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崛起西涼》第四十六章 經天緯地法孝直
  蔡邕征辟之後,李應不僅得到了文學大家蔡邕,順帶著還收了蔡琰為妾,這件事被張霞知道後,將李應好一頓收拾,隨後也只能默認如此了。

  這些暫且不說,且說,李應得了蔡邕,又將目光盯上了逃難來到長安城的法正,李應從李衷口中得知,法正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從不過分張揚,但是卻有一個習慣,每日傍晚時分,必定要到一家名叫“香滿樓”的酒肆,隻點一壺茶水,一盤糕點。

  這一日傍晚時分,李應來到香滿樓,點了一壺酒,三四樣小菜,等了不一會,李衷告知李應法正來了,李應聞言轉身望去,法正果然隻點了一壺茶水,一盤糕點。

  李應不動神色的一邊喝酒一邊聽著周圍動靜,不一會,陸陸續續來了很多酒客,一時之間也是嘈雜了起來,仔細去聽會發現很多人討論的都是些時政要事,當然更多的是些八卦瑣事,比如張家長,李家短之類的事。又過了一會店外來了不少外地的客商,小二趕忙照護,不一會酒菜上桌,那些外地客商剛開始還在談論生意如何,酒過三巡之後,就開始談論起各地的戰事來,聽了好一會,李應見法正起身要走,趕忙來到法正身邊說道:“先生,可否到雅間一敘。”

  法正仔細打量了李應一會,隨後應允。

  二人來到雅間,李應看著法正說道:“某觀察先生好一會,先生言談舉止,並非常人,某有問題請教先生?”

  法正看著李應說道:“公子何許人也,還請直言相告。”

  李應說道:“李應,字子瑜,隴西郡人。”

  法正聞言,慌忙起身,拱手跪拜行禮,隨後說道:“某法正見過太尉。”

  李應隨後扶起法正,說道:“先生不必如此,某還有問題請教先生。”

  法正趕忙說道:“不敢當太尉請教,太尉請講,某必定知無不言。”

  李應隨後說道:“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數不勝數,先生以為何人可堪稱英雄?”

  法正笑了笑,隨後說道:“天下豪傑雖多,可稱英雄者卻是寥寥,冀州袁紹,雄聚北方,兵精將廣,可稱英雄否?”

  李應說道:“群雄討董之時,某與袁紹有過一面之緣,此人好謀無斷,且自私自利,曾經幾次白白錯過大好戰機,此人若稱英雄,普天之下恐怕再無能人了。”

  法正聞言接著說道:“兗州曹操,擁兵十萬,地跨八郡之地,文臣武將眾多,可稱英雄否?”

  李應卻是說道:“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乃是對其最好的評價。”

  法正隨後接著說道:“淮南袁術,兵精糧足,佔據天下最富庶的地盤,可稱英雄否?”

  李應連忙擺手說道:“袁術此人難成大事,雖是兵精糧足,豈不問:主將無能,累死三軍。淮南等地,日後必定為他人所得,徒作嫁衣罷了。”

  法正隨後說道:“荊州劉表,佔據荊襄六郡,手下武將如黃忠、魏延者勇猛無比,又有水師可堪天下無敵,長江天塹,縱橫東西,可稱英雄否?”

  李應笑了笑,說道:“劉表隻圖自保,早晚為他人所滅,不足道載。”

  法正又是說道:“益州劉璋可稱英雄否?”

  李應說道:“劉璋暗弱,割據西川,不過是承其父之功業,非是英雄。”

  法正不服氣的說道:“那如公孫瓚、張魯者可稱英雄?”

  李應說道:“宵小之輩,怎肯可稱英雄。”

  法正見數盡天下英雄,竟然無一人可入李應眼中,不由得問道:“太尉以為何人可稱英雄?”

  李應說道:“所謂英雄者,不憑武藝高低,不論地盤大小,有利於百姓,有功於國家者可稱英雄。三皇五帝之時,黃帝先敗炎帝,後敗蚩尤,統一華夏,勸農耕桑,可稱英雄;周武王姬發伐暴紂,可稱英雄;高祖皇帝伐暴秦,滅諸侯,掃平天下,開創四百年大漢天下可稱英雄。”

  法正聞言說道:“既如此,莫非當今之世,沒有英雄否?”

