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第131章 鄉土文學
   第131章 鄉土文學
  在人民大會堂表演的當晚,蘇雅、方紅聚在一起,拿著收音機,聽著廣播電台,當報幕到下一個是“燕大”的時候,兩人興奮不已。

  “可惜了,這麽重要的時刻,岩子不在。”

  蘇雅語氣裡透著一絲遺憾。

  “或許岩子現在也在用收音機接聽呢。”

  方紅轉動旋鈕,把音量調高。

  “紅姐,岩子有說什麽時候回來了嘛?”

  蘇雅投去問詢的目光。”

  方紅轉過頭,看向屋外的夜空。

  “他說明天就從湘南回來。”

  “哐當,哐當。”

  駛向燕京的火車,一路顛簸。

  方言國慶這幾天,一直在綏寧的一處苗寨采風,稿子是在招待所完成的,一寫完,就回到星城,坐上直達燕京的火車。

  全程二十多個小時,等到了站,已經是下午,回到家休整一宿,第二天直奔《燕京文學》編輯部,王朦、周雁茹、王潔等人都在。

  “岩子去湘西一趟,人瘦了,也曬黑了。”

  王朦打量了一番,“怎麽看上去沒什麽精神,是沒休息好,還是生病了?”

  “不是生病,只是有點水土不服。”

  方言歎氣說,在湘南省什麽都好,就是飲食上不適應,基本上所有的菜都會放辣椒,就連大白菜也不能幸免,可把他折騰得夠嗆。

  “哈哈哈!”

  “湘南嘛,怎麽可能不吃辣椒呢。”

  “是啊,偉人就說‘不辣不ge命,無湘不成軍’、‘湘南人能吃辣椒會出書’……”

  “岩子,還好你去的是湘南,要是去的是贛西,那邊的辣,恐怕你更受不了。”

  王朦、周雁茹等人相視一笑。

  “但不管怎麽樣,總算沒白折騰,初稿我已經寫好了。”方言把稿紙遞了過去。

  王朦、周雁茹先看,看完第一頁,再轉交給季秀英、李悅他們,最後才輪到王潔。

  王潔心急萬分,但當看到《那山那人那狗》的第一頁,整個人的心境隱隱有了變化。

  文體輕盈靈動,語言樸素雋美,自然中透出情韻,平淡中見到真誠,既不像《大秦之裂變》那麽厚重,也不像《潛伏》那麽焦灼。

  而像一杯沏好的君山銀針,清新回甘。

  越往下讀,如同喝茶,心就越靜。

  “想不到你寫的竟是一篇散文小說。”

  王朦品味一番後,發出深深的感慨。

  “我一開始也沒想這麽多,靈感來了,就趕緊寫下來,結果寫著寫著,就寫成這樣。”

  方言喝了口熱水暖暖胃。

  散文小說,是介於散文和小說之間的一種文體,等於是小說和散文兩種體裁互相滲透、互相融合,變成一種散文化的小說。

  “我原本以為你在你這年紀,能擁有創作短中長篇小說的出色能力,能熟練掌握詩歌、小說、戲劇、電影劇本這些文學體裁,就已經很了不得了,想不到岩子你又進步了啊!”

  王朦眼裡充滿著驚訝和讚賞。

  王潔雖然聽不太懂,但大受震撼。

  悄悄地來到周雁茹身邊,低聲問道:
  “師父,岩子這篇散文小說很好嗎?”

  “已經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真的是很少見的那種。”周雁茹道:“文壇裡,能把小說寫好的人不多,能把散文寫好的也不多,而能把散文和小說結合起來寫好的,就更不多了。”

  “王老師,周老師,你們過獎了。”

  方言心裡樂開花,就愛聽文化人誇人。

  “不,一點兒也不。”

  李悅擺擺手,“這的的確確是罕見的佳作,沒有深厚的功底,想寫也是寫不來的。”
    “這些誇獎,我就不客氣地照單全收了。”

  方言嘿然一笑,“你們在看看,看看這稿子有什麽地方需要改的?”

  “這篇散文小說,也是篇鄉土小說。”

  王朦環顧四周,說編輯部自然有能力改,但相比而言,有一個人或許比他們更適合。

  “您說的是汪老?”

  方言記起了萬佳寶的話,汪曾其可是既擅長鄉土文學、又擅長散文小說。

  “看來我們想到一塊去了。”

  王朦點頭,“正好汪老對伱這次的作品非常期待,我相信請他幫著看看、改改,想必他不會拒絕,何況這篇稿子屬實難得啊!”

  …………

  甘家口,阜成路南一樓5門9號。

  方言和王朦下午登門拜訪汪曾其,靜靜地坐著,等他慢慢看完。

  “小方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啊。”

  “王朦說的一點也沒錯,你這個人就是愛進步,不需要別人拿鞭子抽,自己就會鞭策自己,真的是‘不用揚鞭自奮蹄‘。”

  汪曾其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眉毛上揚。

  方言會心一笑,“您太過獎了。”

  汪曾其道:“一點兒都不過,如今能像你這樣寫鄉土小說的作家不多了。”

  方言耐心地聽著,才明白其中深意。

  近現代華夏文學裡,最發達、成就最高的門類,就屬鄉土文學。

  追溯起來的話,可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

  鄉土文學第一人是魯迅先生,比如廣為人知的《故鄉》、《阿Q正傳》等等,影響深遠。

  隨後,上世紀30年代的沈叢文、沈雁氷,40年代的趙樹理、孫禮,再之後的柳清、周紹儀、汪曾其,把鄉土文學向縱深發展,一般來說,鄉土文學分為三類。

  一種如魯迅先生,對鄉土的黑暗、落後進行批判的。

  一種是像沈雁氷,關心鄉村和農民生存現狀、民生疾苦的。

  另外一種,就是沈叢文、汪曾其、廢名這種,書寫農業文明美好溫情的一面。

  鄉土文學雖然不像長篇小說那麽式微,但也是大不如前,尤其是沈叢文這一個分支。

  “鄉土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寄托。”

  汪曾其說:“你這篇散文小說簡潔灑脫,把父子親情和湘西風情很好地融合………”

  王朦道:“汪老既然這麽說,那這篇稿子能否請您老來改一改?”

  “不,這稿子不能由我改。”

  汪曾其揚了揚手。

  “汪老,這是為什麽?”

  王朦和方言面面相覷。

  “你們誤會我的意思了,既然寫的是湘西風情,我想有一個人比我更合適。”

  汪曾其面帶微笑,“那就是我的老師,沈叢文。”

  方言驚了個呆,沈叢文是汪曾其的老師?!
  汪曾其悠悠地說自己當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之後成了沈叢文的入室嫡傳弟子。

  “如果當初講習所把你安排到叢文先生門下,你我今天恐怕要以師兄弟相稱咯。”

  “您說笑了。”

  方言萬萬沒想到,《那山那人那狗》一轉二轉三轉,兜兜轉轉,竟然能轉到沈叢文的手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