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寶藏複大明》第263章 恢復河南
  第263章 恢復河南
  確山之戰,大清損失慘重,隨著忠貞營進入河南,趁虛而下開封洛陽等等大城要地。

  再加上新明步步緊逼,大別山徹底失守,洪承疇被俘投降,在河南的阿濟格和洛洛歡易道輝的軍隊,就再也沒有了立足之地。

  於是請示了攝政王多爾袞,三人獲準後,徐徐退出河南,退進河北,以黃河黃泛區為天塹,死守不出。

  而重新恢復的王學軍,和忠貞營達成了換家的默契之後,率領第五軍,第六炮兵軍,李岩的第一軍,非洲軍團,組成河南集團軍,逐步收復河南。

  為什麽叫集團軍。

  還不是王學軍惡趣味使然?
  這麽叫著,囂張,嚇人嗎。

  李過忠貞營部徐徐退出,王學軍徐徐接管。

  但接管的是什麽呢?

  李過這次,雖然同意換家,但換家,可沒說連人都換,家具不算。

  對於李過的行動,雖然不能說刮地三尺吧,但也做到了水洗一樣。

  他們拿出來流寇老本行,裹挾走了河南不多的人口。

  還有能拿的走的所有物資。包括磨盤碾子。

  那真叫打掃乾淨房屋迎接新主人。

  不過打掃的太乾淨了一點,連窗戶上的窗戶紙都打掃走了,真正做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好在,李過還算厚道,對基礎設施沒有進行破壞,這也是算對王學軍給的那一百萬銀元的回報,算是王學軍花錢買的。

  開封是不能住人了。

  最早的宋開封,被黃河埋的,連大報國寺鐵塔的塔尖都不見了。

  現在的開封,被李自成圍城一年,徹底的餓死了所有的人,再一場黃河大水,幾乎徹底的掩埋,即便多年恢復一些,又被易道輝令人發指的壓榨,根本連條流浪貓都逃離搬家了。

  進入洛陽,情況好得多了,千年古都依舊。

  尤其李自成佔領洛陽後,只是吃了福王,卻沒有一把火燒了福王宮殿。

  雖然風雨中破百不堪,但規模廣大,金碧輝煌。

  當初福王被神宗寵愛,所以他的王府規格,只是略比皇宮小了一點點,略加修繕就足可以做為皇宮。

  畢竟,皇帝住的地方,還是要有排面的嗎。

  至於未來擴建?只要皇帝有錢,隨他折騰唄。

  但洛陽也人口稀少,幾乎也被李過裹挾一空。

  因為在這個時代,在這戰亂之中,除了滿清以外,連頭豬都知道人口的重要性。

  當然了,滿清也不是不如豬,只是因為,以異族統治漢族,滿族人口還少,不殺戮一大批,他們管不住啊。

  洪承疇跟著來了,考察了洛陽之後,非常滿意:“洛陽,北有孟津黃河天險,西有含谷潼關屏障,南有龍門關,東有大谷關為依托,建都於此,就再不必讓帝都皇帝一日三驚,天下可安枕無憂啦。”

  “洪武當年,也曾經派人考察洛陽為都的事,還派太子朱標親來,只是可惜,太子早亡,洪武見地思人,只能封一個幼子做了尹王,就放棄了。

  朱棣雄才大略,建都北京,但歷代帝王,真正雄才大略者多少,怎麽能鎮的住北京那樣的場子?。

  所以,還是把都城建在洛陽,求個安穩吧。”

  洪承疇點頭:“攝政王考慮的長久啊。好吧,既然洛陽建都,那麽就要好好的經略河南,最少,讓洛陽不再缺糧。所以,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的,治理黃河,攝政王拿錢吧。”

  王學軍就咧嘴:“這國用老我出,是不是不太恰當?”

  “一是你有錢,二來你說過,這個新明帝國人人有份,你也是主人之一,拿錢吧你。”

  要想真正讓河南繁榮起來,第一必須治理黃河,治理黃泛區,否則一切免談。

  只有這黃害治理完畢,流落在外的人口才能回歸。躲在黃泛區的蘆葦河岔子裡的百姓才能走出來。

  王學軍立刻招來漕運總督詢問辦法。

  漕運總督老漕幫幫主不愧是老河道,帶著弟子日夜巡視了黃河之後,立刻拿出了治理辦法。

  “堵塞李自成撅開的口子,讓黃河重回故道;疏浚淮河,和各地河道,讓河南內地泛濫之水排乾。在黃泛區圍堰築壩,開挖引水溝渠,讓千裡澤國,變成一片片良田,成為魚米之鄉。”

  辦法好的很,不過,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尤其是圍堰築壩,抽水,這個是最大的難題,我們沒有那麽多的人力日夜車水。”

  “這好辦,我們以工代賑,將流進我們山東江蘇的河南百姓找回來。告訴他們先修河做工,積累家底,然後承包土地安心過日子。”

  調漕幫二當家,漕運總督府侍郎曹老大,上任河道總督,專門負責休整黃河堵口子。

  調江北四府錢糧總督,戶部侍郎應廷吉過來,做河南屯墾大使,專門負責圍堰造田。

  調徐淮總督馮英倫,做河南布政使,負責全省民政。

  挺著大肚子的張紫妍民政部,許傑李岩立刻行動起來,開始動員河南原先的百姓回到故園,建設自己的家鄉。

  河南的百姓,早就想回到家鄉了。當聽說,只要回到家鄉,就可以受雇於官府,賺取未來建設家園的第一筆修河工錢之後,踴躍回鄉。

  而第一批回鄉的,就是當初王學軍救下的那十五萬河南孩子。

  看著一對對小夫妻,抱著孩子站在了王學軍的面前,讓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叫自己爺爺的時候,王學軍激動無比。

  這個年代早婚,十四五的孩子成家是常態。十幾歲抱兒子,更是比比皆是,不足為奇。

  看著這些孩子懷中抱著自己的孫子的時候,王學軍面對所有回到河南的百姓大聲的展示:“我們的希望有了,我們的未來有了,我們的河南活了,我們的美好河南還遠嗎?”

  十五萬王學軍的乾兒子,是河南最中堅,最忠誠的力量。這就和當初從河北京畿地區帶到山東的百姓一樣,從此,河南就是王學軍的河南,不再是任何人的河南了。

  走在黃泛區的王小二,已經是開封府的知府了。

  但依舊叫王小二。

  有人建議,這個名字實在和他的官爵地位不符合,應該改一個響亮的,最少是鄭重一點的名字。

  結果王小二梗著脖子反駁:“這是我父母給我起的名字,我要是改了,那我就是不孝,那我死後,我的父母就找不到我了。”

  這就是中國人最淳樸的孝道,最直接的根。

  他響應攝政王恩人的號召,建設恢復河南。

  所以,他帶來了他的婆姨,他五十兄弟中的四十九個家。

  留下小嘎子在山東煙台,因為小嘎子已經是煙台商會會長了,那裡離不開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