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照著做,你就能掌控情緒》第22章 驅逐恐懼情緒,(1)
  第22章 驅逐恐懼情緒,(1)
  可以被環境打敗不能被自己打敗
  具有恐懼情緒的人往往害怕面對衝突,害怕別人不高興,害怕別人,害怕丟面子。所以在擇業時,因怯懦,他們常常退避三尺,縮手縮腳,不敢自薦。在用人單位面前他們唯唯諾諾,不是語無倫次,就是面紅耳赤、張口結舌。他們謹小慎微,生怕說錯話,害怕回答不好問題而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在公平的競爭機遇面前,由於怯懦,他們常常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以至於敗下陣來,錯失良機,於是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導致自我評價和自信心的下降。要掌控你的情緒,就必須端正心態,摒棄恐懼的心理,以一顆健康的心態努力生活。

  拋棄恐懼心理
  對於多數人尤其是心理有恐懼症者而言,與陌生人見面往往產生一些不自在的煩惱。其實膽怯無關乎個性,而往往由於接觸的經驗不夠,進而排斥他人的情形居多。但若能進行自我訓練,累積與他人相處的經驗,即使無法改變自己的個性,亦不至於以與他人接觸為苦。為加強自我的信心,不妨先進行心理建設,常常提醒自己多接觸不尋常的人物,借此改變自己的人生觀,以及增加人生樂趣。

  生活中我們與陌生人會面時所以會感到不安,原因之一便是覺得無話可說——找不出話題的約會的確令人乏味。其實,此種想法並不正確。與陌生人會面的恐懼心態,與第一次嘗試沒吃過的食物有點相似,大多基於自我保護的心態,所以絕不願多接觸素不相識的人。如此,又怎能了解與人相交的樂趣呢?事實上,因相見而遭受嚴重挫傷的情形畢竟少之又少,若是因噎廢食,讓自己過著封閉的人生,豈非得不償失?所以,放開膽子,與人交往,融入社會,這才是智者之舉。

  當然,沒有人能夠完全擺脫怯懦和畏懼,最幸運的人有時也不免有懦弱膽小、畏縮不前的心理狀態。但如果使它成為一種習慣,它就會成為情緒上的一種積弊,它使人過於謹慎、小心翼翼、多慮和猶豫不決,在心中還沒有確定目標之時,已含有恐懼的意味,在稍有挫折時便退縮不前,從而影響自我設計目標的完成。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摒棄害怕、畏懼的心理,端正心態,以一顆健康有力的心嘗試生活,明天才會有更好的開始。

  輕度恐懼有益健康
  正常的恐懼心理可以訓練我們應對真正的威脅。這點從野生動物的例子中也可看出。

  馬裡蘭州貝色斯達國立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員史渥米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看到蛇,目不轉睛地跟它相互瞪眼,通常都不長命;如果母猴教得好,凡事小心謹慎的小猴子,反而不容易早死。”

  密西根大學的中古史專家米勒出了一本書——《神秘的勇氣》。書中從歷史觀點闡述了畏懼心理,指出,勇氣其實是害怕的幻影,只不過被榮耀化了。

  米勒研究了許多英勇武士的背景,結論是:“剛猛不是正面的特性,而是負面的特性,缺乏自省能力的人才具備這種特性。”他認為,大部分人都不是剛猛之士,也就是不勇敢、心存畏懼的普通人,隻願面對少許的可怕狀況,而不願不顧一切地豁出去。他說:“面對的可怕狀況不致造成生命危險的話,我們反而認為具有娛樂效果呢!大多數我們喜歡的娛樂,不就是有一點點危險嗎?”

