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從大食堂開始》第146章 小店開業
   第146章 小店開業

  “嗯嗯,你這麽一說我心裡就有底了。其實現在采購原料也沒那麽困難,主要是價格,這件事我能搞定暫時不需要你出馬。

  少傑,我有個想法一直沒顧上和你說。這件事要不咱倆一起做,你上你的班,提供技術指導就行了。我找地方開個小店,資金我出,賺到的錢一人一半。你看怎樣?”

  郭科長的事情給蘇大鵬提了個醒,意識到了配方的巨大價值。

  兩人雖然是發小,關系也很不錯,但蘇大鵬頓時有了危機感。

  思前想後,他還是覺得把利益捆綁在一起比較好,這樣,生意才能做的長久。

  “行啊,這事兒你拿主意。不過也不能一直讓你一個人忙活,到時候可以讓我媽給伱搭把手。”

  杜少傑真要想賺錢,有的是辦法,分潤出去一些利益自無不可。

  他現在暫時不會離開單位,像這種合作形式也挺好。

  等蘇大鵬走了之後,他和王玉秀說了一下此事,王玉秀當即就表示同意。

  說實話,真要讓王玉秀一個人做這件事,她還真沒有把握。好多事都不懂,有一個人幫襯,她就輕松多了。

  “媽,賺不賺錢都是次要的,咱家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小梅和小雅的學業。小梅還有幾個月就要高考,一定要給她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說完和蘇大鵬合作的事情,杜少傑特意叮囑了王玉秀一句。

  他可不希望到時候生意忙了,兩個妹妹回家沒飯吃。外面的事情能做就做,忙不過來不做也行,總之不能因小失大。

  “我曉得的,外面的事情以大鵬為主,我就是給他搭把手,大部分心思還是會放在家裡。”

  王玉秀知道輕重,馬上表了態。

  杜少傑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不再吱聲。

  他趁著過年休息的時間,重新將自己掌握的各種理論和技法梳理了一遍。

  廖永新將傳統川菜的精髓,已經全部傳授給了杜少傑,剩下就是靠時間磨煉。對這一塊他很重視,回歸本源才能推陳出新,這跟打地基建房子的道理是一樣的。

  他平時做菜涉及的方面比較雜,川菜、魯菜、湘菜以及面食、小吃都有所涉獵,但唯一一個成體系的就是“傳統川菜”。

  最近忙著過年,肝經驗的時間縮短了不少,剩余時長富富有余。

  【兌換點:1441點\1470點】

  【時長:5760小時\31776小時】

  節後。

  報紙廣播上鋪天蓋地都是有關南線的新聞。

  杜少傑雖然很牽掛梁美琴,但他卻無法和對方取得聯系。

  王麗雯就勸他:“很多事情都是你自己猜的,說不定美琴根本就沒去南線。我看你老轉脖子,是不是站久了脖子不舒服?你過來,我給你按一按。”

  此時正是中午休息時間,杜少傑在王麗雯這兒吃了飯,兩個人就隨口聊著。

  王麗雯不想他想東想西,勸了一句之後就趕緊轉移了話題。

  杜少傑坐到床邊上,王麗雯跪在床上幫他按摩脖子和太陽穴。目的就是想讓他放松,別整天那麽焦慮。

  按了將近二十分鍾,她才停了下來。

  “麗雯姐,我該上班去了,過兩天再來看你。”

