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你聽我解釋啊[快穿]_輕雲上【完結】》第473頁
  總之眼前人和他記憶中的余答應沒有一點兒相似地方。

  當時皇帝就看呆了。

  當晚表示要留宿余答應房內,余答應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只不過第二日一早,余答應神清氣爽出門打拳去了,而皇帝的貼身大太監進屋後發現皇帝被五花大綁在床頭,那叫一個刺激啊!

  當日,皇帝便宛如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催道維速速將太極拳安排上,且為了找回丟失的男人面子,自個兒硬生生抽時間每日比余答應多打兩遍才行。

  想起這些,皇帝喉頭一哽,心說沒有比這小兒子更會戳,敢戳他肺管子之人,真是什麽大實話都往外禿嚕,一點兒面子不給他留。

  道維本身也不在乎皇帝如何想,他關心的重點,是皇帝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嗯,這裡給長命百歲四個字加粗加重,突出其重要性。

  因為道維的理由非常簡單——既然皇子們一心奪權,隨著皇帝老邁,日益激烈,那就讓皇帝長命百歲唄。

  若是四十年後皇帝一百歲了還坐在龍椅上,眼不花耳不聾,一天花費五個時辰處理朝政,那下頭的兒子們爭來爭去,究竟是便宜了誰?

  恐怕那時候別說兒子,便是孫子都已經超齡,繼任者可以直接從重孫裡頭挑選了吧?

  這樣一來,別說是大皇子,太子,還是三皇子八皇子,怕是一個不好,都要走在皇帝老爹前頭,叫皇帝這個黑發人送他們白發人咯。

  順便,皇帝想做千古一帝,史書留名的夢想也達成了。

  關鍵依照皇帝的性子,為了青史留美名,往後的年歲裡,只會更加兢兢業業處理朝政,下頭皇子們的小動作該是更難了。

  這絕對不是記仇,也不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道維想。

  第199章 結束

  皇帝六十五歲生辰時, 包括太子在內的一眾皇子們瞧著上頭那位雖然鬢角有白發卻能彎弓射大雕的父皇,心情沉重,紛紛在心裡安慰自個兒:

  沒準兒是回光返照, 民間不是說了嘛,有些老人生命最後幾年就是會有返老還童之兆, 說不定父皇就是這種呢。

  等皇帝七十歲生辰時,已經五十一歲的大皇子因為騎馬閃了腰無法出席宴會, 比大皇子年輕一歲的太子卻沒有絲毫興奮之感,隻余下兔死狐悲的愴然。

  排在後頭的皇子們也沒好多少, 作為皇帝最小的兒子,道維今年都三十了, 其他人心裡也很清楚他們能踩著太子順利上位的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

  何況太子家的大兒子翻過年也三十了,朝堂上的老臣都換了兩茬, 很多朝臣已經把目光投向了這些孫子輩, 等著下注。

  從龍之功惹人眼嘛,沒什麽新鮮的。

  等皇帝過八十歲生日時,年近六十的太子因為常年心理壓力過大, 心情不暢, 鬱結於心, 臥病在床,沒能出席, 倒是大皇子懷裡抱著孫子, 和一眾老兄弟們有說有笑, 開懷暢飲,半醉半醒間, 跟下頭的老弟弟們道:

  “二弟就是仗著嫡出身份高人一等, 從小什麽都不用說, 父皇就把最好的留給他,本以為皇位也是手到擒來順其自然的事情,結果半路出了岔子,就接受不了這種失敗和落差,把自個兒給熬病了。

  咱們兄弟則不然,自小就明白想要什麽得去爭去搶,只有爭搶回來的才是自個兒的,沒到手永遠都不會徹底放心,這不,失去了也不覺太過悲痛。”

  說著一杯酒下肚,砸吧砸吧嘴,醉醺醺道:

  “再說,這不是誰都沒得到嘛!皇位上那人是咱親爹,可比是咱親兄弟,對咱們更有利!這些年老子早想通了,就太子那家夥看不開,活該氣病!”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親爹做皇帝,身為皇子進宮就是回家。做了錯事哭一哭就能激發老子近些年越來越泛濫的父愛,沒錢了進宮和皇帝哭哭窮,內務府多少能補貼點兒。

  若皇位上的是他們兄弟,進宮是貨真價實的求見,自小長大的地方成了別人家。兄弟可不會搭理你的哭窮扮可憐,看不順眼了恨不能找個機會抄家禁足呢。

  但,就這麽當著皇帝的面兒說出來合適嗎?

  當然合適!

  眾人一瞅老大說完這番話,醉醺醺抱著孫子找父皇撒嬌的樣子,頓時明白了老大的用意。

  這是在向父皇表決心啊!

  不愧是和太子鬥了一輩子的老大,別看人長得粗狂,心眼兒真是比針尖兒還細!不能叫老大專美於前,他們也得跟上!

  老大有句話說的很對,既然皇位無望,那做個父皇最寵愛的皇子,小日子不是美滋滋?

  於是一時間大殿內年過半百的皇子們爭搶著喊父皇之聲不絕於耳,場面堪稱辣眼睛。

  史官勉強將之記錄為彩衣娛親。

  到皇帝九十歲生辰時,大殿內單是皇帝自個兒的親孫子,曾孫,玄孫,來孫以及各自家眷,就坐的滿滿當當。這種大場合大臣們還不能不見證,因此在史官的筆下,當夜殿內人群熙攘,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現場要道維來說,就跟下餃子似的。

  不懂事的小孩兒哭鬧,大人走動寒暄,宮女太監上菜添茶倒酒,即便已經將部分官職不顯的桌子挪到大殿外頭,裡頭還是腳打後腦杓。

  彼時和皇帝年歲相當的妃嬪們幾乎一個不剩,全都駕鶴西去,後進宮年紀輕的妃嬪此時又不夠資格杵在皇子龍孫跟前逞威風,難得皇帝身邊的位置竟只剩個已經八十三歲的余答應。

Top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