  哈佛大學心理系主任卡林說:“養成凡事稍微害怕的心理,有個重要的作用:教我們明白四周環境裡,有些東西必須十分注意、十分小心。這本領是可以訓練的。”

  恐懼的對象和治療
  恐懼對象可歸納為三類。

  1. 廣場恐懼症

  在1871年創用本症名詞時是指有一類病人,一參加公共廣場集會或群眾性狂歡時,就出現病理性恐懼反應。一旦離開廣場後,病情隨之消失。以後發現本症患者對商場,大百貨公司,登高,仰視高大建築物,乘坐電梯、公共車輛、過江輪渡,穿過隧道、繁忙的馬路,以及走過很長的走廊等都會產生恐懼反應。深入病理心理機制的研究才發現,任何環境如果存在擁擠、封閉,使其感到無法逃脫或回避,皆可導致恐懼發作。因為患者感到進入或留在這些地方,對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險,有發生暈厥或失去控制而無法逃離的可能。因此,廣場恐懼症,亦可稱為“特殊境遇性恐懼症”。多數在25~35歲時起病,女性多於男性。這類病人初期隻對1~2種環境產生恐懼和回避,如乘汽車恐懼時改乘火車旅行尚能適應。只要有人陪伴,甚至與愛犬同行,尚可出門辦事。若不及時治療,隨著時間推延,病情逐漸加重,症狀泛化,對上述任何場所、環境都產生包圍感和威脅性恐懼心理,伴隨嚴重的回避行為,最重時自我封閉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2. 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指對特殊的人群發生強烈恐懼緊張的內心體驗和出現回避反應的一類恐慌症,故又稱為“見人恐懼”。這類病人平時不接觸人群,見到自己父母等熟悉親近的人,無恐懼緊張現象。一旦遇到陌生人、異性、上級領導甚至馬路上的行人都會恐懼緊張,出現拘束不安、焦慮不寧、手足無措、面紅耳赤、心悸出汗、頭昏嘔吐和四肢顫抖等身心異常反應。同時本人想方設法加以回避,脫離現場,躲避人群,以求減輕心理不安。社交恐懼症如不及時治療,症狀會逐漸發展,恐懼病症日益加重,恐懼對象逐漸擴大,最後發展到不敢外出,拒絕出席一切群體社交活動,內心異常痛苦憂鬱,甚至產生消極自殺行為。

  3. 單純性恐懼症
  除了對環境和人物恐懼以外,其他都歸入本症亞型。臨床常見形式有:①動物恐懼。害怕狗、貓、老鼠、昆蟲等小動物,不敢碰摸,甚至不敢看,有時連對動物的玩具、圖片和影視形象也感緊張恐懼,竭力回避。②疾病恐懼。患者害怕患特殊疾病,例如心臟病、結核病、麻風病、中風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對癌症的心理恐懼,則稱為“恐癌症”。③其他恐懼。名目繁多的病名,與具體恐懼對象有關,例如見到鮮血恐懼,甚至突然暈厥發作,稱為“見血恐懼症”。

  恐懼症的治療方法一般有兩種:

  (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恐懼症所引起的焦慮和憂鬱情緒。三環類抗憂鬱劑可以減輕廣場恐懼症的症狀,但停止服藥則有較高的複發率。故藥物治療只是一種輔助療法。

  (2)心理治療:恐懼症的心理治療主要分為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

  行為療法主要采用系統脫敏法。所謂系統脫敏法也稱緩慢暴露法,是一種常用的行為治療方法。其基本原則是交互抑製,即每次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病人做出抑製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會削弱,最終切斷刺激物同焦慮反應間的聯系。采用系統脫敏法治療恐懼症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鼓勵患者去接觸使他產生恐懼的人群、事物或情境,即使暫時會產生恐懼,也要忍受和適應,直到恐懼情緒全部消失為止。此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也可以進行自我脫敏訓練。

  認知療法是通過解釋、疏導,告訴患者他之所以對某種物體、情境或人恐懼,是因為他自己主觀意念所致。如社交恐懼,就是自己的一種強迫性的消極觀念佔上風,總擔心與別人談話、交往,別人會嘲笑或看不起自己,不管事實上是否真如此,總覺得很不自在、很尷尬、很恐慌。所以,要消除恐懼症,就要勇敢地面對引起恐懼的事物,學會控制、調節自己的害怕情緒。

  情緒掌控術 從恐懼中徹底解脫
  輕度的恐懼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由於恐懼,人在做事時自然會小心謹慎,也就在客觀上給人帶來一定的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恐懼也是一種保護自我。輕度的恐懼不僅是正常的,並沒有什麽壞處,而且由於恐懼的存在,人的焦慮情緒也能得到適度的緩解,所以輕度的恐懼不必刻意掩飾和強行戰勝,不妨就帶著這種恐懼前行。