  李應說道:“並非如此,只是龍困淺灘,尚不被世人察覺而已。”

  法正點了點頭,隨後說道:“某受教了。”

  李應見此,拱手向法正說道:“某不才,願效法高祖,掃平亂世,開創盛世,。然則,如今猶如龍困淺灘,苦無謀劃,某素知先生之才,望先生不吝賜教。”

  法正想了好一會,才說道:“某有三策獻給太尉。”

  李應聞言急忙說道:“先生請講。”

  法正說道:“其一,鞏固城防。其二,廣積糧草,其三,挾天子以令諸侯。”

  李應聞言說道:“但請先生拆解。”
  法正說道:太尉根基之地在關中,關中若亂,根基不保,因此必須加強防禦、鞏固實地,造就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態勢,此所謂鞏固城防。

  所謂廣積糧草就是確保糧草充沛,朝廷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加之黃巾之亂,土地荒蕪,戶口銳減,極需休養生合。故此,安定社稷發展農業,乃是當務之急。

  漢室雖是名存實亡,然則,民心所向依舊是大漢,如今天子在太尉手中,待到實力強大之時,太尉可以匡扶漢室為由,討伐各路諸侯,上順天意,下合民心,一舉兩得。”

  李應看著法正,好一會,才說道:“孝直之才,今日方才真正領會,某有意召孝直為幕僚,輔佐某掃平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法正聞言叩拜在地,大聲說道:“主公,某願助主公掃平亂世,共創盛世王朝。”

  李應大喜,隨後拉著法正的胳膊回太尉府去了,當日夜裡,與法正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第二日,李應召開賈詡、法正、蔡邕三人說道:“自桓靈二帝以來,朝廷腐敗無能,賣官賣爵猶為昌盛,董卓之後,朝堂之上,百官俱皆各懷鬼胎,誰也不肯真心替某效命,政策法令更是難以推行,文官搪塞虛掩,就是不肯效力。故此,某有意,開府理事,重建朝堂班底,汝等以為如何?”

  賈詡聞言說道:“此事可行,不知主公欲要如何重建朝堂班底?”

  李應說道:“某之意,將原有的三公九卿製改為一公六部製,一公就是太尉府,六部分別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主官稱為尚書,各司其職。”

  法正聞言說道:“漢光武帝在尚書台設三公曹、吏曹、民曹、客餐、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書,恐怕就是主公所說為六部的前身吧。”

  李應說道:“正是如此。某只是初步想法,具體如何完善,還望你等商議一下,一月後,給某答覆。如今,某有三件事交給你三人去做。”

  李應看著蔡邕說道:“其一,招攬天下有識之士,為今後我等治國理政儲備人才,嶽父學識淵博,受天下士子追捧,此事就交給嶽父大人去做吧。”

  蔡邕隨即領命。

  李應轉頭看向法正說道:“董卓昔日火燒洛陽,朝廷律法典籍多有丟失,且如今許多法令不合時宜,修改制定律法,此事就有勞孝直了。”

  法正聞言應諾。

  李應最後看著賈詡說道:“文和要多辛苦一些,招募新軍、收取賦稅、打造戰甲就有勞文和了。”

  賈詡隨即領命。

  三人走後,李應又召龐德、石寬、李衷、李傕、郭汜、樊稠、張濟、馬騰、馬超等到太尉府集合。

  待到眾人到齊,李應看著眾人說道:“某有意今年再度討伐張魯,爾等回去好生訓練士兵,征兵備戰,某必要一戰平定漢中。”

  眾人領命退下了,李應留住馬騰、馬超二人到內院說話。

  來到內院。李應看著馬騰說道:“將軍來長安也有不少時日了,如今有何打算?”

  馬騰聞言說道:“某到長安以來,承蒙太尉照顧,某有意歸順朝廷,效命於太尉帳下。”

  李應聞言大喜,隨後說道:“某等這一天可謂望眼欲穿,壽城將軍肯降,某如虎添翼,天下諸侯還有何懼。”

  說完,李應隨後命親兵取來一道聖旨,隨後李應大聲念道:“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西涼太守馬騰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乾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今特封馬騰為平南將軍、武威侯,以為褒獎,欽哉。”

  馬騰趕忙領旨謝恩。隨後馬騰看向李應問道:“太尉早知某會歸順?”

  李應笑著說道:“聖旨某早就請奏陛下了,就等壽城將軍點頭,所以某之前說早就望眼欲穿了。”

  馬超見此,在一旁對馬騰說道:“恭喜父親,拜官封侯。”

  馬騰聞言哈哈大笑,隨後向李應謝恩,之後退下了。

  看著馬騰遠去的背影,李衷看著李應說道:“主公,馬騰是否可能只是假意投降?”

  李應聞言說道:“不會,馬騰西涼根基已失,如今除了歸順朝廷,早已經無路可走,再者用人不疑,既然要用此人,過多猜忌,反倒適得其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