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他和烏瑪祿之間,好像什麽都沒變,但好像什麽都變了。
他不再關心烏瑪祿,也不會叫魏珠去探聽烏瑪祿的消息。
好像,烏瑪祿只是成了德妃,成了他后宮中最尋常不過的一個妃子。
他與她,離心離德。
公元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
正月,康熙下令,設羅刹國學,隸屬內閣,招收八旗子弟,培養羅刹國語翻譯人才。
二月,康熙巡幸畿甸,攜直郡王胤禔,太子胤礽,十三阿哥胤祥,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十八阿哥胤祄同行。
胤礽與同行大臣來往過密。
五月,康熙巡幸塞外,隨行皇子同二月相比,多了位四阿哥胤禛。
胤禛隨行後,胤礽頗感欣慰,他邀胤禛一塊兒品茶。
胤礽拍肩道:“你終於出來了,每次跟他們出來,和他們也聊不到一塊兒,還是你懂我些。”
胤禛笑著搖頭:“十三弟呢?”
“他個小孩子,懂什麽。”
胤禛失笑不已。
胤礽邀他:“等回京了,來我宮中,咱兩好好喝一頓。”
他嫌棄道:“這塞外,盡是些沒滋沒味的。”
胤禛道:“好。”
胤禛想了想,還是勸道:“我聽聞皇父對你私下結交大臣,有所不喜。你還是收著些吧。”
胤礽不悅道:“說這些話做什麽。”
兩杯酒下肚,胤礽才歎氣道:“皇父對我多有不喜。我如今想來,唯有多結交大臣。日後,縱然皇父有什麽想法。有這些大臣為我後盾,皇父方才會投鼠忌器。”
胤礽苦笑著:“老四,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這位置有多難坐。”
胤禛斟酌著,小心道:“這樣瓜田李下的事,太子你就不怕引起皇父疑心。本來沒事也弄成了有事。”
胤礽歎息道:“老四,我已經沒有辦法了。這是……不是辦法的辦法。”
他已走到山窮水盡,只能如此。
胤禛也無話可說。
至少他沒有破局之法。
他打算回去問問自己的額娘。
他心中暫且記下這件事。
胤礽既已知曉康熙對他不喜,旁人又怎會看不出來。
直郡王胤禔早已不悅胤礽因為嫡子名分,佔據太子之位多時。只是從前康熙喜歡胤礽,他也就忍了下來。
但他終於等到康熙厭棄太子之日,他又怎麽會放過。
他覲見康熙。
在營帳裡,他信誓旦旦的說著胤礽的惡行。
他說,太子胤礽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很難有不遭其荼毒的。
他說,太子胤礽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
他說,太子胤礽自視高人一等,對於他人多有輕蔑,少有兄友弟恭之時。
他又提及了某年:“那年皇父病重,他和三弟去探視皇父,聽聞太子少有哀色。可知他不是個重情的人。”
說著說著,他聲淚俱下:“如今皇父在,他還能夠維持著儲君的模樣。可他對皇父都如此薄情寡義。若是有朝一日,皇父薨了,他又會怎麽對待我們這些兄弟……兒子不敢想啊!”