  但是,如果你對什麽事情都心存恐懼,做事畏首畏尾,那就要努力克服了。因為恐懼會使你停滯不前,你的目標永遠無法實現;恐懼會使你囿於現狀,不敢冒險,安於平庸的生活。

  亨利·克勞得博士身為一個作家和顧問,在一篇《克服恐懼感》的文章中提到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行動來緩解和束縛恐懼感。

  1. 多交流

  不論你多麽恐懼,你都不要一個人扛著,你應該找好朋友和親人,告訴他們你的恐懼。他們會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幫你分析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恐懼,他們會支持你,鼓勵你,幫助你和配合你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動,從而克服恐懼。

  2. 多放松

  生活中放松的方法很多,如打太極拳、練瑜伽、散步、郊遊等。你也可以試著做做下面這個訓練,這種方法叫“漸進放松訓練”,是心理治療中常用的放松方法。首先全身放松,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腳趾上,先繃緊該部位的肌肉,堅持一會兒,再放松,體驗該部位放松的感覺。接著是小腿、大腿、腹部、臀部、背部、胸部、肩部、上臂、前臂、雙手、頸部、面部、頭部,循序進行放松。這樣把全身各部位都體驗一遍,一般這個過程持續15~30分鍾,整個身體就會進入一種平時不能達到的放松狀態。

  3. 多充實

  充實你的精神生活,因為在緊急情況下,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可以給你帶來無比的安慰。

  4. 多面對

  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你面對自己的恐懼。其實恐懼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己內心,你要有意識地去面對和解決自身這些問題。記住要從第一步起逐漸開始。例如你對當眾講話很恐懼,就試著循序漸進地克服,你可以先在幾個人面前講話,再主持小規模會議,慢慢地主持一次股東會議等,就這樣把整體的事情分成數個小部分,按輕重緩急一步一步去實行,慢慢就會減少恐懼。恐懼心理本身也存在著一個衰減的過程,強烈的恐懼在4~6周後隨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而得到逐步緩解。

  你如果能堅持進行自我訓練,慢慢就會摒棄恐懼心理,最後從恐懼中徹底解脫。

  第十三章遣散孤獨情緒,在寂寞中尋找快樂的天堂孤獨是一杯難咽的苦酒,但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必須時時品嘗它。孤獨並不僅僅指獨自生活,也並非意味著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並不一定會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下,也未必就不會有孤獨感的產生。事實上,只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只要你和身外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驗到孤獨的滋味。要掌控你的情緒,就須適時遣散孤獨,在寂寞中尋找快樂的天堂。

  孤獨會讓你顯得格格不入

  杜先生今年27歲,過著單身生活。他自稱,從17歲開始大約到21歲這個階段,他感到非常孤獨。尤其是在雨天或晚上的時候,他一個人躺在房間裡,強烈渴望有一個伴侶。幾乎每個晚上他都會不由自主地哭泣。雖然他感覺很痛苦,卻不願家裡人覺察到,連哭泣都盡量做得無聲無息。

  他非常苦悶,總覺得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他覺得許多人素質太差,低俗、自私……而周圍的人也同樣認為他清高、自負、好表現,而不願搭理他,經常挖苦他。

  杜先生很孤獨,他不知道自己該隨波逐流呢,還是繼續保持獨特的個性?他現在遠離家鄉,在外地城市裡做著一份僅夠養活自己的工作,沒有愛人,也沒有朋友,經常發愁,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有些人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閉內心,或顧影自憐,或無病呻吟。他們不願投入火熱的生活,卻又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中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閉鎖心理,而把因此而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單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為孤獨感。

  我們內心的孤獨從何而來?為什麽有的人身處鬧市卻覺得已經被世界拋棄,而有的人固然孑然一身卻生活得充實而富足?
  孤獨是由於自己與他人的空間距離或心理距離(後者的作用更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通訊手段的應用已經使空間無法成為阻礙人們交流的鴻溝了)而感到交流困難,由此產生的心理障礙,嚴重者將最終導致抑鬱症。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