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174章 官員任免
  第174章 官員任免
  既然為了換取商人們心平氣和的交稅,而解放了他們的戶籍。

  那當然不能厚此薄彼,既然解放了戶籍,就將所有的原先戶籍全部解放。將所有的百姓統一稱為國民。

  滿清在北方,已經推行了開放戶籍的制度,難道我們還不如野蠻人嗎?

  開放了戶籍制度,變成了僅僅是便於國家管理,而不再是人們身上的枷鎖。

  這樣就徹底的放開了新明的生產潛力。

  這時候王學軍,又趁勢推出了國家財政改革。

  “一切財政收入歸戶部,其他任何部門沒有權利管理財政。”

  原先,所有人都認為明朝的末期,國家的財政收入僅有300萬兩白銀,最終所有的人都總結出一條,大明的滅亡是窮死的。

  其實明朝末期,大明的財政收入並不是300萬兩,林林種種加起來,據考據黨考證,足足有2000多萬兩白銀之多。

  但這2000多萬兩白銀,卻被四個部門收取去了,根本不能集中起來統一調配。

  大明的國家收入,分六塊。

  一個當然是戶部。

  第二個,是皇室的內帑。

  第三是兵部,
  第四是工部。

  第五,竟然還有詹士府。

  第六,那就是地方為衛所的扣留。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根本沒少交稅,但政府卻不能統一調配,更出現了互相扯皮。

  就比如說兵部要發餉銀,這本來歸兵部收的那一塊。

  但是兵部說沒有,你戶部國庫當然應該管。

  軍隊的裝備,應該是工部收入的那一塊來負責。結果每一次向軍隊調撥裝備,還得兵部拿出20%的回扣作為補貼。

  然後再找戶部,伸手要錢。

  至於軍隊的夥食,應該出在詹士府,但詹士府可不管這一塊了,皇宮的侍衛當值,還有皇親國戚,宮女太監要他們負責呢。

  宮女太監,禁衛班執這一塊,本來應該由皇帝自己的內帑出啊。

  但皇帝的內帑,都被兵部和戶部給借走了。

  這麽一圈子下來,整個財政體系就徹底的亂了套。結果就出現了處處有錢處處沒錢。

  大明不是窮死的,是亂死的。

  所以王學軍就嚴格的規定:“一切收入必須解送到戶部,現在就是直接存到戶部在各地信用社中的帳戶。然後一切的開銷,都從戶部出。就是憑著戶部開具的證明,到存在各信用社裡的戶部帳戶上支取。

  這就出現了當初俞敏忠大勝繳獲,得先把繳獲變現,乖乖的拿著板車拉到信用社,先存進信用社戶部的帳頭。

  然後都不用離開轉身,再拿出戶部獎賞他們的10萬銀子批文,再汗流浹背的把這10萬銀元再搬出來。然後大家歡天喜地的再拉回去。

  麻煩嗎?
  似乎。但這種程序卻將整個的支出收入徹底的理個清清楚楚。

  戶部隨時都知道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少錢,這筆錢的去向。

  這就是統籌學。

  但一切的收入都歸了戶部,那麽皇宮怎麽辦?
  原先的鹽鐵絲茶市舶司等等歸於皇宮的這筆收入,沒有了,那皇室一家吃什麽喝什麽?
  王學軍就規定:“皇室的費用,由金花錢出。也就是說,全國的收入供奉皇室當初的金花錢由一層,提高到三成。”

  什麽是金花錢?就是國家收入的提成。

  這不但限制了皇室無限的奢靡,同時也讓他們和國家的命運掛鉤。

  想多拿點分紅嗎?那就別外行指導內行的瞎指揮。

  就這一下,所有的六部九卿,內閣軍機處天機府的官員,通宵達旦的完善討論,該有的必須有,原先那些臃腫的敷衍的,必須撤。

  如此5天之後,一個高效的精簡的完備的政府架構名單,新鮮的出爐了。

  這樣的政府機構已公布,不由得讓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他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大明王朝,已經冉冉升起了。

  經過了一天的休息,第2天,六部九卿內閣天機府軍機處,再次集合在集英殿,召開會議。

  “今天的會議,有兩個事情要談。”

  又有了新的會議議題,大家立刻就打疊起了精神,聽著怎麽樣的內容。

  “我們現在光複了山東和江北四府。既然光複了,就要管理好,發展好。為我們光複全國,夯實下堅實的基礎。”

  然後拿出一份名單:“這是吏部考核提請,我和皇上草擬的一個官員名單意見,交給內閣討論。”

  然後他大聲的宣布:“宣布任命趙應國,為山東布政使,任命李岩,為河南,山東總督;

  宣布任命任民雨為浙江布政使。宣布任命馮英倫,為江北四府總督。宣布應廷吉,戶部左侍郎,山東浙江農墾使;宣布許傑為兩江總督,宣布,王文傑,為浙江布政使。

  宣布任命朱見深,陪都留守,也就是府尹,宣布王文正,為陪都禁軍提督總管。”

  然後就是各個地方的知府縣令,滿朝的文武群臣皆大歡喜。

  但細細品味,那些極其重要的位置,卻全是王學軍原先天機府的老人。

  但大家也不能說什麽,畢竟這一片江山是那一群人打下來的,論功行賞也該如此。

  在內閣兩天的仔細討論之後,一字不動的,加蓋內閣印信,奉還給了皇上,請皇上加蓋玉璽。昭告天下。

  這麽多的官員需要履職上任。

  然而這個小朝廷,卻面臨著一個尷尬的事情,那就是無官可用。

  這樣就又將一件事情提到了議事日程。

  科舉考試。

  “倫才大典是國家之重,歷朝歷代新皇登基,都有開恩科的慣例。我們更需要如此,不但需要將這些缺額選拔出來補上,更需要,為國家的未來恢復舊土,儲備人才,科舉考試就是勢在必行。”

  這一點沒有人有異議。這很合乎規矩,更是解決眼前問題的必然手段。

  “但皇上體恤那些北來的,和西來的官員心懷故國的心情,所以,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也將允許他們參加。”

  這樣的決定一出,不知道原因的那些大臣簡直徹底的驚掉了下巴。

  那些官員哪一個不是科班出身?早就有功名官職在身。怎麽還要參加科舉考試呢?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這時候,小皇帝又站了出來,替王學軍解釋。因為下面的原因,只有經過這個小皇帝的口說出來,才能讓大家信服。

  小皇帝現在雖然不親政,其實就是一個影子傀儡。

  但有事兒還得上啊。這就是皇上的作用,要不要你乾屁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