康熙聽聞胤禔之言,沉默不語。
胤禔觀察著康熙的神色,又說起了過往,他曾屢次見太子越位,許多事不曾問過康熙,便自己私底決定。甚至為了與官員交好,還向他們私下許於官位。
康熙平靜道:“我知道他欲分我威柄,恣意行事。我也知道你打的什麽主意。”
“下去吧。”
胤禔以袖掩面下去了。
出得營帳,胤禔呼出一口氣。
他皇父向來不是蠢人,他也沒指望他能瞞過皇父,或是說動皇父。
他只是想,想要再為皇父和太子的關系再加上一道裂縫。
裂縫多了。
關系總會破裂的。
那時候,才是他上位的時候。
就像額娘所說,太子雖佔了個嫡,他卻佔了個長。
都說立嫡立長,皇父只有太子一個嫡子,太子被廢,可不就輪著他這個長子……
上位了嗎。
他對著刺眼的陽光笑了起來。
太子啊太子,縱然你身為太子,享受了我沒有的,但能站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你輸定了。
他的目光隻落在太子身上。
對他來說,他的敵人只有太子。
他腳步輕快的離開。
他會等到太子被廢那天的。
康熙雖然因此頗為不悅,越見胤礽越是來氣。
但他還有一絲理智尚在,並未對胤礽如何,只是望向胤礽的時候,越發神色難辨。
眾人看在眼中,記在心中。
此時,仿佛大戰前夕,又仿佛千鈞一發,僅憑一根絲線維系。不知什麽時候,那根絲線就會徹底斷掉。
營中仿佛連空氣都是沉重的。
好在,無風無浪的回去了。
無事發生。
胤禛回宮後,拜訪了烏瑪祿,請烏瑪祿驅散了宮人,才講述了自己困惑。
烏瑪祿風輕雲淡道:“此局可解卻無解。”
胤禛不明所以。
烏瑪祿細講道:“只需要太子請罪,托言為太后以及皇上祈福,此後自行禁足於東宮。皇上從此非但不會疑心他,反而會對他越發愧疚,更無從更改廢儲之事。”
烏瑪祿接著道:“無解在於,以我對太子的了解,他絕不會同意。”
胤禛苦笑道:“的確如此,太子高傲,恐怕寧願魚死網破,也不願意如此。”
“那無法了。”
胤禛詢問道:“額娘沒有別的法子嗎?”
“有。”她平靜道,“但都比不上此法。”
“此事,無非進或退。以太子秉性和能力,斷沒有逼宮的本事。那就只能退。”烏瑪祿以置身事外的語氣評論道,“太子仁弱,無狠勁。是以不成。”
胤禛起身,確定所有宮人都離遠了,才問道:“那如果是額娘,你會怎麽做。”
“你是在為太子問,還是在問自己問?”
“為太子。”胤禛懇切道。
“你今年三十了吧。”烏瑪祿轉動著手中佛珠,含笑的看著他,仿佛能夠看到他的真實模樣。
胤禛手心裡出了汗,他不敢和自己額娘對視。
他,問心有愧。
如果太子能夠穩坐太子之位,他自然不會有二心。
但現在……
總之,他問心有愧。
好在,他的額娘沒有窮追猛打。
烏瑪祿說:“既然你是為太子問的,那額娘姑且與你講講帝王心術。”
“太子之錯,錯在雖為太子,卻不曾學過帝王心術。”烏瑪祿說,“所以太子必被廢黜。”
胤禛耐心聽講,他沒有問自己的額娘,久居后宮,為什麽會知道帝王心術。
烏瑪祿仿佛一眼看出了他的疑問,她開口道:“朝臣爭鬥,后宮爭鬥,並沒什麽本質上的區別。重要的,從不在於你有多少黨羽,而在於皇帝信你幾分。”
“皇上愛重你,你愛權勢,是奮力向上。你結交朋友是仁德,不然,那就是狼子野心,是居心不良。”
胤禛默然不語。
烏瑪祿手中的佛珠仍然沒有停止轉動,她風輕雲淡道:“信任是這天底下牢固的,也是最輕薄的東西。牢固到即便眾口鑠黃金,只要他相信你,那麽絕不會有事。”
“輕薄到,只要他不相信。不論你做與沒做,已經不重要了。”
“說到底,這只是用人之道罷了。”她以一種冷漠到近乎詭異的語氣道,“即便你皇父貴為至尊之主,也不過是個人。”
烏瑪祿風輕雲淡道:“只要懂得如何拿捏人心。再難的事,也容易。”
訓人如訓犬。
這天底下的萬物,皆可訓得。
她由來都是什麽都知道,但不想那樣做而已。
其實,康熙說他們是知己,是世上另一個自己,並沒有錯。
康熙所會的帝王之道,她也知道。
她和康熙站在一處,只因追求不一樣,而後,背道而馳。
康熙入紅塵求世俗,對一切世俗皆在意。
她在紅塵外,進紅塵也不過是為了錘煉道心。
他們是一體兩面。
他們最相似,也最相配,也最遠離。
胤禛聽得後背直發涼。
