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唐朝穿越指南:長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冊》第15章 入鄉隨俗,基本生活常識要具備(5)
  第15章 入鄉隨俗,基本生活常識要具備(5)
  什麽叫“戟架”?這是很有唐朝特色的一種建築物裝飾品。朝廷規定,三品以上大官和王公貴戚可以在正門外面排列豎立一根根長戟,官品越大,列戟越多,從十根到十六根不等。戟頂往往還綁有幡旗,風一吹,呼啦啦地抖動,就像現代建築物門前的旗杆似的,這些長戟要插在木製的底架上。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座唐朝宰相府真正的大門吧。

  這座大門樓高二層,左右寬度相當於三個房間,前後深度則有五架房梁。屋頂是懸山式的,頂上覆蓋著黑色的陶瓦,屋頂兩角還各有一隻上翹的“鴟尾” ①。

  支撐起二層門樓的一根根大柱子,還有兩扇好大的門板,都被刷上了朱紅色的漆,所以老杜一形容權貴人家就感歎說“朱門酒肉臭”。至於柱子之間的牆壁,雖然也是夯土築的,但是土層外面會抹上厚厚的白色塗料,顯得高雅潔淨。當然,現在這些白牆已經被風雨吹打得汙損了。

  這座門樓,還有門樓兩邊延展開去的白色宅牆,全都建築在突出於地面的台基上。這些台基,也是先由夯土築成矮矮的長方體或者梯形體,外面再包一層磚石,磚面上再造門樓或壘牆。對著門洞的台基處,要鑿鋪出幾級石階來,如果台階比較高比較長,旁邊還有欄杆讓人扶著爬階。

  來,大家跟著我進大門。留意一下這兩扇大門上的銅頭乳釘和獸嘴銜環的門把手,這兩樣東西在唐朝都是剛出現不久,算是新鮮事物,看來那位宰相還是個潮人呢。

  哇,好大的院子,是吧。

  哈哈,這就是唐朝建築物的共同特征啊,可能不精致、不華麗、不舒適,技術含量不高,但只要有條件,唐朝人就努力把房子院子橋梁道路修得又高大又寬闊,穩穩當當、方方正正的。

  我們來看宰相家的院子。基本上,所有唐人宅院都是在“四合院”的基礎上做局部變化。四合院大家都熟悉吧,用正房、東西廂房、回廊、門廳等圍合起來的方形閉合院落,前後左右一進套一進的。宰相家這個外宅部分,雖然很大很寬闊,但也是由好多個四合院套起來的,其中最大的一個院子,就是現在我們進了大門所在的這個,據說當年這裡舉辦過好多次馬球賽呢!
  院子的地面,大部分是砸實的黃土,只有主要道路用磚石鋪了一下。各個房前屋後,種植著花草樹木,但是不太多,主要的園林景致在後面的內宅部分。

  ①中式房屋屋脊兩端的陶製裝飾,形狀略像鴟的尾巴。

  各位跟我來,請參觀前面這座正對著大門的高大建築。這是整個宅院裡最精華、最搶眼的部分,也是最能標志宅院等級的代表性房屋—正堂。打個比方,這屋子就相當於北京紫禁城裡的太和殿,長安大明宮裡的含元殿,是一家之主會客,擺重要宴席,召開全家會議,乃至死後停棺材舉行拜祭的地方。據說那位宰相光在這間正堂上就砸了一兩百萬文錢,足夠買一整座一般性豪宅的了。

  唐朝的四合院,與各位比較熟悉的老北京明清四合院,最大的區別也就是在這個正堂上。大家想想,老北京四合院,一般是院子四面有屋有牆,中間空著,用來種樹、架藤、養花、掛鳥、擺金魚缸,夏天還繃上天棚遮涼。

  唐朝這個四合院,除了四周有屋,有牆,有回廊,院子的正中間,孤零零四邊不靠的,就矗著這麽一座華麗的正堂。如果說典型北京四合院是“口”字形的,那麽典型的唐朝四合院就是“回”字形啦。

  正堂的建築風格,跟大門保持一致,也是黑瓦屋頂、朱紅柱子、磚砌台基。一般人家也是用白塗料來抹正堂的內外牆,不過我們這位宰相啊,為了炫耀有錢,弄了一堆香料和紅粉塗料,居然把正堂的外牆抹成了大紅色。據說剛建成的時候,一靠近正堂,人們就覺得異香撲鼻。那位客人,您是過敏體質?別擔心,別擔心,這麽長時間下來,現在連紅牆都褪色褪得差不多了,更聞不到什麽味道了。唉,裝修汙染真是害人哪。

