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皇后她也重生了》第六章 溯源(二)
  第六章 溯源(二)

  慶安十六年?這不是她與陸婉定下婚期的那一年嗎?

  陸婉……

  晏珩心下一定,而後淡然否認道:“非也。我並沒有忘,只不過是在想,今年會有什麽大事發生。”

  “啊?”葉青有些摸不著頭腦。

  “葉娘不必在意,先為我束發吧,早功可不能廢。”晏珩抬手抓住葉青的袖口,淡淡地笑著。

  晏珩臉上的那抹笑意稍縱即逝,叫葉青幾乎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她知道,眼前年紀尚小的少年背負了太多。她雖不懂晏珩的欲望和野心,但晏珩的天賦和努力,她都看在眼裡。

  “好,我這就為殿下束發。”葉青毫不猶豫地點頭,任由少年牽著她的窄袖往回走。

  少年的發既黑且密,又長又直,還帶著昨日沐浴後淡淡的皂莢清香。葉青用雕著雲紋的檀香木梳輕柔地將發絲梳開,感歎到:“發絲是精血之余,殿下的頭髮這樣好,將來一定是個有福氣的。”

  晏珩不置可否,輕聲反問她:“葉娘,你覺得什麽是有福氣呢?”

  但晏珩知道,儒非腐儒,不能是隻知詩書的病秧子。先秦之士,進可提劍三尺,策馬殺敵;退可按筆著書,高論廟堂。如此,可謂文武雙全。

  葉青取了白玉冠將少年的黑發一絲不苟的束起。按大夏律,男子二十歲加冠,始成年。但皇家不同尋常百姓,皇子不論年齡,封王之後就行冠禮,以期早日擔皇家之任。

  母江若柔,太醫院正七品醫士之女,家中世代行醫。年輕貌美,進宮前已經嫁人,但未育子女。後因老道對其母密言“此女將誕天子”,遂與夫君和離。母打點後送她入宮中,得到慶安帝的寵幸,誕下龍鳳胎,受封夫人,寵愛至今未衰。

  “王忠。”晏珩先打了套拳,熱了身,而後喚自己親近的小太監。

  本朝安穩已久,皇子們不大勤於武術,隻略通騎射。況大夏第三帝,太宗晏文在朝二十五年間,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多數皇子選擇放棄了戎馬之苦,轉投書籍之中。

  她非昨日之晏珩,掩去為帝二十二載蘊於眉梢眼角的雷霆,還需要一些時間。好在她在下人面前一向沉默寡言,所以無人發現這細微的異樣。

  天蒙蒙亮,穿戴整齊的晏珩便領著兩個小黃門往武館去了。身為女子,她的身體素質與男兒身的諸皇子相比,有所不逮。所以她勤於強身健體,盡力彌補自己先天的弱勢。

  晏珃與晏珩生得一模一樣,都遺傳了其母的美目,其父的劍眉。兄妹二人鼻梁高挺,薄唇含珠,身形相近。若著同服站在一起,真假難分;放在人群中,雌雄莫辨。所以她代癡傻的兄長成為七皇子晏珩,無人起疑。

  紅光入劍影,東方既明。晏珩挽了個利落的劍花,王忠捧鞘上前,她將劍往鞘口一摶,閃著寒光的劍尖便對著王忠飛去。

  晏珩的劍術由太尉鄧越點授,晏珃自幼在一側觀看,照模樣比劃,偷師學到的比起真正的晏珩,隻多不少。而後她成了晏珩,日日聞更聲而起,練劍強身,如今劍術已有小成。

  “是奴婢糊塗了。殿下乃陛下幼子,與太子同日立,八歲受封齊王,因年幼未往封地,仍留長安宮中,已經是極有福氣的了。”葉青以為自己說錯了話,忙糾正道。

  晏珩的劍眉並不過分粗,也不過分細,恰到好處的掛在風目之上。疏朗的眉目間,透著一股少年英氣和屬於未來帝王的不怒自威。

  是了,晏珩是長安城中僅存的皇子,非儲君而居皇宮。

  對於葉青說的話,晏珩隻將星目淺淺一彎。她知道,自己的“福”遠不止此。晏琮此時是太子,將來會變為大夏第一位廢太子。而按上世的時間,她很快,就能見到陸婉了……

  劍乃短兵之祖,天下士庶皆以佩寶劍為榮,夏高祖亦是提劍三尺打天下的皇帝。

  按高祖定下的規矩,皇子封王即需前往封地臨民,不得久滯京中。晏珩是慶安帝晏清登基後出生的惟一皇子,亦是晏清的幼子,行七,自幼聰慧。

  她晏珩立志做文治武功的帝王,便要將樣樣做到最好。只有這樣,才能贏過晏琮,正位建章宮,迎娶陸婉,君臨天下。

  晏珩提劍而舞,霎時風聲烈烈。她執著流轉的清光遊走中庭,時而如燕點劍而起,時而如雷落葉分崩。招招生風,其勢凌厲,遠避一旁的王忠和陳良看的目不轉睛。

  兩個小黃門中,喚作王忠的那一個雙手捧劍,上前遞給晏珩。晏珩晃手一抽,霜刃脫鞘而出。劍體寒光凜冽,映著少年英氣的面龐。

  雖然不是第一次這樣,但王忠還是害怕地閉上眼睛。只聽一陣清鳴,劍身入鞘,將王忠握鞘的虎口震得發麻。

  “好1
  “父皇?”

