人的回報,直到傍晚時分,才回到太尉府邸。

  張霞帶著一家人早早的就在府中等著李應。

  李應看著七歲的長子李顯,五歲的次子李雍,還有年僅三歲的三子李旭,高興地像個孩子一樣。

  卻在此時,李應被人猛地派了一下肩膀,回頭看時,原來是小妹李玉兒,假裝生氣的說道:“李玉兒,你都是大姑娘了,怎麽還像個假小子似的,小心日後嫁不出去。”

  李玉兒確是滿臉不在乎地說道:“嫁不出去更好,賴上你了,吃你一輩子。”

  李應卻是無奈的苦笑的擺了擺手。

  張霞見此說道:“小妹這性子和奴家以前一樣,倒是這眼光高的很,也不知哪家公子能降伏她啊!”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李應隨後看見蔡琰,來到她身邊說道:“你剛剛分娩,不已受風,快快回房歇息著。”

  蔡琰滿臉被寵溺的樣子,確是不願離開。

  李應隨後去向父親李言和母親薑氏請安,一家人隨後其樂融融的共進晚餐。

  …………

  就在北方戰事結束趨於平靜之時,遠在荊州新野小縣的劉備也沒閑著,自從丟了徐州後,劉備就率關、張、趙等人投靠了荊州劉表,劉表接納了劉備,並讓他駐守襄陽北疆小縣新野。等到劉備來到新野縣城之時,隻想罵娘,只見新野縣一馬平川,基本上無險可守,倒是四通八達,劉備隨即在新野縣打出“匡扶漢室”的旗幟,一方面收容來自四方的流民,當然大部分流民都來自北方,另一方面到處搜羅人才。

  這一日,劉備在縣衙內正在鬱悶不已之時,親兵回報,說有一名自稱“徐庶”的儒士求見,劉備聞言,頓時眼前一亮,當下飛奔出府外來見徐庶。

  徐庶大為感動,隨後與劉備交談甚歡,劉備感佩徐庶才謀見識,當即派為軍師。寢則同塌,食則同案,日日形影不離,談論天下大事。

  卻在這一日,徐庶收到母親書信,信中要徐庶棄劉備而投曹操,徐庶看完書信,淚如泉湧,隨後拿著書信來見劉備。

  “某本潁川徐庶,字元直。聞知劉景升招賢納士,特往見之,與其論事,方知乃是無用之人,故此留書辭別,來投主公,主公志向宏遠,乃是世之名主,庶本想隨主公成就一番大業。卻在今日收到家母書信,家母被曹操抓到許昌,召某前去,母命難違,往主公放行,日後若是再有機緣,定然效命主公帳下。”

  劉備聞言大驚,隨後痛哭流淚,說道:“父母乃至親之人,元直不要自責,待到與老夫人相見之後,可再來投奔。只是,可否留住一晚,明日某親自送元直北去。”

  劉備到夜間宴請徐庶,每每用言辭說服徐庶,徐庶越發覺得愧對劉備,酒過五巡之後,徐庶有些迷迷糊糊,站立不穩,劉備一邊擦拭眼淚,一邊喝著悶酒,徐庶見此心中不忍,於是對劉備說道:“主公不必如此,世間大才勝於徐庶者比比皆是,豈可因庶一人,荒廢遠大志向。”

  劉備聞言卻是問道:“天下雖大,何出去尋大才,備顛沛流離十數載,還無根基之地,世間大才又怎肯投效。”

  徐庶卻是擺手說道:“非也,世間庸庸碌碌之輩,目光向來短淺,豈識主公志向,某保舉一人,可為大才。”

  劉備趕忙問道:“比之元直如何?”

  徐庶卻是笑著說道:“此人之才,堪比管仲、樂毅,豈是某這等凡夫俗子能比的。”

  劉備聞言大喜,問道:“若果真有如此大才,某定然尋遍千山外水,也要請他出山相助。”

  徐庶卻是擺手說道:“不用主公跋涉千山,此人就在襄陽城外二十裡的隆中。此人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只是此人不可屈待,還往主公親自請他出山。若得此人,主公功成一半。”

  劉備聞言卻是擺手說道:“若是元直能留下,豈不更好,奈何天不助某。”

  徐庶聞言也是大為感動,二人隨後徹夜痛飲,醉倒天明。

  第二日,劉備親自送別徐庶三十裡才依依不舍分別。

  隨後回到新野城中,命糜竺準備豐厚的禮物,親自帶關羽、張飛來到隆中尋訪,遠遠望見山谷間幾人,在田間耕作,口中唱道:
  陸地似棋盤,星辰做棋子;世人黑白分,爭名奪利祿;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南陽有隱廬,高眠臥不足。

  劉備隨後向眾人問道:“此歌何人所作?”

  眾人回曰:“乃是臥龍先生所做。”

  劉備聞言趕忙問道:“臥龍先生住何處?”

  農夫說道:“自此山往南,有一座高岡,名叫臥龍岡,岡中有一座草廬乃是臥龍先生高臥之處。”

  劉備隨後率關羽、張飛前往,不一會,來到一座草廬外,卻在此時,一名書童走出,對著劉備三人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劉備躬身行禮說道:“漢皇后裔、平原侯劉備,字玄德特來拜訪臥龍先生。”

  書童撓著腦袋說道:“你的名字太長了,我記不住,你再說一遍。”

  劉備聞言說道:“你隻說劉備前來拜訪即可。”

  書童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你來的不巧,先生出門雲遊去了,行蹤不定,也不知何時回來。”

  劉備見此,隻得說道:“屋中可有筆墨,某留書信一封,待到臥龍先生回來,也可知劉備來過。”

  書童應允,劉備隨後留下書信,帶著關羽、張飛返回新野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