  杜少傑呆在溫柔鄉裡差點睡著了,抬頭一看桌上的鬧鍾,趕緊站起來拔腿就走。

  上班的約束要多一些,好在後廚的工作有一定的彈性,要不然他從早到晚幾乎沒有個人的時間。

  三月初。

  五金廠正式停工停產,所有的職工隻發基本的生活費,給大家一段緩衝的時間好自謀出路。

  蘇大鵬看好了梨花街市場附近的一個小門面,不到8平方,月租金15塊。說起來也不便宜,現如今在京城前門外租一套三居室的住房也不過才11塊5。

  當然,門面和住房還是有區別的。但這個價格在本地來說,也不便宜。

  蘇大鵬看重這個地方的原因是因為門面在市場出入口附近,人流量大,而且交通方便。不選擇市場裡面也很好理解,畢竟市場裡比較髒亂,不太適合賣熟食。

  他找時間拉著杜少傑去看了一眼,杜少傑覺得還行,類似於櫥窗銷售,賣【德州扒雞】倒也合適。

  蘇大鵬果斷的將門面租下來,剩下的簡單裝修也不用請人,他自己就能搞定。

  杜少傑想了想,還是草擬了一份合同。現在的人們對於合同普遍沒什麽概念,私人之間的事情一般都是口頭約定好就算數。

  蘇大鵬也很不理解,但最終還是在杜少傑的堅持下,他和王玉秀分別在合同上簽了名。

  “這一份你拿回去收好,這玩意是給來托底的,以後你就會明白我說的是啥意思。”
    合同一式兩份,一份給了蘇大鵬,還有一份他拿回家讓王玉秀收好。

  開學之後,一家人又全都搬回了新房住,主要是方便小梅和小雅上學。

  杜少傑重生之後的第一家店,在低調中悄然開業。沒有營業執照、沒有牌匾,只在櫥窗的玻璃上用彩色紙貼上了“德州扒雞”四個大字。

  門面的房產屬於房管所,管理屬於梨花街市場。

  每個月要給市場交管理費和衛生費,共計2塊5,別的就沒有了。現在這個時間點屬於改開之初,願意乾個體的人還真不多。

  每天早上,王玉秀和小梅、小雅一起出門,順路把她們送到學校。

  然後直接去春風巷的老屋,將頭一天晚上做好的【德州扒雞】裝袋,和蘇大鵬一起推著三輪去梨花街的門面。

  現在的天氣冷,一次拿過去也不怕壞。要是天氣熱了,就只能分批拿過去,除非以後有錢買冰櫃。

  王玉秀上午守店,蘇大鵬要外出給老顧客送貨,同時采購第二天要用到的原材料。

  製作成品暫時還是在老屋那邊,等天氣再熱一點,蘇大鵬會在自家院子裡蓋一間專業廚房,以後就會方便很多。

  快到中午的時候,處理好原材料的蘇大鵬,回來替換王玉秀,她還得回家給兩個女兒做午飯。

  吃完飯,王玉秀去替換蘇大鵬,蘇大鵬回家吃飯,然後開始炸製、燉煮雞肉。

  每天40隻雞,雷打不動。

  每隻雞的利潤在1.2元左右。一般在下午四點半關門,來晚了還買不到。

  這是杜少傑出的主意,現在人們的收入普遍不高,能時不時買【德州扒雞】吃的人就那麽些,還遠不到擴張的時候。

  他有時間,晚上下班後會去春風巷的老屋看看,幫蘇大鵬把把關,並及時補充鹵料。

  一個類似於家庭小作坊的【德州扒雞】店,運行平穩,一個月下來賺了1300塊錢左右。留下300元錢作為流動資金,杜少傑和蘇大鵬一人分了500元。

  蘇大鵬一算帳,現在賺的比以前還多。以前他要給杜少傑製作費,還要送一些出去打關系,落到手的錢還真沒多少。

  杜少傑把錢給了王玉秀,讓她收起來。

  “兒子,一個月掙這麽多錢會不會犯錯誤?媽這心裡不踏實,我怕自己會睡不好覺。”

  王玉秀沒什麽文化,能認字、會簡單的算數,屬於老實本分膽子小的那一類人。

  沒錢的時候想有錢,可一下子拿到這麽多錢,她又有點前怕狼後怕虎。當然,這也不能怪她,畢竟人的觀念轉變沒那麽快。

  “這才哪到哪兒?媽,你就放心吧。不過,這事兒出去和誰都不要說,悶聲發大財,免得別人眼紅嫉妒。”

  杜少傑並不認為這點錢有多誇張,真要算起來,歷盡艱辛改良的配方就不值錢嗎?
  餐飲就這樣,一切靠品質說話。同樣的菜品,質量高味道好的和質量一般味道一般的,價格上相差很大。

  蘇大鵬現在定的價格,他都覺低了。

  不過考慮到現在人們的收入情況,暫時這麽經營也是可以的,所以他就沒有說什麽。

  “嗯嗯,我一定管住自己的嘴巴,和誰都不說。這些錢拿50塊放進生活費裡,剩下的450塊我幫你存起來,你有需要隨即來拿。”

  家裡兒子當家,所以王玉秀覺得自己只是幫兒子保管錢財罷了。

  杜少傑笑了笑,也不想糾正母親的觀念。

  反正所有的錢都花在了這個家裡,名義上誰當家還不是一樣?
  “媽,生活費不夠了就從存的錢裡面拿。小梅和小雅學習很辛苦,一定要保證她們的營養,讓她們吃好。”

  杜少傑自己還有存款,估計這個生意再做幾個月,家裡的經濟狀況就會得到根本的改善。

  照這麽乾下去,第一批萬元戶肯定是跑不了了。

  時間匆匆。

  轉眼到了“五一勞動節”前夕。

  晚上下班,杜少傑直接騎車來到了老屋。

  “少傑,明天過節,有不少人提前預定了【德州扒雞】,明天的製成品需要80隻。我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才讓阿姨通知你來一趟。”

  蘇大鵬家裡的專業廚房也蓋好了,並已經投入使用。

  但“五一”當天需要的製成品數量太多,比平時翻了一倍,他一個人根本就搞不定。

  這也是杜少傑不讓小店擴張的重要原因,蘇大鵬和王玉秀兩個人都是“二半吊子”,目前還能應付,要是急速擴張,恐怕就應付不來了。

  還有就是,現在雇人也沒那麽方便。雇一兩個幫手還行,要是雇上10個、8個,那就違反政策了,會挨收拾的。

  整個80年代是個體經濟大發展的時期,等到了90年代才是私營企業的黃金時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