  我們上正堂的台階吧,那位腿腳不太利索的團友小心點兒,別人扶一把,或者扶這旁邊的欄杆也行。大家再注意一下這些欄杆,一般人家的台基上,有些木頭做的欄杆已經算不錯的了,宰相家這欄杆可是上好的石頭雕砌成的喲,跟皇宮裡的差不多。老實說這也蠻犯忌諱的,怪不得他後來那個下場呀。

  推門,我進屋啦,大家跟緊了,最後面的那位團友您不用關門—唉,說晚了。

  門一關,室內光線明顯暗下來了。雖然門兩邊有兩扇朝南的不小的直欞窗,其他三面牆上也在高處有開窗,窗戶上糊的白紙現在還破損了不少,漏光更多,但是正堂太大、太深了嘛。南邊靠近門窗的地方還有點兒亮光,北邊屋內深處,幾乎啥都看不清了。

  為了解決這個采光問題,有的主人家乾脆就不建正堂的南牆,而用幾根柱子與北、東、西三面牆一起支撐屋頂,做成個半露天的戲台模樣。還有更不怕凍的,四面牆都不建,純用柱子撐起屋頂,把正堂蓋成一個大亭子。反正有錢人家不在正堂裡睡覺,嫌冷的話不去就行了。

  宰相已經因為被抄家搬走了,現在正堂裡沒有什麽家具,空空蕩蕩的。不過就算有家具,各位也不用指望走進來能看見八仙桌、太師椅,嘿嘿。

  那麽當初這裡是怎麽擺設的呢?我來比畫一下,堂上正中靠北的這裡,原來擺放著一架很大的屏風,據說是金銀珠寶鑲嵌的紫檀裝框,錦面上是名家繪製的山水人物畫,總之很貴重就是了。

  屏風前面放著一張大床,可不是讓您睡覺的床,主要是用來坐人的,有點兒像後世的羅漢床。床面上鋪著厚軟的茵褥,床上床下都可以放幾案,用來擱東西。床上還有憑幾,放在坐者身前讓人往前倚靠的。

  大床前,兩邊各放著一排小型坐床,也各配茵褥幾案。此外,角落裡立著各種香爐、暖爐、燈燭等,整個房間用帳幄、簾幕分隔和裝飾。

  哦,我還忘了說地面。北方城市很少用木地板,大家看我們腳下,是用雕紋花磚鋪砌的室內地面,另一種高級做法是用水磨石平鋪,光亮如鏡,也更容易清潔。不過達官貴人們還不以此為滿足,像我們那位宰相,當年居住的時候,常年在地面上再鋪一層厚厚的宣城紅地毯,也就是白居易斥責過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①。

  當宰相在正堂舉辦最隆重盛大的宴會時,舞女們就在紅地衣上翩翩起舞。如果來表演的舞樂隊規模太大,室內施展不開,那麽他們就在堂外的空地上舉行演出,而宰相和客人們則坐在堂口觀看。

  前來謁見宰相的各色人等,如果不是很熟的人,在“閽室”通報以後,就算被請進來,一般也要先在門樓耳房或者側廳廂房等地候著。什麽時候宰相有空兒了,再被叫上正堂,見面行禮說事兒。總之,包含正堂在內的外宅,都是家裡男主人會見客人、討論公事、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女眷和小孩子是不能隨便往這裡亂跑的。

  外宅就參觀到這裡吧,大家跟我走,下面我們到內宅去看看。

  外宅和內宅之間,要被牆和門分隔開。中間這道門後世俗稱“二門”,通常也有人看守,外人不得亂入,內宅婢女也不準亂出。

  進了二門,大家看,前面又是一座孤零零的堂,不過要比外宅的正堂規模小一些。這是由女主人主管的內堂,也叫寢堂。

  如果是普通人家,這裡就算是男女主人的臥室了。不過宰相家嘛,房子多,他家夫人只在這裡接見她自己的客人,主持家務,進行一些社交活動。

  ①出自白居易《紅線毯》

  內堂和其他所有主人經常使用的房子的建築風格,跟大門、正堂是一致的,只是規模小一些,有些細節部分不那麽奢侈華貴。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抬頭,往上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