世人皆在揣測上意,以求榮寵,而他額娘卻已經在利用上意了。
但他絕不會告訴自己皇父,因為說這話的人是自己額娘。
不提孝道,他也和自己的額娘是同條繩上的螞蚱。
烏瑪祿知道他在恐懼,但她並不在意,教他道:“你要麽做皇上用的最順手的一把刀。要麽就做皇上最不會懷疑的人,哪怕千萬人指責你,皇上也不會對你有一絲一毫的懷疑的人。”
“額娘是要我偽裝。”胤禛問。
烏瑪祿搖頭:“不,不是偽裝,而是真誠。你對他坦誠,怎麽想的就怎麽做。”
“那豈不是太子。”
烏瑪祿沉默了一會兒,歎息道:“可惜太子……”
她說:“太子錯在太急太蠢太真。”
“你要記住,他是你皇父,皇在前,父在後。”烏瑪祿教他,“如你重情重義,那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去重情重義。到最後,你自己都這樣相信。”
“為此不惜一切,哪怕會被貶謫幽禁。”她淡淡笑道,“那他自會相信你的一切。到最後,即便你說謊,他也不會懷疑你。”
胤禛斟酌著開口:“那額娘為何不去爭奪後位?以額娘的聰慧,想要爭奪後位,應當很容易。”
烏瑪祿教他:“你只看到了我,卻沒看到你的皇父。你皇父並不是輕易會被女子所左右的人。”
“他天性聰慧又過於謹慎,因覺自己愚鈍,所以時時在意。”烏瑪祿,“治大國如烹小鮮,何況後位並非隻關系后宮,亦關系前朝。即便我用盡心力,他也不可能許我後位。”
烏瑪祿拍了拍他額頭:“你雖自號什麽破塵居士,圓明主人,卻仍未覺醒妙覺明心,不能洞測本質,仍需努力。”
胤禛雖有微微不悅,但也知道自己額娘並沒有說錯,乖乖領罰。
烏瑪祿喝了口茶:“何況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兒子受教。”
胤禛思考半晌,仔細琢磨烏瑪祿的話,問道:“那額娘如何評價眾位阿哥。”
烏瑪祿笑道:“他們是什麽樣的人,重要嗎?”
“兵書有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傻孩子。”烏瑪祿忍不住笑出聲了。
胤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到底說了什麽可笑的話,以至於讓自己的額娘笑成這般。
烏瑪祿好不易停住笑:“說你是傻孩子,你還偏不信。你忘了嗎?我說過,你的對手從不是你的兄弟,而是你的皇父。”
胤禛被她點醒,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錯。
烏瑪祿慢悠悠道:“這世間,父親愛孩子無非兩種。一種是孩子肖父,看見孩子就看見了自己;一種是孩子是所愛之人所生,無論這孩子如何貪嗔暴癡,心中也喜愛得不得了。”
烏瑪祿略微想了想:“父母愛子,必有緣由。若你不信,大多是你未察而已。”
“余下的,若是曲意逢迎才得到的寵愛,終究如雲易散。”
胤禛怔忪著,問她:“那額娘你呢。”
“我待你好,是因為你為我所生。”烏瑪祿平靜道。
她不憚於把自己剝開,露出鮮血淋漓的本相。
烏瑪祿道:“你皇父從不知如何教導孩子。從始至終,他所彌補的,皆是幼年未能得償所願的他。”
“失母的太子,敏感自卑的老八,失母無助的胤祥。”烏瑪祿的眼看向他,“你皇父之所以喜歡帶年歲小的阿哥出去。不僅是因為那些阿哥還不會覬覦他的皇位,還因為他的皇父,從來沒有這樣帶他過。”
幸運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恰恰,康熙是那個不幸的人。
胤禛內心感到恐懼,他已經想要走了。
坐在一個洞察一切的人身旁。
他該如何不忐忑。
烏瑪祿知道他的不安,恐懼。
但她不在乎。
胤禛和十四不同。
十四終其一生,不論與胤禛如何作對,也不過是想證明,胤禛選錯了,胤禛該選的是他這個同母弟,而是是十三那個異母弟。
十四困在這裡走不出去。
即便烏瑪祿想要伸手拉他,他也拒絕了。
他終將陷在自己的固執裡,直到最後死去。
她努力過,失敗了,於是只能看著他沉溺進去,然後溺死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