  男子渾厚的聲音讓晏珩聞言一驚,她忙轉過身,只見不知何時禦駕入武館內院。繡著行龍的黃色華蓋下,立著一個冠冕佩劍的長須男人,眉目深邃,鼻梁高挺,與晏珩如出一轍。
    著一身玄赤相間朝服的晏清眉眼間滿是慈愛,他捋著長須對著晏珩招手道:“不愧是朕的珩兒,來,讓父皇看看1
  “兒臣給父皇請安……”晏珩奔向華蓋,在即將撲入晏清懷時一頓,硬生生停下步子,與早早屈膝跪下的王忠、陳良一樣,行了大禮。

  “珩兒?”晏清忙拉起晏珩,拍拍她的肩膀,問道,“珩兒怎突然行此大禮?”

  晏珩彬彬有禮道:“回父皇,兒臣見父皇著朝服冠冕,定是去上朝。此時父皇為天子,兒臣是臣子。天地君親師,君在親前,兒臣現在是給君王請安,自然要行大禮。”

  “好啊!好啊!你師傅教的不錯,該賞1
  晏清聽罷先是笑著誇獎了晏珩一番,而後抬手解去了腰間的佩劍道:“珩兒的劍術也愈發精進了。父皇不擅劍,這把龍淵,贈你可好?”

  “父皇1晏珩眸子一亮,撫上晏清寬厚的手掌中躺著的龍淵。

  雖然晏珩記不清楚是哪一天,但她清楚,贈劍這個算得上重要的事,是與上一世一模一樣的情節。

  晏珩一生有三愛:一為江山;二為陸婉;三為名劍。

  龍淵劍,是她一生收集的名劍中的第一把,也是最愛的一把。

  龍淵乃是前朝夏□□斬旗起義之劍,其去後藏於內府寶閣。帝王上朝必佩劍,所以先代夏君無有未佩過龍淵者。不過藏寶閣中名劍眾多,帝王雨露均沾,上朝時有替換。因夏成帝晏清喜書不習武,所以他的佩劍隻做裝飾。某日,偶見幼子於劍道上有造化,便欣然贈之。

  此時晏清贈劍完全是出於對幼子的喜愛,別無他意。

  “可以嗎?”晏珩抬頭,望向晏清的目光閃爍。

  看著晏珩明明一副愛不釋手的模樣,卻仍禮貌克制的詢問著自己,晏清愈發滿意:“自然可以。我兒少年英雄,難道不配寶劍?”“兒臣叩謝父皇1晏珩接過劍,激動欲跪,卻被晏清一把拉祝

  “好了好了,地下涼,珩兒要也注意些。”晏清關切道。

  “謝父皇關心,兒臣知道了。”晏珩握住劍,滿心歡喜地答,“時辰不早了,父皇該去上朝了。”

  “趕朕?”

  “兒臣不敢1晏珩分辯道,“父皇是聖明天子,就算兒臣不說,父皇也是要走的。等父皇處理完政務,兒臣再去給父皇請安也不遲。”

  “就你鬼靈精。”晏清彎腰,曲指刮了一下晏珩的鼻子,轉身離開。

  “兒臣恭送父皇。”晏珩執劍,對著晏清那逶迤的儀仗施然一拜。

  帝王前呼後擁,背影很快被太監宮女遮祝晏珩直起身子,目送禦駕遠去。

  “殿下,卯正,該讀書了。”陳良瞥一眼朱門大開的記時房內的銅漏,低聲提醒道。

  “本王知曉了。”晏珩淡淡地應了。她抽出龍淵,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

  “不愧是歐冶子和乾將兩位鑄劍大師聯手之作。”晏珩忍不住道,“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父皇贈我此劍,我何辜之?”

  “恭喜殿下,”陳良與王忠相視一眼,齊聲道,“恭喜殿下得賜寶劍1
  “陛下駕到1太極殿上,唱駕黃門高聲喊道。龍椅之下,百官叩首,三呼萬歲。

  “諸位愛卿平身。”晏清端坐龍椅之上,玄色冠冕前垂下的十二旒碧色玉珠,恰到好處的遮掩了他冷峻的眉目。

  “謝陛下。”殿下百官起身,分列兩側,文左武右。文官冠進賢,著皂色朝服;武官冠武弁,著絳色朝服。

  晏清頭戴冕冠,玄上衣朱下裳,手置膝上,掩下龍袍上繪著的章紋。站在百官前方的太子晏琮眼尖的發現,父皇沒有佩劍。

  朝中文武鮮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者,他作為太子也不能免。但天子上朝,必是整衣理綬,佩劍掛玉。如今陛下腰間隻余玉龍佩,卻無佩劍,很難讓敢覷龍顏的他不注意到。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